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TIPS术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再出血率及生存期的影响,了解TIPS对于晚期肝硬化患者的价值意义。方法 76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分为行TIPS术治疗组38例、对照组38例,观察两组生存率、再出血率、肝性脑病发生率,其中治疗组再次根据Child分级分组,观察组内肌酐值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生存率及肝性脑病均高于对照组,但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Child分级分组后观察发现A级、B级、C级患者行TIPS术前后比较发现,Child B级患者行TIPS术后1周复查血清肌酐明显降低,肾脏功能得到改善。而对于C级患者影响不大。结论 Child C级患者,即使行TIPS术仍对于延长生存期无多大意义,在患者选择治疗时首选为肝移植。对于Child A级、B级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内镜治疗失败情况下,TIPS术仍是患者提高生存率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肝癌和肝硬化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与肝癌及其合并症、肝硬化、肝功能分级及肝硬化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应用化学比色法检测34例肝癌患者,45例肝硬化患者及20例正常人血清NO水平。结果:肝癌组血清NO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及正常对照组;肝癌合并代偿期肝硬化血清NO高于合并慢性肝炎者;肝硬化组血清NO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并且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增加而升高,A级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B级与A级、B级与C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并发肝肾综合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较无并发症肝硬化者NO明显升高。结论:内源性NO在肝癌及肝硬化时合成增加,且与肝癌合并症、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及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血清NO测量有助于肝癌及肝硬化病情的临床评估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获得性肝性脑部变性(AHCD)影像学特点及其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 23例肝硬化失代偿患者(A组)、21例肝硬化代偿患者(B组)和30例正常人(C组)行颅脑MRI检查和食管钡餐检查,同时行Child-Pugh评分.在T1WI上测量豆状核和中脑信号强度,分析MRI和钡餐检查征象以及与临床表现关系.结果 MRI示A组脑部病变信号强度明显高于B、C组(P<0.05).肉眼诊断:A组AHCD发病率高于B组(P<0.01),有食管静脉曲张患者AHCD发病率和Child-Pugh评分均较无静脉曲张患者高(P<0.01),有AHCD患者Child-Pugh评分高于无AHCD病人(P<0.01).结论 肝硬化失代偿是AHCD发病重要因素,颅脑MRI和食管钡餐检查能够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为及早治疗提供重要影响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的水平,分析评估肝功能状态,并探讨临床意义。方法对肝硬化60例患者按照Child-Pugh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分A、B、C级3组,按临床分期分为失代偿期和代偿期,检测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以及总胆红素、白蛋白。另选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比较其差异。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肝硬化失代偿期均低于代偿期、对照组(P<0.01或P<0.05),而代偿期尽管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分级间存在C级组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人脐血干细胞经外周静脉移植治疗不同程度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 65 例, 分为干细胞组 34 例, 其中 Child-Pugh A 级 13 例、 B 级 14 例、 C 级 7 例, 在常规保肝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对照组 31 例, 其中 Child-Pugh A 级 11 例、 B 级 13 例、 C 级 7 例, 给予常规保肝治疗。于治疗后 2、 4、 12 及 24 周观察不同程度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和凝血功能变化, 并观察临床症状改善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Child-Pugh A、 B 级患者干细胞组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Child-Pugh C 级患者 2 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改善情况: Child-Pugh A、 B 级患者干细胞组白蛋白 (ALB)、 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 治疗后 2、 4、 12、 24 周均较治疗前升高, 且干细胞组于 12、 24 周均较对照组升高; 干细胞组胆碱酯酶 (CHE) 治疗后 4、 12、 24 周均较治疗前升高, 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组丙氨酸转氨酶 (ALT)、 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 总胆红素 (TBIL)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细胞组 Child-Pugh C 级患者治疗后 ALT、 AST、 TBIL、 ALB、 CHE、 PTA 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 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 经外周静脉移植脐血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安全有效, Child-Pugh A、 B 级患者的疗效优于 Child-Pugh C 级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对两种保肝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为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选择较优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2012年入院,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符合Chlid-Pugh分级为B~C级的患者。将入选患者分为A、B、C 3组,分别应用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注射液、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进行保肝治疗,但由于A组的Child-Pugh分级所占比例与B组、C组存在统计学差异,排除A组,只观察B、C两组的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B、C两组的治疗时间分别为(15.5±8.55)d和(12.13±7.61)d;总有效率分别为50%和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总成本分别为(1 640.52±905.26)元和(2 576.51±1 615.99)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B组方案较佳。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水平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红缨 《淮海医药》2002,20(6):466-467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方法检测肝硬化患者66例及正常对照组22例的血清总胆汁酸.结果肝硬化组TBA(49.6±47.8) 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6.4±2.5) μmol/L,P<0.01;且在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中,具有C级>B级>A级的规律.结论 TBA对判断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状态、Child-Pugh分级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与Child-Pugh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统计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在Child-Pugh各级别中的比例,并计算出并发肝性脑病、腹水并发症的比例及血清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的均数值。结果肝硬化是否并发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与Child-Pugh分级相关,且大多数出血患者血清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异常。结论Child-Pugh分级越重,患者出血危险性越大。  相似文献   

9.
