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方法:将3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分成两组,16例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16例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肺功能及并发症。结果:高频振荡通气组患儿在治疗后6,12,24h,氧浓度、氧合指数明显下降并低于机械通气组,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明显上升并高于机械通气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高频振荡通气组并发症和病死率低于机械通气组,存活的患儿的上机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比机械通气组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高频振荡通气能更好改善肺透明膜病患儿的肺氧合功能,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对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气管插管-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使用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NCPAP)即INSURE策略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HMD并同意使用PS的71例患儿随机分为INSURE策略治疗(观察组)36例和常频通气(CMV)治疗(对照组)35例。比较两组患儿肺功能、呼吸机上机时间、氧疗时间、并发症及转归。结果治疗48h后观察组氧合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PaCO2、上机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观察组氧疗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较对照组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SURE策略能更好地改善HMD患儿氧合功能、缩短氧疗时间,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袁娟 《妇幼护理》2023,3(18):4419-4421
目的 探究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20 年 4 月至 2021 年 12 月我院 68 例患有肺透明膜 病早产患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4 例。对照组实施常频通气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方案。比较 两组的血气指标、撤机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血气指标、撤机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 频振荡通气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患儿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常频机械通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8例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3例给予常频通气等常规治疗;治疗组2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枸橼酸西地那非片0.5~2.0mg/(kg·次)鼻饲,1次/6h,直至撤机。结果治疗组肺动脉压力和肺动脉/体循环收缩压比值在治疗后逐步下降(P〈0.05);治疗后2组pa(O2)和氧合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上机时间、氧暴露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气胸和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频通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疗效确切,且不增加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黄海玲  劳汉玉  黄亚珍 《妇幼护理》2023,3(18):4522-4523
目的:探究在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治疗中应用高频振荡通气对改善患儿血气指标所发挥的作用,并总结临床护理要点。方法:抽取68例患有肺透明膜病早产患儿纳入治疗内,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是34例。观察组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方案,对照组实施常频通气治疗方案。在治疗期间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撤机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儿的血气指标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几项指标数据形成组间对比,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与住院时间,并发症少。在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提升疗效,建议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生儿气胸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方法 总结2006年3月至2010年9月共34例新生儿气胸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气胸患儿均给予胸腔穿刺抽气治疗,16例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术,其中12例患儿同时给予常频机械通气.32例为痊愈出院,2例早产儿气胸患儿给予常频机械通气后死亡.结论 新生儿气胸主要与胎粪吸入、感染性肺炎、肺透明膜病等因素有关,医源性因素日益增多,胸腔穿刺抽气及胸腔闭式引流术为抢救新生儿气胸的有效方法,严重气胸患儿应用常频机械通气时应注意调节参数,能取得较好疗效,早产儿气胸宜早期应用高频振荡通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生儿气胸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方法 总结2006年3月至2010年9月共34例新生儿气胸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气胸患儿均给予胸腔穿刺抽气治疗,16例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术,其中12例患儿同时给予常频机械通气.32例为痊愈出院,2例早产儿气胸患儿给予常频机械通气后死亡.结论 新生儿气胸主要与胎粪吸入、感染性肺炎、肺透明膜病等因素有关,医源性因素日益增多,胸腔穿刺抽气及胸腔闭式引流术为抢救新生儿气胸的有效方法,严重气胸患儿应用常频机械通气时应注意调节参数,能取得较好疗效,早产儿气胸宜早期应用高频振荡通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有效治疗新生儿气胸的可靠方法,为新生儿气胸的临床研究和治疗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绵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气胸患儿92例,随机分成常规呼吸机组和高频呼吸机组,每组46例,分别实施传统常频通气治疗和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氧合指数值和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结果高频呼吸机组治疗后24 h和48 h氧全指数水平均显著优于常规呼吸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8544,5.7208,P均<0.05);高频呼吸机组治疗后24 h和48 h的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均显著优于常规呼吸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3553,6.3803,P均<0.05)。结论在临床针对新生儿气胸患儿实施治疗的实践过程中,与传统常频通气治疗方法比较,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是临床针对新生儿气胸患儿实施治疗的理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重症NRDS早产儿按通气模式分为研究组(HFOV+SIMV模式)20例和对照组(SIMV或A/C模式)20例,比较两组患儿上机后1h、12h和24h血气变化、上机时间以及气胸、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上机后1h与对照组比较,血氧分压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3,P<0.05),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P<0.05)。上机后12h、24h的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1.03、0.23;0.33、0.55,P均>0.05)。研究组上机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P<0.05);气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32,P<0.05),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P>0.05)。结论 HFOV是一种安全性好、疗效肯定的治疗早产儿重症NRDS的机械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10.
