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癌骨转移特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肺癌早期骨转移的临床特点。方法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肺癌骨转移病人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疼痛,亦可无临床症状。60例肺癌骨转移患者中腺癌58,3%.鳞癌26.7%,小细胞肺癌11.7%,混舍癌3.3%。骨转移部位有胸部70.0%,脊柱65%,骨盆53.3%,四肢45%,头颅38.3%。结论肺癌骨转移以多发性、溶骨性骨破坏为特征。腺癌骨转移发生率最高,其次为鳞癌及小细胞癌。通过X线平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MRI)、放射性核素显像(ECT)查能协助早期肺癌骨转移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肺癌患者SPECT全身骨显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娟 《宁夏医学杂志》1995,17(6):326-327
本文报告了45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SPECT全身骨显像的结果,对肺癌骨转移的特点和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肺癌骨转移发生率82.2%(37/45),多发性转移36例;骨转移的部位以肋骨为多见,其次是脊柱、骨盆、四肢;骨显像探测肺癌骨转移的发生率高于X线(28.9%)。肺癌患者应常规作全身骨显像,这对肺癌的分期和治疗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99mTc—MDP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瘤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不同脏器肿瘤骨转移的特点、发生率及转移部位。方法:对276例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进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部分病例增加断层或特殊体位显像,显像剂为^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MDP)。结果:(1)276例癌症患者核素骨显像示骨转移者131例,阳性率47.46%,其中肺癌83例,骨转移34例,阳性率41%;乳腺癌118例,骨转移60例,阳性率50.8%;前列腺癌75例,骨转移37例,阳性率49.3%。(2)肺癌、乳腺癌骨转移部位以胸部为最多见,其次为脊柱,前列腺癌骨转移以骨盆为最多见,其次为脊柱。(3)肺癌骨转移在1年内发生率为43%以上,1年后则有所下降,而乳腺、前列腺癌在6个月后仍呈上升趋势。结论:肺、乳腺、前列腺癌患者核素骨显像对病程分期、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评估均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对105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99mTc-MDP全身ECT骨显像(简称骨显像),其中19例同时进行了X线摄片及CT检查,以比较三者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骨显像、X线摄片及CT诊断骨转移瘤的敏感度分别为70.5%、52.6%和57.9%,似然比分别为2、39、1.11和1.38。骨显像对胃肠道肿瘤、肺癌、鼻咽癌和乳癌的骨转移瘤敏感度分别为90.9%、77.4%、72.7%和35.7%,似然比分别为9.99、3.43、2.66和0.56。骨转移部位以脊柱和骨盆为多,均为60.8%。提示骨显像适用于骨转移瘤的诊断,其诊断价值高于X钱摄片及CT检查,尤其适用于胃肠道肿瘤、肺癌、鼻咽癌等骨转移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同位素骨显像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施春雷  张心敏  边海蓉 《上海医学》2003,26(5):346-347,T002
目的 用^99mTc—亚甲基二磷酸盐(MDP)对肺癌患者进行全身骨显像,以探讨不同细胞类型的肺癌骨转移的特点、规律及核素骨显像对骨转移诊断的价值。方法 总结我院自1996--1998年收治的162例肺癌骨转移阳性病例,对肺癌骨转移的部位、病理类型、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肺癌骨转移以胸部骨转移最多见,其他依次为脊柱、骨盆、四肢和颅骨。肺腺癌较其他病理类型更易发生骨转移。多发性转移占72.2%,孤立性占27.8%。骨扫描阳性的病例中,有骨痛症状者为58%(94/162例);68例无痛病例中,有ll例被证实为假阳性。骨扫描可于症状出现前5d-7个月诊断骨转移。结论同位素骨显像对肺癌骨转移具有临床诊断价值,肺癌患者应常规行骨扫描检查。  相似文献   

6.