酒精性肝硬化是欧美国家肝硬化的重要原因。在我国主要原因是病毒性肝炎,但近年来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及酒精消耗量的增多,我国酒精性肝病的发病也呈逐年增加趋势。但关于酒精性肝硬化的治疗报道不多。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以1998-01~2002-03间住院的酒精性肝硬化为研究对象,肝功能代偿评价按Child-Pugh分级。治疗组31例,男29例,女2例,年龄31~67岁,平均51.6岁,病程10~35年,Child-Pugh A级7例,B级15例,C级9例。对照组29例,男27例,女2例,年龄30~63岁,平均50.5岁,病程9~35年,Child-Pugh A级6例,B级13例,C级10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长期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及对患者肝肾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300例乙肝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Child-Pugh分级A、B、C级,分别划分为A、B和C组,各100例。3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治疗260周,并进行6年随访。比较3组患者治疗260周后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Child-Pugh评分、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载量、白蛋白(ALB)水平,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随访6年后的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后,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9.00%)高于B组(78.00%)和C组(72.00%),P<0.05;且3组患者的Child-Pugh评分、HBV DNA载量、ALT、AST和TBi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ALB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3组BUN和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随访,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7.00%、3.00%)低于B组(16.00%、5.00%)和C组(19.00%、9.00%),A组生存率(46.33%)高于B组(32.15%)和C组(21.62%),P<0.05;3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长期治疗不同Child-Pugh分级乙肝肝硬化患者,可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低,对患者肾功能影响较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洪江  刘娟 《上海医药》2015,(7):47-49
目的 :探讨慢性乙肝合并肝硬化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乙肝表面抗原(HBs Ag)水平与肝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215例,根据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将患者分为3组,其中A组(Child-Pugh A级)75例,B组(Child-Pugh B级)73例,C组(Child-Pugh C级)67例;全部患者均检测ALT、HBsAg水平。结果 :A组ALT、HBsAg水平均明显低于B、C组,B组ALT、HBsAg水平均明显低于C组;且A组ALT异常率明显低于B、C组,B组ALT异常率明显低于C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论 :慢性乙肝合并肝硬化患者血清ALT、HBsAg与肝功能显著相关,ALT、HBsAg水平越低,肝功能受损程度越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近期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136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采用简单抽样法随机分成替比夫定组(A组)和常规治疗组(B组),各68例。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情况,记录其用药后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治疗后, A、B两组Child-Pugh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其中A组为(5.1±0.3)分,与B组的(7.8±0.5)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组总有效率为97.1%,同B组的70.6%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组给药后出现头痛、皮疹、疲劳等轻微反应者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其余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予以常规疗法联合替比夫定方案,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TGF-β1、TNF-α水平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61例肝硬化患者,其中肝功能Child-Pugh A级19人(A组),Child-Pugh B级25人(B组),Child-PughC级17人(C组),以及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应用ELISA法检测TGF-β水平,应用RIA法检测TNF-α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TGF-β1、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且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增加而升高(P<0.01).结论:血清TGF-β1和TNF-α反映了肝纤维化程度,在肝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小板生成素(TPO)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以明确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减少的原因。方法选取4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Child-Pugh A级15例、Child-Pugh B级15例、Child-Pugh C级10例),另选取20例年龄和性别与肝硬化组相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入院后空腹采血,离心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TPO含量;同时检测血常规、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脾脏B型超声由同一医师在相同条件下由同一超声仪测量。结果肝硬化组PLT低于健康对照组,脾脏厚度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TPO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分级A、B、C级组PLT均低于健康对照组,脾脏厚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B、C级组TPO均低于A级组、健康对照组;A级组TPO、PLT均高于B、C级组,脾脏厚度均低于B、C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上,随着肝功能的下降,TPO与PLT、ALB、PTA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98、0.619、0.766,P<0.01),TPO与TBIL呈负相关(r=-0.641,P<0.01),脾脏厚度与PLT呈负相关(r=-0.587,P<0.01)。结论血清TPO水平下降和脾脏肿大可能是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血清TPO水平可以作为反映肝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董明珍  张勇刚 《安徽医药》2016,37(9):1147-1149
