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夹闭家兔右颈总动脉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基础医学课程《生理学》实验教学中 ,分析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是极为重要的一课 ,实验中夹闭一侧颈总动脉引起家兔动脉血压升高是显而易见的 ,其导致的原因学生实验报告分析众说纷纭 ,有压力感受性反射减弱、外周阻力的增大、脑缺血反射等等。但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动脉血压升高中的主次关系缺乏有力的证明 ,以致学生对压力感受性反射在其中所起的主导作用表示疑惑。各项原因之间的具体定量关系国内并未见有报道。分析夹闭颈总动脉引起血压升高的众多原因之间的关系对进一步理解压力感受性反射在动脉血压调节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1 …  相似文献   

2.
目的寻找一种简单、方便、成功率高的家兔动脉插管方法。方法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将所分离的一侧颈总动脉进行多次插管,若第一次插管失败,仍可以进行第二次甚至是第三次、第四次的插管操作,以提高实验成功率。结果通过家兔颈总动脉的多次插管,实验的成功率由71.43%提高到95.24%。结论这种简单、方便、成功率高的家兔动脉插管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建立不同间歇低氧(IH)程度、IH时间和再氧合(ROX)时间以及持续低氧(CH)模式家兔在体颈动脉体和颈总动脉模型.方法 由计算机程序控制单片机,在串口通讯协议驱动下,由下位机芯片控制不同氧分压(PO2)灌注液的灌注过程.45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家兔(2.5~3.0 kg)复合麻醉后保留自主呼吸,游离右侧颈总动脉和窦神经(CSN),显露CSN化学感受性神经细束并安放电极记录CSN传入活性.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向心端血流,并向右侧颈总动脉远心端内插入导管,经蠕动输液泵交替灌注以发泡法预平衡的灌注液(2 mL/min).灌注低氧灌注液,而后再灌注正常氧灌注液,交替往复形成IH/ROX循环,从而在颈总动脉内模拟出睡眠呼吸暂停状态的不同IH模式IH/ROX暴露情况;或持续灌注低氧液以模拟CH暴露情况.监测颈动脉体CSN传人活性,完成暴露后游离收集颈动脉体和插管远心端的颈总动脉及其分叉作为标本.结果 正常氧灌注时CSN化学传人细束的基线频率为(0.17±0.03)次脉冲/s(impulse/s),平均波幅为(46.2±4.4)μV;低氧灌注时传人频率为(0.64±0.09)impulse/s,平均波幅为(87.4±6.6)μ,V;正常氧灌注液的PO2约为(139±1.5)mm Hg,而IH灌注液的PO2约为(35.2±1.3)mm Hg.结论 该模型可以用于研究不同IH和CH模式时颈动脉体和颈总动脉多种神经和生物化学变化,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压力感受性反射引起夹闭家兔颈总动脉后动脉血压升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夹闭家兔一侧颈总动脉后引起动脉血压升高的众多原因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动脉插管法记录动脉血压,观察破坏或麻醉颈动脉窦等因素对动脉血压的影响。结果夹闭一侧颈总动脉后动脉血压明显升高(P〈0.01),而夹闭一侧股动脉后动脉血压仅轻度升高(P〈0.05);破坏或麻醉颈动脉窦可显著削弱夹闭一侧颈总动脉的升压效应(P〈0.01);破坏双侧颈动脉窦后,夹闭双侧颈总动脉与同时夹闭单侧颈总动脉及股动脉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是引起夹闭家兔一侧颈总动脉后动脉血压升高的主要原因,外周阻力增大所起作用不大,脑缺血反应不参与该过程。  相似文献   

5.
观察川芎嗪(TMP)对家兔动脉血压、心率和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MP 能使正常血压兔、硝普钠性急性低血压兔、去甲肾上腺素性急性高血压兔的血压降低,且降低幅度与用药前血压水平成正比;心率加快;降低正常血压兔及硝普钠性急性低血压兔的窦反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舒张血管、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降低压力感受器敏感性或兴奋交感神经中枢等有关。  相似文献   