107例早产儿机械通气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早产儿机械通气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NICU 2 0 0 0年 1月至2 0 0 2年 12月收治的 10 7例机械通气早产儿的临床资料 ,并与同期机械通气足月儿进行比较。结果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HMD)是早产儿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首要原因 ,16 8%的病例需 2次以上机械通气治疗。与足月儿相比 ,早产儿机械通气持续时间长 ,易并发颅内出血及肺出血 ;病死率较高 (2 9 0 % ) ,死亡的高危因素包括 :多胎、复苏史、出生体重 <2 0 0 0g、孕周 <34周、Apgar 5分钟评分 <5 ,及颅内出血。结论 机械通气早产儿是NICU最危重的一组病例 ,认识这组患儿的临床特征有助于更好地进行早产儿护理 ,提高其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作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初始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住院治疗、需机械通气的RDS患儿50例,2011年11月前以常频机械通气的25例患儿作为CMV组,2011年11月后以高频振荡通气的25例患者患者作为HFOV组。结果机械通气1h后,两组患儿吸入氧浓度(FiO2)、平均气道压(MAP)、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动脉血氧分压(PO2)均较0h有不同程度改善,且在1h及6hHFOV组较CMV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24h后HFOV组的PO2、MAP与CMV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患儿用氧时间与CMV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气漏、颅内出血、心力衰竭、DIC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休克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发生休克症状的病人增多,但积极处理后可以缓解。结论 HFOV能更好更快的改善RDS患儿的氧合功能,缩短用氧时间,但24h后的疗效与CMV组比较无差别,未缩短使用呼吸机的时间。未明显增加并发症的发生,休克积极处理后可以纠正。HFOV可以作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又一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NRDS 64例,随机分为常频机械通气(CMV)30例和高频振荡通气(HFOV)34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吸入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OI)及并发症等.结果 HFOV组患儿吸入氧分数明显低于CMV组,PaCO2及氧合指数迅速下降,pH及PaO2明显上升,HFOV组发生肺气漏及慢性肺部疾病(CLD)等并发症低于CMV组(P<0.05).结论 HFOV用于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疗效肯定、安全性好的新型机械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常规机械通气(CMV)与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8年9月至2011年6月83例重症MAS新生儿予CMV或HFOV治疗。观察比较CMV与HFOV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及病情转归。【结果】CMV治疗组与HFOV治疗组动脉氧分压(Pa02)分别由治疗前的(47.95土14.44)mmHg、(62.16±23.03)mmHg上升为(82.84±19.82)mmHg、(81.69士23.84)mmHg(P〈0.05)。氧合指数(Pa02/Fi02)分别由治疗前的(218.30±70.98)(173.59±74.44)增加到(275.52±68.40)、(237.02±89.22)(P〈0.05);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02)分剐由(51.42±12.43)mmHg、(48.95±12.11)mmHg下降到(40.11±7.87)mmHg、(41.89土12.69)mmHg(P〈0.05)。在颅内出血并发症中CMV治疗组高于HFOV治疗组(P〈0.05)。【结论】CMV与HFOV用于新生儿重症MAS疗效好,均能较快改善肺氧合功能,改善预后,HFOV在重症MAS应用中可作为CMV应用失败的补救方法,并发症较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常频叠加高频振荡通气对急性肺损伤大鼠氧合和通气的影响。方法以15只Wistar大鼠为实验对象,给予机械通气,用生理盐水肺灌洗制作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先后行常频机械通气(CMV参数:FiO2 100%、f 30 bpm、PEEP 6 cmH2O、I∶E 1∶2、MAP 12 cmH2O)、高频振荡通气(HFOV参数:FiO2 100%、f 11 Hz、Paw 12 cmH2O、Ti 33%)、常频叠加高频振荡通气(CMV+HFOV参数同前)各1 h,监测动脉血气。计算PaO2/FiO2、氧合指数(OI)、肺内血分流率(Qs/Qt)。结果损伤前、CMV、HFOV、CMV+HFOV各指标变化:(1)PaCO2分别为(41.04±3.94)mmHg、(100.5±28.73)mmHg、(82.06±22.87)mmHg及(54.01±19.32)mmHg,损伤后均显著高于损伤前(P<0.01);CMV+HFOV显著低于CMV、HFOV(P<0.01);CMV、HFOV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aO2/FiO2分别为(467.9±47.71)mmHg、(105.3±25.39)mmHg、(131.2±67.72)mmHg、(216.3±76.84)mmHg,损伤后均显著低于损伤前(P<0.01);CMV+HFOV显著高于CMV、HFOV(P<0.01);CMV、HFOV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OI分别为1.88±0.30、8.84±2.15、6.16±3.19、4.60±1.71,损伤后均显著高于损伤前(P<0.01);CMV+HFOV、HFOV显著低于CMV(P<0.01);CMV+HFOV、HFOV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Qs/Qt分别为0.11±0.02、0.29±0.02、0.26±0.05及0.24±0.04,损伤后显著高于损伤前(P<0.01);各通气模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频叠加高频振荡通气在促进肺损伤大鼠CO2排出及改善氧合方面优于单纯常频通气和单纯高频通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频震荡通气(HFOV)联合肺表明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对25例NRDS患儿采用常规通气(CMV)联合PS治疗(CMV组),20例采用HFOV联合PS治疗(HFOV组)。