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和不同分型脑梗死之间的关系及脑梗死患者给予维生素B12和叶酸治疗前、后Hcy水平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检测206例脑梗死患者和51例正常人Hcy水平,并对脑梗死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进行分为进展性患者组、非进展性患者组,初发患者组和复发患者组,腔隙性脑梗死和脑血栓形成组,中青年患者组和老年患者组,观察各组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NIHSS评分和给予维生素B12联合叶酸治疗,治疗4周后复测Hcy水平,并再次进行NIHSS评分。结果脑梗死患者组与对照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组与非进展性患者组、初发患者组与复发性患者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组与脑血栓形成组、中青年患者组与老年患者组的Hcy水平及NIHSS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0.01或P<0.05);以上不同分型脑梗死患者组与对照组的Hcy水平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予以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后,脑梗死患者组Hcy水平明显下降,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1)。结论以上各型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升高,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是脑梗死患者的发生、发展、复发、病情程度、疾病转归的一个重要相关因素;脑梗死患者随年龄的增高Hcy水平显著升高;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有助于血浆Hcy水平的下降。 相似文献
2.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及血脂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及氧化酶法和聚乙醇测定 3 8例AMI患者及 3 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Hcy和血脂水平。结果 AMI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 (LDL)分别为 ( 17.89± 2 .2 4) μmol/L、( 5.82± 1.0 1)mmol/L、( 2 .61± 1.82 )mmol/L ,( 3 .51± 0 .2 3 )mmol/L ,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 10 .80± 0 .99) μmol/L ,( 4 .89± 0 .57)mmol/L ,( 1.15± 0 .3 3 )mmol/L ,( 3 .12± 0 .2 8)mmol/L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均 <0 .0 1) ,而AMI患者高密度脂蛋白 (HDL)较健康对照组低 ,分别为( 1.2 6± 0 .14 )mmol/L和 ( 1.45± 0 .13 )mmol/L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且Hcy与Tc、Tg、LDL均呈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513 (P <0 .0 1)、0 .52 9(P <0 .0 1)、0 .645(P <0 .0 1) ,而与HDL呈负相关 ,相关系数为 -0 .562 (P <0 .0 1)。结论 老年AMI患者血浆Hcy及Tc、Tg、LDL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增高 ,而HDL降低 ,且血浆Hcy和血脂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4.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ID)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 68例AD患者测定血浆HCY、维生素B,2、叶酸水平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等.并与60例健康老人作对照比较。结果 AID组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维生素B12、叶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在AID组,当患者血浆HCY值〉15μmol/L时,其AID的优势比OR值为4.3,95%CI为1.89~7.43;AID组和对照组血浆HCY水平与维生素B12、叶酸水平及MMSE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性。结论 血浆HCY水平升高是AID重要的危险因素,体内缺乏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元素是导致血浆HCY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叶酸、维生素B12在脑梗死病例中的水平及相互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与健康人群的差异,探讨采用叶酸、维生素B12干预对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脑梗死病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90例,作为病例组,并选择中、老年志愿者70例。测定90例脑梗死患者及7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浓度。对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脑梗死患者进行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干预,干预4wk后复查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1)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15umol/L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者,在病例组中占52.2%,极明显高于对照组中的12.9%(P〈0.001);2)病例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为18.72±8.25umol/L,比对照组高;3)病例组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平均浓度分别为7.59±4.52ng/mL和359.15±186.72pg/mL,均比对照组的12.25±3.23ng/mL和498.32±256.23pg/mL降低(P〈0.01);4)脑梗死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者经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干预4wk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平均为17.86±4.6umol/L,较干预前27.45±7.36umol/L极显著降低(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降低,补充叶酸、维生素B12可有效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冠心病 (CH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与叶酸、维生素 B1 2 浓度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择 7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术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 ,应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 (FPIA)测定血浆 Hcy浓度 ,离子捕获免疫分析法 (ICIA)测定血清叶酸浓度 ,非均相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 (MEIA)测定血清维生素 B1 2 浓度。