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B超对壶腹部肿瘤诊断价值初步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B超对壶腹部肿瘤术前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病理和(或)手术证实的壶腹部癌。结果:术前B超检查诊断为壶腹癌27例(87.1%),误诊胰头癌2例,误诊壶腹结石、总肝管结石各1例。本组定位诊断正确率90.3%。壶腹部肿瘤声像图表现:1.直接征象:在壶腹部显示肿块回声;2.间接征象:肝内、外胆管扩张至胰头水平,胰腺正常或虽显示不清但在胰头区未探到肿块。结论:B超对壶腹部肿瘤诊断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对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的病因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我院2004—2008年收治并手术的91例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分析,总结不同病因引起肝外胆管梗阻的超声影像特点,从而提高超声诊断率。结果:91例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患者的超声病因诊断总符合率89.0%(81/91),其中胆管结石符合率94.7%(54/57),胰腺炎符合率66.7%(2/3),胆管炎符合率66.7%(2/3),胰头癌符合率84.6%(11/13),壶腹部癌符合率81.8%(9/11),胆管癌符合率75%(3/4)。误诊10例(10.9%),分别为胆管结石3例,胰腺炎与胆管炎各1例,胰头癌与壶腹部癌各2例,胆管癌1例。结论:超声对肝外胆管梗阻的病因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符合率高,具有较高的病因诊断价值,可作为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院近3年来收治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恶性梗阻性黄疸45例,其中围手术期内(指手术前3天起至术后出院的期间)死亡10例(占22%)。本大拟对恶性梗阻性黄疸围手术期死亡原因进行分析、讨论。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29例,女性16例,年龄42~82岁(其中60岁以上31例,占75%);病程2周以内24例,4周11例,8周以上7例;影像学检查提示胆囊、肝外胆管、胰腺占位性病变,血液生化检查符合梗阻性黄疸,手术所见及病理检查证实为胆管、胰腺恶性肿瘤,其中肿瘤位于肝门部胆管15例(胆囊5例),中、下段胆管5例,壶腹部胆管10例,胰腺15…  相似文献   

4.
针形刀预切开及乳头开窗术治疗胆管疾病2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临床常遇到一些胆管扩张的病例,需行逆行胆管造影(ERC)及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EST),由于壶腹部曲度过大、结石壶腹部嵌顿等原因,选择性胆管插管失败,致使胆管疾病的内镜下诊断和,或治疗无法进行。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乳头预切开或开窗技术,多能进一步完成ERC及EST。2001年9月~2004年3月我院采用针形刀预切开及乳头开窗术治疗胆管疾病28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镜民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管结石、胆总管下端炎性狭窄及壶腹部周围肿瘤引起的胆管梗阻共72例,其中49例EST后引流通畅,23例胆管结石取净,临床症状消失。良好的心理护理、术中助手的配合与术后护理是EST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急诊介入栓塞治疗胰十二指肠术后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uodenectomyPD)是治疗胰头、十二指肠壶腹部肿瘤及胆管下段占位的经典术式,而该术式涉及的脏器多、手术难度高、时间长、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常见。出血是胰十二指肠术的严重并发症,如不能及时、恰当的处理,  相似文献   

7.
