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尔及利亚地震灾后伤员灾害心理研究及航空运送心理辅助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在我院参加了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医疗组织以后,参与地震救援工作全面展开。在救援工作中我们发现,受灾人群普遍存在各类心理问题,迫切需要心理专业人才对受灾人群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辅导,同时急需建立救援医学心理学体系。2003年5月阿尔及利亚地震后,我院迅速派遣国际救援队医疗队员前往救灾,并成功运送5例伤员回国治疗,由于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灾害救援空运后送的医疗护理组织实施,以提高医疗救援成效.方法 对中国国际救援队组队10年来3次空运后送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第1次是2003年5月阿尔及利亚地震之后,5名伤员从阿尔及尔转送到北京,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26-49岁.其中1例为腰椎骨折合并右胫腓骨粉碎性骨折;1例为左桡尺骨骨折合并冠心病、心律失常;1例为右尺骨开放折合并糖尿病;1例为胸壁挫裂伤、可疑肺挫伤;1例女性患者为右跟骨粉碎性骨折,右外踝骨折,右下肢广泛软组织挫伤.  相似文献   

3.
地震灾后急危重伤员跨国远程空中转运的体会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今年5月阿尔及利亚发生强烈地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大量房屋倒塌。我国政府立即决定派出中国国际救援队赴阿尔及利亚实施紧急救援,在圆满完成阿境内的紧急救援行动后,将地震中受伤的我驻阿机构5名急危重伤员.由中国国际救援队实施跨国远程空中医疗转运,护运回国内进行治疗。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海军总医院第一医疗队在汶川地震救援中的医疗救援工作,探讨“蛙跳”医疗救援模式在地震灾害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海军总医院第一医疗队在四川省绵阳市地震灾区医疗救援的具体做法,分析总结成功实施医疗救援的工作特点。结果海军总医院医疗队在四川绵阳市北川县的医疗救援中,形成并成功实施“蛙跳”医疗救援模式:采取多种输送手段及早进入灾区中心,在相对安全区域建立医疗中心(安全岛),展开伤员的手术、治疗及前接和后送,并派出若干支医疗小分队随同工程救援人员深入现场搜救,对幸存者进行及时现场救治。结论在地震等自然灾害时,“蛙跳”医疗救援模式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医疗救援队的救援力量。  相似文献   

5.
巴拉考特地震灾区发病状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国际医疗救援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关注地区安全和人道主义救援的重要举措。地震灾害是突发性自然灾害,对人类及其生活环境带来各种破坏性后果,深入研究地震所致伤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对合理应用有限的医疗资源,更好地为灾民提供医疗服务有重要的指导作用。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发生7.8级的强烈地震,死亡8万多人,中国国际救援队奔赴地震重灾区巴拉考特地区实施人道主义救援,并在灾区展开了设备精良的中国流动医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医疗救援工作。本文对救援期间流动医院接诊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巴基斯坦巴拉考特地震灾区伤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制定地震灾区伤病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景福兰 《武警医学》2008,19(6):I0001-I0001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大地震,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武警总医院派出了由22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救援队随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其他分队一道作为国家救援队第一时间飞赴四川,为到达灾区最早的专业救援队,直接听从国家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指挥,  相似文献   

