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的临床病理诊断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对8例HNL病例进行观察、分析。结果:8例HNL主要症状为发热和颈部淋巴结肿大;组织学上表现为大小不等散在或融合的病灶,病变区以坏死为主伴散在核碎片,多种形态组织细胞增生,缺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示组织细胞表达CD68,部分散在的小淋巴细胞及增生免疫母细胞CD3、CD45RO标记大多成阳性。结论:HNL多见于青年女性,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清,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性病变,临床病理特征复杂,易误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N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表型。方法分析24例NHL的临床资料,光镜观察其HE切片的形态学特点;应用SP法及TUNEL法检测细胞的免疫表型和凋亡。结果24例HNL中女性20例,男性4例;年龄18~46岁,平均29岁;主要累及颈部淋巴结伴发热。病理组织学淋巴结副皮质区各种大小散在或融合病灶,有多种形态的组织细胞,转化的淋巴细胞以及凋亡碎片组成,缺乏粒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淋巴细胞表达CD3和CD45RO,不表达CD15、CD20、CD30;组织细胞表达CD68;凋亡细胞及碎片TUNEL强阳性。结论HNL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特殊表现。HNL临床病理特征复杂,临床及病检均易误诊。淋巴结活检显示有多种形态组织细胞,转化的T淋巴细胞以及凋亡碎片组成的病灶,不伴有粒细胞浸润,有助于HNL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临床病理特点与淋巴瘤及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1例HNL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特点进行分析.结果:11例中女性9例,平均年龄30岁,9例有发热,10例有颈淋巴结肿大,外周血WBC降低.组织学特征为不同程度的凝固性坏死伴多种形态的组织细胞增生及大量转化淋巴细胞组成的不规则病灶,无中性粒细胞浸润.组织细胞CD68(+)、T淋巴细胞CD3、CD45RO(+),CD15、CD20、CD30(-).结论:HNL多见于青年女性,常为单侧颈淋巴结肿大,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清,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性病变,临床病理特征复杂,易误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HNL)临床病理特点与淋巴瘤及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11例 HNL 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11例中女性 9例 ,平均年龄 30岁 ,9例有发热 ,10例有颈淋巴结肿大 ,外周血 WBC降低。组织学特征为不同程度的凝固性坏死伴多种形态的组织细胞增生及大量转化淋巴细胞组成的不规则病灶 ,无中性粒细胞浸润。组织细胞 CD6 8(+)、T淋巴细胞 CD3、CD4 5RO(+) ,CD1 5、CD2 0 、CD30 (— )。结论 :HNL 多见于青年女性 ,常为单侧颈淋巴结肿大 ,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清 ,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性病变 ,临床病理特征复杂 ,易误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2006年2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7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HN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患者均有淋巴结肿大,其中颈部淋巴结肿大17例,15例伴发热,6例伴关节疼痛,5例伴乏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减少13例,单核细胞比例增高10例,红细胞沉降率升高9例(64.3%)。15例伴发热患者中,12例在确诊前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15例伴发热患者中,3例给予阿昔洛韦治疗后症状逐渐缓解;3例自行退热;9例在确诊后给予泼尼松治疗,体温恢复正常。2例仅表现为单纯淋巴结肿大患者,在行病理检查后未予特殊治疗。所有患者未发现复发或进展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淋巴瘤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结论 HNL临床特征多样,缺乏特异性,易误诊,病理组织学检查是确诊依据,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D123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中的表达及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9例HNL患者淋巴结进行常规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并以12例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性病变(RLH)、10例猫抓病(CSD)和12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淋巴结作为对照,比较CD123的表达。结果:CD123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中的阳性表达为89.74%,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中为33.33%(P<0.01),猫抓病中为30%(P<0.01),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中为16.67%(P<0.01),CD123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中表达的敏感性是89.74%,特异性是73.53%。结论:CD123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中具有较高的表达率,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是诊断HNL较为理想的免疫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 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资料. 