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输尿管结石是引发腹绞痛的原因之一,也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可引起尿路梗阻、肾积水及尿路感染,从而损害肾功能,所以及时明确诊断和准确定位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因其体积较小,X线平片、B超检查漏诊率较高,笔者通过CT目标扫描,分析28例输尿管结石病人的CT表现,结合文 相似文献
2.
输尿管小结石的CT诊断(附9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常见病,一般情况通过X线平片可以确诊;而输尿管小结石患者,临床症状明显,而X线平片未能发现结石,但CT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螺旋CT平扫对输尿管结石诊断的价值.方法150例患者行腹盆部非增强螺旋CT平扫.结果150例非增强螺旋CT诊断输尿管结石病人中术后确诊输尿管结石或排出结石144例,诊断符合率为96%,同时显示结石大小、形态、位置和CT值及间接征象.结论螺旋CT平扫在诊断急诊输尿管结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输尿管小结石CT诊断的可靠性,并与常规影像学检查对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腹部X线平片及B超检查阴性的腹绞痛病人行CT检查的资料。结果:46例腹绞痛伴血尿病人,腹部X线平片均阴性,B超发现15例轻度肾积水(发现率32.6%),未发现结石。46例行CT扫描后,43例查出输尿管小结石(阳性率93.5%),输尿管结石在CT上表现为高密度,对结石引起的继发性改变,如输尿管、肾盂积水、输尿管壁水肿、肾实质损害等评价效果较好,对结石所致的急腹症病人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结论:CT是确诊输尿管结石,尤其是小结石最有效的方法,对观察继发性改变和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输尿管结石患者应用CT与B超进行诊断的价值进行探究分析,为临床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治疗提供准确诊断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7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方式不同将其分为CT组和B超组,对其结石检出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CT技术检查的结石检出率为97.30%,B超技术结石检出率为82.43%,两种检查方式的结石检出率对比(P<0.05)。结论对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诊断,CT检出率更高,检出效果更好,可将其作为诊断输尿管结石患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对输尿管进行切面扫查 ,观察结石部位 ,测量结石大小。结果 输尿管上段及下段结石易于显示 ,中段结石显示率差。结论 充盈膀胱 ,多体位、双侧对比扫查有利于超声显示输尿管结石 相似文献
7.
8.
9.
10.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56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8例输尿管结石中,左侧327例,右侧240例,双侧1例,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163例,输尿管中段结石28例,输尿管下段结石377例,最小0.3cm,最大1.1cm,漏诊18例,误诊1例,诊断准确率96.65%。结论输尿管结石的超声检查,具有无损无创,便于复查,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以作为临床诊断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静脉肾孟造影(IVP)后64层CT尿路成像(CTU)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探讨肾实质厚度、输尿管管径推测CT延迟扫描时间的可行性。方法收集B超提示输尿管结石,行静脉肾盂造影的患者共36例,患者行IVP检查后接受64层CT平扫,将上述原始资料传送至工作站,用多平面重建(MPR)及曲面重建(CPR)进行图像后处理,比较KUB+IVP与CTU的诊断输尿管结石阳性率,对CTU中尿路延迟显影者,测量肾实质厚度及输尿管直径并取平均值,分析它们与延迟显影时间的关系。结果①36例输尿管结石中,KUB+IVP诊断正确者20例,CTU诊断正确者31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3,P〈0.05);@CTU中,随着肾实质厚度的变薄和输尿管直径的增粗,输尿管显影逐渐延迟。当肾实质的平均厚度减至0.99mm时,输尿管不显影。梗阻段上方输尿管管径粗于17mm者,输尿管不显影。结论①CTU对输尿管结石诊断率优于KUB+IVP;②患侧肾实质的平均厚度、输尿管管径有望成为推测增强扫描CTU延迟扫描时间点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技术(MPVR)在颅脑外伤合并颅底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CT螺旋扫描加多平面重建和轴位扫描,对26例颅脑外伤并颅底骨折患者进行分析对比。结果26例颅底骨折中螺旋扫描显示骨折线22例,占84.6%,CT轴位扫描显示骨折线7例,占26.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颅脑外伤并颅底骨折时应用螺旋扫描加多平面重建能进一步明确颅底骨折的部位、范围和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的CT表现,探讨CT在甲状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的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状腺癌CT平扫表现为等或混杂密度,边界不清,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并向邻近组织侵犯,颈部常可见肿大淋巴结。结论CT在甲状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联合超声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联合超声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163例,结石直径5~17 mm,其中上段结石51例,中段结石52例,下段结石60例。常规放置5~7F双J管于术后1~4周拔除,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结果:结石一次性成功取出155例占95.09%,8例失败术中转PCNL、开放手术或留置双J管再行ESWL后结石排净。无输尿管穿孔撕脱及泌尿系严重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联合超声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效率高、结石清除彻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比较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UR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汉中市中心医院2014年5月-2016年1月收治的17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MPCNL治疗96例,行URL治疗8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中转开放手术、结石清除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MPCNL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高于URL组(P<0.01);MPCNL组术后3d、术后1个月的结石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同期URL组(P<0.01);MPCNL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URL组(P<0.05);两组中转开放手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CNL与URL均是输尿管上段结石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对结石位置偏低、直径偏小的患者可考虑首选URL;对于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以及结石位置较高的患者,MPCNL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80例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在观察组对患者采取输尿管镜技术,对照组采用微创经皮肾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中的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用输尿管镜手术具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J管在上尿路结石开放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近年146例上尿路结石开放手术的病人分为使用双J管组(81例)和未使用双J管组(65例),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结果开放手术中使用双J管组吻合口漏尿和伤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和3.7%,未使用双J管组分别为6.2%和9.2%,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使用双J管组术后住院时间平均(8.16±1.13)d,未使用双J管组术后住院时间平均(14.25±7.21)d,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双J管应用于上尿路结石开放性手术,对预防术后吻合口漏尿、狭窄及伤口感染有重要作用,并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但并发症需重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