7.
印尼日惹地震救援中流动医院疾病谱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彭碧波  仝青英  杨造成 《武警医学》2006,17(10):785-786
2006年5月27日印尼日惹特区发生地震之后,中国国际救援队赴印尼受灾最重的班图尔县实施救援,并展开一所流动医院。笔者对流动医院连续16d救治伤病员谱进行分析,总结地震灾区疾病谱变化规律,为今后国内、外地震救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印尼日惹地震救援中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的研究和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6年5月27日凌晨,印尼日惹地区发生里氏6.4级地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中国政府派出国际救援队在地震灾区展开救援。此次救援中,救援队在地震灾区展开流动医院,历时19d,外科救治组共救治患者1000余例,首次大量开展各类大型手术,其中主要为骨折及脱位,现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9.
王明新  汪茜  杨轶  姜川  侯世科  韩玮  张谦 《武警医学》2010,21(4):358-359
北京时间2010—01—13凌展,海地发生里氏7.3级地震,死亡人数超过20万,中国政府派出国际救援队在地震灾区展开救援。此次救援历时15d,医疗分队共救治患者2500余例,其中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75例,结合2006年中国国际救援队印尼日惹地震救援中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患者28例,共计103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际救援队自成立以来共执行国际、国内大型灾害救援任务十余次,其中涉及洪水灾害的有2004年印尼海啸及2010年巴基斯坦洪灾救援,在这两次救援活动中,医疗救援工作占据了主要内容,这与地震救援的工作内容有明显的不同。现将2004年以来中国国际救援队参加的7次大型国内外救援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地震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灾害发生后及时有效地救援对挽救伤员生命非常重要。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特大的地震自然灾难,我院3支应急医疗队立即奔赴灾区,展开了医学救援工作。笔者就北川医疗队救治125例地震重伤员的现场经验和教训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地震灾区流动医院外科治疗组的展开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2005年,巴基斯坦西北部发生7.8级地震,中国政府派出国际救援队在地震灾区展开救援。此次救援中,首次在地震灾区展开流动医院。外科救治组在流动医院范围内展开,展开时间20天,共救治600余患者,开展了清创手术和全麻大型手术。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4月20日,四川省芦山县发生7.O级强烈地震。武警总医院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国家卫生计生委、武警总部的命令,迅速抽组由42人组成的两支医疗救援队,于当天紧急飞赴雅安市和芦山县重灾区,执行地震医疗救援任务。两支医疗救援队分别在武警部队后勤部副部长兼武警总医院院长郑静晨、武警总医院医务部主任刘惠亮的带领下,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克服余震不断、交通瘫痪等困  相似文献   

14.
地震灾害紧急医疗救援的难点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张庆江 《武警医学》2006,17(10):788-789
地震对人类危害极大,可以瞬间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面对震后灾区出现的大量伤员,如何合理区分轻重缓急,有效使用医疗资源,加强协调,使医疗救援力量发挥最大效能,是亟待解决的课题。笔者结合中国国际救援队执行多次国内、外紧急救援任务,探讨地震灾害紧急医疗救援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5.12"四川汶川地震后,我院医疗队赶赴平武县南坝镇参加地震医疗救援,在2008年5月13日~6月5日共24 d的医疗救援中,诊治伤病员1884人,进行清创手术252例,全部清创手术伤员均已痊愈,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刘术  蒋铭敏 《人民军医》2010,(11):833-834
2010年1月12日,海地首都太子港发生里氏7.0级地震,据无国界医师组织统计,本次地震共造成几十万人伤亡。地震发生后,国际社会迅速作出反应,展开救援行动。以色列政府派出了由以色列国防军医疗队抽组的救援队,在当地组建野战医院,开展人道主义医学救援。现将有关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对外称中国国际救援队)是一支国家级专业救援队,先后参加过5次大型的国内救援和6次国际救援。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州发生里氏7.1级强震,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指示,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于当日下午即抵达灾区。之后即在灾民最多、伤员最集中的体育场搭建第一所流动医院,包括重症抢救、外科手术、医技检查、留观输液等医疗帐篷。  相似文献   

18.
从海外地震救援谈信息情报对医疗物资准备的重要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2006年5月27日印度尼西亚日惹地区发生里氏6.4级地震,这是印度尼西亚继2005年12月的地震-海啸而后发生的第2次破坏性地震,也是中国国际救援队第5次赴海外救援,在历次的救援任务中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其中信息情报对医疗物资准备的重要性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玉树地区平均海拔4493.4m,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发生7.1级地震。我院野战医疗队于地震发生当天紧急出发,以最快的速度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分秒必争展开野战医院医疗救援,现就玉树灾区救援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钟道柱  余漩  欧阳伟  鱼敏 《人民军医》2010,(10):737-739
国家应急医疗救援队是国家、军队突发事件卫勤救援的重要力量。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后,根据上级命令,第四军医大学紧急组织60人的国家应急医疗救援队,自4月15日晚到达玉树,至5月7日最后一批队员归建,共收治伤病员1763例次,手术45例,军人门诊724例次,圆满完成了任务。这是第四军医大学国家应急医学救援队组建以来首次执行任务,是对医学救援队参加非战争军事行动救援能力的一次实战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