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衰的疗效观察Observationontheeffectofusingnasal(facial)maskBiPAPventilatorfortreatingCOPDpatientscomplicat...  相似文献   

2.
用BiPAP呼吸机治疗了24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结果表明:BiPAP呼吸机治疗可明显提高PaO_2和SaO_2(P<0.01),降低PaCO_2(P<0.05),心率、呼吸频率减慢,神志障碍者恢复。表明BiPAP呼吸机是治疗COPD并Ⅱ型呼衰的一种有效的通气方式。  相似文献   

3.
机械通气是抢救、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的重要方法。近几年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已成为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之一。现将应用BiPAP呼吸机对36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  相似文献   

4.
经鼻罩双水平正压(BiPAP)呼吸机加单向活瓣对1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衰进行通气治疗,并以同期12例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给鼻导管吸氧作对照观察。  相似文献   

5.
鼻面罩BiPAP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12例王志香1宾威2何权瀛2侯丽萍1李罡1包钢职工医院呼吸内科1(014010)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某些因素(如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等)可使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患者发生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6.
报道采用BiPAP呼吸机经面(鼻)罩治疗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7.
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呼吸衰竭病人23例,证明该机能有效地提高PaO2,同时降低PaCO2,临床疗效较传统控制性氧法治疗COPD呼吸衰竭好。  相似文献   

8.
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对2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进行通气治疗,并采用病例自身对照观察,结果发现,治疗后PaO2明显升高(P<0.01),PaCO2比治疗前明显下降,相差显著(P<0.01);此外,患者呼吸频率和心率减慢,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动作的征象消失,神志障碍者恢复,该呼吸机不用气管插管或切开就可使PaO2上升,PaCO2下降,临床症状缓解,这为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无创性治疗提供了较好的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在一定的诱发因素下如急性下呼吸道和肺部感染等 ,常出现急性呼吸衰竭或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我科通过应用BiPAP呼吸机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并测定治疗前及治疗 2h的血气分析 ,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取 2 0 0 1年 6月~ 2 0 0 2年 5月在本科治疗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 14例 ,均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患者血气分析标准PaO2 <8.0kPa、PaCO2 >6.67kPa。1.2 方法 在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前取 2ml肝素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然…  相似文献   

10.
①目的探讨BiPAP面罩式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急性Ⅱ型呼吸衰竭(呼衰)治疗中的价值。②方法观察21例COPD并呼衰病人应用BiPAP面罩式无创通气治疗2d后,血气(PaO2,PaCO2和pH值)分析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与同期病情相似的21例呼衰进行常规综合治疗病人及22例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病人的结果作比较。③结果治疗前3组病人的PaO2,PaCO2和pH值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BiPAP组和插管组分别与治疗前比较,3项血气指标改善显著(t=2.500~10.231,P<0.05,0.01),病人症状减轻或缓解;插管组较BiPAP组血气改善更明显(t=2.802~3.630,P均<0.01);对照组仅低氧血症和紫绀得到改善(t=5.565,P<0.001)。④结论BiPAP面罩式无创通气可改善COPD合并Ⅱ型呼衰病人的血气指标及临床症状,但对极危重病人应用要慎重  相似文献   

11.
BiPAP治疗梗阻性肺病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徐毛冶,戴法昭,伊桂贞,郭岭,申秀玲(内蒙古自治区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基础病变是气道阻塞,已有报告用无创性压力支持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 ̄[1]。我科于1994年2月至6月,对10例合并Ⅱ...  相似文献   

12.
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对2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进行通气治疗,并采用病例自身对照观察,结果发现,治疗后PaO2明显升高(P〈0.01),PaCO2比治疗前明显下降,相关显著(P〈0.01);此外,患者呼吸频率和心率减慢,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动作的征象消失,神志障碍者恢复,该呼吸机不用撖这插管或切开就可使PaO2上升,PaCO2下降,临床症状缓解,这为  相似文献   

