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患者男,27岁。在当地医院以"左阴囊无痛性肿大2个月余"收入院,无发热、血尿和尿路刺激症状,诉双侧乳房增大,性功能正常,未婚,未育。AFP1340.7ng/ml,HCG正常,当地医院行左睾丸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为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部分为成熟性畸胎瘤,部分为卵黄囊瘤(占1/3~1/2),无鞘膜、精索浸润。术后AFP331.2ng/ml,HCG0.09mIU/ml,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鞍区恶性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分析其生物学行为。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于鞍区及鞍上恶性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临床病理学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12岁,因"多饮、多尿3月余"入院。血清学检查β-HCG升高。镜检:肿瘤由两种成分组成,绒毛膜癌与生殖细胞瘤混杂分布,瘤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可见。免疫组化:瘤细胞PLAP弥漫(+),绒毛膜癌区β-HCG、HPL(+),生殖细胞瘤区CD117、D2-40(+),Ki-67约70%。术后症状明显改善,β-HCG降至正常,已行术后放疗,后期将继续跟进随访。结论鞍区恶性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非常少见,组织学伴有绒毛膜癌成分的恶性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更为罕见,送检标本应广泛取材,避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睾丸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152例睾丸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46天~83岁,平均38.i岁,左侧75例,右侧74例,双侧3例。其中年龄〈20岁者24例,〉60岁者29例,20~60岁者99例;临床表现以睾丸肿块为主122例,伴睾丸坠胀疼痛22例,腹部包块者8例,睾丸透光试验阴性者148例,合并隐睾21例。根据睾丸肿瘤临床分期标准:Ⅰ期115例,Ⅱ期26例,Ⅲ期11例。136例行手术治疗,其中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124例,病理明确为精原细胞瘤接受放疗73例,为非精原细胞瘤再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16例;同期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加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12例,3例淋巴瘤为病理活检取得,淋巴瘤患者转科行化疗或放疗,病理证实而放弃治疗病例3例。结果病理证实精原细胞瘤97例,睾丸淋巴瘤13例,混合性生殖细胞瘤11例,成熟畸胎瘤9例,非成熟型畸胎瘤5例,卵黄囊瘤5例,睾丸间质细胞瘤5例,胚胎癌3例,睾丸胚胎型横纹肌肉瘤2例,睾丸网状腺癌1例,睾丸黏液腺癌1例。术后随访13~90个月,失访21例,随访的精原细胞瘤患者i、5年生存率分别为95.5%(85/89)和85.4%(76/89);非精原细胞瘤患者42例,1、5年生存率分别为81.0%(34/42)和54.8%(23/42),随访死亡患者均死于肿瘤转移或复发。结论睾丸肿瘤的预后与病理类型、分期和治疗方式均有关,精原细胞瘤预后最佳,混合性生殖细胞瘤预后较好。对精原细胞瘤患者可采用根治性睾丸切除术或手术加放疗;非精原细胞瘤宜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加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等综合治疗。早期诊断及治疗对睾丸肿瘤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睾丸少见肿瘤的高频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睾丸少见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 93 例患者不同病理类型睾丸肿瘤的声像图表现.结果 本组 93 例睾丸肿瘤的病理类型为:精原细胞瘤 35 例;畸胎瘤 17 例,其中良性 12 例、恶性 5 例;混合性生殖细胞瘤11 例;胚胎癌 4 例;卵黄囊瘤 8 例;淋巴瘤及白血病睾丸浸润 5 例;表皮样囊肿 7 例;性索间质肿瘤 4 例;睾丸转移性肿瘤 1 例;睾丸脉管瘤伴出血 1 例.其声像图共同表现为:睾丸体积增大,实质内可见大小不等、回声不一的占位性病变,不同病理类型的睾丸肿瘤有其各自的一些声像图特点.结论 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睾丸的形态大小及回声变化,根据睾丸肿块的声像图表现结合临床资料可初步提示病理性质,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肾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不典型,术前诊断困难,需病理确诊,本研究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以提高对此疾病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肾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鉴别诊断。结果 7例肾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患者全部为女性,年龄为24~55岁,平均年龄45岁。肿瘤全部为单发,大体表现为多房囊性或囊实性。组织学形态特点为上皮组织和间质组织混合组成。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上皮细胞表达AE1/AE3阳性(6/6),间质细胞表达PR阳性(6/6),ER阳性(6/6),Actin阳性(2/5),Desmin阳性(6/6),SMA阳性(3/3),CD34阳性(0/4),S-100阳性(0/2),HMB45阳性(0/3),Ki-67增殖指数比较低。所有病例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行根治性肾切除术5例,行肾部分切除术2例。术后随访13~175个月,中位随访115个月,患者均未发现肿瘤复发与转移。结论 肾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是非常少见的良性肿瘤,其诊断和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预后好。本病比较少见及报道病例不多,因此,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其发病机制、临床行为、恶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睾丸支持细胞瘤的临床症状、病理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所见2例成人睾丸支持细胞瘤的诊治并总结国内外病理文献资料。结果:经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均为睾丸支持细胞瘤,2例术后术后未予其他特殊治疗,均痊愈出院,出院后均定期随访。结论:睾丸支持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睾丸肿瘤,多数临床症状不明显。诊断主要依靠B超、CT、血清肿瘤标记物测定等,确诊需要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多数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7.
