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查评价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90例接受颈动脉彩超检查的患者及体检人群,观察不同疾病组及正常体检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情况。结果脑梗死、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患者IMT增厚及斑块形成的几率明显增加;在脑梗死组、冠心病组检出软斑、混合斑的几率高于其他组。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简便易行,可作为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窗口,在指导治疗、评价疗效和预后等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王华丽 《农垦医学》2013,(3):218-220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塞发生的相关影响。方法:对956例体检干部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硬化斑块是否存在,分为斑块组和无斑块对照组。同期CT观察颈内动脉供血区是否发生脑梗塞。结果:颈动脉斑块分布:两侧同时存在比例最高,达50%,双侧颈动脉斑块中,发生双侧脑梗塞比例最高,左侧次之,右侧最低;在单侧颈动脉斑块中,发生同侧脑梗塞的比例较双侧和对侧高。结论:颈动脉硬化斑块与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生脑梗塞的几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颈动脉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彩色多谱勒超声仪检测脑梗死与无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各60例.分别记录其颈总动脉内径(CAD)、内膜-中层厚度(IMT)、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及颈动脉狭窄程度、颈动脉斑块检出情况.结果:两组间血管内径、IMT血流动力学、颈动脉狭窄及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有明显差别,脑梗死病人以软斑、溃疡斑发生为主;并以中-重度、重度狭窄为甚.结论: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斑块类型、性质、颈动脉内径大小、颈动脉狭窄相关,其颈动脉狭窄以中-重度、重度为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识别,及对血管腔狭窄程度的评估。方法采用高分辨彩超,对726例颈动脉斑块患者进行纵横扫查颈总动脉和颈内及颈外动脉起始部斑块,观测其回声性质、大小、管腔狭窄程度及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参数。结果726例中29.89%(217/726)为混合斑,28.93%(210/726)为软斑,26.17%(190/726)为扁平斑,15.01%(109/726)为硬斑;颈总动脉分叉膨大部和颈内动脉起始部为斑块的好发部位,左右两侧发生斑块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5);检出管腔狭窄68例,轻度狭窄占35.29%(24/68),中度狭窄52.94%(36/68),重度狭窄11.76%(8/68);颈总动脉内径男性大于女性,右侧大于左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01)。结论高分辨率彩超能准确识别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评估血管狭窄的程度,能为临床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干预和治疗及对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赐祥  廖桂英 《广东医学》2008,29(3):470-472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249例患者分成冠心病组和正常组,再跟据冠状动脉病变把冠心病组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病变,比较各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和IMT,评价颈动脉斑块的超声检查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以及分析冠脉造影Gensini积分和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和冠心病3个亚组的斑块检出率和IMT与正常组比较显著增高;颈动脉斑块的超声检查预测冠心病的敏感度为72.04%,特异度为76.32%,阳性预测值为94.41%,阴性预测值为32.95%,总的预测符合率为72.69%;斑块Crouse积分与冠脉Gensini积分呈线性正相关。结论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可预测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颈动脉斑块的Crouse积分是预测冠心病更为敏感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影响多处血管床的全身性疾病,其与心梗、脑梗等血管事件之间存在较为紧密的联系,并可作为预测血管事件的独立因素。颈动脉是AS最常累及的部位,研究表明,颈动脉斑块(carotidplaque,CP)是AS的早期体征之一,是血管疾病多重危险因素的敏感指标而备受临床关注。颈动脉居于人体的表浅部位,易被体表超声检测,是超声检测体表AS最常采用的部位。  相似文献   

7.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芳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9):84-85,F0003
目的 (1)观测高血压、冠心病及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的超声形态学改变。(2)探讨颈动脉硬化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3)根据颈动脉硬化情况进行危险度分级。提出应采取的防治意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50例行颈动脉检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0例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13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已形成。颈动脉硬化斑块检出率为90.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有效地评价病变的程度,为预防和治疗血管性病变提供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联合血脂指标对心血管疾病的预测价值评估。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颈动脉斑块的59例体检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59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和血脂水平测定。结果 观察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值为(1.58±0.34)mm,其与对照组IMT值[(0.76±0.12)mm]相比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LDL-C值和HDL-C值分别为(3.09±1.01)mmol/L和(1.18±0.37)mmol/L,其与对照组相对应的LDL-C值[(2.67±0.68)mmol/L和HDL-C值(1.33±0.32)mmol/L]相比,前者显著升高而后者显著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TC值[(4.94±1.18)mmol/L]和TG值[(1.85±0.67)mmol/L]与对照组[(4.69±0.76)mmol/L、(1.71±0.92)mmol/L]相比虽有一定的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心脑血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血管超声对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诊断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在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治疗的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38例为观察组,非脑梗死患者38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结果观察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血管超声在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越恶劣,脑梗死的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与斑块发生的关系。方法 用全双功彩色多普勒检查148例高血压病患者的颈动脉,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大小。结果 随颈动脉IMT增厚,斑块发生率明显升高,且在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糖尿病及脑动脉硬化患者中其斑块发生率更高。结论 高血压病颈动脉IMT的增厚与斑块形成有密切关系。通过对颈动脉IMT的监测,将对高血压病的防治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采用超声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是否有助于预测脑梗死发病风险.