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胜坤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8):2744-2745
目的:探讨螺旋CT对成人肠套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54例成人肠套叠的CT表现资料.结果:54例成人肠套叠的原因分别为:恶性病变包括结肠癌15例,淋巴瘤5例,转移瘤1例,共21例;良性病变包括脂肪瘤30例,平滑肌瘤2例,结肠息肉1例,共33例.表现为小肠-结肠套叠22例,小肠型肠套叠5例,结肠-结肠型肠套叠27例.CT直接征象:靶征48例,彗星尾征3例,肾形征3例,其间肠系膜脂肪套入形成半月形或环形征象35例,如套入部与鞘部肠壁间的气体则形成偏心或外周气泡18例;间接征象;肠壁增厚47例,近侧肠腔不同程度的扩张40例,肠梗阻39例,邻近肠系膜或筋膜浸润21例.结论:肠套叠的CT表现较有特征性,其原发病变CT检出率较高,对脂肪瘤等尚可作出可靠的定性诊断.因此,CT检查是成人肠套叠较理想的影像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2.
成人肠套叠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祖华  余日胜 《江西医药》2007,42(2):112-114
目的 探讨CT对成人肠套叠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5例成人肠套叠的CT表现.结果 15例成人肠套叠的原因分别为:恶性病变包括结肠癌3例,淋巴瘤2例,转移瘤1例,共6例(6/15);良性病变包括血管瘤2例,粘膜下脂肪瘤4例,平滑肌瘤2例,结肠息肉1例,共9例(9/15).表现为小肠-结肠套叠5例,小肠型肠套叠3例,结肠-结肠型肠套叠7例.CT直接征象:靶征12例,彗星尾征7例,肾形征4例,其间肠系膜脂肪套入形成半月形或环形征象9例,如套入部与鞘部肠壁间的气体则形成偏心或外周气泡6例;间接征象:肠壁增厚7例,近侧肠腔不同程度的扩张9例,肠梗阻6例,邻近肠系膜或筋膜浸润1例.CT发现原发病8例(8/15).结论 CT对成人肠套叠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并为术前病因诊断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CT在肠套叠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肠套叠患者的CT表现。结果 16例肠套叠中,小肠套叠6例,结肠套叠7例,回盲部套叠3例,本组13例可见"靶征",9例同时可见"彗星尾征",3例可见"双肠管征",6例肠壁增厚,4例不全梗阻,4例可见腹水。结论 CT在诊断肠套叠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成人肠套叠的螺旋CT征象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6例成人肠套叠的螺旋CT表现及其病理改变.结果 26例肠套叠患者的CT表现为:靶征11例、彗星尾征或肾形征9例、肿块样改变6例.26例成人肠套叠的病因分别为:原发癌15例,,转移瘤2例,淋巴瘤2例,息肉3例,阑尾炎4例.按套入部类型分为结-结套15例,回-结套6例,回-回套5例.结论 螺旋CT对肠套叠的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能很好地显示肠套叠的套入部,尤其增强对成人肠套叠的诊断、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成人肠套叠患者应用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展开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5例成人肠套叠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统计并评价患者的诊断结果及声像图表现。结果本组35例患者中,有29例于术前得到超声诊断,诊断符合率为82.9%。其中,24例经高频及低频超声检查,均探查到了典型的声像图;另5例采用低频超声诊断时,存在一定的难度,高频超声检查时发现肠管壁水肿及包块内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等。病理结果显示,结肠癌14例,炎性肉芽肿7例,小肠平滑肌瘤5例,肠梗阻4例,P-J息肉2例,功能性肠套叠2例,小肠淋巴瘤1例。结论超声减少具有比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通过联合应用超声低频及高频探头,可将肠套叠包块的声像图特征显示出来,为成人肠套叠的早期诊治提供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6.
