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隧道带涤纶套颈内静脉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为1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留置经隧道带涤纶套颈内静脉导管并作为其血透用血管通路。结果:透析血流量均达200 mL/min以上,导管平均使用时间为(4.87±2.88)个月,最长为11个月,并仍在继续使用。结论:对于无法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这一传统的长期血管通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而言,带涤纶套深静脉导管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Palindrome H 肝素涂层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和Permcath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在血液透析充分性、导管功能及并发症的异同.方法 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使用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的患者47例,最终以使用Permcath 导管临床资料完整21例为Permcath组,使用Palindrome H 肝素涂层导管26 例为Palindrome H 肝素涂层组,对比两组尿素清除率(Kt/V)、尿素下降率(URR)、导管相关感染率、导管功能不良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2±19.72)岁 vs (64±12.22)岁,P=0.728].Palindrome H肝素涂层导管组患者Kt/V、URR均优于Permcath组(P=0.000),Palindrome H肝素涂层导管组患者导管功能不良率明显低于Permcath组(P=0.000), Palindrome H肝素涂层导管组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率低于Permcath组(P=0.048).结论 Palindrome H 肝素涂层带隧道带涤纶套的导管在透析充分性、导管功能不良率、导管相关感染率等方面均优于非肝素涂层Permcath导管,在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的应用中, Palindrome H 肝素涂层导管比Permcath导管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自体动静脉内瘘与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TCC)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及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3月于我院接受MHD的174例患者为观察对象,以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作血管通路的112例患者为内瘘组,以采用TCC作血管通路的62例患者为导管组.比较两组透析前空腹外周静脉血血常...  相似文献   

4.
良好的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基本保证,目前血管通路分为临时性血管通路(直接动静脉穿刺和经皮中心静脉置管)和长期性血管通路(自体动静脉内瘘、移植物人工血管和带隧道带涤纶套双腔导管)。其中自体动静脉内瘘因其使用方便、相对安全、使用寿命长、并发症少等特点,成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带涤纶套透析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以带涤纶套透析导管为血管通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内瘘为血管通路的透析患者为对照,对比分析带涤纶套透析导管的相关并发症以及以尿素清除率(Kt/V)为代表的透析充分性的客观评价指标。结果:留置长期带涤纶套导管术102例次,成功101次,成功率99%;留置导管时间分别为:>60月2例,48-60月10例,36-48月19例,24-36月28例,6-24月23例,<6个月20例。共21例次退出,退出时间为2-40月。导管功能良好;血流量均在200-250ml/min,导管透析充分性良好,导管组尿素下降率(URR)=70.42±6.59,Kt/V=1.42±3.48;内瘘组URR=68.66±5.52,Kt/V=1.34±0.17,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组主要并发症为出血、感染、血栓形成。结论:带涤纶套的血液透析导管可保留数月至数年,可以达到充分透析;良好的置管技术及严格的管理,可提高导管的有效使用寿命,预防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右颈内静脉留置涤纶环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为4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右颈内静脉涤纶环双腔导管作为血透用血管通路并观察其临床应用情况。结果:⑴导管留置时间(14.3±10.5)月,经导管血透时血流量200~300mL/min;⑵导管使用终点12例次,导管退出时平均使用时间(8.2±6.1)月;⑶术后渗血或血肿发生率43.9%,导管位置不良发生率2.4%;⑷平均感染率0.586次/100导管日,导管血栓发生率31.7%;⑸尿素下降比例为(71.5±0.06)%,尿素清除指数(KT/V)为1.42±0.19。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右颈内静脉留置涤纶环导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和探讨带涤纶套半永久血透导管在血液透析中临床研究及应用。方法:对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40例尿毒症患者通过建立皮下隧道及Seldinger技术留置带涤纶套血透导管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观察其置管使用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患者带涤纶套半永久血透导管留置时间最短者4个月,最长者超过2年且至今仍在用,平均18.5个月。与临时导管比较,血流量、尿素清除指数(KT/V)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带涤纶套半永久血透导管出现感染、血栓形成、脱管等并发症情况更低、使用时间更长(P0.05)。结论:带涤纶套半永久血透导管对于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内瘘,尤其在条件有限基层医院的透析患者提供一条可行的长期血管通路,确保透析继续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廖雪娇  冉玉力  谭华 《吉林医学》2013,34(10):1853-1854
目的:探讨使用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在透析效能、长期并发症方面与使用动静脉内瘘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差异,探讨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3个月以上的患者158例,其中行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62例,行动静脉内瘘患者96例。观察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反应蛋白(CRP)、尿素氮清除效率(KT/V)、尿素降低率(URR)及蛋白分解代谢率(PCR)值,统计两组患者住院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总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反应蛋白中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素氮清除率(KT/V)、尿素降低率(URR)及蛋白分解代谢率(PC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组在发生血栓栓塞、感染等住院事件的发生中高于内瘘组(P<0.001)。结论:使用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患者在营养状态、透析充分性的比较与使用动静脉内瘘患者一致,长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使用动静脉内瘘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对长期静脉留置导管的使用、护理,延长其使用寿命。方法:观察我院血透室21例维持性血透患者中心静脉长期置管的情况和并发症,记录导管使用寿命及透析充分性。结果:21例患者右侧颈内静脉置管18例,左侧颈内静脉置管3例,成功19例,1例因血流不畅拔管,1例重新置管,留置时间2~55个月,平均使用寿命28.5个月,其中感染3例(14.2%),导管内血栓形成或血流不畅4例(19%),死亡1例(4.76%),URR 63%,KT/V 1.16%。结论:长期留置导管对于不能行自体血管内瘘手术者是最佳替代办法之一,影响导管寿命中,感染和血栓形成是最主要的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10.
肖祥  马荣  奉娅  李琴  王少清 《西部医学》2020,32(10):1504-1508
目的 评估不同类型血管通路对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透中心2014年1月~2019年1月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基本资料、实验室检验结果、血管通路类型以及患者的预后情况,并分析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风险因素。结果 纳入179名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之前无其他肾脏替代治疗方式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起始使用无涤纶套导管透析治疗患者的平均比例为4804%(86/179),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平均比例为1955%(35/179),动静脉内瘘平均比例3241%(59/179)。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带隧道导管比例2905%(53/179),动静脉内瘘比例7095%(127/179)。使用不同血管通路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相比较,通过Kaplan Meier生存分析提示:与使用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患者相比较,使用内瘘维持性透析的患者具有更高的生存率。通过多元Cox回归模型分析提示:使用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透析患者的死亡风险较使用内瘘透析患者死亡风险增加2176倍。结论 患者初次血液透析及维持血液透析的动静脉内瘘使用率较低,提高初次血液透析及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比例将是血透医生未来的工作重点之一;使用动静脉内瘘透析的患者具有更好的预后,临床应将动静脉内瘘作为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首要选择”,在此基础之上兼顾“个体化”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