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浆 Hcy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 (P<0 .0 0 1) ,而叶酸、维生素 B1 2 浓度则显著降低 (P<0 .0 0 1) ,以上两种变化呈负相关 (P<0 .0 0 1)。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冠心病的新的独立危险因素 ,叶酸、维生素 B1 2 缺乏可能是诱发高 Hcy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A)及VitB12与脑梗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循环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100例脑梗死患者血清Hcy、FA及VitB12水平,并与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 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cy水平(16.35±5.52)μmol/L,升高比例(22%),明显高于对照组[(8.62±3.45)μmol/L,6.7%,P<0.01];血清FA和VitB12降低的脑梗死组患者升高比例(19%和24%)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5.0%,11.7%,P<0.01),而血清FA水平(13.62±5.98)nmol/L和VitB12水平(527.35±288.65)p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18.45±6.70)nmol/L,(565.24±282.72)pmol/L,P<0.01].脑梗死组患者血清FA和VitB12水平与Hcy水平均呈负相关(r1=-0.365,r2=-0.625,P<0.05).结论 Hcy血症为脑梗死的高危因素,与FA和VitB12水平下降有关,Hcy、FA、VitB12的检测在脑梗死患者的预防与治疗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代谢相关因子的测定及其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ey)浓度与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检测48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60例正常妊娠晚期孕妇和16例非妊娠妇女血浆Hcy和血清叶酸以及维生素B6、维生素B12含量。结果 ①正常妊娠妇女血浆Hey以及血清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B6水平较非妊娠妇女均明显下降(均为P〈0.05)。②妊娠高血压疾病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较,血浆Hey水平明显升高(P〈0.01),高Hey血症者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病风险较正常Hey组升高3.6倍,(P〈0.05)。中重型妊娠高血压疾病组血浆Hey水平明显高于轻型妊娠高血压疾病组(P〈0.05),而轻型妊娠高血压疾病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二者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叶酸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维生素B6以及维生素B12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妊娠高血压疾病组与正常妊娠组血浆Hey水平与血清叶酸水平成直线负相关(P〈0.05),而与维生素B12维生素B6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孕妇血浆Hey浓度升高,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Hey浓度升高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叶酸和复合维生素B对血液透析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叶酸和复合维生素B联合用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对48例稳定HD超过三个月成年患者的血浆Hcy水平以及对叶酸和复合维生素B治疗的反应进行了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所有患者口服叶酸5mg/d,3个月后随机分成联合治疗组(叶酸+复合维生素B)和对照组(叶酸+安慰剂),每次血液透析后联合治疗组静脉注射复合维生素B1支,对照组静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浆Hcy水平的变化。结果HD患者的血浆Hcy水平明显增高[(33.25±4.54)μmol/L]并伴随维生素B12的不足[(320.7±25.2)pmol/L]。口服叶酸5mg/d3个月后,血浆Hcy降至(23.83±4.51)μmol/L(P<0.01);叶酸和复合维生素B联合治疗6个月,患者的血浆维生素B1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631.4±60.9)pmol/L与(317.6±49.2)pmol/L,P<0.001],血浆Hcy水平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18.69±3.91)μmol/L与(23.95±4.32)μmol/L,P<0.05]。结论HD患者普遍存在高Hcy血症,并伴随维生素B12水平的不足。补充叶酸能有效降低HD患者血浆Hcy水平;联合使用复合维生素B能更进一步地改善高Hcy血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ey)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2008年1月至2008年11月收入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健康成人56例为对照组,患者人院后立即采血测定血浆hsCRP,并将上述患者分为hsCRP正常组42例,hsCRP上升组48例。入选患者在服用调血脂药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测定Hey和ox—LDL的水平的变化。其中52例患者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再发脑梗死与Hey及ox—LDL的关系。