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减少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出血的方法。方法将60例接受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皮下注射法,试验组采用垂直皱褶法及留置气泡技术皮下注射。观察并计算每组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发生率及程度。结果试验组皮下出血率为15.7%低于对照组的4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局部出血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垂直皱褶法及留置气泡技术可有效降低患者皮下出血发生率,减轻皮下出血程度。  相似文献   

2.
李祥萍 《哈尔滨医药》2008,28(1):58-58,60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中,改良皮下注射方法对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取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均为术后连续应用LMWH7天。每例患者腹部皮下注射LMWH1次/12h,累计1400例次。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改进组50例,共700例次,对照组50例,共700例次。结果改进组出血例次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应用LMWH时,采用改良的皮下注射方法可以显著降低皮下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时更换针头与与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面积的关系。方法:选择脑梗死和T IA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时注射前更换针头,对照组直接注射,两组各注射240例次,观察两组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面积。结果:实验组皮下出血面积及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前更换针头可以减少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面积。  相似文献   

4.
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减少出血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春 《安徽医药》2009,13(10):1289-1289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两种不同注射方法与皮下出血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选用下肢静脉血栓和下肢动脉栓塞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注射低分子肝素钙14次。结果实验组皮下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皮下出血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的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方法可减少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面积。  相似文献   

5.
低分子肝素两种注射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芸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0):3134-3134
低分子肝素是一种新型的抗血栓剂,近年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主要是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冠心病,其常见不良反应是注射部位皮下出血.  相似文献   

6.
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方法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治疗冠心病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为减少局部瘀斑及减轻疼痛,近年来报道了很多操作方法,最多采用的是左手拇指、食指将注射局部皮肤提起使之形成一皱褶,垂直进针。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此方法患者反应疼痛重,而且推药不方便,为此,我们对比观察了不同操作法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刘琪  杜蕊 《家庭医药》2016,(9):61-62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按压时间对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到2015年5月于我院进行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75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甲、乙、丙三组,三组各有25例患者,甲组注射后按压3min,乙组注射后按压5min,丙组注射后按压10min,对比三组患者的皮下出血情况。结果:甲组25例患者的出血例数与皮下出血点要明显大于乙组、丙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乙组与丙组患者的出血例数与皮下出血点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按压时间5min以上能够有效降低注射部位的皮下出血率,缩小皮下出血点大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治疗冠心病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腹部皮下属于疏松结缔组织,皮下脂肪厚,出血白限性差,又因低分子肝素为抗凝血药,损伤小血管后,易引起出血、瘀斑、硬结,引起局部疼痛、甚至皮下血肿等不良反应。造成病人心理紧张,引起误解,使病人难以接受治疗。大量研究表明,该药常见的不良反应,与注射方法有关。为此,广大护理工作者,围绕着如何改进低分子肝素的皮下注射方法:从注射部位及方法、按压方法及时间到注射器内空气的处理等做了大量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护理操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年来,心血管介入术发展较快.为降低再闭塞或梗死的发生率,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动脉栓塞并发症,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LMWH)已成为经皮冠脉介入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术前、术后的常规用药.但其中不良反应的发生不容忽视.现将我们2002-04~2004-04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郝兰婕  张翠领  张秀云 《河北医药》2009,31(18):2515-2516
低分子肝素(LMWH)是一种新型的抗血栓药物,具有快速的抗凝和抗血栓作用,能改善高凝状态,现在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性心脏病(冠心病)治疗。局部皮下瘀血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常见不良反应,往往造成患者心理紧张,影响后续治疗的完成。如何减轻注射部位的皮下瘀血,我们查阅了大量文献,在注射后是否按压局部有不同的看法,有研究显示:注射后局部给一定力度压迫穿刺针眼处3min,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加强用药前后的护理与健康教育,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36例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患者,只有3例出现注射部位皮下淤血的不良反应。结论通过对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的科学整体护理,减少了皮下淤血的不良反应发生,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低分子肝素钙是一种低分子量的肝素,由普通肝素解聚而成,是一种抗凝、抗血栓形成的药物,其分子量小,皮下注射生物利用度接近100%,药物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小等特点,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常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等血栓性疾病。但是在用药过程中如操作不当,易引起皮下出血,甚至皮下血肿[1]。我院自2009年1月—2010年6月对  相似文献   

