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影响因素及其防治。方法 比较年龄相仿、初诊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冠心病病人血糖、血脂、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各参数的差异 ,并分析胰岛素抵抗与血脂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空腹血糖 (11.16± 2 .77mmol/L)、血清甘油三酯 (2 .76± 2 .12mmol/L)、胰岛素抵抗指数 (8.93±7.13)显著高于冠心病组 ,血清胰岛素 (2 2 .0 2± 2 0 .47μu/ml)、血清总胆固醇酯 (4.84± 1.4mmol/L)、LDL -C(2 .43± 0 .87mmol/L) ,HDL -C(1.2 2± 0 .48mmol/L)与冠心病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高血糖、高甘油三酯血症和胰岛素抵抗是影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重要因素 ,积极治疗高血糖、高甘油三酯血症和胰岛素抵抗对予防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以防止2型糖尿病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发生。方法:选择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观察组)和不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与相关生化指标,并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男女性比例(30/18)、体质量指数(26.3±2.16kg/m2)、尿酸(463.2±39.84μmol/L)、舒张压(89.6±12.7mmHg)、收缩压(145.6±15.82mmHg)、血肌酐(99.22±17.62μmol/L)、甘油三酯(3.05±1.58mmol/L)、总胆固醇(6.21±0.92mmol/L)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1±0.11mmol/L)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88±0.88mmol/L)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其差异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性别、体质量指数、舒张压、收缩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论: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高尿酸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防止2型糖尿病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唐奇  侯斌  文冶  柯昌萍 《四川医学》2017,38(9):1028-1032
目的探讨低血糖负荷饮食联合运动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84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低血糖负荷饮食联合运动的方式进行6个月的干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6个月前后患者的血清SHBG水平,同时评估6个月前后两组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和腹围,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指数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总胆固醇(TC)达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干预前身体质量指数和平均腹围为(33.5±3.8)kg/m~2和(105.4±4.1)cm,对照组干预前身体质量指数和平均腹围为(34.8±4.3)kg/m~2和(106.1±3.8)cm;6个月后,观察组身体质量指数和平均腹围为(27.6±2.4)kg/m~2和(95.2±4.3)cm,对照组身体质量指数和平均腹围为(31.2±4.6)kg/m~2和(102.8±3.2)cm;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前血清SHBG水平分别为(11.5±6.7)nmol/L和(10.5±7.2)nmol/L,6个月后,观察组血清SHBG水平改变为(25.34±17.58)nmol/L,对照组血清SHBG水平改变为(14.9±13.7)nmol/L,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清SHB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前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指数分别为(6.26±0.58)mmol/L、(2.55±0.76)mmol/L,对照组干预前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指数分别为(6.12±0.72)mmol/L、(2.58±0.83)mmol/L;观察组干预后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指数分别为(4.36±0.57)mmol/L、(1.54±0.24)mmol/L,对照组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指数分别为(5.42±0.48)mmol/L、(2.08±0.62)mmol/L,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前HDL-C达标4例(9.52%)、TC达标5例(11.90%),对照组干预前HDL-C达标5例(11.90%)、TC达标6例(14.29%);观察组干预后后HDL-C达标23例(54.76%)、TC达标20例(47.62%),对照组干预后HDL-C达标9例(21.43%)、TC达标11例(26.19%);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血糖负荷饮食联合运动能够显著提升代谢综合征患者身体质量水平,提高SHBG水平,有效促进代谢综合征患者代谢状态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血糖?血脂?