超声在肝外胆管结石定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超声在肝外胆管结石定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以胰头上下为界,应用超声对132例肝外胆管结石进行分段定位诊断,并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 结果132例肝外胆管结石全部经手术证实。梗阻型112例,占84.85%(112/132),非梗阻型20例,占15.15%(20/132)。术前超声检出127例,检出率96.21%(127/132),未检出5例,占3.79%(5/132)。术前超声定位127例,术后符合119例,符合率93.70%(119/127);其中术前超声检出肝外胆管上段结石88例,术后诊断79例;胰腺段26例,术后诊断29例;壶腹部13例,术后诊断19例。 结论超声对肝外胆管结石定位诊断准确率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壶腹周围癌包括壶腹部癌和胰头癌。壶腹部癌是指胆总管末端(胰内胆管)壶腹癌和十二指肠乳头癌,早期诊断率不高,中晚期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随着影像学及内镜学的发展,壶腹部癌确诊病例不断增加,可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内引流术、介入治疗的病例愈来愈多,但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患者心理、生理遭受打击大。因此,为使患者尽快康复,护理的配合显得至关重要。本院普外科2006年1月~2009年4月共收治壶腹周围癌患者19例,由于护理方法适当,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发生部位的分布规范。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1月~2009年8月玉林市妇幼保健院异位妊娠发生部位明确病历143份,按异位妊娠发生部位分类统计分析。结果:143例异位妊娠中,输卵管妊娠占89.51%(128/143),子宫角妊娠占5.59%(8/143),卵巢妊娠占4.20%(6/143),腹腔妊娠占0.70%(1/143)。在输卵管妊娠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占3.91%(5/128),输卵管峡部妊娠占4.69%(6/128),输卵管壶腹部妊娠占84.38%(108/128),输卵管伞部妊娠占7.03%(9/128),输卵管妊娠中以壶腹部妊娠为主。结论:异位妊娠以输卵管妊娠为主,输卵管妊娠中以壶腹部妊娠为主,依次为输卵管伞部妊娠、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输卵管峡部妊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位恶性胆道梗阻的患者行壶腹部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后,胆管局部微环境的改变状况。方法:15例因壶腹周围恶性病变造成低位胆道梗阻的患者,经皮置入金属胆道内支架,内支架跨越壶腹部,分别检测支架置入术术前和术后胆汁的脂肪酶、淀粉酶、酸碱度,并对胆汁进行细菌培养。支架置入后患者服用核素,检查是否存在肠胆返流。结果:行胆道支架置入术后,患者胆汁内脂肪酶、淀粉酶明显升高,pH值降低,胆汁内有肠道内细菌生长。大部分患者存在肠胆返流。结论:壶腹部胆道内支架置入后胆汁成分、酸碱度均明显改变,胰液、肠液可能逆入胆道,需要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壶腹癌的声像图特征,探讨提高其诊断符合率的方法。方法:对我院超声诊断并经手术或CT证实的23例壶腹癌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扫查时对胆总管扩张者按常规追踪胆总管至壶腹部,显示不清者令患者一次饮水500ml以上,采取不同的体位,仔细观察胆总管下段、胰头及充盈的十二指肠壶腹,必要时令患者深呼吸、局部加压或咳嗽,动态观察病变部位及其与以上三者的关系。结果:①饮水后右侧卧位比平卧位、坐位图像清晰,配合深呼吸、咳嗽,动态观察有意义。②壶腹癌声像图分以下四型:团块型:11例(13%);乳头型:3例(13%);厚壁狭窄型:5例(22%);末端堵塞型:2例(9%);2例仅显示胆管全程扩张型,未见明显占位病灶。结论:超声检查并辅以简便易行的辅助方法能较好地显示壶腹癌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是壶腹癌诊断重要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2.
刘树青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1):5171-5171
目的探讨壶腹部肿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4例壶腹部肿瘤合并胆管结石被误诊误治及我院正确的诊治经过。结果4例被误诊的患者在我院得到正确的诊治。结论壶腹部肿瘤伴胆管扩张患者需综合应用多种检查手段,才能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3.
16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无胆管损伤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如何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5月~2007年4月16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使用胆囊壶腹后开窗法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有上腹部手术史和1例有急性胰腺炎发作史者因腹膜腔粘连严重、气体膨胀困难而中转开腹切除胆囊。2例术中快速冷冻切片提示意外胆囊癌,中转开腹行胆囊癌根治术,1600例中无1例胆管损伤及其他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日3.5d。结论胆囊壶腹后开窗法可帮助术中辨认肝外胆管的解剖结构及变异,在有效减少胆管损伤方面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胆管塑料支架引流术(ERBD)在胆管、胰腺相关肿瘤患者治疗中的配合及护理。方法 对25例胆管癌、胰头癌、壶腹部癌等患者行ERBD治疗,严格规范操作,医护密切配合,术中和术后积极护理,并观察病情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ERBD,术后近期并发症较少,远期7例出现支架移位及支架阻塞。结论 ERBD的术前准备、术中规范操作、默契配合以及术后病情密切观察和积极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胆管结核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验,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胆管结核误诊为壶腹周围癌1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因上腹部胀痛1个月,腹痛加重伴黄疸6 d入院。入院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胰头部不规则实性占位性病变,胆囊增大并胆总管扩张;腹部CT示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增大。拟诊为壶腹周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胆总管下段结核。术后予抗结核治疗,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胆管结核临床少见,极易误诊,临床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和微生物学检测。  相似文献   

16.