13.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类药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深静脉血栓、肺动脉血栓,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和心肌梗死,还用于体外循环和血液透析等。与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LMWH)具有生物利用度高、抗栓作用强、出血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两种进针法对皮下瘀斑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花  董小芳  李蔚  胡孟泉  董一民 《江西医药》2007,42(11):1080-1081
低分子肝素钠又称吉派林,具有抑制体内、体外血栓和动静脉血栓的形成,主要用于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用药途径通常选择腹壁皮下注射,因为腹壁皮下血管、淋巴管丰富,易于吸收,但在临床应用中皮下瘀斑仍是其常见的副反应.为了解决局部皮肤瘀斑问题,我们对注射方法进行了改进和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改良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的临床效果,寻找最佳注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需要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患者68例,其中常规注射26例,改良注射42例.传统组采用上臂三角肌外缘或前臂外侧注射,改良组采用腹壁部位轮换的垂直皱褶注射法,观察分析患者主观感受及皮下出血面积,并与传统注射法进行比较.结果 改良组患者主观感受较为舒适,皮下出血率7.1%,无皮下出血直径大于2 cm;常规组皮下出血率46.2%,皮下出血直径大于2cm有10例,两组皮下出血率、大面积(出血范围直径大于2 cm)出血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改良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可以减少患者皮下出血率及出血面积,注射舒适度较佳.  相似文献   

16.
刘燕春  杜蕊 《家庭医药》2016,(12):101-102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两种不同注射方法对局部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5年8月于我院采用低分子肝素注射治疗的12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有63例患者,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注射,观察组应用改良方法注射,比较两组患者局部皮下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皮下出血发生率是9.23%,重度出血率是8.33%;对照组皮下出血发生率是17.69%,重度出血率是26.09%,观察组局部出血率与重度出血率均要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应用改良注射方法相比于常规注射方法疗效更为显著,患者局部出血率更低,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痛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皮下注射经局部按压与否对皮下出血的关系。方法选择47例冠心病行皮下注射LMWH的患者,用自身对照法,即右腹部注射后局部压迫3-5min,左腹部注射后局部不压迫。观察皮下注射后1、3、7d局部皮下出血的例、性质及面积。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皮下出血例、性质、面积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局部不按压方法可以显著降低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及皮下出血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按压方法与皮下出血的关系。同时找出有效的按压时间及力度,减少皮下出血的概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患有脑梗死并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按压时间分别为3min、5min、8min、10min,在各组按压时间的基础上用弹力按压器按压力度为皮肤下陷1cm、2cm、3cm、5cm等深度,观察各组出血面积的大小和出血例次。结果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局部按压方法与皮下出血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局部按压5min,皮肤下陷2cm可以减少出血面积和出血例次。  相似文献   

19.
储应虹 《黑龙江医药》2000,13(6):364-365
目的:探索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19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LMWH治疗组(108例),对照组(82例),比较两组疗效和副作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绞痛缓解率、心电图改善率分别为95.3%、85.2%与62.2%、53.6%,P〈0.01;心肌梗塞发病率分别为0/108与5/82,P〈0.05,明显优于对照组。LMWH组无一例发生出血。结论:LMWH治疗后  相似文献   

20.
低分子肝素钙是一种低分子量的肝素,由普遍肝素解聚而成,皮下注射后能形成有效的血浆肝素浓度,发挥其降低高凝状态的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本院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脑梗死。目前笔者选择腹部注射,由于腹部皮下脂肪多,毛细血管相对少,皮下注射面积大,温度恒定,药物吸收快,不受运动的影响,便于操作,特别适宜需卧床的患者。如操作不当,易发生注射部位出血,影响药物疗效,笔者采用改良后操作方法治疗174例患者,只有6例(3.4%)患者出现注射部位皮下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