结果患者调脂药治疗后血浆Hey和ox—LDL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两者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hsCRP升高组血浆Hey水平与hsCRP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hsCRP升高组血浆ox-LDL比hsCRP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随访6个月,发生再发脑梗死者8例(15.38%)治疗后血浆Hey和ox—LDL水平均明显高于非发生组(P〈0.05)。结论Hcy、ox—LDL及hsCRP不仅共同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而且可能在导致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和促进脑血栓形成过程中起重要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A)造影、心电图证实的陈旧心肌梗死患者30例为实验组;健康查体者32例为对照组,年龄、性别与实验组患者匹配。比较血浆Hcy水平、右肱A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结果陈旧心梗患者血浆Hcy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右肱A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较对照组显著减低(P<0.001)。结论陈旧心梗患者Hcy水平与肱A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性激素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57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及41例健康对照者Hcy及性激素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17.5±2.5)μmol/L显著高于健康老年对照组(14.9±2.4)μmol/L,P<0.01.男性患者雌二醇水平(65.8±29.6)pg/ml明显低于男性健康对照组(82.4 26.0)pg/ml.女性患者雌二醇水平(80.7±28.6)pg/ml明显低子女性健康对照组(100.2±33.2)pg/ml.结论: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发病因素,老年脑梗死患者存在性激素水平失衡.性激素水平降低与脑梗死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脑分水岭梗死(CWI)的关系.方法 58例CWI患者(观察组)和56例健康者(对照组),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检测两组及CWI各亚组的Hcy、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结果 CWI患者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13、2.842、3.051,均P<0.05);CWI患者不同亚组之间血浆Hcy、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高血浆Hcy可能是CWI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其中单纯脑梗死患者42例(脑梗死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54例(高血压脑梗死组);选取同期就诊的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8例(高血压组)及健康体检患者40例(对照组)。观察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Hcy水平及脑梗死组、高血压脑梗死组患者脑梗死情况。结果中度高血压患者的血清Hcy水平较轻度高血压患者明显升高(P〈0.05),而重度高血压患者血清Hcy水平较中度高血压患者明显升高(P〈0.05);高血压组、脑梗死组、高血压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cy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高血压脑梗死组血清Hcy水平较高血压组、脑梗死组均明显升高(P〈0.05);高血压脑梗死组患者大面积梗死、再发性梗死、多灶性梗死的发生率较脑梗死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血清Hcy水平增高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且与患者脑梗死病变程度有关。常规检测患者血清Hcy水平对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防、治疗、预后等具有萤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墓碑型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114例AMI患者入院后根据ST段抬高的类型分为2组:A组:ST段抬高呈墓碑型;共20例,B组:ST段抬高呈非墓碑型,包括弓背向上型、斜直型、新月型或平顶型,共94例,对比分析2组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ST段抬高AMI住院期间Ⅲ~Ⅳ级心功能患者、死亡率均超过B组(P〈0.005)。心源性休克及急性左心衰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B组(P〈0.005)。结论墓碑型ST段抬高AMI患者左心功能受损严重,泵衰竭发生率及死亡率高,临床预后差。ST段抬高呈斜直型、新月型或平顶型AMI临床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初发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对收治的初发脑梗死患者随机选取112例作为脑梗死组,随机选取同期在该院健康体检者102例做为对照组.两组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HCY、叶酸、维生素B12等指标.结果 脑梗死组血浆HCY水平[(24.89±1.96) 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8.58 ±2.34) μmol/L](P<0.01)、血清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分别为(4.79±2.35) μg/L和(228.67±114.75) ng/L]低于对照组[分别为(8.65±2.64) μg/L和(320.53±154.78) ng/L](P<0.01);脑梗死组IMT[分别为左颈总动脉叉处(1.12±0.25) mm、右颈总动脉叉处(1.09±0.28) mm、左颈内动脉(1.18±0.23) mm、右颈内动脉(1.03±0.24) mm]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左颈总动脉叉处(0.65±0.18)mm、右颈总动脉叉处(0.61 ±0.24) mm、左颈内动脉(0.58±0.22)mm、右颈内动脉(0.61 ±0.19)mm] (P <0.05).对照组血浆HCY与IMT两者之间无相关性(r=0.081,P>0.05),脑梗死组HCY与IMT两者之间呈高度正相关(r =0.834,P<0.01).结论 血浆HCY增高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与初发脑梗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血浆HCY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对脑梗死的诊断和二级预防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