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究磁共振MRS和DWI对前列腺中央腺体癌的影像诊断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85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依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55例前列腺增生(BPH,对照组)与30例中央腺体前列腺癌(PCa,研究组),所有对象均行磁共振MRS与DWI检查,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24例于T_2WI上呈现外周带低信号,6例表现出中央腺体内较大低-中信号结节,且边界不清晰;对照组55例表现为前列腺发生不同程度增大,具诸多不等信号、不同大小结节;研究组病灶ADC值与对照组中央腺体、外周带的ADC值相比显著低(P<0.05);研究组CC/C值较对照组显著高(P<0.05)。结论:前列腺中央腺体癌应用磁共振MRS、DWI诊断可有效区分PCa与BPH患者,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MR)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联合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density, PSAD)对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 PCa)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临床怀疑PCa的62例患者,行常规MR及DTI检查。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PCa组和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组。运用MR确定前列腺体积并计算PSAD值[PSAD值=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值/前列腺体积]。两名测量者协商一致确定可疑病灶,独立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与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 FA)。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BPH组、PCa组各参数值的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分析,寻求最佳参数与最佳阈值。结果:PCa和BPH组的ADC平均值分别为(1.331±0.303)×10-3 mm2/s和(0.890±0.218)×10-3 mm2/s(P<0.05)。PCa和BPH组的FA平均值分别为(0.186±0.043)和(0.219±0.048)(P<0.05)。PCa和BPH组的PSAD平均值分别为(0.59±0.43) ng/cc和(0.25±0.24) ng/cc(P<0.05)。ROC曲线显示ADC值、FA值、PSAD、DTI及DTI+PSA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2、0.697、0.757、0.884、0.884。结论:MR扩散张量成像的ADC值、FA值及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值均可较好地诊断PCa。联合DTI参数ADC值及FA值对PCa的诊断效能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DWI及动态增强扫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治疗前列腺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对30例前列腺癌(PCa)患者、35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行前列腺DWI及动态增强扫描,所有PCa病例、BPH病例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分析2组DWI图、ADC图的信号表现,测量ADC值,比较PCa组及BPH组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结果 DWI上PCa表现为高信号影,BPH呈混杂信号,PCa癌灶平均ADC值(0.957±0.175)×10-3mm2/s,增生结节平均ADC值(1.382±0.117)×10-3mm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PCa主要表现为速升速降型,BPH主要表现为平台型,二者的曲线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常规扫描结合DWI诊断二者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8.19%、89.14%、90.70%;DCE-MRI、DWI及常规扫描联合诊断的结果分别为93.33%、94.29%、95.30%。结论 DWI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3.0T MR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前列腺癌中诊断的价值,及其与病理Gleason评分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经病理证实的52例前列腺疾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前列腺癌(PCa)22例、前列腺增生(BPH)30例.所有病人均行常规MRI扫描,以b=0、800 s/mm2建立ADC图及测量病灶ADC值,根据ADC值来鉴别诊断PCa和BPH.并评估其与病理Gleason评分及PSA的相关性.结果:52例前列腺疾病病人ADC平均值为(1.028±0.310)×10-3 mm2/s,PCa病人ADC平均值为(0.788±0.204)×10-3 mm2,低于BPH的(1.204±0.251)×10-3 mm2/s(P<0.01).ADC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3,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根据ROC曲线确定的ADC值最佳诊断界值点为0.831,灵敏度为72.7%,特异度为100.0%.ADC值与PSA之间呈负相关(r=-0.519,P<0.01),ADC值与Gleason评分之间呈负相关(r=-0.508,P<0.01).