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剖宫产围手术期规范化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使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更为合理。方法随意抽取本院产科2011年7月~2011年12月剖宫产手术病例150例作为非干预组,抽取2012年7月-2012年12月剖宫产手术病例150例作为干预组,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选择、给药时机、抗菌药物的使用疗程、联合用药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后预防用药合理,以第一代头孢类为主,抗菌药物使用疗程大大缩短,给药时机也得到了明显改善,联合用药次数明显下降。结论采用干预方法显著提高了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率,对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王丽  董雪  李林楷  杨富恒  许慧芳 《抗感染药学》2019,16(12):2065-2069
目的:评价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对乳腺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利用医院HIS 系统抽取2010 年第4 季度(整治前)及2012 年第4 季度、2014 年第4 季度、2016 年第4 季度和2018 年第4 季度(整治后)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手术病例901 例资料,分析其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901 例乳腺手术围术期患者中,预防用药率、用药时机、药品品种选择等方面基本趋于合理;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由整治前100.00% 降至整治后14.16%;预防用药时机合理率由整治前0.00% 上升至整治后100.00%;药品品种选择整治后也更趋于合理,均选用第1 代头孢菌素,但预防用药疗程整治后24 h 内停药的比例仍然高于40.00%。结论:经抗菌药物专项整治,乳腺手术围术期患者预防用药不合理的现象得到显著改善,但在使用时间等方面仍需加大干预力度,以确保用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本院在实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剖宫产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12月(整治前)及2013年1-12月(整治后)剖宫产手术病历各300份,比较两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比例、抗菌药物品种、用药时机、用药疗程及联合用药情况。结果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均为100%,但药品选择正确率由31.67%上升到93.33%,给药时机正确率由26%上升到91.67%,24 h内停药率由28%上升到80%。结论实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本院剖宫产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问题,需持续改进,进一步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情况及其合理性,为临床围术期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月赣县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74例行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xcel软件分析入选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相关情况,以及药物选用、用药时机、适应证、用药疗程和联合用药等方面的合理性。结果:274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106例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8.69%;其中使用率较高手术为体表肿物切除术和疝气手术;给药时机合理的为95例(占89.62%),给药疗程合理的为97例(占91.51%),适应证合理的为100例(占94.34%);给药时机中疝气手术给药时机不合理率为最高(占14.29%),其次为乳腺手术(占12.50%);给药疗程中不合理率最高的为甲状腺手术(占11.54%),其次为疝气手术(占9.52%);适应证不合理率最高的为甲状腺手术(占7.69%);联合用药34例,联合用药率为32.08%,且均为二联用药;抗菌药物种类方面以第1代头孢菌素的使用率为最高(占17.86%),其次为第2代头孢菌素(占45.00%)、第3代头孢菌素(占13.57%...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院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法,统计我院2011年1-12月100例剖宫产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用药合理性。结果:100例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达100%,用药疗程不合理55例(55%),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5例(5%),联用不合理2例(2%),无药敏试验支持更换药物5例(5%)。结论:我院在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仍存在许多问题,应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围手术预防抗菌药物处方点评系统的应用效果,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调查我院1871例清洁手术,将967例系统运行前的病历分为对照组,904例系统运行后的病历分为实验组,观察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点评系统运行前后清洁手术预防用药情况,评价系统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清洁手术患者住院天数、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疗程、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药品费用( P<0.001)。同时明显提高了抗菌药物选择合理率、疗程合理率和用药时机合理率( P<0.001)。结论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点评系统明显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降低药品费用和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7.
李姣姣 《抗感染药学》2023,(12):1262-1265
目的:分析医院胸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与合理用药状况,为临床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收治的391例Ⅰ类、Ⅱ类切口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给药时机、用药疗程、用法用量等信息,分析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与合理用药状况。结果:391例手术患者中,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患者332例(占84.91%),其中Ⅰ类切口手术138例(占35.29%),其中79例(占57.25%)患者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且抗菌药物以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拉氧头孢和头孢噻肟-舒巴坦钠为主)、Ⅱ类切口手术253例(占64.71%,患者均在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以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和拉氧头孢为主;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79例患者中,45例患者于术前30~120 min或麻醉开始用药,给药时机合理性为56.96%;Ⅱ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253例患者中,167例患者于术前30~120 min或麻醉开始用药,给药时机合理性为66.01%;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7...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综合干预措施在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管理中的效果,提高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干预前2014年已出院清洁手术病历528例为对照组、干预后2017年已出院清洁手术614例为干预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从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预防用药时机合理性、抗菌药物品种选择、用药适应症合理性、疗程合理性、联合用药合理性、住院费用以及住院天数等方面进行统计,对比干预前、后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上述各项的效果。结果:两组在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预防给药时机合格率、品种选择合格率、无适应症用药合格率、疗程合理性、联合用药、抗菌药物人均费用、住院药品人均费用、平均住院天数以及人均用药天数等,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我院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在综合干预措施后合理性得到大幅度提升,综合干预措施有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2012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通过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1月我院剖宫产病例601份,从抗菌药物品种的选择、首次用药时机、使用疗程、抗菌药物费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601例剖宫产患者中,100%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以头孢拉定为主,首剂均断脐后使用,平均用1.52 d,抗菌药物费用占住院费用比0.55%。结论我院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基本规范,但个别病例用药时间偏长,欠合理。  相似文献   

10.