血尿酸等指标以及心脑血管并发症及微量白蛋白尿发病情况,分析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特征及其危害性?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752例,分为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组324例,血压正常组428例?分别观察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尿酸?心脑血管并发症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并加以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占43.1%;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体质指数[(24.9±3.7) kg/m2]?总胆固醇[(4.9±1.3)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1±1.2) mmol/L]?甘油三酯[(2.5±3.0) mmol/L]?血尿酸[(325.2±122.9) μmol/L]水平高于血压正常的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15.1%)?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47.7±91.4) mg/g]及阳性率(24.3%)显著高于血压正常组患者(P < 0.01及P < 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中,伴原发性高血压者较非高血压人群具有更高的体质指数?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尿酸水平,发生心脑血管病变和肾脏损害的几率升高?2型糖尿病患者需控制体重,纠正高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和高尿酸血症,高度重视原发性高血压的防治,使代谢性指标和血压全面达标,从而更为有效地预防糖尿病心脑血管及肾脏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研究孕中期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清铁、锌和铁蛋白的变化情况,探讨其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 2014 年 1 月 -2015 年 12 月该院 24~28 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 200 例作为妊娠期糖尿病组,血糖正常孕妇 200 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血清铁蛋白、血清铁、血清锌水平及其与糖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比较两组妊娠期铁缺乏、缺铁性贫血及胎儿发育情况。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组孕妇空腹血糖(5.25±3.21)mmol/L、1 h 血糖(10.56±1.73)mmol/L、2 h 血糖(8.51±0.87)mmol/L、空腹胰岛素(13.12±2.24)mmol/L、糖化血红蛋白(6.97%)、胰岛素抵抗指数(2.98)均高于对照组(4.29±1.05)mmol/L、(8.72±1.24)mmol/L、(6.98±0.82)mmol/L、 (6.46±1.87)mmol/L、 (4.26%)、 (1.19)( <0.05),妊娠期糖尿病组胰岛 β 细胞分泌功能(147.87)低于对照组(164.50)( <0.05)。妊娠期糖尿病组患者血清铁(27.34±7.12)μmol/L 和铁蛋白(59.16±5.78)ng/ml 水平高于对照组(20.98±6.01)μmol/L 和(40.43±4.87)ng/ml ( <0.05),妊娠期糖尿病组患者血清锌(10.59±2.23)μmol/L 水平低于对照组(14.02±2.43)μmol/L( <0.05)。血清铁蛋白和血清铁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均呈正相关( <0.05)。血清锌和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均呈负相关( <0.05)。两组妊娠期铁缺乏、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两组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头围、腹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结论 孕中期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清铁和铁蛋白水平升高,血清锌水平下降,血清铁、锌、铁蛋白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糖代谢指标有相关性,和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与分析以酮症起病的成人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以酮症起病的成人糖尿病患者116例,根据患者体重指数(BMI)随机分为肥胖组与非肥胖组两组,比较两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早餐2 h血糖及早餐2 h胰岛素。结果:肥胖组:空腹血糖为(11.68±2.39)mmol/L、空腹胰岛素为(6.69±2.96)μIU/ml、早餐2 h血糖为(15.83±5.07)mmol/L、早餐2 h胰岛素为(22.18±7.26)μIU/ml。非肥胖组:空腹血糖为(14.02±2.83)mmol/L、空腹胰岛素为(2.68±1.79)μIU/ml、早餐2 h血糖为(16.43±7.58)mmol/L、早餐2 h胰岛素为(6.13±3.62)μIU/ml。两组空腹胰岛素、早餐2 h胰岛素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酮症起病是1型糖尿病的常见现象,以酮症起病的肥胖成人糖尿病患者与1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可独立分型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老年综合评估情况,并分析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5例。对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老年综合评估调查分析,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于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专业综合护理。