结论:ADC值定量评估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具有一定的价值,ADC值高低可初步判定前列腺良恶性病变,进而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8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其中,BPH忠者71例,前列腺癌患者47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常规扫描和DWI扫描,分析前列腺增牛(BPH)和前列腺癌的DWI和表现扩散系数(ADC)图表现,并测呈癌肿区的ADC值及BPH的平均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PH的DWI和ADC图上外周带信号均匀,中央腺体区信号不均匀;前列腺癌病灶在DWI上呈高信号,ADC图早低信号,受累的精囊,淋巴结转移和骨转移病灶DWI上呈高信号,ADC图上呈低信号;前列腺癌的ADC值(78±16)×10-5mm2/s,BPH组的平均ADC值为(146±44)×10-5mm2/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检查存前列腺相关疾病诊断中有特征性表现,并对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单指数模型ADCtotal,双指数模型ADCslow、ADCfast、f值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央叶前列腺癌、腺体型前列腺增生、基质型前列腺增生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磁共振超声融合靶向穿刺证实的中央叶前列腺癌患者23例,腺体型前列腺增生患者19例,基质型前列腺增生患者24例。所有病例均于穿刺前行包括T2WI、T1WI及多b值DWI在内的MR检查。DWI的b值设置为0,50,100,150,200,500,800,1 000,1 500和2 000 s/mm2。根据病靶向穿刺区将病灶同DWI图像进行匹配。分别测定各病理类型的ADCtotal、ADCslow、ADCfast、f值。Kruskal Wallis Test进行差异性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分析各参数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央叶前列腺癌、腺体型前列腺增生、基质型前列腺增生的诊断效能。结果 中央叶前列腺癌、腺体型前列腺增生、基质型前列腺增生的ADCtotal (×10?3 mm2/s) 值分别为0.46 ± 0.06, 0.87± 0.19, 0.68 ± 0.09,ADCslow (×10?3 mm2/s)分别0.39±0.13,0.57±0.15,0.49±0.13,ADCfast (×10?3 mm2/s)分别为4.8±2.5,3.6±0.76,4.5±1.8,f值分别为0.43±0.10,0.68±0.09,0.58±0.08。Kruskal Wallis Test差异性检验示ADCtotal、ADCslow、f值在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00、0.001和0.000, ADCfast在病理类型间无统计学差异,p值为0.489。ROC分析ADCtotal、ADCslow、f值在鉴别中央叶前列腺癌和腺体型前列腺增生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分别为1、0.828、0.971。在鉴别中央叶前列腺癌和间质性前列腺增生时AUC分别为0.991、0.719、0.861。在鉴别中央叶腺体型前列腺增生和间质性前列腺增生时AUC分别为0.876、0.650、0.831。结论 在b值位于0-2000 s/mm2时单指数模型ADCtotal较双指数模型的ADCslow和f值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央叶前列腺癌、腺体型前列腺增生、基质型前列腺增生时具有更佳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正常前列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的MR扩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图表现以及ADC值对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正常前列腺15例、BPH32例、前列腺癌22例进行MR扩散加权成像,分析DWI和ADC图表现.测量不同b值(b=400、500、700、800、1000s/mm^2)下前列腺癌区域、BPH及正常前列腺的中央腺体(CG)及外周带(PZ)的ADC值,并同时测量膀胱区域的ADC值.结果DWI和ADC图能清晰地显示正常前列腺的中央腺体和外周带;BPH在DWI和ADC图上外周带信号较均匀,中央腺体信号欠均匀;b=700s/mm^2时,前列腺癌在DWI图上表现为高信号,ADC图上表现为低信号.b值越高,ADC值越低.b值相同时,各组间膀胱ADC值无统计学差异.正常前列腺中央腺体与外周带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602±0.275)×10^-3 mm^2/s;和(1.884±0.378)×10^-3 mm^2/s;BPH组中央腺体增生结节与外周带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514±0.326)×10^-3 mm^2/s和(1.816±0.473)×10^-3 mm^2/s;前列腺癌组前列腺中央腺体非癌灶区与外周带癌灶平均ADC值分别为:(1.499±0.345)×10^-3 mm^2/s和(1.118±0.484)×10^-3 mm^2/s.前列腺癌的ADC值低于正常前列腺及BPH的ADC值,Pca组与正常前列腺组组间差异及Pca组与BPH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909,P=0.00),正常前列腺组与BPH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9).结论MR扩散加权成像可用于前列腺的检查,能反映病变的病理变化,提供定量诊断信息.前列腺癌的ADC值低于正常组织及BPH的增生组织,ADC值可用于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MRI、MRS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8例前列腺癌和3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MRI前列腺形态、信号改变及MRS测量枸橼酸盐(Citrate)、胆碱(Choline)、肌酸(Creatine)的峰值、(胆碱+肌酸)/枸橼酸盐[(Cho+Cre)/Cit,CC/C]的比值.结果 MRS测得PCa癌区和BPH中央带的CC/C平均值分别为(2.24±0.96)和(0.67±0.2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9,P<0.001).28例前列腺癌患者MRI确诊为前列腺癌21例,准确率75%;MRI联合MRS确诊为前列腺癌26例,准确率为92.9%.32例BPH患者MRI影像诊断确诊为前列腺增生23例,不除外前列腺癌9例,准确率为71.9%.MRS波谱分析结合MRI影像诊断确诊为前列腺增生29例,不除外前列腺癌3例,准确率为90.6%.