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发热、淋巴结肿大,16例白细胞减少,淋巴结活检可见不同程度的凝固性坏死伴多种形态的组织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组织细胞及T细胞较多,很少见到B细胞.14例经激素治疗,疗效显著,随访3年,3例复发,1例发展为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发展为强直性脊柱炎. 结论 HNL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淋巴结活检可明确诊断,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预后多良好,部分有复发,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8.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36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减少误、漏诊.方法 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36例HNL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病理特征,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表型.结果 活检标本中淋巴结多呈破碎状(22/36),形态特征为细胞碎片、增生的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构成大小不一的凝固性坏死灶,无中性粒细胞.结论 HNL的临床病理特征复杂,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检查是确诊的依据,此病预后良好,但易误诊为恶性淋巴瘤,应注意随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的临床病理诊断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 用免疫组化,特殊染色及HE染色对8例病例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6例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的坏死,病变区、交界区及非病变区呈现一定的病理变化12例早期坏死不明显,应注意寻找新月体组织细胞;免疫组化表达MCA387、CD68有助于诊断;EBV阳性提示与病毒感染有关;抗酸染色有助于除外淋巴结核。结论 发热、淋巴结肿大、特征性的淋巴结坏死、增生的组织细胞及免疫组化有助于HNL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贺海燕  张淼  李燕  孙琪 《宁夏医学杂志》2006,28(11):823-824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淋巴瘤的鉴别。方法对32例HNL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及7例免疫组化特点进行分析。结果32例中,25例颈部淋巴结肿大,半数有发热,1例有皮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血细胞沉降率增快。形态特征为在活跃的反应性增生的背景下,出现程度不同的凝固性坏死,伴有多种形态的组织细胞增生,细胞内外见不等量碎片。病变区及周围有免疫母细胞及浆样单核细胞增生,无中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示坏死灶及边缘CD68、CD3、CD45RO呈片块状( )。CD20在滤泡生发中心,少数散在淋巴细胞阳性。结论HNL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特殊表现,女性多见,临床病理特征复杂,易误诊。  相似文献   

11.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29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HNL的临床资料,观察描述其病理特征;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表型。结果:HNL多见于年轻女性,颈部淋巴结肿大.高热,外周血WBC降低。活检标本常呈破碎状.淋巴结皮质、副皮质区可见片状或融合的凝固性坏死灶,坏死灶内可见嗜础胜核碎片和嗜酸性颗粒辟屑,伴有T细胞和组织细胞的大量增生,无中性粒细胞浸润,B细胞少量散在分布。结论:淋巴结肿大、高热,淋巴结内不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的散在或片状凝固性坏死及大量组织细胞增生为HNL的临床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12.
淋巴结外Rosai-Dorfman病是一种少见的组织细胞增生性病变,为探讨原发淋巴结外Rosai-Dorfman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作者对1例涎腺结外Rosai-Dorfman病的临床及病理组织的常规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进行了分析,认为Rosai-Dorfman病有特定的病理学特征,系统累及可能性较小,预后较好;组织学及临床上应与其他淋巴结病变相鉴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NL)的临床病理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54例HNL的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学改变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结合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4例患者中,成年人以女性多见,青少年则以男性为多见,临床表现主要为淋巴结肿大和长时间的不规则发热,少数患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有密切关系。病理形态学上表现为无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地图样淋巴结坏死,坏死组织旁可见吞噬核碎片的新月形组织细胞和浆样单核细胞以及成片增生的T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组织细胞CD68和MPO、浆样单核细胞CD68和CD10以及活化的小淋巴细胞和免疫母细胞CD3和CD45RO阳性,CD20、CD79α等B细胞标记呈阴性表达。结论:HNL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组织形态学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增生异型,易与其他良恶性疾病相混淆,准确认识其组织形态和免疫组化标记的特点,有利于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治。  相似文献   

14.