13.
评价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对慢性阻塞性病(COPD)急性加重期Ⅱ型呼衰患者的疗效。方法:在相同的常规治疗下,BiPAP治疗组25例应用BiPAP通气经鼻(面)罩给气,对照组21例经鼻导 氧,用血气分析仪及脉搏血氧 度仪分别监测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PaO2、SaO2、PaCO2呼吸率及心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BiPAP组PaO2、SaO2较对照组显著提高,而PaCO2、呼吸率及心率的变化。结  相似文献   

14.
应用双相气道内正压呼吸机(BiPAP)对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康复期和呼吸衰竭稳定性进行临床观察发现,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升高(P〈0.01);肺活量及用力肺活量轻度升高;1例3次发生急性左心衰、急性肺水肿致急性呼衰患者治疗后,病情很快改善;1例阻塞性夜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者应用效果满意。该机应用简便、安全,对心率血压无明显影响,为COPD康复期、急性左心衰兼肺水肿的治疗提  相似文献   

15.
应用双相气道内正压呼吸机(BiPAP)对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康复期和呼吸衰竭稳定期进行临床观察发现,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升高(P<0.01);肺活量及用力肺活量轻度升高;1例3次发生急性左心衰、急性肺水肿致急性呼衰患者治疗后,病情很快改善;1例阻塞性夜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者应用效果满意。该机应用简便、安全,对心率血压无明显影响,为COPD康复期、急性左心衰兼肺水肿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常出现呼吸衰竭,我科通过应用BiPAP呼吸机对COPD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并测定治疗后1h及2h的血气分析,发现使用BiPAP呼吸机后PaO2较使用前明显升高(P<0.01),PaCO2则较使用前明显下降(P<0.05),而pH值无明显改变,现表1 BiPAP呼吸机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比较x±s使用前使用1h后使用2h后P值pH值7.331±0.8817.337±0.0657.323±0.071>0.05PaCO2(kPa)10.10±2.108.81±2.068.97±2.54<0.05PaO2(kPa)4.97±1.568.47±1.658.20±1.73<0.01  使用后1h及2h与使用前…  相似文献   

17.
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COPD呼衰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1993年3月~1996年3月对40例COPD呼衰患者,在有效抗感染,改善通气功能,纠正呼衰心衰前提下用BiPAP呼吸机双相正压通气治疗,显示较常规持续低流量吸氧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升高,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下降,改善通气和氧合功能,减少气管插管及切开,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费用。而且疗效满意。现将治疗观察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40例COPD患者,男22例,女18例,年龄43~71岁,均神志清楚,有自主呼吸,均在原治疗基础上配合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  治疗方法:BiPAP参数选用自主呼吸模式(S)吸…  相似文献   

18.
对11例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经鼻导管吸氧(FiO2〈35%)仍处于早、中期呼衰者,施行面(鼻)罩双水平气道正压(Bi-level Positive Qirway Pressure,BiPAP)辅助通气,吸气相正压(IPAP)为1 ̄1.5kPa,呼气相正压(EPAP)为0.2 ̄0.5kPa,观察治疗前后PaO2,PaCO2,SaO2,潮气量估计值等临床指标的变化,经配对t检验,结果均有显著性差  相似文献   

19.
BiP_AP呼吸机面罩通气治疗慢性呼吸衰竭附属医院肺科杭建明,张兰石,胡盛莉,赵夕武,李坚人工通气是抢救、治疗慢性阻露注肺疾病(COPD)、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的重要方法。近年来,国外文献报道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经面罩机械通气治疗取得一定疗效[1]。本文?..  相似文献   

20.
于学忠  赵向一 《北京医学》1999,21(3):148-150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所致呼吸衰竭43例,采用BiPAP呼吸机进行治疗,同时对治疗过程中的呼吸循环系统变化进行观察。结果发现,BiPAP确实有助于呼吸衰竭的纠正和呼吸肌的恢复,从而增加潮气量,降低呼吸频率和耗氧量。对循环系统无明显影响。所以,双水平正气道压力通气不失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一种较好的无创通气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