金跃兵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8):92-93,96
目的探讨硬化性肠系膜炎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硬化性肠系膜炎患者的完整的临床资料及多层螺旋CT资料,其中7例行平扫及增强扫描,6例平扫,所有图像均行多平面重组(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后分析。结果13例SM病变均起自肠系膜根部,且包绕肠系膜血管,有明显占位效应,平均大小约45mm×113mm,平扫呈雾状系膜,增强后强化不明显,9例有假包膜,6例肿块内可见血管周围脂肪环征。结论多层螺旋CT是诊断硬化性肠系膜炎的首选工具之一,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小儿肠套叠CT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T在小儿肠套叠的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小儿肠套叠术前CT检查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及MPR技术重建.结果 13例中,小肠型肠套叠3例,小肠结肠型10例.出现靶形征9例,慧星尾征8例,双晕征3例.结论 小儿肠套叠有特征性的CT征象,所以CT可提高肠套叠诊断正确率,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影像依据,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静波  向子云  詹勇  肖树恺  韦日宇  刘涛  武胜  杨存保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3):3208-3210,I000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胸部创伤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151例行多层螺旋CT检查的胸部外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肺损伤139例,包括创伤性湿肺52例,肺挫伤94例,肺撕裂伤28例,气管支气管损伤7例;肺外损伤108例,包括胸膜损伤83例(血胸27例,气胸32例,血气胸24例),纵隔损伤9例(纵隔积气6例,积血4例,外伤性膈疝2例),胸壁损伤76例(肋骨骨折59例,胸骨骨折18例,肋软骨损伤5例);锁骨及肩胛骨骨折31例. 结论 多层螺旋CT作为胸部创伤诊断的主要手段,具有扫描范围广、速度快、敏感性高的特点,在胸部创伤患者的抢救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胰岛素瘤是临床少见的肿瘤,部分具有一定的内分泌功能,发病率比胰腺癌低,主要分为功能性肿瘤和无功能性肿瘤,早期诊断困难。作者通过分析长期追踪的手术及病理结果证实的15例胰岛细胞瘤的多层螺CT(MSCT)表现,意义在于提高MSCT对胰岛素瘤的诊断及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10.
郭建榕  蔡美花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4):3719-372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小肠肿瘤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并对影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敏感性为94.4%,准确性为88.9%。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对小肠肿瘤有较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脐尿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例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脐尿管病变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脐尿管囊肿7例,其中3例合并感染,脐尿管癌10例。所有病变部位均位于脐与膀胱之间,腹中线或略偏一侧,紧贴于前腹壁后方;脐尿管囊肿呈囊性改变,囊壁光滑,合并感染时周围结构模糊;脐尿管癌呈囊实性肿块,病变呈不均匀强化,实性部分强化明显。结论多层螺旋CT轴位扫描结合多平面重建图像能准确显示病变特定的发病部位,显示病变的大小、范围及其密度改变,能进行准确定位及定性诊断,MSCT是脐尿管病变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小肠脂肪瘤伴肠套叠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腹腔镜下切除与病理证实的4例小肠脂肪瘤伴肠套叠的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小肠脂肪瘤位于空肠远段1例,回肠中段1例,回肠远段2例.肿瘤大小为2.1~3.5 cm,均呈类圆形、类椭圆形.CT值呈脂肪密度,无明显强化.肠套叠类型为空-空肠型1例,回-回肠型1例,回-结肠型1例,回-回-结肠型1例.结论 小肠脂肪瘤伴肠套叠有其特点,螺旋CT扫描及增强扫描能很好地显示病变的位置、特点及其相关肠管的伴随征象,有助于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3.
