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宝山区自1996年就建立了以大病统筹为特色的合作医疗制度,并且视基金运作和农村经济等情况调整筹资标准,基本控制了农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鉴于我区近几年合作医疗报销基金的运作情况,以合作医疗住院频次较高的前4类病种为例,揭示实行约定医院管理可有效增强报销基金的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2.
1我市目前己实施的医疗保障制度1.l农民住院医疗保险1991年,我市的张集镇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率先在全市开展了农民住院医疗保险,随后在全市推广。到1995年,医疗保险参与率已达70%以上。该制度规定,农民每人每年交卫0~卫5元,因病住院每年人均系计赔付不超过5仅多元,保费的筹集、管理和赔付由乡镇保险办负责。实践证明,在尚未建立合作医疗制度的地区,农民住院医疗保险制度为保证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2农民住院合作医疗1994年,竹林桥镇通过借鉴张集镇农民住院医疗保险和…  相似文献   

3.
《现代医院》2004,4(3):91-91
为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根据卫生部有关要求 ,广东省卫生厅制定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示范县工作方案》 ,要求每个市在抓好面上工作的同时 ,重点建立 1至 2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示范县。  示范县工作标准   1.统一制度形式。2 .统一实施时间。3.提高合作医疗覆盖率。4 .筹资达到基本标准。5 .达到基本保障水平。6 .健全县级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救助基金制度。7.规范合作医疗资金管理。8.规范合作医疗统计。9.加强组织领导。10 .实行目标责任管理。(摘自《广东卫生》)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相似文献   

4.
回顾分析了过去10年深圳市龙岗区农村合作医疗住院病种情况,发现住院病种的变化不大。构成住院病种最主要的疾病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农村合作医疗必须面对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合作医疗发展概况 我省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合作医疗起源于50年代末,1968年,毛泽东同志对我省长阳县“乐国经验”给予肯定和赞扬。70年代初,全省实现了统一模式的合作医疗,到1978年,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达98%。但80年代初期,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大部分地区的合作医疗相继解体,到1989年,全省合作医疗覆盖率只有5%左右。进入9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民医疗保障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了完善农村卫生网络,解决广大农民看病难问题,省政府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卫生部门的主要任务是保障人民健康,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在农村,因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要求,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做好我国卫生工作的关键问题之一。一、完善农村合作医疗的基本构想(一)建立健全各级合作医疗领导组织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医疗涉及到政府的多个部门,为加强领导,统一协调,应成立由国务院领导任组长,卫生部、国家体改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农业部、民政部、计生委、劳动部和国家教委等有关…  相似文献   

7.
一、现状 泉州市自1968年开始创办农村合作医疗,20世纪70年代进入鼎盛时期,对解决广大农村、山区缺医少药困境和落实预防为主方针,功不可没。20世纪80年代以后,与全国各地一样,由于农村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革,个体诊所逐渐发展,合作医疗制度逐渐瓦解。1997年后,在各级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在集体经济较好的镇、村重新开始开展合作医疗试点。1998年,泉州市政府集中资金和力量,扶持350个行政村重建了合作医疗制度,但由于补偿水平低、筹资困难、管理不力等原因,重建不久的合作医疗很难维持。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上海市宝山区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保率正逐年提高,基金的运转管理呈平稳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人群对卫生需求提高,现行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筹资比例、参保率及管理上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对宝山区2001~2004年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筹资情况进行分析,为制订今后的有关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在何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我国试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过去的合作医疗制度相比,在政策支持力度、筹资机制、覆盖面与统筹面、管理体制、监督机制等方面都具有创新之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应吸取过去合作医疗制度垮台的各种教训,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在农村建立起健康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有效衔接可以提高农村贫困人群医疗保障水平,改善其健康状况。本文从医疗救助对象的受益情况、患者住院流向、住院费用几个方面,探讨了制度设计和管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政府建设农村医疗卫生的依据和职责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存在的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是农村医疗卫生体系不健全、保障制度缺失的表现。农村医疗服务的特点、医改过度市场化和政府干预不力导致农村医疗网络破损;保障制度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制度环境、监管等原因导致制度实际效力低下。因此政府一方面要完善和维护好农村医疗卫生网络,发挥网络的整体功能,另一方面应在制度建设的全过程——目标规划、制度设计、实施和监管中承担起责任。全面落实政府的责任还应建立起政府和农民之间的信任关系。适时推进政策的法制化。  相似文献   