结果:两组患儿在上机前,反映氧合功能的FiO2、OI、PaA三个参数统计学差异。HFOV组患儿经治疗2 h后FiO2和OI显著下降,Pa/A升高,CMV组患儿呈现相似的改变,但不如HFOV组显著,随着时间推移,两组之间差异更明显。HFOV组上机时间(74±10)h,CMV组上机(85±9)h,两组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存活率85.7%,CMV组存活率84%,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震荡通气联合肺表明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改善氧合,减少上机时间,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高频振荡通气(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30例患ARDS新生儿经常规机械通气(convent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CMV)无效后改HFOV治疗,观察HFOV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及病情转归。【结果】26例(86.67%)治愈,无好转放弃治疗4例。治愈患儿中HFOV治疗2h后,动脉氧分压(PaO2)由HFOV治疗前的(45.54±9.31)mmHg上升为(78.36±12.81)mmHg(P〈0.05),吸氧体积分数(FiO2)由HFOV治疗前(0.60±0.14)降低为(0.49±0.15)(P〈0.05),PaO2/FiO2由(100.32±41.54)增加到(174.32±68.14)(P〈0.05);12h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由(49.08±12.45)mmHg下降到(40.38±10.81)mmHg(P〈0.05)。【结论】HFOV用于新生儿ARDS疗效好,能较快改善肺氧合功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彭新平  岳少杰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0):1880-1883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在早产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将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需要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的107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机械通气的同时给予咪达唑仑镇静,对照组当患儿出现人机对抗时临时给予鲁米那或水合氯醛镇静.分别观察两组患儿的镇静情况(早产儿疼痛量表,PIPP评分)、血压、呼吸频率、心率的变化,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动脉血气分析,停药后的拔管情况,病死率,气胸发生率,颅内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神经系统评分以及听力通过率.[结果]治疗组所有患儿在静脉持续给予咪达唑仑时能保持良好的安静状态,且有效率100%;病死率、气胸发生率,颅内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在用药后均有所改善;血气分析在用药过程中基本正常,镇静状态下动脉氧分压有所上升;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符合拔管条件的患儿停药24 h后都能很快拔除气管导管,未见重复上机现象;纠正胎龄40周,体重达到2.5 kg进行新生儿神经系统评分分值和听力通过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结论]使用静脉微量泵推注咪达唑仑能很好地应用于NICU中早产儿需要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儿,其镇静效果佳、对循环影响小、能保持患儿的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协调,减少人机对抗,有效减少病死率,气胸发生率,用药后未见拔管延迟,神经系统损伤,听力损伤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适应性支持通气(adaptive support ventilation,ASV)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对弥漫性肺出血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将弥漫性肺出血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ASV和SIMV模式进行治疗直至撤机,比较两组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气分析、呼吸力学和通气参数、机械通气时间、肺出血停止时间、撤机成功率及气压伤发生率的影响.[结果]①两组的血气分析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 但ASV组较SIMV组出血停止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脱机成功率均100%,无气压伤发生.②ASV组较SIMV组,潮气量(VT)增加而呼吸频率(RR)明显减慢,差异有显著性(P〈0.01);气道峰压(PIP)和平台压(Pplat)下降显著(P〈0.01或P〈0.05),内源性呼气末正加通气(PEEPi)的发生率22.38% ,明显低于SIMV组的44.67%(P〈0.01),ASV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亦明显缩短减少(P〈0.05).[结论]ASV模式应用于急性肺出血并呼衰患者,与传统SIMV模式相比具有相同的改善氧合的效果,但呼吸力学的改善更有利于撤机和肺保护,理论上减少机械通气加重肺出血的发生,且操作较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