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老年综合评估现状,比较2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生活质量(GQOL-74)。结果 老年综合评估现状中,MMSE评分为(27.06±2.34)分;Barthel评分为(82.35±5.38)分;GDS评分为(10.47±4.68)分;衰弱评分为(1.57±0.26)分;VAS评分为(3.41±1.08)分;跌倒坠床评分(2.79±0.93)分;MNA-SF评分为(20.31±3.79)分;血红蛋白水平为(125.42±28.35)g/L;餐后2h血糖为(13.67±2.15)mmol/L;空腹血糖为(10.68±2.03)mmol/L;胆固醇水平为(5.03±2.57)mmol/L;白蛋白水平为(39.83±8.76)U/L;血小板水平为(231.45±110.21)×109/L;尿酸水平为(327.39±152.43)μmol/L;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GQOL-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综合评估能及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所存在老年综合征,早期采取专业综合护理模式干预,有助于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 (DM)肥胖与高胰岛素血症和脂质代谢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2型 DM分为肥胖组 46例 [体重指数 (BMI)≥ 2 4]和非肥胖组 5 7例 (BMI<2 4)。测定空腹血糖 (FBG)、胰岛素、C肽和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h)、高密度脂蛋白 (HDL)、血尿酸 (UA)。结果 :2型 DM肥胖组空腹胰岛素、TG、Tch、UA分别为 (11.6 4± 5 .74) μU/ ml、(2 .42± 1.0 5 ) m mol/L、(5 .10± 1.17) mmol/ L、(35 1.6 7± 96 .5 9)μmol/ L ,非肥胖组分别为 (8.34± 4.88)μU/ ml、(1.6 4± 1.2 3) mmol/ L、(4 .41± 1.0 6 )mmol/ L、(2 85 .37± 131.72 ) μmol/ 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两组餐后 2 h胰岛素、C肽、HDL 差异无显著性。 2型DM患者 BMI与空腹胰岛素、TG、Tch、U A呈显著正相关 (r=0 .436 ,0 .330 ,0 .2 71,0 .36 1,P值均 <0 .0 1)。在 2型 DM中空腹胰岛素与 TG、U A正相关 (r=0 .314,0 .2 79,P值均 <0 .0 1)。结论 :BMI是影响脂代谢、U A和胰岛素的重要因素。 2型 DM肥胖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 ,有高胰岛素血症、脂代谢异常和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9.
韩榜成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9):4023-4025
目的:调查不同阶段2型糖尿病患者与血清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对157例2型糖尿病的不同阶段的血清尿酸、血脂、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检测分析;其中糖尿病A组52例,平均年龄(47.6±10.7)岁,病程(0.7±0.5)a;糖尿病B组55例,平均年龄(47.6±10.7)岁,病程(3.5±0.6)a;糖尿病C组50例,平均年龄(47.9±11.9)岁,病程(8.1±2.9)a。结果:糖尿病A组、B组和C组的尿酸分别是(281.1±113.5)μmol/L、(326.3±125.6)μmol/L、(346.7±98.3)μmol/L,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分别是5.76%、12.9%和38.0%,两组数据与对照组比较,B组P<0.05,C组P<0.01。TG、TC、LDLC随病情也增加,C组的HDLC减低,P<0.01。结论:尿酸水平是监测2型糖尿病病理变化的一个指标,高尿酸血症在2型糖尿病病理变化与进展的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疗法对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期间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确诊并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40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用药、饮食指导等常规治疗,运动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运动疗法治疗,依据疗法类型分为有氧组(有氧运动疗法)和有氧抗阻组(有氧抗阻运动疗法),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餐后血糖和血脂的差异。结果1年后,运动组患者运动后空腹血糖为(5.59±1.64) mmol/L、餐后血糖为(5.93±2.48) mmol/L、甘油三酯为(1.42±0.38) mmol/L、胆固醇为(3.96±1.28) mmol/L,对照组患者运动后空腹血糖为(6.72±1.86) mmol/L、餐后血糖为(7.86±2.62) mmol/L、甘油三酯为(1.79±0.54) mmol/L、胆固醇为(5.68±1.46) mmol/L,前者明显低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氧抗阻组和有氧组患者1年后的空腹血糖分别为(5.36±1.02) mmol/L和(6.02±1.35) mmol/L,餐后血糖分别为(5.87±2.16) mmol/L和(6.36±2.43) mmol/L,有氧抗阻组明显低于有氧组;有氧组和对照组1年后的空腹血糖分别为(6.02±1.35) mmol/L和(6.72±1.86) mmol/L,餐后血糖分别为(6.36±2.43) mmol/L和(7.86±2.62) mmol/L,有氧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氧运动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糖脂代谢水平,结合抗阻运动康复疗法能更效降低血糖,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