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目的了解体检人群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方法应用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抗体检测(胶体金法)试剂盒检测248名体检者血清Hp尿素酶抗体。结果248名体检者中总Hp感染率为35.1%,其中男性Hp感染率为35.2%,女性为35.0%,不同性别Hp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年龄组之间Hp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且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结论健康人群Hp感染率较高,在健康体检人群中开展Hp检测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有利于相关疾病的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在我国呈较高的流行率。HP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与胃癌发生有密切关系。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于2007年1月~2009年1月使用内窥镜尿素13C呼气试验共检测消化系统患者512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幽门螺杆菌在健康体检人群中的感染状况。方法:对青海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健康体检人群中行14C呼气试验(14C-HBT)检查的2 667例人员的检查结果,依性别、年龄进行分类、分段观察分析,同时对存在消化道症状的人群进行胃镜检查。结果:幽门螺杆菌在受试人群中阳性率为68.4%,在有消化道症状人群中的阳性率高达95%。结论:幽门螺杆菌在人群中感染率很高,及时诊断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对预防消化道疾病进一步发展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一汽集团公司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状况。方法 2010年5月1日至8月5日,来自一汽集团公司8家分公司职工共4 346例进行健康体检,其中男性3 333例,女性1 013例;年龄20~79(41.6±3.2)岁。均空腹采集静脉血,采用免疫胶体金法检测血清Hp尿素酶抗体,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 346例中总Hp感染率为22.09%,其中男性Hp感染率为22.80%,女性Hp感染率为19.74%,男性明显高于女性(χ2=12.36,P〈0.01);各年龄组的Hp感染率在总体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58,P〈0.01);各年龄组男女性别间Hp感染率比较,30~39岁年龄段男女H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1,P〈0.01)。结论该组健康体检人群Hp尿素酶抗体阳性率低于国内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情况,并探讨其与超重和肥胖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10月在中日友好医院体检中心接受13C-尿素呼气试验的检查者,收集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糖等临床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HP阳性组与阴性组的差异,并分析HP感染与超重肥胖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8323名研究对象,其中HP阳性者共2408例,总体阳性率28.93%。男性HP阳性率高于女性(30.5%vs 27.2%,P<0.01),HP阳性组平均年龄高于HP阴性组(45.02±12.02 vs 44.09±12.16,P<0.01),HP阳性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均高于阴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阴性组。HP阳性率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去除年龄、性别、血脂、空腹血糖、尿酸、血压等混杂因素后,HP阳性与超重肥胖呈显著正相关(OR=1.168,P<0.01)。结论:健康体检人群中HP感染者血糖、血脂代谢异常高于无感染者。HP感染与超重肥...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考虑幽门螺杆菌检测是否有必要作为一种健康体检的常规项目。方法:用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检测受检者血液,统计受检人群阳性率。结果:健康体检人群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21.7%~29.7%,随着年龄增大,感染率呈上升趋势,无性别差异(P>0.05)。结论:健康体检时,常规检查幽门螺杆菌有很大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临床应用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的感染与多种消化道疾病及胃癌密切相关[1],当Warren[2]等从人体胃粘膜活检标本中分离到该菌后,引起了医学科学工作者高度重视,相继多种检测方法应用于临床,为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癌等消化道疾病的病源?..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Helicobater pylori,HP)为微需氧格兰氏阳性杆菌,主要存在于胃粘液层,与上皮细胞紧密接触。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首次报道分裂出HP。近几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证明其感染与慢性胃炎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几年,HP与胃癌的发生与发展倍受关注,1996年WHO将HP列入人类五大生物致癌因素之一。近几年,国内外开发出各种HP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建立间接血凝试验(HA)检测血清幽门螺杆菌(HP)抗体的方法,检测慢性胃病265例,其HA阳性率(78.1%)显著高于正常人(9.4%),P<0.001。扰血清HP抗体滴度≥1:8为标准,特异性更好。毛细血管采样和静脉采样HA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2.