6.
给娜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4):69-69
动脉血压调节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神经及体液因素对动脉血压的调节作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减压反射)是典型的负反馈调节机制。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冲动分别经窦神经(并入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进人中枢(家兔主动脉弓的传入神经在颈部自成一束,称为减压神经,在颅底减压神经并入迷走神经)。感觉传人使心迷走中枢的紧张性增强,心交感中枢的紧张性降低,从而心迷走神经传出冲动增多而心交感神经传出冲动减少、交感缩血管神经传出冲动减少,结果导致心率减慢、动脉血压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家兔动脉血压神经-体液调节的研究,分析其发生机制,并观察神经、体液因素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方法通过夹闭颈总动脉、结扎剪断一侧减压神经、电刺激迷走神经、同时结扎双侧迷走神经、剪断双侧迷走神经、注射肾上腺素,观察家兔动脉血压变化,并用RM6240多道生理信号采集系统对家兔的动脉血压进行记录。结果夹闭颈总动脉,发现动脉血压升高;结扎或剪断一侧减压神经,刺激完整的主动脉神经及其中枢端均可引起血压的下降,而刺激该神经外周端血压基本不变;电刺激迷走神经,血压下降;同时结扎双侧迷走神经,动脉血压降低;剪断双侧迷走神经,电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血压下降;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后,血压降低。结论家兔的动脉血压是受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  相似文献   

8.
用参数SV/P_p探讨了家兔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反射时动脉顺应性的变化。加压反射时,SV/P_p减小(P<0.05),提示动脉顺应性减小;减压反射时,SV/P_p稍增大(P>0.05),顺应性变化无意义。文中根据反射时MBP、TPR、CO、SV、HR及P_P等参数的变化,分析了动脉顺应性变化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9.
生理学实验中的“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实验及药理学中的某些实验 ,在许多中等卫生学校甚至大专院校 ,都是以家兔作为实验对象 ,实验需进行颈总动脉插管 ,用以直接测量和记录动脉血压的变化。家兔的颈总动脉位于气管两侧 ,左右各一 ,通常实验选择右侧颈总动脉作为脑部血液供应的血管 ,左侧颈总动脉作为实验用动脉插管的血管。然后 ,在进行颈总动脉插管时 ,由于家兔过小或其它原因 ,偶尔出现动脉插管刺破血管壁或插管完毕后 ,插管与动脉结扎处的结扎线松动 ,动脉插管滑出等意外 ,致使动脉插管失败。一般需更换家兔…  相似文献   

10.
邹春鹏  胡榕  黄品同  赵雅萍  金慧佩  孙海燕  王亮 《浙江医学》2010,32(12):1757-1759,1772
目的 探讨应用应变-血压指数(SBPI)评价健康成年人颈总动脉弹性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取健康成年人208例,均应用应变和应变率成像、射频动脉僵硬度分析技术对颈总动脉进行检查.通过应变和应变率成像获得颈总动脉的最大圆周应变,同时测量被检者肱动脉血压,通过射频动脉僵硬度分析技术获得颈总动脉的顺应性系数(CC)、僵硬度系数(β)以及局部血压.计算颈总动脉的SBPI,并将SBPI分别与CC、β进行相关性分析;后将被检查者按照不同年龄分组,进行各组间的对比分析.结果 颈总动脉的SBPI与CC呈显著正相关,而与β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20~29、30~39和40~49岁组的SBPI、β、CC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50~59岁的β和CC参数与40~49岁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SBPI与40~49岁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24、25~29、30~34、35~39、40~44、45~49、50~54和55~59岁组中,β和CC两项参数在相邻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SBPI在相邻两组间差异则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BPI可作为评价颈总动脉弹性的新指标,并且较β和CC更精确、敏感.  相似文献   

11.
12.
颈总动脉结扎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通过颈内动脉回流压的测定,预测大脑侧支循环的代偿能力.方法对6例行颈总动脉结扎或切除的病人术中测量颈内动脉回流压.结果颈内动脉回流压在64mHg(8.8kPa)~85mmHg(11.33kPa)之间,6例术中、术后均无大脑并发症.结论颈内动脉回流压在一定水平,结扎或切除颈总动脉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在解剖一成年女尸时,见其右侧颈总动脉高位分叉,并发现颈外动脉分支的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面动脉多处变异,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56只家兔在麻醉、肌肉松驰和人工通气条件下,1.电和机械刺激舌咽神经舌支血压均显著下降,电刺激舌支和咽支积分膈神经放电振幅显著减小。2.电刺激舌支产生降压时,积分交感神经放电振幅显著减小。3.窒息兴奋期电刺激舌支积分膈神经放电振幅减小和血压降低显著,但抑制期不显著,而频率显著增快。结果表明:舌支传入抑制呼吸和心血管活动,咽支只抑制呼吸。  相似文献   