比较我院2011-2014年(专项整治前后)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结果表明,整治前存在用药时机不合理、用药疗程过长、用药品种选用起点高、无指征联合用药等问题;整治后各种问题逐步改善,对我院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具有重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及了解本院5年来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2008—01—2012—12每月随机抽取一个手术科室病历30份,5年间共抽取手术病历1800份。分别从用药时机、品种选择、用法用量、术中追加、用药时间和联合用药等6方面,对围手术期预防用药进行合理性评价、分析,并对历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800份病例中使用抗菌药物1462例,抗菌药物选择合理占81.22%,给药时机合理67.03%,用法用量合理为95.28%,用药时间合理为75.03%,术中追加药物合理为59.33%,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占52.88%。结论本院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各项指标合理的比例总体较高。从5年的横断面来比较,各项指标不合理比例呈下降趋势。可见近几年本院对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监控及综合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整治前后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产科2009年3~5月及2012年1~3月住院患者220份病历资料进行调查,探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结果抗菌药物整治前后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总的使用率分别为95.5%,94.4%,平均用药时间分别为4.7d,3.8d,最长预防用药时间分别为7d,6d。结论经过抗菌药物整治以后,剖宫产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下降了1.1%,平均用药时间缩短0.9d,二联及三联用药比例分别下降了22.9%,2.6%。最长预防用药时间缩短1d。但是仍存在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不恰当,联合用药不合理,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过长,用药时机不规范,用法用量不规范,标本送检率低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监管,促进围手术期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西京医院剖宫产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干预前后的使用情况。方法:选择干预前后,符合要求的剖宫产手术患者病历各200例,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和《2013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要求,分析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合理性,并评价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干预前200例患者中预防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的使用率为96.00%,抗菌药物平均费用为1 737元;干预后200例患者预防性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为13.00%,抗菌药物平均费用为156元。结论:通过临床药师对妇产科围术期患者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况分析,进行事前宣传、事中干预、事后处罚的一系列具体措施,不合理用药情况明显下降,促进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减轻了患者医疗费用的负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剖宫产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国家颁布的规范和文件制定评价标准,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铜陵市第四人民医院/铜陵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400份剖宫产病历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 400例剖宫产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100.00%。抗菌药物使用频次最高为头孢美唑227例次(55.10%);抗菌药物一联用药388例(97.00%),二联用药12例(3.00%);头孢美唑、头孢哌酮舒巴坦、乳糖酸阿奇霉素、头孢他啶、美洛西林钠和美洛西林舒巴坦的DUI> 1;给药时机以断脐后给药、术后给药为主,分别为348例(87.00%)、45例(11.25%)。围术期发生感染患者32例(8.00%),其中断脐后给药感染发生率为7.18%,明显低于术后给药的15.56%(P <0.05);药物品种选择、给药疗程和给药时机不当是造成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不合理的主要原因。结论剖宫产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且存在滥用的现象,医院应加强管理,临床药师应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本院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0年手术患者病历180份,对抗菌药物种类及用药时间、联合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0份病历,抗菌药物使用率达97.8%;给药途径全部为静脉滴注;平均用药时间为4.9d;用药合理率为52.3%。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抗菌药物使用率高、给药时间不当、用药疗程长等。结论本院围术期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监管,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院剖宫产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现状,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09年7—12月所有剖宫产病例共计371例,对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频次最高的是甲硝唑351例(42.24%);347例(93.53%)患者采取术后给药方式;围术期用药时间疗程主要集中在72~120h(81.67%);少数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单次剂量选择存在不合理。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剖宫产围术期预防用药管理,加大对临床科室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将围术期用药纳入医院合理用药考评标准,建立健全临床药师制度,进一步规范临床用药行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剖宫产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茵药物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随机抽样法抽取2012年1—10月我院剖宫产手术患者出院病历共200份,对抗茵药物的选择、给药时间、联合用药情况、用药疗程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我院剖宫产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率最高的抗菌药物为头孢唑林;单一用药者197例,占98.5%;给药时间均为术中断脐后;用药疗程为48h者128例,占64%。结论:我院剖宫产手术围术期预防性用药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干预前后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的对比情况,了解围手术期抗菌药管理和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2011年10~12月196例及2012年10~12月21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出院病例抗菌药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预防性抗菌使用的不合理率从干预前的77.55%下降为干预后的17.62%,抗菌药的使用不合理性明显降低(P〈0.05)。但在药物选择、疗程、剂量等方面仍存在不合理现象。结论:干预措施对减少抗菌药应用的不合理现象作用明显,但不合理用药现象仍存在,需进一步加强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2018年荆门地区10家医院剖宫产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加强荆门地区医院剖宫产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管理。方法 回顾性抽取荆门地区2018年10家医院(三级综合医院4家,二级综合医院3家,专科医院3家)剖宫产手术患者病历968份,对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首剂给药时机、给药疗程和联合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参与调查的10家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均达100%,品种选择合理率三级医院79.5%,二级医院75.4%,专科医院87.8%;首剂给药时间三级医院和专科医院均在脐带结扎后,二级医院69.4%在脐带结扎后,30.6%在术后给药;平均给药疗程三级医院为2.7 d,二级医院为3.5 d,专科医院为2.3 d。抗菌药物的使用大部分为单用,但也存在少数患者有二联用药,无三联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结论 荆门地区医院剖宫产围术期抗菌药物品种的选择趋于合理,用法用量逐步规范合理,但首剂给药时机和用药疗程仍存在不合理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