目的 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神经精神症状误诊肝性脑病的原因与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重庆南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2009年1月至2014年7月肝硬化失代偿期住院完患者62例,入院后诊断为肝性脑病的34例患者为A组,入院后确诊误诊为肝性脑病的28例患者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时肝功能主要生化指标、入院后到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时间、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前有无肝性脑病诱因、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率及住院期间再次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情况。结果 A组总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活动度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A组入院后到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时间显著晚于B组(P<0.05),A组因消化道出血、感染、排放腹水及进食高蛋白质诱因的比例显著高于B组(P<0.05),A组HBV复制阳性率高于B组(P<0.05),A组住院期间再次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比例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出现神经精神症状,除考虑肝性脑病外,对持续饮酒患者突然中断饮酒,要考虑酒精戒断综合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97例。根据是否合并真菌感染,分为真菌感染组(17例)和未真菌感染组(180例)。收集患者年龄、性别、住院天数、凝血酶原时间、肝功能分级、血清白蛋白水平、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有无糖尿病、有无肝性脑病、有无侵入性操作史、有无消化道出血、有无自发性腹膜炎、有无饮酒史等临床资料,分析合并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97例患者的真菌感染发生率为8.63%,住院天数、肝功能分级、血清白蛋白水平、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复杂,感染不易及时识别,应加强临床防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联合测定肝病患者血清胆固醇(CHO)与总胆汁酸(TBA)的含量水平,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60例肝病患者按照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法分级后与80例健康者比较血清中CHO与TBA水平。结果肝硬化组和肝癌组血清CHO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而TB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HO在肝硬化组C级中最低,与A级和B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级和B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A在A级、B级和C级各级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增高而增高。结论肝病患者CHO、TBA能敏感反映肝功能及肝硬化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与CTP分级等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短期生存状况进行相关性回顾性分析,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3个月、1年的病死率。方法应用MELD、MELD—Na计算公式及CTP分级分别对119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评分及分级,比较不同MELD评分(≤9、10~19、20~29、≥30分)组及CTP不同分级患者(A、B、C级)3月和1年的病死率,并分析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访3月、1年预后的临床特征。结果MELD评分≤9、10~19、20.29、≥30分者,3个月内死亡率分别为:2.17%,10.71%、64.29%和100%;1年病死率分别为:26.09%、32.14%、57.14%和100%,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3月组P〈0.05,1年组P〈0.01)。表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短期(3月与1年)病死率与MELD分值有关。以R〉18分为界分组比较3月、1年的病死率,结果显示〉18分的3月、1年病死率明显高于≤18分组,差异有极显著性(两组P〈0.01)。CTP分级显示:A、B、C级3个月内各组死亡率分别为6.78%、15.38%、42.86%,各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1年病死率分别  相似文献   

19.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失代偿期门脉高压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一种较常见急症。经内镜注人硬化剂(FVS)是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可用于控制急性出血的止血,也可用于预防性治疗。我科于1993年以来对11例门静脉性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进行18例次FVS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肝功能、B超或CT、食管钡餐透视或纤维胃镜检查,确诊为门脉性肝硬化失代偿期、食管静脉曲张。肝功能按Child分级:A级2例,B级8例,C级1例。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按日本门静脉高压症研究会议标准分级:Ⅳ期4例,Ⅲ期6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分析16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了解TGF-β1与肝炎后肝硬化的中医辨证分型及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6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按Child-Pugh分级法进行分级,同时检测血清TGF-β1水平。结果在肝郁脾虚组中以Child-Pugh分级A级为主占87.0%;在湿热内蕴、脾虚湿盛组中以B级为主;在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组中以C级为主。TGF-β1水平在Child-PughA、B、C 3级中呈逐渐上升的趋势(P<0.01或0.05)。结论 Child-Pugh分级与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存在一定规律,可用于指导肝炎肝硬化的中医辨证分型;血清TGF-β1水平与肝硬化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并且随着Child-Pugh分级进展,呈上升趋势;血清TGF-β1水平的变化也可以反映肝硬化患者的病情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