石明  张朋 《华西医学》2006,21(3):509-510
目的:探讨睾丸非精原细胞性生殖细胞肿瘤(NSGCT)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1980年10月至2000年10月收住入院的NSGCT患者的临床病历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NSGCT患者中,胚胎癌17例(26.2%),畸胎瘤13例(20%),卵黄囊瘤10例(15.4%),绒毛膜上皮癌3例(4.6%),混合性生殖细胞瘤(MGCT)22例(33.8%)。以睾丸无痛性肿大为其主要临床表现。Ⅰ期45例(69.2%),Ⅱ期11例(16.9%),Ⅲ期9例(13.8%)。在根治性睾丸切除基础上采用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RPLND)及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结论:NSGCT中以MGCT及胚胎癌最为常见,B超、CT或MRI为其诊断和临床分期的主要手段。NSGCT的临床分期、治疗方式以及有无隐睾都是影响睾丸生殖细胞肿瘤预后的重要因素,肿瘤标记物对肿瘤的治疗及预后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早期诊断、早期合理治疗对NSGCT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内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MGCT)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4例颅内MGCT进行临床病理特点观察,使用OCT4、CD117、CD30、AFP、nestin等免疫组化染色辅助诊断.结果颅内MGCT可以由多种生殖细胞肿瘤成分组成,镜下病理形态多样.结论颅内MGCT的治疗和预后与病变包含的不同肿瘤成分有关,因此准确和完整的病理诊断十分重要,免疫组化有助于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甲胎蛋白(AFP)对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84例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于该院就诊的前置胎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及产后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植入组(38例)、无植入组(46例),比较两组及不同胎盘植入类型患者产前血清β-hCG、AFP水平及产前超声征象评分,分析血清β-hCG、AFP水平与胎盘植入类型及产前超声征象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产前血清β-hCG、AFP水平对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无植入组比较,植入组产前血清β-hCG、AFP水平及超声征象评分较高(P<0.05);不同胎盘植入类型患者产前血清β-hCG、AFP水平比较:粘连性胎盘<植入性胎盘<穿透性胎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前血清β-hCG、AFP水平与超声征象评分、胎盘植入类型具有相关性(P<0.05);产前血清β-hCG、AFP诊断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1、0.838,2项指标联合诊断的AUC为0.938,大于...  相似文献   

10.
卵黄囊瘤又称内胚窦瘤,临床上少见,组织结构比较复杂,与生殖细胞源性其它恶性肿瘤易混淆或并存,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我院自1986~1996年6月共收治6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2岁。出生后右侧睾丸较左侧大,近2年明显增大。触诊肿物约4.2cm×4.0cm×2cm,表面光滑,质韧无压痛。诊断:右睾丸肿物,左睾丸鞘膜积液。行根治性右侧睾丸切除术。病理诊断:右睾丸卵黄囊瘤,部分浸润白膜纤维组织。术后5天血甲胎球蛋白(AFP)100ng/ml,术后12天<20ng/ml,拒绝化疗,术后5个月,血AFP回升到400ng/ml。例2女,11岁。发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睾丸Leydig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总结5例睾丸Leydig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患者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1例患者术中经腹股沟阻断精索切除病灶,并行快速冷冻病理检查证实为Leydig细胞瘤,行保留睾丸手术;1例患者行经阴囊的睾丸切除术。术后病理均证实为Leydig细胞瘤。患者术后平均随访32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睾丸Leydig细胞瘤临床罕见,对于怀疑为Leydig细胞瘤的睾丸小肿瘤患者,我们推荐术中冷冻病理检查。对于冷冻病理为良性特征的小体积Leydig细胞瘤,特别是儿童应首选保留睾丸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睾丸卵黄囊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搜集8例睾丸卵黄囊瘤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病理学、免疫组化,以及随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组织学形态多样,免疫组化AFP、AAT阳性。8例均行患侧睾丸肿瘤切除术。结论:测定血清AFP水平对确定肿瘤性质,监视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根治术加化疗可以提高睾丸卵黄囊瘤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后肾腺瘤(MA)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 ~2010 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诊治的2 例MA 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 女性1 例,男性1 例.年龄分别为22 和33 岁.2 例均通过超声和CT 均诊断为肾肿瘤.肿瘤直径分别为4.0 cm 和3.4 cm.1 例行根治性肾切除,1 例行肾部分切除术.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结果证实为MA.2 例患者分别随访3 个月和42 个月无瘤生存.结论 后肾腺瘤临床罕见,很难在术前通过影像学检查与肾脏恶性肿瘤进行鉴别.因此MA 目前还认为是具有特征性表现的病理诊断.以肾脏部分切除术为主的外科治疗是适宜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4.