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9 毫秒
1.
目的:通过研究早产合并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PROM)孕妇的妊娠结局,探讨PPROM对产妇和早产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PPROM孕妇91例为研究组,同期收治的早产无胎膜早破孕妇8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PPROM组91例孕妇中,剖宫产者62例(68.1%);产后出血者8例(8.8%)。早产组孕妇89例,剖宫产者19例(21.3%);产后出血者1例(1.1%)。PPROM组新生儿结局:胎儿窘迫46例(50.5%),新生儿肺炎7例(7.7%),新生儿窒息9例(9.9%),低体质量13例(14.3%);早产组新生儿结局:胎儿窘迫8例(9.0%),新生儿肺炎1例(1.1%),新生儿窒息2例(2.2%),低体质量4例(5.0%)。PPROM孕妇的剖宫产、产后出血、胎儿窘迫、低体质量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早产无胎膜早破孕妇(P<0.05)。结论:PPROM对产妇和新生儿均有很大危害,应及时采取措施应对。  相似文献   

2.
罗艳 《吉林医学》2011,(36):7701-770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携带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乙型肝炎携带者而临床无症状的孕妇157例,对照组选择同期妊娠患者,年龄段相同,均为第一胎、足月生产、HBsAg和HBeAg阴性的200例孕妇。了解HBV感染的母婴传播死胎、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同时了解HBV感染孕妇合并早产、妊娠中毒症、胎膜早破、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及其剖宫产率。结果:研究组中,妊娠中毒症、早产、胎膜早破、产后大出血的孕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胎、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无症状的携带可造成不良妊娠结局,对母婴影响较大,应加强这些孕妇的孕期监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对产妇与早产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该科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孕妇78例为研究组,同期早产无胎膜早破孕妇7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 研究组新生儿低体质量(<2.5 kg),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缺血、缺氧性脑病,窒息,黄疸,肺炎及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发生窒息、肺炎、低体质量新生儿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孕周增长,新生儿RDS发生率、死亡率均有下降趋势.结论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孕周越小,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病率越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对母体、胎儿潜感染、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早产等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其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的656例胎膜早破的孕妇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统计并实施临床护理.结果 656例孕妇无1例发生宫内及产后感染,新生儿预后好者(Apgar评分>7分)达97.1%.剖宫产253例,阴道分娩403例(阴道助产8例).其中早产43例(6.55%),无早产儿死亡.结论 胎膜早破的孕妇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母婴可有较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5.
白清 《广西医学》2014,(4):532-534
目的观察妊娠晚期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GBS)感染情况及其对母婴预后影响。方法妊娠35-37周的孕妇802例,取阴道肛门拭子进行GBS培养,根据培养结果及处理方式分组并进行不同处理,GBS阴性737例为对照组,GBS阳性65例随机为两组,研究组1共32例未使用抗生素治疗,研究组2共33例使用抗生素治疗。观察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妊娠晚期孕妇生殖道GBS阳性率为8.10%;GBS阳性者妊娠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1胎膜早破、剖宫产、宫内感染及新生儿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研究组2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介于对照组与研究组1之间,与对照组比较,仅早产的发生率高(P〈0.05)。结论妊娠晚期孕妇生殖道感染可增加胎膜早破、宫内感染及新生儿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剖宫产率也明显增加,须对妊娠晚期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者进行规范性防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妊娠晚期孕妇生殖道B族溶血性链球菌(GBS)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1-7月收治的妊娠晚期孕妇100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其中50例为GBS阳性孕妇作为实验组,50例为GBS阴性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妊娠晚期孕妇妊娠结局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GBS阳性孕妇剖宫产的发生率(36.00%)、胎膜早破、宫内感染、早产、羊水污染的总发生率(46.00%)以及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感染的总发生率(70.00%)明显高于对照组GBS阴性孕妇剖宫产的发生率(56.00%)、胎膜早破、宫内感染、早产、羊水污染的总发生率(26.00%)以及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感染的总发生率(4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GBS是危害母婴健康的一种致病菌,其会对妊娠结局造成不良的影响,加强围产期GBS的筛查,给予孕妇相应的预防措施,对改善孕妇的妊娠结局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7.
