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6月实施综合干预的机械通气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2013年1月-2014年12月常规处理的机械通气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呼吸机常规处理,观察组实施综合干预:加强业务培训、呼吸管路管理、清洁口腔、鼻饲管理、心理支持、营养支持、药物合理使用、防止胃管反流和误吸、间歇镇静与脱机评估.结果 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14.29%、 机械通气时间(9.23±2.23)d、 住监护病房(11.34±3.27)d,低于对照组的35.00%、(13.45±3.21)d、(15.34±4.07)d;满意度95.24%,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为主动预防措施,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有助于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从而缩短机械通气和住监护病房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与干预措施.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5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收取时间在2014年2月-2016年3月,分析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再将ICU机械通气患者按照不同干预措施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气管切开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住院时间(10.15±1.75)d﹑机械通气时间(7.01±2.05)d﹑气管切开发生率8.00%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通过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后,给予患者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不仅能有效减少气管切开发生率,还能缩短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应用投掷硬币法将50例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A组(全面护理)与B组(常规护理),25例/组,均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病例选取时间是2016年1月份至2017年1月份.比较两组有创通气时间、通气总时间、气道损伤率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HTH结果:A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6.25±1.34)d、通气总时间(11.56±2.47)d、气道损伤率24.00%、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20.00%均优于B组(P<0.05).HTH结论:全面性的护理干预应用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可预防气道损伤等不良反应,缩短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在许昌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ICU VAP患者77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3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缩短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基于护理程序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对重症监护室(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预后及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杞县中医院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接收的88例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以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ICU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护理程序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护理程序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应用于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可缩短患者机械通气与住院时间,提高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张飞飞  陆萍  陈薇  金艳艳  陆意 《中华全科医学》2019,17(12):2138-2141
目的 探讨改良口腔护理在EICU使用呼吸机治疗患者集束化护理中的效果。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宁波华美医院2018年1—10月收治的138例EICU使用呼吸机治疗的患者分为2组,每组69例。对照组给予集束化护理,观察组给予改良口腔护理的集束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3 d、7 d后口腔卫生(口臭、牙龈肿胀出血、口腔溃疡)改善情况,护理结束后痰病原菌菌株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情况,以及2组患者E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 结果 护理3 d后,观察组口臭改善率为55.5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0.19%(P<0.05);护理7 d后,观察组口臭、牙龈肿胀出血及口腔溃疡改善率分别为94.44%、80.56%及54.1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6.04%、39.47%及24.00%(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痰病原菌检出菌株数为29株,对照组痰病原菌检出菌株数为50株,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VAP发生率为4.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39%(P<0.05)。 结论 改良口腔护理的集束化护理可明显缩短EICU使用呼吸机治疗患者EICU住院时间与机械通气时间,改善患者口腔卫生,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应用ICU体位护理减少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病率情况。方法:选取ICU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ICU体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以及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病率。结果: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病率(5.88%)显著低于对照组(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ICU体位护理可以减少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降低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病率,提升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例机械通气患者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改进的护理措施:(1)尽量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2)保持呼吸道通畅;(3)加强口腔护理;(4)加强呼吸机环路管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通气前、后两组各项血气监测指标比较,干预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实施改进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感染合并肺结核行机械通气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自2014年10月至2017年4月所收治的68例HIV感染合并肺结核行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措施, 观察组在一般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进行集束化护理, 以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 发生率、气胸发生率为观察指标.结果 观察组死亡率26.47%、对照组死亡率52.94% (P<0.05) ;机械通气时间观察组8.94 d、对照组13.35 d (P<0.05) ;VAP发生率观察组8.82%, 、对照组23.53% (P<0.05) ;气胸观察组发生率2.94%, 对照组14.70% (P<0.05) .结论 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降低死亡率、VAP发生率、气胸发生率, 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肠内营养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ICU收治的60例机械通气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鼻胃管肠内营养,观察组接受胃肠管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几率、不良反应几率、机械通气时间以及ICU入住时间.结果:①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几率为20.0%,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几率为60.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返流4例,误吸0例,腹胀5例,腹泻3例,其他3例;对照组返流9例,误吸8例,腹胀13例,腹泻9例,其他10例,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5.0±1.1)d、ICU入住时间(7.9±1.5)d;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12.6 +1.9)d、ICU入住时间(9.8±1.7)d,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鼻胃管相比,鼻肠管肠内营养能够大大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几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循证护理对临床护理和护理教学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大权 《循证医学》2009,9(2):118-121
循证护理是近十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护理理念,它是以证据为核心同时将证据、护理技能及病人的价值意愿相结合的护理新模式。它克服了传统护理的弊端,为病人提供最可靠、高质量、有价值的护理服务,已成为21世纪护理实践的新标准。论述循证护理的实践程序、循证护理与疾病护理的区别、循证护理与整体护理的关系,揭示循证护理对我国传统的临床护理实践及传统的护理教育所带来的种种挑战,并制定相应的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2.
