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早产儿贫血及早期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将61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包括常规补充维生素E、叶酸和铁剂,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EPO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网织红细胞计数,并于纠正胎龄满40周时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检查。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大,两组早产儿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均逐渐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下降的幅度小(P<0.01);观察组于治疗后网织红细胞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产儿在纠正胎龄满40周时的NBNA评分治疗组(37.9±0.71)分高于对照组(35.9±1.51)分(P<0.01)。结论:系统应用外源性的EPO能提高早产儿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网织红细胞数,防治早产儿贫血,同时能促进早产儿神经系统的发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铁剂治疗早产儿贫血的疗效。方法 8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铁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治疗后第2、4周各检测时间点观察组血红蛋白(Hb)、血细胞压积(Hct)及网织红细胞计数(Ret)改善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胎龄满40周时观察组患儿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铁剂可有效治疗早产儿贫血,减少输血次数,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静脉和口服铁剂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贫血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贫血患者,随机分为静脉铁剂组和口服铁剂组。静脉组:将100 mg蔗糖铁注射液稀释于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周2次;口服组:口服富马酸亚铁200 mg,每日3次;观察期共8周。检测用药前及用药后第4周及第8周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网织红细胞、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液学及铁代谢指标无明显差异。于治疗后第4周,口服和静脉铁剂均可使血清铁蛋白及转铁蛋白饱和度升高,患者网织红细胞及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亦升高(与治疗前相比,P<0.05)。到第8周时上述改变更加明显,但与口服铁剂组比较,静脉组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网织红细胞、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升高更显著(两组同期比较P<0.05)。结论:与口服铁剂比较,静脉补充铁剂纠正贫血速度快,副作用小,且临床用药相对方便,依从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静脉注射蔗糖铁与口服三维亚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将40例尿毒症维持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静脉注射蔗糖铁与口服三维亚铁两组,分别给予静脉注射蔗糖铁与口服三维亚铁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目、红细胞压积、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记录两组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目、红细胞压积、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有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静脉组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目、红细胞压积、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明显高于口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的过敏反应和不良反应.结论 与口服三维亚铁比较,静脉注射蔗糖铁可更有效补充肾性贫血所需的铁剂,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重组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36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敏 《中国药业》2013,(6):35-36
目的探讨重组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胎龄不小于36周的早产儿72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每日口服维生素C和E各25 mg、铁剂5 mg/kg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出生后的第1周给予重组红细胞生成素600 IU/kg皮下注射,每周3次,隔日1次,共6周。比较两组早产儿的输血率、体重增长情况及血常规变化。结果治疗组输血率(16.67%)低于对照组(47.22%,P<0.05);体重增长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网织红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铁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红细胞生成素可有效防治早产儿贫血,减少输血次数,快速增长早产儿体重,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将78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对照组口服维生素,治疗1组用EPO按750IU/(kg·周),分4次皮下注射,治疗2组用EPO按750IU/(kg·周),分2次皮下注射,动态观察患者的血色素、网织红细胞比例、血清铁蛋白变化,记录输血次数,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1组+治疗2组)比较,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比例、输血次数均存在显著差异,未见明显毒副作用,说明EPO对防治早产儿贫血安全、有效;治疗1组与治疗2组比较,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比例在治疗后期及输血次数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治疗1组优于治疗2组。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大剂量、早治疗的前提下,分多次给药对防治早产儿贫血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7.
