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临床上常见严重的创伤导致软组织缺损,骨、肌腱外露,伤情严重,修复难度大。笔者自2002年10月~2006年8月采用游离与带蒂转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各种组织缺损、骨肌腱外露创面21例,创面均获得一期愈合,患肢功能恢复良好。1临床资料本组21例中男16例,女5例,年龄17~42岁。交通事故伤8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报道带蒂股前外侧皮瓣顺行修复股骨粗隆部褥疮及逆行修复膝部及小腿中上段严重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4例股骨粗隆部褥疮及9例膝关节附近软组织缺损的病例,分别采用顺、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皮瓣面积最大24cm×13cm,最小6cm×9cm。结果 12例皮瓣完全存活,1例部分存活,随访12~36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带蒂股前外侧皮瓣较好的解决了髂部、膝部及小腿中上段软组织缺损修复难的问题,该皮瓣切取方便,旋转弧度大,面积大,能满意地修复髂部、膝部及小腿上段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回顾我院运用股前外侧皮瓣的临床体会,探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体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股前外侧移植皮瓣治疗体表组织缺损28例。结果28例皮瓣全部存活,没有出现血管危象,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月,平均12月,效果均满意。结论股前外侧皮瓣可切取面积大,血运丰富,部位隐蔽,不损伤主要血管,是修复软组织缺损、瘢痕挛缩、局部感染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5.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自徐达传、罗力生等报道以来,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已成为最常选用的较为理想的移植皮瓣。我院2004年1月-2009年3月运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全足皮肤脱套伤、控制创面感染共40例46块皮瓣,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游离移植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2年9月至2003年3月,应用股前外侧皮瓣治疗肢体软组织缺损8例。结果 8例皮瓣全部存活,无血管危象,术后3月至1年随访,效果满意。结论 股前外侧皮瓣血管恒定、口径粗、部位隐蔽、切取面积大、有感觉神经,是修复大面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 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11例.结果 所有11例均获得随访,11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质地良好,随访6个月-3年,2例皮瓣边缘坏死,经换药后治愈,1例疤痕愈合;1例因足踇趾缺如,术后足底部皮瓣显得臃肿,行走时疼痛,经皮瓣二期修整后症状好转;其余8例皮瓣一期成活,外观及功能满意;本组11例均无血管危象发生.结论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是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良好皮瓣,该皮瓣切取方便,血供良好,供区经植皮后感觉及功能不受影响;不损伤肢体的主要血管及功能.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评估微血管吻合器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口腔癌术后缺损患者45例,均采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采用微血管吻合器行静脉端-端吻合的为观察组(15例),采用传统手工静脉端-端吻合的为对照组(30例);2组动脉均采用传统手工吻合.比较2组术中静脉吻合时间、吻合后静脉吻合口情况及术后皮瓣肿胀、静脉危象、皮瓣成活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吻合静脉时间少于对照组吻合静脉时间[(4.07±0.70)vs(15.40±1.3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吻合口无渗血、漏血,通畅率为100%,对照组吻合口渗血、漏血18例(60.0%),经补针处理后无渗血、漏血,通畅欠佳重新吻合5例(16.7%);术后观察组移植皮瓣轻度肿胀2例,无静脉危象发生,对照组移植皮瓣肿胀20例,其中12例静脉危象,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瓣均移植成功,对照组经手术探查9例(75.0%)抢救成功,3例皮瓣坏死(10.0%),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中,应用微血管吻合器可缩短静脉吻合时间,提高吻合口通畅率,降低静脉危象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医学综述》2015,(15)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和前臂皮瓣在半舌缺损修复中的效果。方法收集37例舌前2/3外侧缘鳞状细胞癌患者,根据使用皮瓣的类型分为前臂皮瓣组(n=16)和股前皮瓣组(n=21)。前臂皮瓣组采用前臂桡侧皮瓣修复,股前皮瓣组采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比较两组随访期间供、受区并发症、吞咽功能、语言清晰度等情况。结果前臂皮瓣组患者瓣移植术后的吞咽功能、语言功能优良率分别为87.5%(14/16)、81.2%(13/16);股前皮瓣组分别为95.2%(20/21)、85.7%(18/2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臂皮瓣组、股前皮瓣组受区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3%(1/16)、9.6%(2/2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臂皮瓣组皮肤部分坏死、明显瘢痕、局部麻木、运动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31.3%(5/16)、81.3%(13/16)、62.5%(10/16)、25.0%(4/16),明显高于股前皮瓣组的0%、4.8%(1/21)、9.5%(2/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股前外侧皮瓣是修复半舌缺损的较理想的组织瓣。 相似文献
15.
外阴癌股前外侧带蒂皮瓣修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阴癌股前外侧带蒂皮瓣修复术的护理方法。方法:针对病人病情的特殊性,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皮瓣血运情况,加强切口护理、基础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皮瓣完全成活,无并发症发生,恢复良好。结论:对行外阴癌股前外侧带蒂皮瓣修复术的病人采取有效的护理及观察,是保证手术成功和病人良好恢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及其在头颈修复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其在头颈修复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解剖5具新鲜成年国人尸体,观察和测量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供血穿支的数目、类型、管径、蒂长、走行、出筋膜后轴向及源血管外径,并对其进行定位.结果 本组10侧标本中,共有44支股前外侧皮瓣穿支,平均每侧(4.4±1.8)支;其中,肌皮穿支30支(68.2%),肌间隔穿支14支(31.8%).最粗穿支蒂长平均为(10.86±1.18)cm(8.29~14.44 cm),距髂前上棘与膑骨外上端中点平均距离为(3.25±0.69)cm,主要位于该点外上部.源动脉主要为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蒂动、静脉外径平均为(3.16±0.59)、(3.08±0.20)mm.结论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穿支血管解剖位置较为恒定,穿支皮瓣制作方便,其管径及蒂长均适宜头颈肿瘤术后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一蒂多岛的分叶股前外侧皮瓣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复杂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09年8月-2015年6月,应用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部的一蒂多岛的分叶股前外侧皮瓣一期修复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复杂缺损44例,分析分叶股前外侧皮瓣在复杂缺损修复中的优势及手术难点。 结果 42例患者皮瓣成活,术后缺损重建区的形态及其功能均令人满意;供区无明显后遗症。 结论 股前外侧皮瓣因其组织结构的多样性和丰富的旋股外侧血管穿支,在复杂的头颈部软组织缺损重建中较其他单一的皮瓣具有较明显的优势,是一种可靠的、多能的修复皮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削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舌癌术后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口腔科舌鳞状细胞癌患者28例,采用舌癌根治术后联合削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后造成的舌缺损,并对治疗效果和舌功能恢复效果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本组28例患者皮瓣均完全成活,再造舌体及舌根部形态恢复正常,供受区创口均一期愈合,下肢运动感觉功能无障碍.经术后随诊,所有患者修复后舌形态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舌癌联合根治术造成的舌缺损,应用削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的临床效果较好,重建后的舌功能恢复也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9.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我院34例头颈鳞癌患者手术切除病损后应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修复软组织缺损的资料。认为ALT穿支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的术中护理配合是治愈头颈鳞癌患者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