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螺旋CT对于囊性肾细胞癌诊断价值,提高对囊性肾细胞癌的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分析我院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囊性肾细胞癌,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影像学表现.结果5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9岁,均为单侧,4例占据部分肾脏,1例累及全肾,并侵及输尿管;其中1例合并输尿上段结石;增强扫描表现为全肾或部分肾脏囊实性病变或囊壁不规则增厚,CT增强检查囊壁及实性成分均示不同程度强化,囊内液体成分无强化.结论囊性肾细胞癌在螺旋CT有较为特征性表现,CT增强扫描对囊性肾细胞癌的定性诊断及术前评估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喻洪 《黑龙江医学》2013,37(9):819-821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的CT、MRI表现,提高肾细胞癌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肾细胞癌患者的CT及MRI表现,13例行CT平扫与增强扫描,14例行MRI平扫与增强扫描,22例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细胞癌。结果 CT检查13例,平扫呈软组织密度,增强后动脉期不均匀强化,肾实质期及延时期呈相对低密度。MRI检查14例,病灶T1WI呈等低信号,T2WI脂肪抑制序列呈高信号,部分呈混杂信号,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囊变坏死区不强化。结论肾癌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CT分辨率高,可多平面重建,能清楚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密度及浸润的程度及和周围器官的关系,是目前检查肾癌的最佳检查方法。MRI软组织分辨率高,可以多个序列检查,能清楚显示囊变坏死及肾静脉癌栓。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各种含囊性成分的肾脏肿瘤的综合影像学特点,提高诊断和鉴别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9例经病理证实的含囊性成分的肾脏肿瘤的B超?CT和MR表现,观察病灶的部位?形态?密度?回声及信号特点?结果:29例患者中有肾癌囊性变15例(14例为透明细胞癌?1例为乳头状肾癌),表现为病灶内部密度和回声不均匀,增强后不均匀明显强化,6例(40%)病灶周围可见有包膜;囊性肾癌5例(均为透明细胞癌),3例(60%)有明显壁结节,增强后结节明显强化,2例(40%)为多房性,增强后分隔有强化;囊性肾瘤4 例,均为多房性,房间隔较薄而均匀,增强后间隔有强化;囊肿伴感染5例,均表现为圆形病灶,形态规则,壁厚而均匀,增强后囊壁轻度强化?各项检查诊断准确率依次为:B超检查(52.6%,10/19),CT检查(62.5%,15/24),MR检查(54.5%,6/11);3项检查诊断准确率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均无显著差别(P > 0.05)?结论:对含囊性成分的肾脏肿瘤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较为困难?综合B超?CT和MR的影像学表现,有助于对其术前诊断与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7类不同病理亚型肾细胞癌MRI及MSCT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肾细胞癌患者64例,收集64例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总结不同病理亚型肾细胞癌MSCT及MRI影像学表现。结果64例患者中透明细胞癌37例(57.81%),MSCT平扫中多数患者呈现等密度影,强化不均匀,T1WI序列为等信号,于T2WI序列呈现稍高信号者,早期强化均匀,中晚期呈现逐渐降低;嫌色细胞癌15例(23.43%),CT值23~35HU,动态增强皮髓交界期平均CT值为44HU,实质期平均CT值为54HU,T1WI序列为稍低信号,T2WI为稍高信号,强化均匀;乳头状肾细胞癌6例(9.37%),乳头状肾细胞癌在MSCT呈等密度,MRI增强过程中持续性较均匀强化,少数患者后期可见"假包膜征";肉瘤样肾癌2例(3.12%),1例MSCT平扫肉瘤样肾癌呈等、稍高密度,T1WI序列为等信号,T2WI稍高信号,可见以"条带样"强化;黏液性小管状和梭形肾细胞癌1例(1.56%),MSCT增强方式为进行性轻-中度强化,未见肾静脉受侵;DWI序列中病灶区域出现环形高信号;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1例(1.56%)典型特征为增强扫描囊壁强化明显;杂合性嗜酸细胞/嫌色细胞肾癌2例(3.12%),病灶内可见明显血管样强化,强化表现,强化区域呈现稍高密度。结论MRI及MSCT可有效显示不同病理亚型肾细胞癌影像学表现,可为临床准确诊断提高可靠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透明细胞肾癌的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非透明细胞肾癌的CT表现,其中嫌色细胞癌5例,乳头状癌5例,多房囊性肾细胞癌2例,髓质癌1例。所有病例均进行螺旋CT多期扫描。结果 13例病例中,5例嫌色细胞癌平扫表现为位于肾髓质内的类圆形肿块,4例呈均匀密度,1例呈混杂密度,增强扫描呈轻到中度持续强化,皮髓期密度低于肾皮质;5例乳头状癌平扫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类圆形肿块,呈轻中度较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皮髓期密度低于肾皮质,出现明显囊变3例;2例多房囊性肾细胞癌表现为椭圆形囊性病灶,可见少量实性部分及分隔,增强扫描间隔呈中度进行性延迟强化,实性部分强化密度与肾皮质等同;1例髓质癌,肿瘤位于肾脏中央区,形态不规则,分界不清,增强扫描肿瘤呈中等程度渐进性延迟强化。