方法 颈动脉内径狭窄小于70%的TIA患者158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颈动脉有无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类型,并随访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125例患者完成研究,平均随访24.1个月,发生血栓栓塞性脑梗死13例,其中无斑块组年发生率为1.5%,稳定性斑块组为3.6%,不稳定性斑块组为9.2%,后者明显高于前二组.结论 采用超声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有助于预测TIA患者脑梗死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2.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99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缺血性恼血管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软斑和混合斑致中重度狭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狭窄〉50%可致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早期发现并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能;住确地检测出颈动脉硬化的组织结构学和血流动力学变化,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吴安 《中国现代医生》2011,(27):108-109
目的利用彩色超声观察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以及斑块性质,探讨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7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随机选取60例同期非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患者两侧颈动脉的硬化程度、斑块性质等。结果脑梗死患者的斑块发生率(84.29%)和颈动脉硬化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8.3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硬化的程度及斑块性质与脑梗死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高分辨率彩超作为最为简捷的检测颈动脉硬化的方法,有助于脑梗死的临床预防及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病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冠状动脉病变患者152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将上述患者按照不同狭窄程度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进行分组,分别探讨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个数、斑块面积和斑块积分的相关性。结果:冠状动脉病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性(P<0.05);同时不同病变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能够提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特别适用于体检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动态观察,值得广泛推广施行  相似文献   

15.
血管超声在颈动脉硬化性狭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爽  吴晓萍 《医学综述》2014,(10):1836-183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龄化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是造成人类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是颈动脉硬化性狭窄,在众多的筛查颈动脉硬化性狭窄方式中,血管超声有其独特的优点,成为检查颈动脉硬化性狭窄不可或缺的手段,血管超声技术通过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测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斑块性质的判断,反映颈动脉有无狭窄、狭窄部位、狭窄程度及其斑块的稳定性,为临床诊断、治疗及其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王薇 《医学新知杂志》2011,21(2):123-124
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因,占脑卒中病因的75%~85%。CAS可致颈动脉管腔狭窄,不稳定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更是脑栓塞主要的栓子来源之一。超声造影检查(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可提高颈动脉斑块的显示率,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灌注情况,为颈部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主动脉夹层累及颈动脉的超声图像特点。方法采用PILIPS7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29例患者经常规心脏超声检查诊断为主动脉夹层后,切换至颈动脉检查模式,观察颈动脉内膜是否累及,夹层撕裂至颈动脉的图像特点、血流状态。结果 29例患者中,夹层累及颈动脉7例,占24.1%,均发生在Standford A型患者。其中4例颈动脉超声清晰显示撕裂飘浮的内膜,真假腔血流状态不同。左颈总动脉或右颈总动脉假腔内血栓形成、真腔狭窄各1例。另1例右颈总动脉近完全闭塞,无血流信号。结论颈动脉超声能准确评估主动脉夹层患者颈动脉受累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颈部动脉粥样硬化与老年人缺血性脑病的价值分意义.方法使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00例老年缺血性脑病患者进行颈部动脉检测,其中130例经CT检查确诊为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70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缺血组TIA),140例为同期非心、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对照组),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与对照组患者的颈动脉超声检查作对照.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双侧颈总动脉内径、内膜增厚率、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的部位,数目、性质、检出率、动脉狭窄发生率及患者的年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均有较明显的差异.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死发生有密切关系.因此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对临床早期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与文迪雅联合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2月-2011年2月于本院治疗的21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疗法区分为文迪雅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实验组130例及常规治疗对照组86例.分析两组治疗后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变化,如C反应蛋白、血脂水平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超声指标等.结果:两组患者血脂指标均获得改善(P<0.05);实验组的收缩压、CRP及Fib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干预后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踝臂指数(ABI)、内膜原-中层厚度(IMT)等超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文迪雅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可纠正患者的脂代谢紊乱,改善凝血指标,改善IMT及C反应蛋白水平,从而起到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62例,在神经科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分别于入院时,治疗第8、12、24周动态监测患者的血脂水平,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中层厚度。结果治疗前、后比较,患者各项血脂指标、颈动脉斑块内膜-中层厚度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神经功能缺损较治疗前显著改善,有效率为59.7%。结论阿托伐他汀除有良好的降血脂作用外,还有稳定甚至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