16.
两只狗在麻醉和长管窒息条件下,夹闭颈总动脉引起血压升高,早期升高7.7±2。5kPa,晚期6.0±3.2kPa。注射肾上腺素血压升高,早期16.0±8.6kPa,晚期11.1±4.0kPa。尼可刹米加快呼吸频率,早期4.0±0次/分,晚期0.7±0.6次/分。窒息前刺激舌咽神经对呼吸和血压无明显影响。初步表明随窒息加重这些作用会减弱,作用时间缩短,除舌咽神经外,和家兔实验结果类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动脉窦斑块对短时血压变异的影响,以及药物治疗对短时血压变异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0例原发性高血压,经彩超证实有颈动脉硬化的脑梗死患者,男性121例,女性79例,年龄为(61.1±7.2)岁。颈动脉窦有斑块患者137例(A组包括单侧窦部斑块者,双侧窦部斑块者,窦部和主干均有斑块者),颈动脉窦无斑块患者63例(B组),2组均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拜阿司匹林片,降压药物治疗,常规检查血脂、C反应蛋白(CRP),记录24h平均收缩压(24hSBP)、24h平均舒张压(24hDBP)、24h收缩压变异(24hSBPV)。跟踪随访1a,记录1a内脑梗死复发情况。结果 A组24hSBPV(14.1±2.9)大于B组(12.1±1.7),2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2组治疗后,24hSBPV较前减小,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颈动脉窦处斑块与血压变异密切相关,24h SBPV患者容易再次发生脑梗死,阿托伐他汀钙片及降压治疗能缩小24hSBPV,起到二级预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向颈动脉窦区注入枸橼酸钠,可以引起实验家兔呼气性呼吸频率变慢和呼吸抑制。其作用机理是枸橼酸钠刺激了颈动脉窦区感受器,通过迷走神经传入呼吸中枢引起的。至于颈动脉窦区感受器对枸橼酸钠的最小敏感量及致死量尚未见报道。经实验证实其最小敏感量为0.032mg/kg/min,从而对临床用药及饮料配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颈总动脉推注高渗甘露醇对减轻缺血性脑水肿的机制和效果。方法 :建立兔急性脑缺血模型 ,随机分为对照组、脑缺血 6h和 1 2h(非推药组 )、脑缺血 6h后和 1 2h后推药组 (颈总动脉推注2 0 %甘露醇 ) ,脑缺血 6h和 1 2h推药后 2 4h跟踪观察组 ,共 7组。用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 ,光镜下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 ,评价脑水肿程度。观察甘露醇脱水 2 4h后神经症状的恢复 ,评估兔运动功能。结果 :脑缺血 6h和 1 2h组脑组织含水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 (P <0 .0 5 ,P <0 .0 1 ) ;脑缺血 6h、1 2h后推药组脑组织含水量显著低于非推药组 (P <0 .0 1 ,P <0 .0 0 1 ) ,脑组织病理变化也明显轻于非推药组 ,尤以 6h组效果最佳。结论 :颈总动脉推注高渗甘露醇可明显减轻缺血性脑水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临床施行颈外动脉结扎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解剖 5 3具经体积分数为 10 %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 ,暴露头颈部的血管 ,测量甲状腺上动脉起始部位距颈总动脉分叉及甲状腺上动脉和舌动脉的距离 ,并观察颈外动脉的分支形状 ,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的位置关系。结果和结论 :甲状腺上动脉起始于颈外动脉、颈总动脉分叉水平、颈总动脉分叉水平以下者分别占 44 .34 % ,2 8.30 %和 2 7.36 % ;颈外动脉分支形状有树枝状和丛状 ,以树枝状为主 (94.34 % ) ;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的位置多为后外与前内的关系。但不能就此认为甲状腺上动脉起始处的动脉就是颈外动脉 ,也不能单凭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的位置关系来判断颈内与颈外动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