跨文化护理理论及其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世界文化多样化、复杂化的今天,雷林格的跨文化护理理论是值得各国护理工作者重视、学习、借鉴和应用的重要护理学说。该理论以人类文化与照顾为核心,着重探讨了影响人类照顾的文化因素以及各种文化的照顾差异与共性。为帮助不同文化的服务对象恢复健康、维持健康、促进健康以及面对疾病、残障和死亡,护理人员应深入了解护理服务对象的文化背景,充分重视影响健康的文化因素,努力提供与文化相一致的关怀与照顾。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索内外科护理学中消化系统课程整合方法和效果.方法 采取方便取样的方法,以某校2010级护理专业三年制学生258名为研究对象,以2012年春季内科护理学和外科护理学的消化系统疾病为教学改革内容.通过集体备课、课堂理论授课、见习等环节进行消化系统内外科护理学整合教学.比较课程整合前后学生成绩,并调查学生满意度.结果 消化系统内外科护理学教学改革效果显著,整合后在总课时安排不变的情况下,见习时间增加,学习成绩提高,学生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内外科护理学整合教学,可以促进内、外科护理知识的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人性化护理在脑外伤护理中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6年2—10月期间收治的脑外伤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双盲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接受人性化护理,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住院时间以及患者不良情绪发生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区别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0%(48/5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4.00%(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的比较上,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1±1.26)d,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3.8±2.68)d(P<0.05);并且在不良情绪发生率比较上,观察组患者5/50(10.00%)同样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7/50(3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外伤患者的护理措施上,采取人性化护理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并且有助于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发生率,在治疗依从性上有明显提高,进而改善护患关系,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的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用现代护理观指导护理课程设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课程是为了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护理课程的设置不仅仅是在字面上理解卫生部制定的护理教育目标而简单地贯彻执行 ,还应是现代护理观核心内容的具体体现。1 护理教育课程设置问题的提出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上的疾病 ,而且要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和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也随着现代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 ,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 ,对护理需求范围增大、水平增高、内容增多、时间延长 ,护理观在发…  相似文献   

17.
外科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穗燕  李秀梅 《中外医疗》2009,28(29):141-141
目的探讨在外科实施人性化护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方法自2005年以来我院在外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结果通过在外科实施有效的人性化护理措施,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9.60%(1238/1243),未发生护理差错、事故和护理投诉。结论人性化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提高了护理的质量,使护理工作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肯定,增加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8.
规范护理标识提高护理质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丽娜  崔桂兰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7):3666-3667
目的:规范护理服务过程中的各类标识,以确保其可追溯。方法:建立护理标识管理操作规程,统一、规范全院护理标识,明确各种标识的含义和作用,按照规程要求对全院护理标识系统进行动态监控管理。结果:护理标识管理操作规程在临床应用4a,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基础护理合格率,降低了院内感染发生率和差错发生率,数据经过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各项指标均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护理标识管理操作规程起到了预防差错事故和控制院内感染等作用,实现了护理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工作日益繁重,时间护理是护理人员利用机体本身的生物节律对病人进行病情观察、用药、治疗方面的护理。在护理工作中遵循时间护理原则,合理分配护理时间,做到因时因病施护,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伦理学在护理实习生避免护理差错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3所综合医院的360名护理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实习生对护理伦理学重要性的认识及掌握程度存在欠缺,临床护理法律防范意识及规范操作意识欠佳,护理道德规范基本内容、护患权利及义务、临床护理工作各部门的护理道德内容知晓率不高,有时会出现护理差错。结论为了进一步加强护生护理伦理学教育,需要转变护理伦理学学科观念;优化课程结构、调整护理伦理学教学内容;加强护理伦理学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临床护士护理伦理学再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