早产儿贫血在儿科较常见,以往单纯采用铁剂、维生素C、维生素E等治疗方法,效果不佳。我院采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预防早产儿贫血,减少了早产儿输血,取得了良好效果。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2004年10月至2006年4月我院24h内出生早产儿38例,胎龄<35周,体质量1100~2500g之间,出生时无贫血,无红细胞增多及母婴血型不合,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例,2组患儿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新生儿采血量,出生时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Ret)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治疗组早产儿出生后第8d开始给予rhu-…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多种铁剂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00例小儿缺铁性贫血患儿,分为A组(100例)、B组(100例)、C组(100例)、D组(100例)、E组(100例),A组给予蛋白琥珀酸铁治疗,B组给予硫酸亚铁治疗,C组给予富马酸亚铁治疗,D组给予葡萄糖酸亚铁治疗,E组给予琥珀亚酸铁治疗。对比5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血红蛋白、血清铁等指标与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E组显效率均高于B组、C组、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D组显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患者治疗前的血红蛋白、血清铁、血清铁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E组的血红蛋白、血清铁、血清铁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均优于B组、C组、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D组的血红蛋白、血清铁、血清铁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由高到低分别为B组、D组、C组、E组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铁性贫血患者的多种铁剂治疗中,蛋白琥珀酸铁治疗效果最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赵霞  李洁 《中国药业》2014,(7):79-80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妇女血清铁蛋白水平与妊娠中、晚期贫血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医院产科门诊建卡的孕妇,监测孕妇妊娠24周(妊娠中期)的血清铁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随访至妊娠38周(妊娠晚期)并检测的血红蛋白。结果妊娠中期血清铁蛋白水平在正常的孕妇妊娠中期贫血发生率为7.08%,低于正常的孕妇妊娠中期贫血发生率为14.0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妊娠中期血清铁蛋白水平正常的孕妇妊娠晚期贫血发生率为6.32%,低于正常的孕妇妊娠晚期贫血发生率为20.2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妊娠中期血清铁蛋白水平低的孕妇在妊娠中、晚期发生贫血的几率显著高于血清铁蛋白正常组,血清铁蛋白水平与妊娠期贫血发生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尤其于妊娠晚期更明显。对于孕期监测血清铁蛋白水平低的孕妇应给予铁剂补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剂量递增补铁法治疗小儿中重度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86例中重度缺铁性贫血婴幼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儿给予不同剂量铁剂口服,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结束时检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清铁蛋白(SF)、总铁蛋白结合力(TIBC),并记录患儿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铁剂治疗后,两组Hct、Hb、MCV、MCH、MCHC及SF较治疗前均升高,TIBC较前降低(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95%,对照组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剂量递增补铁法治疗婴幼儿中-重度缺铁性贫血优于每日常规补铁疗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女军人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方法对608名女军人的铁营养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对象分为三组:初入伍新兵(A组),集训3个月(B组),驻地待命6个月以上(C组)。应用三种变量模式证实铁缺乏,包括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结果铁缺乏的患病率在B组(32.8%)高于A组(13.4%)和C组(9.6%)。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在B组(20.9%)高于A组(5.8%)和C组(4.8%)。结论研究结果提示女军人训练后铁营养状态减少,铁营养是女性军人面临的主要问题。而通过补充或饮食添加剂改善铁营养状态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静脉补充铁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贫血患者的疗效。方法:以CHF合并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静脉组与口服组,各68例。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和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血红蛋白、铁蛋白、N末端脑利钠肽原(Nt-proBNP)、心功能分级、6min步行距离(6MWD)和药品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静脉组总有效率(94.12%)显著高于口服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和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铁蛋白、Nt-proBNP、心功能分级和6MWD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静脉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口服组(P〈0.05);静脉组与口服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29%、11.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铁剂静脉给药治疗CHF合并贫血疗效优于口服给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缺铁性贫血(IDA)的相关性及清除HP治疗在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必要性。方法选择2003~2009年本院住院及门诊的83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并随机抽取了100例无IDA的患者作对照,均行”C检查。将HP阳性的49例ID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31例行抗HP治疗加铁剂治疗,B组18例行单纯铁剂治疗,动态观察,记录两组的血液学和铁代谢等指标变化,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分别检测患者的血红蛋白(Hb)、血清铁(SI)、铁蛋白(SF)。结果观察组83例中49例HP阳性,感染率为59.03%;对照组100例中,24例HP阳性,感染率为24%。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研究组A、B两组比较,治疗前后血液学指标改变及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HP感染与IDA有一定相关性,对HP阳性的IDA患者,联合清除HP及铁剂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The examination of Prussian-blue-stained bone marrow aspirates for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histiocytic iron granules has been considered the gold standard in evaluating iron-depeleted states. We performed this study to evaluate the predictive accuracy of absent stainable bone marrow iron for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DA).