部分恶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易产生骨转移,往往无骨痛症状时就已有转移。恶性肿瘤病人有无骨转移对疾病分期、选择治疗方案及预后至关重要。但有许多骨转移不一定在X线片上表现出来。在肺癌的尸检中,骨转移的发生率为21.3%-32.5%。核素骨显像能早期诊断骨转移,被认为是诊断骨转移最灵敏的方法。我们对自2003年3月-2004年6月185例确诊为肺癌患者的骨显像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老年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老年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傅海香王占明1赵光宇2张彩霞2刘大军丁谦玉3高峰4(第二临床学院内科,沈阳110003)关键词肺癌;骨转移;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肺癌的早期确诊较难,骨转移的发生率为21.3%~32.5%[1]。近十年来采用放射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568例的肺癌、乳腺癌病人全身骨显像进行了分析,研究核素骨显像对诊断转移性骨肿瘤是否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方法 对肺癌250例,乳腺癌318例,采用常规扫描检查方法。结果 肺癌、乳腺癌骨转移发生率分别为58%和38.68%,肺癌骨转移单发性为31.03%,多发性为68.97%。乳腺癌骨转移单发性为51.22%,多发性为48.78%。结论 肺癌、乳腺癌骨转移好发部位以肋骨、胸骨、胸椎及腰椎为著。关于骨转移发展规律,由于对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核素治疗骨转移,疗效显著,全身骨显像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的评价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全身骨扫描的价值。方法:自1997-01-1998-08对77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前的病人常规行全身骨扫描。结果:77例病人放疗前骨扫描显示阳性率为11.7%(9/77),其中4例(5.2%)经同期CT或X片证实为骨转移,在中位随诊时间内总阳性率为15.6%(12/77),骨转移发生率为9.1%(7/77),总假阳性率为6.5%(5/77)。结论:乳腺癌病人术前或放疗前应常规作全身骨核素扫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运用全身骨显像(SPECT whole body bone imaging),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eer,NSCLC)骨转移与未转移患者明确临床诊断及肿瘤标志物(Tumour Markers)的优化组合检测,探索在早期骨转移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13例NSCLC患者应用99mTe-亚甲基二膦酸盐(99mTc-MDP)进行全身骨显像。并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CEA,和免疫放射分析法检测CA-50、CA15-3血清检查。结果NSCLC113例患者提示为60.2%(68例)出现骨转移,其中多发转移灶58例,单发转移灶10例。提示为39.8%(45例)肺癌患者未出现转移。68例骨转移肺癌患者与45例未转移者CEA对照比较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CA-50对照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CA15-3骨转移患者差异显著高于未转移(P〈0.01);68例骨转移与45例未转移CEA、CA-50和CA15-3血清检测浓度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差异显著。结论NSCLC易发生骨转移,以多发性和溶骨性损害为特征,其中腺癌骨转移发生率较高。好发部位为胸部占50%(34/68),胸部又以肋骨最多见占79.4%(27/34)。骨转移患者与TM有着密切关系,提示TM优化组合检测,可弥补全身骨显像的假阴性率,提高临床诊断NSCLC骨转移的阳性率,有效监测肺癌早期骨转移一项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1.
贾莉  夏正武  马世兴 《中国医药导报》2011,8(33):103-104,106
目的:探讨全身骨显像在诊断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以便更好地指导肺癌患者的分期及治疗。方法:126例病理确诊为肺癌的患者均行全身骨显像、CT及碱性磷酸酶、血钙检查。统计肺癌患者不同病理类型、不同临床分期发生骨转移的几率,将全身骨显像与可疑骨转移临床因素(包括骨痛、碱性磷酸酶升高、高钙血症中任意一项或几项)诊断骨转移的准确性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肺癌骨转移的发生率为27.8%,周围型肺癌较中央型肺癌骨转移发生率高(P〈0.01),肺腺癌较肺鳞癌骨转移发生率高(P〈0.01),Ⅲ、Ⅳ期患者骨转移发生率明显高于Ⅰ、Ⅱ期的患者(P〈0.01)。全身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的灵敏度(94.3%)、特异性(84.6%)、准确性(87.3%)均高于可疑骨转移临床因素对骨转移的诊断。结论:肺癌患者应常规行全身骨显像,这对肺癌的分期、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骨转移瘤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骨转移瘤的发病规律、早期临床表现,提高骨转移瘤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对86例骨转移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骨转移癌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病人,男多于女,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肺癌、乳腺癌占首位。转移部位躯干骨占523%,全身多处骨转移占41.9%。结论 骨转移瘤的发生率较高,X线、骨扫描、CT、MRI检查能协助诊断骨转移瘤;双磷酸盐联合全身化疗、局部放疗能减轻疼痛,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胶原吸收指标血清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和骨形成指标血清骨钙素(Ostccalcin,OC)两者在诊断肺癌骨转移的价值,为肺癌骨转移的诊断提供新的实验室指标。方法:收集我院肿瘤干科门诊及病房经病理确诊的肺癌病人血清65例,通过影像学诊断,将它们分为骨末转移组和骨转移组。并征集我院健康体检人群41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定量测定血清ICTP,OC浓度。