《陕西医学杂志》2017,(10):1396-1398
目的:研究胎膜早破与孕妇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关系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胎膜早破孕妇68例、正常分娩孕妇50例,取宫颈分泌物进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检测。观察足月胎膜早破、早产胎膜早破以及正常分娩孕妇的沙眼衣原体阳性率及解脲支原体阳性率;比较感染组和非感染组产妇早产率和产后出血、HPLLP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巨大儿和围产儿死亡等新生儿结局情况。结果:早产胎膜早破孕妇的沙眼衣原体阳性率和解脲支原体阳性率高于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以及正常分娩孕妇(P<0.05),且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的沙眼衣原体阳性率和解脲支原体阳性率高于正常分娩孕妇(P<0.05);感染组的早产率以及产后出血、HPLLP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感染组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巨大儿和围产儿死亡发生率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胎膜早破出现不良妊娠结局与孕周、沙眼衣原体检测阳性、解脲支原体检测阳性均具有显著相关性(r=0.814,P<0.05)。结论:胎膜早破孕妇表现为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升高,尤其早产胎膜早破孕妇的感染率较高,沙眼衣原体感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为胎膜早破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王金梅 《医学综述》2012,18(16):2681-2682
目的探讨导致胎膜早破的相关原因和妊娠结局。方法选择我院胎膜早破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胎膜未破孕妇共100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观察组孕妇具体情况进行促胎儿成熟、引产、剖宫产等处理。观察两组感染、头盆不称、宫腔手术史、宫颈内口松弛、胎位异常情况;观察两组产妇、胎儿、新生儿情况,对剖宫产、胎儿窘迫、产后出血、早产、新生儿肺炎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感染、头盆不称、宫腔手术史、宫颈内口松弛、胎位异常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胎儿窘迫、产后出血、早产、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胎膜早破的因素较多,要做好孕期检查,一旦出现胎膜早破要及时处理,保证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HBV携带者而临床无乙型肝炎症状的孕妇204例作为研究组,根据乙肝血清学测定分为大三阳亚组80例,小三阳亚组124例。随机抽取同期、同产次、同孕周、同年龄无合并症的孕妇100例作对照组,了解各组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膜早破、早产、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围生儿结局,同时了解HBV感染的母婴传播。结果 研究组中,妊娠期高血压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膜早破、早产、产后出血、低体重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大三阳与小三阳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BV宫内感染发生率为25.23%。结论 孕妇无症状的HBV携带可造成不良妊娠结局,对母婴影响较大;应加强这些孕妇的孕期监护,积极防治早产、产后出血等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新(IADPSG)、旧(NDDG)诊断标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住院分娩孕妇500例,分为GDM旧标准组(A组)和GDM新标准组(B组),A组为NDDG诊断GDM 133例,B组为IADPSG诊断GDM 367例,观察2组GDM发病率,孕妇妊娠结局(羊水过多、胎膜早破、早产、子痫前期、剖宫产及产后出血),新生儿结局(早产儿、低体重儿、巨大儿、窒息、低血糖及黄疸).结果:B组GDM发病率、早产、子痫前期发生率较A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其与妊娠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早产儿、巨大儿的发病率较A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低体重儿、窒息、低血糖及黄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标准IADPSG提高了GDM的诊断率,更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实施,各地迎来生育高峰,产科工作者面临工作量增大和保障母婴安全的双重考验。探讨生物节律和排班模式与分娩结局的关系,可指导产科工作的合理安排,对提高工作效率和保障围产保健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就不同分娩时间对分娩结局影响的相关研究予以综述,得出分娩时间对分娩结局可能存在影响,以期为孕产妇选择恰当的分娩时间和改善母婴结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比较足月子痫前期产妇引产和择期剖宫产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研究2009年2月1日~2011年3月31日,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171例足月子痫前期产妇的病例资料。引产组52例,阴道内放置普贝生(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或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择期剖宫产组119例,根据病情和产妇意愿,由医疗组选择择期剖宫产。比较两组分娩结局及影响产妇分娩方式的因素。结果轻度和重度子痫前期产妇,择期剖宫产率分别为57.3%和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子痫前期程度、产妇血压和既往分娩方式等是决定足月子痫前期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因素。引产组和择期剖宫产组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入住NICU率、羊水Ⅲ°浑浊发生率以及母亲产后出血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子痫前期产妇引产不影响分娩结局,对病情平稳且有引产指征的产妇鼓励阴道分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汪士辉 《中外医疗》2014,(18):140-141