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performed on an unselected series of 53 consecutive bone marrow biopsy specimens. Only those patients who had totally depleted iron stores and who had iron studies done within 6 months of bone marrow biopsy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Based on these criteria, 12 patients were found eligible. After complete evaluation to determine the cause of the patient's illness, the final diagnosis was IDA in only 6 patients (50%).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s regards hemoglobin level, reticulocyte count, serum iron levels, 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 red blood cell mean corpuscular volume, ferritin and the transferrin saturation levels. The finding of absent bone marrow iron stores is not necessarily predictive of iron deficiency anemia. The finding of absent stores of iron in the bone marrow needs to be taken in conjunction with other laboratory findings and the clinical scenario while making a diagnosis of IDA, since certain other hematological diseases may co-exist.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妇女妊娠期血清铁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含量,为预防和治疗妊娠贫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检测妊娠妇女血清铁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含量。结果血清铁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含量随孕期增长而降低,早孕妇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铁蛋白和叶酸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维生素B12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孕期妇女血清铁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铁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1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测定妇女妊娠期血清铁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含量,可以鉴别妇女妊娠期贫血的原因,预防和治疗孕妇贫血,并保障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富马酸亚铁联合健脾生血颗粒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缺铁性贫血患儿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硫酸亚铁口服,治疗组患儿则采用健脾生血颗粒联合富马酸亚铁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71例,有效1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89%;对照组显效43例,有效32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83.3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治疗前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血清铁和铁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2组治疗后Hb,MCV,MCH、血清铁和铁蛋白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富马酸亚铁联合健脾生血颗粒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可有效改善缺血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了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输注红细胞治疗前后血清TNF-α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对3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了输注红细胞血清TNF-α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在输注红细胞前血清RBC-3b水平低于正常人组,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而TNF-α、RBC—ICR水平高于正常人组,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3个月后与正常人比较,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存在着严重的红细胞免疫调节紊乱,检测患者输注红细胞前后血清TNF-α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对其病情的发展和预后判断均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高鹏  袁金荣  程洁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6):112-114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蔗糖铁与口服多糖铁复合物对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12月诊治的肾性贫血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56例患者口服多糖铁复合物为对照组,56例患者静脉注射蔗糖铁为观察组,疗程8周,比较两组相关观察指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8.2%)明显高于对照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6%)明显低于对照组(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蔗糖铁与口服多糖铁复合物均是治疗肾性贫血的有效方法,其中静脉注射蔗糖铁的治疗效果更佳,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多项临床指标,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邱振宇  崔晓梅  张红英 《中国药房》2012,(48):4560-4562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使用静脉铁治疗肾性贫血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2011年于我院就诊的MHD患者60例,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随机分为口服补铁组(I组,20例)、静脉补铁组(Ⅱ组,20例)、静脉补铁+还原型谷胱甘肽组(Ⅲ组,20例),观察各组用药前后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血清铁蛋白(SF)等疗效指标以及血清中丙二醛、过氧化物歧化酶等氧化指标,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q等炎症指标的变化,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用药8周后,3组患者的Hb、Hct、SF水平较用药前均有显著升高(P〈0.01),且Ⅱ组较I组升高更显著(P〈0.05),Ⅲ组较Ⅱ组升高更显著(P〈0.01)。应用铁剂后I、Ⅱ组的氧化应激和炎症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但Ⅲ组升高不明显(P〉0.05),用药后3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静脉补铁较口服补铁可有效改善MDH患者贫血及缺铁,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体内的氧化应激和微炎症反应,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能有效改善使用静脉铁注射的MHD患者的氧化应激和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