结果:血清ICTP值肺癌骨转移组较肺癌骨末转移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肺癌骨末转移组较正常对照组差异亦有极显著性(P〈01),而血清OC值肺癌胃未转移组较正常对照组以及肺癌骨转移组较肺癌骨末转移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5)。血清ICTP在诊断肺癌骨转移的敏感度为77.8%,特异度为98.2%,而血清OC在诊断肺癌骨转移的敏感度为11、1%,特异度为85.7%,两者联合诊断肺癌骨转移的敏感度为80.3%,特异度为84.2%。结论:血清ICTP在诊断肺癌骨转移中是特异性高,敏感度较好的有用指标。血清OC在诊断肺癌骨转移中单独使用敏感度不够,意义不大。可根据需要单独或联合应用,作为除影像学外诊断肺癌骨转移有用的实验室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析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42例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4例)和联合组(6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化疗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唑来膦酸联合化疗进行治疗。统计两组患者化疗后生存质量情况、疼痛改善情况、骨病灶控制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有效率为86.7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8.11%(P <0.05);联合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有效率为85.2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5.41%(P <0.05);联合组患者骨病灶控制率为51.4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1.62%(P <0.05);联合组患者发热、肌肉酸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采用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良好,可有效改善病情,控制骨病灶,临床需预防和控制化疗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骨转移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经131I治疗的DTC骨转移患者的发生率、发病年龄、临床症状、体征、病理类型、转移部位及合并其他转移的情况,并对131I全身扫描、99mTc-MDP骨扫描、MRI、X线和CT诊断DTC骨转移敏感性进行比较,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骨转移发生率约占DTC患者的8.43%(106/1258),好发部位以肋骨、髂骨和胸椎居多,以溶骨性骨转移为主;以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DTC患者占19.81%;多发性骨转移多见。MRI、131I扫描、CT、X线、和99mTc-MDP骨扫描诊断甲状腺癌骨转移的敏感性依次为96.59%、93.84%、66.49%47.46%和38.19%,其中131I全身扫描与X线、CT和99mTc-MDP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1I全身扫描与MRI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转移以多发性溶骨性病变为主,MRI和131I全身扫描的敏感性较高,CT次之,全身骨扫描和X线的敏感性较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诊断早期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86例确诊的肺癌患者进行99mTc-MDP骨显像,对骨转移的部位、数量与病理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癌骨转移发生率为60.22%,骨转移灶的分布以胸部骨最多见(43.11%),其次脊柱(26.48%)和骨盆(19.16%),四肢骨(9.02%)和颅骨等其他骨骼(2.23%)最少。肺腺癌较其他类型肺癌更易发生骨转移。结论肺癌骨转移发生率较高,全身核素骨显像对骨转移的诊断有价值,应作为肺癌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7.
核素骨显像对肺癌骨转移特点和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用^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99c^-MDP)山对肺癌患者进行全身核素骨显像,探讨肺癌骨转移的特点和规律,方法:收集我院近三年140例肺癌有转移病例,对骨转移的部位,数量与病理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癌骨转移率为34.1%,骨转移部位以胸部骨骼为最多,其次为脊柱和骨盆,肺腺癌,鳞癌较其它类型肺癌更易发生骨转移,全身骨显像诊断肺癌转移的阳性率明显高于X线摄片与X-CT,结论:全身素骨显像对骨转移的诊断最有价值,肺癌患者应常规行全身骨显像随访。  相似文献   

18.
假设大多数肺癌骨转移患者有临床症状、肺癌早期骨转移的发生率很低、骨扫描的敏感性接近100%的话,因而权威的专业学会建议根据临床症状来决定是否作诊断性骨骼影像检查。  相似文献   

19.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测骨转移癌有极高的灵敏度,我们对105例原发肿瘤患者进行核素骨显像,骨转移癌发生率50.4%(53/105)、单发占15%(8/53)、多发占84%(45/53),本文对45例原发肿瘤多发骨转移的骨显像结果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0.
256例肺癌骨转移核素骨显像的特点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256例肺癌患者常规进行全身及局部骨显像,结合临床判断有无骨转移并统计转移的部位及病灶数目。结果:256例中,骨转移发生率为41.4%;周围型肺癌发生骨转移的概率高于中央型肺癌;各种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中发生骨转移的概率以肺腺癌为最高,达53.7%;部位以脊柱和肋骨为最多见,其次为骨盆、四肢骨、颅骨等。认为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是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首选检测方法,其结果对肺癌患者的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预后的评价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