结论 MRI能很好地显示BPH和PCa的形态和信号特点,MRS能提供前列腺良、恶性组织的代谢信息,两者联合诊断有助于提高PCa和BPH的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MRI)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定量分析在前列腺癌(PCa)与前列腺增生(BPH)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经病理活检证实为前列腺疾病的2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PCa者100例,BPH者13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1.5TMRI扫描和多b值DWI检查,比较不同b值两组ADC值。结果PCa患者DWI上可见局灶性(或弥漫性)高信号,ADC图显示有对比周围组织较低的低值区;BPH患者DWI显示前列腺增生结节,呈高或稍高信号,ADC图显示有对比周围组织较低的低值区。不同b值下,PCa组ADC值均存在差异,其中b值=1500s/mm^2时的ADC值小于b值=800、1000s/mm^2时的ADC值(P<0.05),b值=1000s/mm^2时的ADC值小于b值=800s/mm^2时的ADC值(P<0.05);b值=800、1000、1500s/mm^2时,PCa组ADC值均低于BPH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当b值=1500s/mm^2时,ADC值诊断效果最佳,所得阈值为1.013×10^-3mm^2/s,敏感度为96.00%,特异度为93.94%。结论1.5TMRI多b值DWI及其ADC值定量分析可有效鉴别PCa和BPH,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卢建阳  董海波  王高燕  梁修振  高岭 《浙江医学》2023,45(19):2084-2088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PCa)与前列腺增生(BPH)鉴别中 MRI 动态增强扫描扩散加权成像(DWI)以及表观扩散系 数(ADC)值的价值。 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收治进行前列腺MRI检查的80例患者, 均经过病理检查确诊,其中 PCa 患者 40 例,BPH 患者 40 例。所有患者均行 MRI 常规扫描以及动态增强扫描,自动生成 DWI 以及 ADC 图像,再选取感兴趣区域(ROI)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图,得出影像学诊断结果后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分型中 BPH 患者以Ⅱ型为主,PCa 患者以Ⅰ型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WI 中 PCa 以高信号为 主,BPH以等低信号为主;ADC信号中PCa以等低信号为主,BPH以高信号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a组平均ADC 值为(0.93±0.21)×10-3 mm2 /s,BPH组为(1.62±0.16)×10-3 mm2 /s,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显示, DWI 和ADC 值鉴别诊断PCa 和BPH 的AUC 为0.894,灵敏度为0.825,特异度为0.875。 结论 PCa 以及BPH 在MRI动态增强扫 描中DWI以及ADC表现为不同信号,对两者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与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在不孕、流产中的作用及二者关系,进一步 揭示不孕、流产的病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检测345例不孕、流产妇女血清中的AsAb与 EMAb,按AsAb检测结果分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EMAb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 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16.67%和19.51%,而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43.64%和42.86%,显著高于 AsAb(-)组(P<0.01,P<0.05)。继发不孕妇女中AsAb(-)组EMAb阳性率为18.18%,AsAb(+)组EMAb阳性率 为32.2%,二者无显著性差异(0.01>P>0.05)。结论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因个体免疫反应差异使某些 人易对体内、外物质发生免疫反应而产生抗体,从而导致不孕或流产。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联合抚触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黄疸及睡眠的影响。方法将经阴道顺产分娩的正常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水疗联合抚触组)50例,对照组(单纯沫浴组)50例。①测定两组10日、28日的体重、身长、上臂围;②观察记录胎便转黄时间,测定皿清胆红素;③记录24h睡眠时间。结果两组新生儿10日、28日体重、身长、上臂同增长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5日时,胎便转黄时间及黄疸指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睡眠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水疗联合抚触可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能加速胎粪的早排出,减轻生理性黄疸程度,有效地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9.
本题选择N,N′-二甲基亚硝基脲(DMNU),N,N′-二乙基亚硝基脲(DENU),及其类似物N,N′-二甲基亚硝基硫脲(DMNTU)、N,N′-二乙基亚硝基硫脲(DENTU)为代表,测定了这些化合物的水解反应速度、脂溶性(HPLC的logk′值)、水解产物和致突变能力。证明了硫脲的脂溶性大于脲的脂溶性。DMNTU对TA100菌株的致突变能力最强,其它较弱。  相似文献   

20.
论述足月妊娠分娩的发动和维持依靠气的推动、温煦、气化、固摄功能和血的营养、濡润功能。顺利分娩既要气血充足,还要气顺血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调补气血,是促进产程,预防难产的重要手段。实验研究结果阐明调补气血中药加强产力、促进产程主要是从改善产妇全身情况,提高机体抗应激、抗疲劳、耐缺氧能力,即所谓使产妇气血充足调和,充分发挥气血在分娩过程中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