12.
农民的参加意愿是影响合作医疗建立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参加意愿由保健制度决策分析结果决定。文章系统地探讨了农民在分析选择合作医疗与自费医疗的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包括信息缺陷、评价体系缺陷及反映缺陷等。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农村医疗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浙江农村的医疗状况和合作医疗的实施情况,为浙江农村医疗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课题组于2005年1月在浙江省12个镇的36个农村展开医疗现状的抽样调查.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与直接走访相结合,收集调查资料并予以统计学综合分析.结果各镇的农村医疗现状有较大的差别.调查对象中,半年患有较大疾病的占13.2%,农民年医疗费用占年收入的7.3%,担心因病返(致)贫和养老问题的占45.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与率为76.3%,但东西部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村、乡级卫生资源得到较好利用.结论浙江东西部的医疗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经济发展缓慢仍是改善医疗水平的主要制约因素.在规范农村医药市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其实施过程,提高乡村医生的水平、素质方面,仍得努力.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改革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就理论界近年来关于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实施目标的可行性、政府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中的定位、责任以及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构建模式的选择等问题的研究做出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5.
对改革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其合作基础应由"单赢"思路向"双赢"思路转变;保障职能由单纯医疗保障向医疗预防保障转变;医疗定点由行政指定向竞争择优转变;管理制度由软约束向硬约束转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与新农合系统的联网,使二者之间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实现农合患者住院费用实时结算。方法:开发一种通用的外挂接口程序,不需要对医院信息系统进行改造,只在HIS数据库中新建中间表,两系统通过中间表进行数据交互,即可实现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结果:实现双方数据交互的完整和准确。结论:提高了合管中心和医院的工作效率,具有良好的功能可扩展性和对农合政策的灵活适应性,值得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某军队医院医改前一年和医改后一年出院患者医疗特征的比较,重点分析医改政策因素的影响程度,对医改政策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提出科学化建议。方法:用SPSS13.0对原始记录进行统计描述,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通过对4141份出院人次资料分析表明,医改前后患者医疗特征无明显变化。结论:改革后患者医疗待遇得到区分,但医疗效率没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张守春  张永平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4):2689-2691,2693
[目的]了解怀仁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的现状,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方法]收集该县2004年和2005年合作医疗及相关卫生事业的数据并进行纵向比较分析。[结果]在前后两个运作周期内,该县在筹资标准不变的情况下,参合率有了显著提高;补偿模式中,不同等级医院起付线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补偿比例进一步提高;家庭帐户基金的支付比例和实际补偿比维持在较高水平,住院统筹基金支付比例较高,但实际补偿比却较低;参合农民享受住院服务更多的集中于县级及以上医院。[结论]该县应努力健全制度运行的配套设施,扩大筹资规模,正确引导家庭帐户的使用,增加补偿项目,提高补偿比例,同时及早完善乡村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9.
县域医疗服务体系是由多要素、多系统、多层次的矛盾运动和交互作用而形成的耗散结构,需要不断地对网络体系进行优化和调整应对医疗体系改革的逐步深化和新时代社会矛盾不断变化,从而满足县域内广大人民的医疗服务需求。本文针对县域医疗服务体系的耗散结构特征,从耗散结构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作用、涨落四大方面深入分析,以期通过建立协调机制、创新发展机制、联动机制、调控机制等县域三级医疗服务网络体系优化路径,为我国卫生体制与网络研究提供新型的方法,助推结构升级、层次联动、综合连续、运转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县域医疗服务网络建立。  相似文献   

20.
为改善农村就医状况,实现医疗服务方面的城乡公平,未来农村卫生体系的构建必然向城乡一体化的方向发展.用定性分析的方法,阐述了一体化模式下农村卫生体系的构建思路,以期对未来的农村卫生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