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观察毫火针结合新医正骨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运用毫火针结合新医正骨治疗。对照组50例,运用普通针刺配合按摩治疗。治疗20天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毫火针结合新医正骨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合谷刺加温针辅以刺络拔罐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将11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合谷刺加温针辅以刺络拔罐进行治疗,对照组参照《新编中国针灸学》中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36%,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合谷刺加温针辅以刺络拔罐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小针刀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观察。方法 用小针刀法治疗本病 72例 ,用针刺法治疗本病 5 0例 ,进行疗效观察对比。结果 小针刀疗法治疗本病总有效率为 10 0 % ,针刺疗法治疗本病总有效率 86 %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小针刀疗法和针刺疗法对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均有疗效 ,但小针刀疗法显效率明显高于针刺疗法 ,小针刀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效果好 ,无毒副作用 ,安全可靠 ,简便易行 ,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毫火针结合新医正骨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验证其安全性,探讨毫火针结合新医正骨对梨状肌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观察组予针刺结合新医正骨疗法,对照组予针刺结合按摩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每组各60例,治疗2个疗程结束后观测其症状变化情况,根据疗效判定标准判定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45例,好转12例,未愈3例,治愈率75.0%,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治愈29例,好转10例,未愈21例,治愈率48.3%,总有效率65.0%。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0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毫火针结合新医正骨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显著、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阿是穴深围刺加拔罐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的疗效.方法 将132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2例,对照组50例,分别采用阿是穴深围刺加拔罐及局部取穴针刺配合TDP照射治疗两种方法.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阿是穴深围刺加拔罐为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报》2013,(9):1423-1424
目的:总结针灸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方法:从综合疗法、针刺、灸法、自血疗法、腹针配合火针、耳针、刺络拔罐、体针加耳针、针灸配合刺络放血等方面总结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结果:运用各种疗法治疗痤疮可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针灸治疗痤疮安全、无不良反应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单锐军 《基层医学论坛》2016,(31):4435-4436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针灸拔罐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先推拿治疗,再针灸拔罐治疗。结果40例患者,完全缓解28例,治愈率70%,部分缓解12例,好转率为30%,总疗效率100%。结论推拿结合针灸拔罐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保守疗法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痛点处小针刀治疗、针刺疗法、中药热熨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32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在痛点处小针刀治疗、针刺疗法、中药热熨治疗。结果:治愈52例,占39.39%,显效48例,占36.36%,有效30例,占22.72%,无效3例,占2.277%,总有效率98.48%。结论:痛点处小针刀治疗、针刺疗法、中药热熨治疗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安全可靠,操作简便,见效快,远期效果好,且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30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60例,采取局部注射加小针刀松解治疗;对照组140例,采取局部注射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u=4.43,P<0.01)。结论局部注射配合小针刀松解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效果确切,但要注意避免损伤血管、神经。  相似文献   

10.
铍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铍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优势性。方法将72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铍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治愈率高于针刺治疗组,且复发率低。结论铍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可提高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12.
13.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4.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5.
16.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eckman Immage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仪对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心脏病组患者进行了m-Alb测定,同时与健康组结果作对比。结果m-Alb检测糖尿病组为3.7±5.26mg/dl,高血压组为7.5±8.18mg/dl,心脏病组为7.8±3.76mg/dl,健康组为0.66±0.48mg/dl,各试验组m-Alb增高百分率为糖尿病组48.9%,高血压组37.5%,心脏病组26.9%。结论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m-Alb检测,可以监测病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9.
刘复平 《中外医疗》2012,31(23):1-2
目的探讨研究喉癌主癌灶手术的安全切缘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3月已经确诊喉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镜下观察分析;B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肉眼观察分析,将结果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比较。结果早期的喉癌患者和晚期的喉癌患者的阳性切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高于早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上区[SG]2、3和5、10mm;跨声门型[TG]2、3mm和5、10mm的切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G、TG、IG的2mm和3mm,5mm和10mm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阳性切缘观察39个,镜下阳性切缘观察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原发不同部位、不同分期和不同范围选取适合的切线,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根据儿童急性腹痛的特点,诊断儿童腹痛应综合临床及相关检查提供的依据,做出准确诊断,给予适当治疗。方法:对临床328例腹痛患儿进行选择性辅助检查和分析。结果:小儿腹痛病因复杂,腹腔内疾病占64.63%,共17种病因;腹腔外疾病占35.37%,共6种病因。结论:仔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密切观察病情、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在儿童腹痛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