经皮经肝超声引导下肝内胆管穿刺引流术6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胆管癌、肝癌侵犯压迫胆管系统、转移性肝门部肿瘤及胰头壶腹部癌,常以梗阻性黄疸为首发症状。经皮经脬超声引导下肝内胆管穿刺引流术(PTBD),可以快速缓解肝内胆管张力、改善症状,同时为一部分患者争取手术时机。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壶腹部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特点。方法:统计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标本中壶腹部腺癌的占比,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学特征,根据2019年第五版《世界卫生组织消化系统肿瘤分类》中新的组织学分类标准将壶腹部腺癌重新分类,并统计各组织类型占比,分析随访及临床资料,总结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胰十二指肠切除标本中,6.95%(101/1 454)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壶腹部腺癌。患者中位发病年龄为64岁。男女比例为46∶55。组织学类型占比分别为:肠型腺癌占19.80%(20/101),胰胆管型腺癌占43.56%(44/101),管状腺癌占36.63%(37/101)。101例患者中26例失访,余75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4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是18个月,术后1年生存率为78.58%,2年生存率为67.40%。Log-rank生存分析显示非肠型腺癌组(胰胆管型腺癌和管状腺癌)较肠型腺癌组总体生存率低(P=0.0415);肿瘤细胞CK7阳性组较CK7阴性组总体生存率低(P=0.0425)。结论:壶腹部腺癌好发于老年人,无明显性别...  相似文献   

18.
壶腹部癌局部切除术后,少数病人可以长期存活。本例是手术后18年仍健在的病人。病例报告:病人男性,71岁,1964年因阻塞性黄疸,剖腹探查见乏特氏壶腹部有一个带蒂的肺瘤,未见侵犯淋巴结,当即作了壶腹部局部切除加总胆管和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壶腹部癌20例的B超诊断结果。低位阻塞性黄疸符合率95%,肿瘤定位符合率5%。旨在与手术对比总结B超诊断可信程度。手术所见:12指肠乳头肿物3例,壶腹部肿物8例,癌9例。病理诊断为腺癌。B超提示;壶腹癌3例、占位病变7例;胰头增大1例、癌2例、占位病变2例;总胆管下段占位病变3例、结石2例。超声显象:肝双叶胆管扩张;胆囊增大胆汁潴留图象,均<手术测值;总胆管全段扩张,管壁光带光滑,内径14~25mm,20mm者9例,<术中测值;胰管扩张内径3~12mm;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壶腹部病变双重对比超声造影表现,探讨双重对比超声造影对壶腹部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3年1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83例患者双重对比超声造影表现,包括壶腹部癌44例、胆总管或壶腹部结石或胆泥30例、十二直肠乳头炎8例、十二直肠乳头腺瘤1例。结果 83例壶腹部病变中,89%(74/83)的病灶显示,病灶直径为(20.7±8.9)mm。所有29例胆总管下段或壶腹部结石或胆泥双重对比超声造影表现为动脉期、静脉期均无增强。67%(29/43)的壶腹部癌双重对比超声造影表现为动脉期高或等增强,静脉期低增强;所有显示的43例壶腹部癌病灶形态均固定。88%(7/8)的十二直肠乳头炎双重对比超声造影未显示病灶。壶腹部良恶性软组织病变间的病灶显示率、病灶形态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值分别为0.000、0.001),而病灶直径、双重对比超声造影增强水平及增强均匀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壶腹部病变有一定特征性双重对比超声造影表现。双重对比超声造影有助于壶腹周围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