<正>坏死性淋巴结炎(HNL)又称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最早由日本学者KiKuchi和Fujimoto提出,故而又称菊池病。临床以发热、淋巴结肿大和白细胞减少为主要症状。HNL实验室检查结果无特异性,其确诊依赖于淋巴结病理活检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西医治疗上抗生素无效,目前临床首选激素治疗。中医将其归于“痰毒”“瘰疬”“温毒”等范畴,中医药在临床治疗上有着独特优势,初期治疗以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后期软坚散结,养阴清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o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uitis,HNL)的临床特点及病理诊断方法。方法对1例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的多次误诊经过和两次病理检查进行对比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发热伴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曾先后被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颅内感染、结核,均给予相应治疗无效,分别经淋巴结穿刺和活检后,确诊为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治愈出院。结论 HNL临床症状不典型,淋巴结活检尤其是免疫组化检测是确诊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6.
18例小儿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小儿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18例经淋巴结活检确诊为HNL患儿的临床与病理组织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儿临床以长期发热、淋巴结肿大、白细胞下降为特点;病理特征为淋巴结的副皮质区或皮质区碎屑样坏死和组织细胞增生。本组抗生素治疗无效,5例仅给予对症治疗,体温在热程14-38d自行降至正常;6例用非甾体类消炎3-7d后体温降至正常,7例使用糖皮质激素体温均降至正常。1例出院后1年8个月再次入院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提示HNL是一种良性自限性淋巴结病变,预后多良好,临床与组织学易与淋巴瘤混淆,个别可发展为SLE,临床应注意随访。  相似文献   

17.
夏汉兵  陆必森  刘喜  纯义 《中外医疗》2009,28(33):21-22
目的探讨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法,提高对儿童HNL的认识,减少误诊,合理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9年2月住院治疗的16例HNL患儿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16例患儿以学龄期儿童为主,平均年龄9.8岁,男女之比约为1.67∶1。临床均有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可伴有皮疹、关节痛及肝脾轻度肿大,大多数患者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增高、血沉增快。初诊时8例误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5例误诊为淋巴瘤,1例误诊为淋巴结核,2例误诊为败血症。淋巴结活检HE染色可见典型的病理学改变,病理特点为淋巴结广泛的凝固性坏死伴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结论该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确诊需进行淋巴结活检。病程多呈自限性,广谱抗生素治疗无效,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的临床与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表达、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已确诊的HNL 39例的临床特点,常规切片观察其镜下形态特点,并采用免疫组化检测CD68、CD123、MPO、CD3、CD20等的表达.结果:HNL发病以年轻女性为主,以发热、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抗生素治疗无效;在病变早期、中期及晚期出现不同的形态特征;免疫组化标记CD68阳性率100.0%,MPO阳性率82.0%,CD123阳性率89.7%,CD3、CD20均有不同程度的散在表达.结论:HNL以其临床特点及镜下形态特征可以诊断,免疫组化CD68、CD123、MPO是很好的辅助诊断标记.  相似文献   

19.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histocyticnecrotizinglymphadenitis ,HNL)是一种不明原因的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性疾病。 1985年我国学者孙丹枫等[1] 首先以“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报道 ,病因可能与感染及自身免疫有关 ,本病青年人发病为主 ,女性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发热和白细胞减少为其三大特征 ,病理组织学上见淋巴结内有广泛的凝固性坏死伴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 ,但无中性粒细胞浸润为其特点。由于本病的临床表现复杂特殊 ,部分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不足 ,易漏诊误诊 ,为提高认识 ,现将 18例HNL报告如下。1 资料与分析1.1 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HNL的临床资料,应用光镜观察其形态改变。结果病变淋巴结多位于颈部,呈轻、中度肿大(<3cm),男女之比为119,活检标本多破碎(22/32),形态特征为细胞碎片、增生的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构成大小不一凝固性坏死灶,无中性粒细胞。结论根据组织形态、细胞成分,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