目的研究观察产房风险管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8—10月与实施产房风险管理后2013年8—10月该院收治的共521例产妇,分别设为对照组261例与观察组260例。比较两组分娩时间、难产率并且调查孕产妇对医疗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分娩时间和难产率均较对照组低满意率高两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房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产妇分娩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陪伴分娩过程中产妇采取自由体位对其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12月在该院分娩的产妇600例,依据产妇临产后自愿选择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观察组实施自由体位待产与分娩,对照组采取传统体位待产与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生产时间、胎方位、宫颈水肿、催产素的使用、分娩方式、产后2h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结果两组产妇的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时间、胎方位异常、催产素的使用(观察组11、25例,对照组34,52例)、宫颈水肿(观察组18例,对照组32例)、阴道助产、中转剖宫产(观察组6、12例,对照组11、30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体位分娩较传统体位分娩更加科学合理,能缩短生产时长,减轻产妇的痛苦,减少产后出血率,降低手术产及减少产程中干预,有利于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无痛分娩与自然分娩进行对比观察分析,研究在两种分娩方式对产妇造成的痛苦程度,及无痛分娩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自2014年6月-2016年3月在该院进行分娩的192名足月产妇中进行采样观察,其中实验组96名,对照组96名.两组产妇随机分组,实验组采用无痛分娩技术,辅以注射罗哌卡因,对照组采用自然分娩方法.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过程,收集两组产妇的疼痛指数数据,观察两组的产妇分娩结果,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两组数据中经分析发现对照组无痛出现率为9.3%而采用无痛分娩的对照组出现无痛率为82.6%显著高于自然分娩,通过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上述两组数据显示,可以发现使用无痛分娩可以有效的减轻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痛苦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初次分娩妇女阴道分娩的产程曲线特点和变化.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初次分娩并阴道分娩产妇共1640例,将患者分为2013年组和2014年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差异,探讨影响产程的因素,并将产妇分为应用缩宫素组和未用缩宫素组,并绘制缩宫素组、未用缩宫素组以及总例数产妇的产程曲线图. 结果:2013年组共有产妇806例,2014年总例数为834例,两组患者的平均体重指数、平均孕期、平均新生儿体重,巨大婴儿的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014年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产后出血的发生比例,分娩镇痛的应用比例,产钳助产的比例,以及引产的比例均显著的高于2013年组;本研究中记录到的相关产程数据的患者共1546例,以经历时间为横坐标,以宫口扩张程度为纵坐标做产程曲线图,可以发现缩宫素组、未用缩宫素组以及总例数三组患者的产程曲线均呈缓慢上升趋势. 结论:近两年的产程曲线已经与几十年前发生了变化,具有了新的特点,产程曲线呈缓慢上升的趋势,缺乏明显的减速期和加速期,这些变化对于重新定义我国国内的产程曲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初产妇会阴分娩使用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4月—2016年5月在该院产科进行正常分娩的初产妇60名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无会阴保护进行分组,对照组为常规阴道分娩(30名),观察组为无会阴保护分娩组(30名),比较两组产妇会阴完整及撕裂情况、产后尿潴留情况、会阴疼痛程度并评价母婴结局.结果 分娩后比两组产妇的会阴情况,观察组会阴I度撕裂发生率为50.0%,显著高于对照组23.3%(P<0.05),且观察组会阴切开发生率26.7%,显著低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母婴结局,两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13.3%,观察组尿潴留无尿潴留发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程及会阴疼痛比较,两组产程所用时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后会阴疼痛比较,观察组第1、3天会阴疼痛评分依次为(6.85±1.69)分、(3.21±0.46)分,对照组依次为(7.96±1.64)分、(5.45±1.52)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保护会阴分娩术用于初产妇会阴分娩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分娩时会阴撕裂程度及会阴侧切率,降低产后会阴疼痛情况,降低尿潴留发生,对患者及医院均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