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睾丸生殖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睾丸生殖细胞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睾丸生殖细胞瘤患者的二维声像图表现,并结合相关临床表现及血清甲胎蛋白(αFP)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值进行综合分析。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结果术后病理诊断精原细胞瘤13例、胚胎癌4例、畸胎瘤7例、卵黄囊瘤4例、混合性生殖细胞瘤5例。各类肿瘤其二维超声各具一定特征,其中所检测到的最小肿瘤大小为0.4cm×0.6cm。本组睾丸生殖细胞瘤肿块内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25±11)cm/s]明显高于正常人睾丸动脉[(8.97±2.74)cm/s],而其阻力指数(0.58±0.09)与正常参考值(0.54±0.09)有较大的交叉。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睾丸生殖细胞瘤的符合率达97%(32/33)。本组10例睾丸生殖细胞瘤患者αFP升高,2例βhCG升高,3例αFP和βhCG均升高。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睾丸生殖细胞瘤有很高的诊断价值,且能早期发现肿瘤;结合相关临床表现及血清αFP、βhCG等资料,可进一步为睾丸生殖细胞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等提供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睾丸消退性生殖细胞肿瘤(GCTs)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分析1例睾丸GCT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性,40岁,因乏力3年余,右腹股沟肿块半年,增大1个月入院.盆腔MR平扫示右侧睾丸异常结节伴弥散受限,右侧腹股沟淋巴结增大,考虑恶性肿瘤伴转移.结果 镜下观察右睾丸...  相似文献   

16.
高频超声诊断睾丸肿瘤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睾丸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79例患者不同病理类型睾丸肿瘤的声像图表现。结果本组79例睾丸肿瘤的病理类型为:精原细胞瘤3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1例,混合性生殖细胞瘤10例,胚胎癌8例,卵黄囊瘤5例,内胚窦瘤3例,良性畸胎瘤4例,恶性畸胎瘤1例,横纹肌肉瘤1例,乳头状腺瘤1例,肌内黏液瘤1例,表皮样囊肿1例。其共同声像图表现为:睾丸形态失常,体积增大,实质回声不均匀,可见大小不等的实性团块回声;不同病理类型的睾丸肿瘤有其各自的一些声像图特点。结论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睾丸的形态大小及内部结构变化,据睾丸肿块的声像图可初步判断其病理性质,还可检测肿瘤有无远处转移,从而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睾丸支持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诊疗特点及预后.方法 对2例睾丸支持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讨论.结果 本文纳入的2例患者均行睾丸根治性切除术,并经术后病理诊断为睾丸支持细胞瘤.第1例患者因术后10个月出现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及术后辅助放疗,并于睾丸切除术后22个月死于肺转移...  相似文献   

18.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滋养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一旦妊娠产生绒毛即可从血循环中测出。hCG的分泌与滋养细胞的数量密切相关,因此血清hCG测定能在临床上诊断早孕,异位妊娠,先兆流产,葡萄胎及滋养细胞肿瘤,而且在治疗后的随访及预后中成为重要指标。对其他疾病如卵巢生殖细胞,男性睾丸肿瘤,非滋养细胞疾病,非生殖细胞肿瘤也有辅助诊断意义。我院新引进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CLIA)对临床血清标本进行β-hCG的定量测定,现对该方法的临床应用评价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睾丸精原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自精保存的重要性。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双侧睾丸先后发生精原细胞瘤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无意中发现左侧睾丸进行性增大4个月入院。7年前患右侧睾丸精原细胞瘤,行手术切除及放化疗,后临床疗效评价达完全缓解,不定期复查未见复发及转移。入院后行睾丸C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提示左侧睾丸恶性肿瘤。查血甲胎蛋白(AFP)6.55 ng/ml,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107 U/L,总睾酮4.72 nmol/L。精液常规检查无精子。后行左侧睾丸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左侧睾丸间变型精原细胞瘤,同时予卡铂600 mg/d化疗。因患者未行精液冷冻保存,彻底失去生育能力。45 d后复查血AFP2.22 ng/ml,乳酸脱氢酶150 U/L,β-HCG1 U/L,提示肿瘤未复发。结论临床遇及有生育要求的睾丸肿瘤患者时,应高度重视,为其提出合理的自精保存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目前仍是针对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对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组织标本应用病理大切片技术,能够整体、全面地将肿瘤及其周围组织、切缘等完整地呈现在一张切片上,对肿瘤进行全面观察和评估,有助于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1,2])。但由于制作技术复杂,工作量大,同时受到设备条件限制,病理大切片技术尚未在临床上常规开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11例前列腺根治切除术后行病理大切片和常规切片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旨在进一步探讨大切片病理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