徐伟华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9):1376-1377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中央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央型肺癌的MSCT表现.结果 肿瘤位于左侧16例,右侧14例;CT显示支气管管壁增厚11例,支气管管腔狭窄15例,支气管管腔的狭窄表现为管腔呈杯口状或鼠尾征;肺门区肿块19例,肺门区肿块最大7 cm×8 cm,最小2 cm×2 cm,CT值20~56 HU,边缘见分叶征15例,毛刺征16例,增强后肿块有轻到中度强化,其内液化坏死区无明显强化.结论 MSCT能显示中央型肺癌的直接及间接征象,同时能显示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情况,以及肺内及胸壁、肋骨转移等.故MSCT对中央型肺癌的分期以及手术指征的选择上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慢性肾盂肾炎的多层螺旋CT(MDCT)表现,探讨其在慢性肾盂肾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0例诊断为慢性肾盂肾炎的患者分别进行MDCT增强扫描、静脉肾盂造影(IVP)以及双肾彩超检查,并选取同时期内2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由两位不同年资的影像学医生进行分别评价.结果 两位医师对病例的诊断一致性高(K=0.81,P<0.05).另外,MDCT增强扫描较IVP、彩超在肾实质凹陷征,肾盂壁增厚、强化及肾盏轻度变形等方面的诊断率明显较高(均P<0.05).结论 MDCT能够清晰观察到慢性肾盂肾炎患者肾脏形态的改变,诊断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周汝明  张璟  杜全胜 《河北医药》2013,(24):3754-3755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heartdisease,CHD)是在人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而引起的局部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而造成。我国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约为6.14‰,主动脉缩窄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oftheaorta,CoA)是指先天性主动脉弓降部狭窄,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占先天性心脏病的5%~10%。64层螺旋CT具有良好的时间及空间分辨率,在主动脉缩窄诊断中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肠扭转的CT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肠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肠扭转患者的CT检查资料和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并将数据传送到ADW 4.2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 CT平扫显示肠管不同程度扩张、胀气,内见长短不一的液气平面影,肠壁和肠系膜增厚,密度减低,增强扫描病变肠段强化减弱;9例小肠扭转患者中,3例可见"U"形征,8例可见"漩涡"征;4例见"鸟喙"征,3例见"靶环"征;2例MPR图像显示肠系膜血管扭曲,3例伴有腹腔积液;2例乙状结肠扭转患者均可见"鸟喙"征,其中1例可见"S"征,另1例可见"U"形征。结论肠扭转的MSCT表现有一定特征,MSCT分辨率高,扫描速度快,应用图像后处理技术可多方位、多角度观察病灶,对肠扭转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对急性肠梗阻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6例手术治疗诊断肠梗阻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多平面重建成像,并将其诊断结果 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 66例中,肠道肿瘤24例,粘连性肠梗阻17例,肠扭转6例,肠系膜血管栓塞2例,胆石性肠梗阻6例,粪石性肠梗阻3例,脐疝2例,腹股沟疝3例,阑尾炎2例,腹腔脓肿1例.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准确率为100%,肠梗阻病因诊断正确率84.8%.结论 多层螺旋CT扫描多平面重建成像能更清晰地显示急性肠梗阻病变,提高CT对急性肠梗阻病因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8.
牛钊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7):91-92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SCT)多期扫描在小肾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确诊为小肾癌的患者124例,年龄41~75岁,平均(58.1±8.4)岁。分析患者术前肾脏SCT资料,比较不同病理亚型瘤体密度、各期CT值、强化程度和模式。结果平扫期,嫌色细胞癌瘤体密度均匀,乳头状癌和透明细胞癌瘤体密度不均匀。透明细胞癌皮髓期呈不均匀强化,实质期强化程度快速下降,排泄期持续下降;乳头状和嫌色细胞癌皮髓期呈轻度或中度均匀强化,实质期和排泄期呈持续强化。乳头状癌平扫期CT值显著高于透明细胞癌和嫌色细胞癌(P〈0.05),嫌色细胞癌和乳头状癌排泄期、实质期和皮髓期CT值均显著低于透明细胞癌(P〈0.05),透明细胞癌和乳头状癌均匀强化的比率显著低于嫌色细胞癌(P〈0.05)。结论 SCT多期扫描是诊断小肾癌较理想的选择之一,其不同病理亚型具有特征性SCT表现。  相似文献   

19.
赵明  郑义  钦建平 《河北医药》2011,33(17):2629-2630
肺栓塞是肺动脉主干或分支被栓子堵塞后所引起的相应肺组织供血障碍,并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肺栓塞最常见的形式的肺血栓栓塞。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临床常见疾病。多数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有突发的呼吸困难和胸痛。严重者可引起急性右心衰竭或心肌梗死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腹膜后纤维化的(RPF)的多层螺旋CT(MSCT)图像分析,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准确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确诊的13例RPF的影像资料,均行MSCT平扫及三期增强(13例),后处理方法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分析内容包括病变的形态、位置、密度、范围、强化程度及对周围组织器官的侵犯等。结果 13例患者平扫均表现为腹膜后接近肌肉密度或略低密度病变,其中弥漫性软组织影10例,肿块型3例。11例不同程度包绕腹膜后血管,6例侵犯单侧或双侧输尿管,出现肾盂及输尿管积水。增强扫描10例出现轻-中度强化,3例未见明显强化。结论 MSCT平扫及增强检查结合各种后处理重建技术对RPF位置、形态及侵犯范围有清晰的显示,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增强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