结论非透明细胞肾癌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螺旋CT动态增强能较好地显示影像学特征,并便于鉴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 旨在探讨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嫌色细胞肾癌(ChRCC)在MSCT检查中的影像学表现,和MSCT对两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26例PRCC和24例ChRCC的临床资料。分析PRCC、ChRCC的MSCT影像学表现。对两种细胞肾癌成份及强化形式进行比较。并比较两种细胞肾癌平扫及皮质期、髓质期、排泄期CT值。结果 PRCC癌肿成份以瘤实性为主(61.53%),其次为实性(23.07%),有4例患者表现为囊性。ChRCC癌肿瘤成份以实性为主(75.00%),未见囊性肿瘤,有6例患者出现赛实性(25.00%)(P<0.05);PRCC肿瘤80.76%表现为不均匀强化,ChRCC肿瘤都有均匀强化和不均匀强化现象出现,无周边强化现象出现(P<0.05);PRCC在皮质期、髓质期、排泄期CT值明显高于ChRCC(P<0.05);平扫期两者之间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结论PRCC和ChRCC在MSCT上的强化形式及囊性病变均有不同表现,且增强扫描后的CT值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可见MSCT对两者的鉴别和诊断...  相似文献   

7.
梁有训 《广西医学》2014,(11):1664-1665
目的探讨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的多层螺旋CT与MRI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17例,分析多层螺旋CT与MRI影像资料。结果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17例共有19个病灶,均表现为膨胀性生长,最大病灶约5 cm×7 cm,平扫肿瘤在CT和MRI上均表现不均匀的囊实性或均匀的实性等密度/信号病灶,其中有5例MRI上表现为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呈较均匀或不均匀轻-中度强化,肾皮髓期、实质期和排泄期强化程度弱于肾皮质,部分病灶弱于或与肾髓质相仿。结论乳头状肾细胞癌的多层螺旋CT与MRI表现为膨胀性生长,肿瘤边缘清楚,轻-中度持续强化,增强三期扫描中肿瘤强化程度弱于肾髓质或与其相仿,有助于其诊断及与其他类型肾细胞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肾透明细胞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影像学表现的病理机制。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肾透明细胞癌41例,分析其CT表现,并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41例均为单发,其中右肾l3例,左肾28例。CT平扫:18例(43.9%)表现低密度,20例(48.8%)表现为等-低混杂密度,3例(7.3%)表现为稍高密度;38例(92.7%)可见囊变坏死区,23例(56.1%)可见假包膜,5例(12.2%)出现斑点状、颗粒状钙化;CT增强扫描:38例(92.7%)肿瘤实性部分皮髓质期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实质期强化程度明显减弱,排泄期强化程度进一步下降,呈典型“快进快退”强化模式;3例(7.3%)肿瘤轻中度强化、延迟强化。结论 肾透明细胞癌具有典型的CT表现,且这些表现可从病理学角度进行解释,影像学检查可为临床正确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彩色超声、CT对肾透明细胞癌的诊断价值及与病理学的关系.方法 收集46例病理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影像学信息,对影像学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超声图像表现以占位性病变周围及内部血流信号依据,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率达100%.MSCT平扫病灶呈低密度较均匀13例,混杂密度27例,囊实性明显混杂密度2例,环形钙化、蛋壳状或结节状4例.病变实性部分在增强扫描的情况下明显强化不均者37例,均匀性强化9例;MSCT平扫及增强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率达100%.结论 每年40岁以上常规健康查体彩色超声可发现小肾癌,超声发现异常后进一步CT证实对降低误诊具有重要意义,其组织学类型仍需依靠术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肾脏透明细胞癌的超声、螺旋CT、MRI的影像特征,提高影像学诊断对早期肾脏透明细胞癌的诊断率.方法:肾脏透明细胞癌13例,均行超声、螺旋CT、CT增强检查,MRI检查9例,全部病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13例透明细胞癌超声显示无回声肿物7例,厚壁型囊性肿物5例,多房囊状、分隔厚薄不一1例;螺旋CT均显示为低密度病灶,CT增强检查,病灶均呈不均匀性强化;MRI检查9例,信号强度不均,T1WI为低信号,T2WI为不均匀性高信号.结论:超声及螺旋CT对早期肾脏透明细胞癌与单纯肾囊肿难以鉴别,CT增强可以发现病灶内不均匀性强化有助鉴别,MRI检查T2WI像上可以发现病灶内信号高低不均,二者结合可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