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张伟 《中国现代医生》2014,(1):53-54,57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6月~2011年4月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的颈动脉斑块面积及IMT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治疗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脂水平,稳定动脉粥样斑块,抑制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2.
探讨他汀类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04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辛伐他汀组、普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分别给药治疗。测定4 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6 个月后的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C-C)水平,同时测定其双侧总动脉内膜- 中层的厚度、粥样斑块的最大直径和厚度,用分光光度计检测血液中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含量,并统计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结果实验组在治疗后TG、TC和LDC-C 值呈现下降趋势,HDL-C值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辛伐他汀组、普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达70.0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的IMT 及斑块的最大直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NO及NOS 水平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NO和NOS 水平升高。随访结果表明,他汀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安全有效。结论他汀类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安全、有效、可靠,并能有效调节患者血液中NO、NOS 含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在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间收治的59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59例患者治疗6个月后,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TC、TG、LDL-C以及HDL-C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斑块直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疗效确切,不仅能够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TC、TG、LDL-C以及HDL-C水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佟旭  周全  史楠  刘静华  李欣  曹亦宾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32):3977-3980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性脑梗死的有效性。方法 于2012年12月—2014年2月前瞻性登记在唐山工人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卒中患者297例,根据入选与排除标准,并经颅脑磁共振、颅颈CT血管成像证实为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性脑梗死的患者共121例。按照入院后是否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将患者分为他汀组79例和非他汀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他汀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40 mg/d,疗程6个月。疗程结束后通过门诊复诊或电话随访,记录患者改良残疾程度量表(mRS)评分,记录预后良好及生活自理者。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阿托伐他汀能否改善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既往卒中史、吸烟、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抗凝、双联抗血小板、住院时间、责任血管狭窄程度、责任血管狭窄分布、血管狭窄分布、血管狭窄数目、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CSP)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他汀组预后良好率(62.0%)和生活自理率(82.3%)均高于非他汀组(35.7%、5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940,95%CI(1.351,2.940),P=0.007;OR=3.157,95%CI(1.357,7.346),P=0.0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服用阿托伐他汀是影响患者预后和生活自理的因素〔b=1.016,SE=0.410,Wald χ2=6.147,OR=2.463,95%CI(1.084,5.595),P=0.031;b=1.209,SE=0.493,Wald χ2=6.003,OR=3.056,95%CI(1.104,8.461),P=0.032〕。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够改善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性脑梗死患者的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他汀类药物对老年急性脑梗死进展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舞钢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瑞舒伐他汀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后1个月NIHSS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且病情进展至高峰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I评分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减轻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害程度,缩短病情进展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62例,在神经科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分别于入院时,治疗第8、12、24周动态监测患者的血脂水平,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中层厚度。结果治疗前、后比较,患者各项血脂指标、颈动脉斑块内膜-中层厚度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神经功能缺损较治疗前显著改善,有效率为59.7%。结论阿托伐他汀除有良好的降血脂作用外,还有稳定甚至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加用他汀类调脂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病例入院后均采用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即抑制血小板聚集,调整血难,控制血糖,脑保护,活血化瘀等.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口服,1次,d,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0d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对血脂、及C-反应蛋白(CRP)及血凝水平的变化进行检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73%,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脂及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但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均P<0.01).结论:加用他汀类调脂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合并动脉硬化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脑梗死合并动脉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抗氧化指标水平、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神经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两组间炎性因子水平、抗氧化指标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C反应蛋白水平、丙二醛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面积均低于或小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卒中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能有效降低炎性因子和抗氧化指标水平,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的观察。方法:经头颅CT、MRI证实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1次)和对照组各50例,与4w后测定两组患者的血脂。结果:阿托伐他汀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或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载脂蛋白A1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0.
孔建华  张洁  徐颖 《实用全科医学》2013,(12):1913-191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并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etiveprotein,hs-CRP)、D-二聚体(D—dimer)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并急性脑梗死患者67例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5例,对照组32例,测定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hs—CRP、D.二聚体的变化,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结果①治疗4周时治疗组NIHSS评分、hs-CRP、D.二聚体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②治疗6个月治疗组颈动脉斑块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较对照组减小(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良好疗效,应用于老年患者是比较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尼莫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尼莫通治疗组(对照组)和依达拉奉联合尼莫通治疗组(治疗组)。分别对两组治疗前、治疗后d17神经功能缺损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治疗后d17神经功能缺损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17d后临床疗效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93.8%)较对照组(75.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尼莫通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颅超声溶栓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和他汀治疗组,每组31例。他汀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每日20 mg,每日1次,口服),联合治疗组在他汀治疗组的基础上联合经颅超声溶栓治疗(每日2次,每次20 min,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颈动脉斑块指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IMT、颈动脉斑块面积、NIHSS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治疗组较他汀治疗组更低[(2.81±0.27)mmol/L比(3.61±0.39)mmol/L、(1.35±0.21)mmol/L比(1.91±0.25)mmol/L、(0.61±0.09)mmol/L比(1.01±0.10)mmol/L、(1.0±0.3)mm比(1.3±0.5)mm、(16.1±6.3)mm~3比(23.7±6.5)mm~3、(7.6±1.7)分比(10.2±1.6)分](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DL-C水平以及Barthel指数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较他汀治疗组Barthel指数更高[(78±6)分比(51±5)分](P<0.05)。结论经颅超声溶栓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效果显著,其能显著降低患者血脂水平、缩小颈动脉斑块面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患者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塞通在老年人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①实验组41例;②对照组41例。对照组单纯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实验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血塞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凝系统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2.9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6.09%,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Fbg、TT、PT、INR、APTT指标水平均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高切ηb、低切ηb、FIB、ηp、HCT指标水平均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武晓兰 《中外医疗》2012,31(26):17-18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联合治疗组采用长春西汀30mg、联合奥扎格雷钠80mg,1次/d,连续14d。对照组单用奥扎格雷钠80mg,1次/d,连续14d,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10%,高于对照组的84.48%(P〈0.05),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亦优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明显改善。结论长春西汀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以后的临床用药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1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ADL评分.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4.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9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得到有效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ADL评分(29.3±1.40)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ADL评分(21.6±1.50)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C、TG、LDC-L、HDL-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以后的临床工作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塞应用尤瑞克林联用醒脑静治疗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1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接受尤瑞克林治疗,治疗组加用醒脑静。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一般指标,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4.0%。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2.87±4.21),明显优于对照组(15.21±3.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应用尤瑞克林联合醒脑静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川芎嗪联合血塞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单用血塞通治疗,治疗组给予川芎嗪联合血塞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清C反应蛋白值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反应蛋白值较治疗前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芎嗪联合血塞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近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少,预后好.  相似文献   

19.
卢涛声 《中外医疗》2016,(10):122-123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方法 方便收集150例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病例,70例应用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80例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种用药方案的有效性.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明显较对照组81.43%高(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改善脑功能,治疗有效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唐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1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45)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n=46)采用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两组给药方式均为每日2次,14 d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2个疗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 7%(44/46)比77. 8%(35/45)](P <0. 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CSS评分和血清MMP-9及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C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2. 3±1. 9)分比(16. 8±2. 5)分,(13. 1±1. 8)分比(17. 6±2. 2)分](P <0. 05),MMP-9低于对照组[(181. 2±55. 3)μg/L比(215. 5±57. 8)μg/L],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260. 5±52. 6) ng/L比(223. 8±43. 3) ng/L](P <0. 05),两组各指标组间、时点间、组间和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 3%(42/46)比71. 1%(32/45)](P <0. 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