幽门螺杆菌的表型特征及其分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 (H .pylori,Hp)的表型特征并评价Hp表型分型的临床意义。 方法 以被确诊感染Hp的 2 18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和 36例无症状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 2 18例患者经胃镜和组织学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 (CG) (n =12 4 )、消化性溃疡 (PU) (n =5 1)和胃癌 (GC) (n =4 3)。用免疫印迹法检测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 (CagA)、空泡毒素 (VacA)、尿素酶 (Urease)、鞭毛蛋白 (Flagellin)及其亚型。 结果 ①Hp存在比较明显的表型多态性。②除 30KDUreA在CG组中的表达率 (83 6 % )低于在PU组中的表达率 (98.0 % ) (P =0 .0 2 6 )外 ,Hp表型CagA、VacA、Urease、Flagellin及亚型 12 8KDCagA、116KDCagA、95KDVacA、91KDVacA、6 6KDUreB、5 4KDFla和5 0KDFla ,无一在CG、PU和GC组中的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③I型菌株在CG、PU和GC组中的表达率分别为 76 .6 %、84 .3%和 93.0 % ;CG组与PU组比较 ,P =0 .2 5 7;CG组与GC组比较 ,P =0 .0 18;GC组与PU组比较 ,P =0 191;GC组与非GC(CG和PU)组比较 ,P =0 .0 32。④I型在不同年龄组和性别组中的表达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①Hp的表型多态性可能与其毒力和感染结局的多样性有关。②30KDUreA在CG组中的表达率低于在PU组中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革兰染色检测80例胃癌组和50例对照组的Hp-L型感染,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上述组织MIF蛋白表达。结果胃癌组MIF表达阳性率高于其对照组(P<0.05),且表达水平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革兰染色、免疫组化两种方法检测Hp-L型的结果具有一致性(P<0.05),胃癌组与对照组的Hp-L型阳性率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71.25%vs 14.00%,P<0.05)。胃癌组Hp-L型感染阳性率仅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Hp-L型阳性组的MIF表达阳性率高于Hp-L型阴性组(P<0.05),且Hp-L型阳性和MIF阳性呈正相关(r=0.598,P<0.05)。结论 MIF蛋白表达与胃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其机制可能与幽门螺杆菌L型(Hp-L型)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免疫印迹技术对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及分型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58例上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和20例无症状健康志愿者血清中的幽门螺杆菌空泡毒素(VacA)、细胞毒素(CagA)和尿素酶(Ureas)等Hp抗体。根据Hp抗体的表达情况将Hp感染分为Ⅰ型和Ⅱ型,并结合~(14)C呼气试验和胃镜检查进行分析。结果:慢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组、胃癌组的HpⅠ型阳性率分别为66.7%、89.5%、100%,与对照组(25%)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慢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组、胃癌组的HpⅡ型阳性率分别为20%、2.6%、0,慢性胃炎组HpⅡ型阳性率与对照组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消化性溃疡组、胃癌组HpⅡ型阳性率与对照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发现随着病变恶性严重程度的增加,cagA/VacA的表达呈上升的趋势,尤其是VacA的表达,在慢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组、胃癌组的阳性率分别为53.3%、81.6%、100%。结论:免疫印迹技术可应用于对Hp感染分型诊断,为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LL-37在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胃黏膜上皮中的表达,评价其在Hp感染的胃黏膜表面的抗菌作用。方法随机选择患者36例,取胃窦黏膜组织,以快速尿素酶及改良Giemsa染色两种方法判断Hp的存在与否。两者同时阳性诊断为Hp阳性,同时阴性为Hp阴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检测36例胃炎患者的病变黏膜组织中LL-37蛋白的表达。结果IHC结果显示,LL-37在所有样本中均呈阳性胞质染色。22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胃黏膜均呈中一强阳性染色,幽门螺杆菌阴性胃黏膜组中LL-37为弱阳性染色,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LL-37的表达量与幽门螺杆菌定植数量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LL-37可能因Hp感染诱导呈上调表达,在Hp相关性胃炎中起到一定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煤矿工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煤矿工人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探讨H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对策。方法用14C-呼气试验检查HP感染情况,部分患者行14C-呼气试验检查前行胃镜和/或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HP感染率用百分数表示,分析方法采用χ2检验。结果煤矿工人幽门螺杆菌HP总感染率为62.12%,高于全国平均感染水平(55%);HP感染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5),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密切相关(P〈0.05),HP感染与饮食不规律、吸烟饮酒、焦虑抑郁情绪有关(P〈0.05)。结论煤矿工人HP感染水平偏高,属于易感人群,防治HP感染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17.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 non-ulcer dyspepsia)是常见症候群,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NUD中幽门螺旋杆菌(HP Helicobacter Pylori)相关性胃炎占很大比例。针对该菌产生之抗体反应,应用酶联免疫法(ILISA)检测了335例NUD患者血清抗-HP抗体。其中208例为经细菌培养及(或)组织学检查证实的HP相关性胃炎,对其中164例进行前瞻性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以评价胶态次枸橡酸铋加氟哌酸治疗效果.治疗组与安慰剂组HP清除率分别为69%与6%(P<0.01)。HP清除后患者胃粘膜炎症好转或消除,症状明显减轻,抗-HP抗体滴度下降。 相似文献
18.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 non-ulcer dyspepsia)是常见症候群,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NUD中幽门螺旋杆菌(HP Helicobacter Pylori)相关性胃炎占很大比例。针对该菌产生之抗体反应,应用酶联免疫法(ILISA)检测了335例NUD患者血清抗-HP抗体。其中208例为经细菌培养及(或)组织学检查证实的HP相关性胃炎,对其中164例进行前瞻性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以评价胶态次枸橡酸铋加氟哌酸治疗效果.治疗组与安慰剂组HP清除率分别为69%与6%(P<0.01)。HP清除后患者胃粘膜炎症好转或消除,症状明显减轻,抗-HP抗体滴度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的临床治疗.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7年1月期间诊治的106例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53例.参照组,联合奥美拉唑、甲硝唑、克拉霉素治疗,研究组,联合法莫替丁、甲硝唑、克拉霉素治疗,对比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4%,参照组为81.1%,研究组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6.2%,参照组为73.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胃溃疡,联合法莫替丁、甲硝唑、克拉霉素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并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唾液幽门螺杆菌(HpS)测试板检测Hp感染的临床筛查价值。方法对150例临床有消化系统症状的患儿同时行HpS检测和胃镜下胃黏膜组织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RUT)检测,并对两者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50例患儿中HPS检出阳性65例(43.33%),胃镜RUT检出阳性41例(27.33%),阳性符合率(敏感性)为85.37%,阴性符合率(特异性)为72.48%;阳性预测值为53.85%,阴性预测值为92.94%。结论 HPS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无创、准确等优点,是临床筛查Hp感染的一种很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