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究采用动态心电图以及常规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患者疾病时的应用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进入该院进行治疗经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共96例,分别采用动态心电图以及常规心电图对患者进行检查,对两种不同方法得到的心电图进行分析,比较采用两种方法对于患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检出以及检查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 比较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于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的检出率,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对于心肌缺血的检出率为86.45%,与常规心电图检出率48.9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于冠心病患者的心律失常的检出率,结果发现,动态心电图对于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动态心电图对患者检查时,对于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的检出率较高,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可以作为冠心病临床诊断的方式进行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6月‐2015年11月收治的97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及对不同类型心律失常诊断的正确率情况。结果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阳性检出率为73.2%,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的阳性检出率55.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对房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短阵室上速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优于常规心电图,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式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两种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42例冠心病患者,分别采用动态与常规心电图进行监测,比较其诊断结果。结果:常规心电图诊断阳性患者37例,阳性率52.11%;动态心电图组诊断阳性患者48例,阴性患者23例,阳性率67.01%,两种方法阳性率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检出冠心病患者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成对及短阵室上速有效率较常规心电图更高(P<0.05)。对室性早搏早发、房室传导阻滞等诊断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灵敏度与有效率高于常规心电图,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常规心电图、24 h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5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心电图、24 h心电图诊断.比较两种心电图诊断阳性率及检出结果.结果 常规心电图诊断阳性率为51.85%,24 h心电图阳性率62.96%,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心电图对54例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低于24 h心电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4 h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检出率优于常规心电图,是临床上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陈星海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动态心电图组与常规心电图组各65例.所有患者均分别采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 常规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阳性率为55.38%,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心肌缺血的阳性率为90.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短阵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阳性率分别为69.23%、67.69%、29.23%、20.00%,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的50.77%、49.23%、7.69%、7.69%,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可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诊断的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使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准确性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4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所有患者知情的情况下,将其随机分为动态心电图组和常规心电图组,每组各21例患者.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或常规心电图检查,并对其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心电图组患者相比,动态心电图组患者的心律失常检出率更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在诊断冠心病方面具有无创、迅速等优点,诊断心律失常型冠心病的准确率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6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3例冠心病患者,均接受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心肌缺血阳性率及各类心律失常的阳性率。结果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阳性率为88.7%(47/53),常规心电图为86.7%(46/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在频发期前收缩方面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在期前收缩二、三联律、成对期前收缩、短阵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方面的检出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能更准确、全面地诊断心律失常,尤其对于无症状的冠心病患者,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应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 :将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0例冠心病患者在其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为观察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查,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的阳性检出率为82.7%(496/600),对照组患者心律失常的阳性检出率为64.2%(385/600),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心率失常的整体检出率(室性早搏二/三联、房性早搏二/三联、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的检出率及房室传导阻滞、房性早搏早发、室上性早搏早发的检出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应用常规心电图相比,应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情况进行诊断可取得更理想的效果,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缺血及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12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在本院均进行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对患者的心肌缺血发生情况以及心律失常发生情况进行监测.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动态心电图检查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阳性率远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可以早期对心肌缺血进行诊治,并对不稳定型和稳定心绞痛、心律失常型冠心病、隐匿性冠心病等进行有效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西安市第四医院接诊的8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所有患者的冠心病均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得到证实.患者先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再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方式在冠心病、心律失常中的诊断结果.结果 动态心电图冠心病阳性检出率为90.00%,高于常规心电图的5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支冠状动脉病变、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检出结果中,动态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检出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心电图结果明显低于冠状动脉造影及动态心电图检出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式在房性早搏早发、室性早搏早发检出结果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的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检出结果均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中,动态心电图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重要辅助检测方式,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心电图教学一直是诊断学中的一个难点,医学史教育在现代医学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心电图相关理论的建立,既与心电活动本身特性有关,还与心电图的发展历史有关。在心电图教学中适当穿插心电图发展史中的一些重要进展,能激发同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以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韩蓉  王蕾蕾 《中外医疗》2016,(31):193-195
目的 对比冠心病心律失常应用动态心电图及常规心电图诊断的结果.方法 随机将该院于2014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16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分为A组和B组,分别应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观察诊断结果 .结果 A组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67.2%,B组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5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患者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检出率分别为43.1%、46.6%、23.5%、25.9%、24.1%,24.1%、25.9%、8.6%、10.3%、6.9%,A组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准确率更高,应在临床中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14.
确保心电监护仪的监测数值的可靠性是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延长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寿命可降低医疗成本.为此,本文总结心电监护仪的维护方法,为维护心电监护仪的可靠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我院的现状进行了具体分析,阐述了心电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与关键技术.我院的心电信息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解决了心电图的获取、显示、存储、传输和管理的问题.实现了心电图数据存储的数字化、诊断报告的网络化、波形和报告的长期在线保存,提高了诊疗质量和工作效率,对其它医院数字化进程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远程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在社区医院患者就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在某社区医院进行心电图检查的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先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同时通过网络平台将心电图波形图远程传输到三级甲等医院心电图网络会诊中心,比较两种心电图检查结果中心脏异常的检出率。结果比较常规心电图及远程心电图结果,发现除了Q-T间期及心率指标有所出入外,其他心电图波形指标均无显著差异;采用远程心电图检查发现期间收缩、房室肥大、窦性停搏、阵发性室上速、缺血性ST-T异常改变、阵发性房颤等异常心电图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程心电图检查中异常心电图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其中远程心电图检查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室肥大、陈旧性心肌梗死、房室阻滞等疾病的检出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结论远程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在社区医院患者就诊中检查的心电图图形基本一致,且远程网络心电图操作简便,对心律失常具有更高的诊出率,有效缩短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时间,避免社区心电图检查延误病情的情况,值得在社区医院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王新春  王蓓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7):3720-372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冠状动脉血流突然减少或中断使相应部位心肌发生严重持久的急性缺血性损伤和坏死。临床表现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和与心肌梗死后相关的全身症状;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和血清心肌酶增高;可能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休克、心衰等,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本文对心肌梗死的心电图(ECG)诊断作如下探讨。1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1]1.1S-T段抬高特点:S-T段抬高,与T波前支融合,形成弓背向上的单向曲线。产生机制:舒张期损伤电流学说,收缩期损伤电流学说和除极波受阻现象三种学说。1.2异常Q波Q波电压&gt;R/4,时间&gt;0.04s,某些不应出现q波的导联出现q波。产生机制:窗口学说,综合向量学说。临床上根据ECG有无Q波将心肌梗死分为两种类型,Q波型心肌梗死:又称透壁性心肌梗死,即心电图上出现Q波;非Q波性心肌梗死:即心电图上不出现Q波,如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最多见),呈灶性分布的小范围心肌梗死,心肌内心肌梗死,对称型心肌梗死。1.3T波改变T波改变可以见于多种情况,但心肌梗死的T波改变具有以下特征,演变规律:心肌梗死后一段时间内,T波由倒置较浅逐渐变为倒置较深,以后又由倒置较深逐渐变为倒置...  相似文献   

18.
19.
医师和专业人员在分析冠心病心电图时,有时或粗心或忽视一些相当有价值的心电图。因此,分析时注意以下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