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38例肝包虫病超声显象诊断资料。其诊断准确率为97.4%(37/38)。肝包虫病根据回声特征可分为囊型和泡型两大类。泡型包虫病由于声象图表现为实质性改变,因而很易与肝癌混淆。因此,在流行地区应提高警惕,诊断必须结合流行病史与临床表现等进行。  相似文献   

2.
乳腺肿物的灰阶实时超声显象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5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物的超声显象诊断。超声诊断符合病理结果者48例,符合率为87.3%,良性符合率为85.7%,恶性符合率为88.8%。对乳腺良、恶性肿物超声显象表现和误诊原因进行了讨论及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应用超声显象仪检查脾占位性病变16例,均经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采用岛津SDL—100A及SDL—300A型灰阶实时超声显象仪,3.5HMz凸探头及线阵式3.5HMz探头,患者年龄在24—68岁之间,男性12人,女性4人,其中脾囊肿2例,多囊脾3例,脾血管瘤3例,脾脓肿1例,脾转移瘤4例,脾脏恶性淋巴瘤3例,均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超声探查符合病理结果的14例,误诊2例,1例为脾脓  相似文献   

4.
肝血管瘤灰阶实时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经手术病理和肝动脉造影等证实的16例肝血管瘤的超声图像作了回顾性分析,肝血管瘤根据其回声特征可分为三型,即强回声型(10例)、混合型(5例)、囊型(1例),发现最小肝血管瘤内径1.5×1.2cm,强回声型血管瘤结节多在5cm以内,混合型在5cm以上。并对肝血管瘤与肝癌、肝囊肿的鉴别诊断及常易发生漏诊或误诊的原因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陈立华 《临床荟萃》1997,12(9):419-420
肝小血管瘤(≤3cm)是常见肝脏良性肿瘤,过去国人报道尸检达7%,高出肝癌 3~5倍,随着超声医学飞跃发展、发病率、检出率明显上升,本文对自1984年~1995年2月经B超检查,并经CT、钢针拍吸细胞学检查或病理证实的286例做一回顾分析,重点讨论对肝小血管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1 资料与方法本组286例中男165例,女121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2岁,平均33.5岁.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随着超声造影剂及其造影成像技术不断发展,实时灰阶超声造影(CEUS)成像为临床超声肿瘤定性诊断构筑了新的平台,但由于造影剂的研发相对滞后,当病灶较小或者病灶回声低于周围肝实质时,CEUS误诊率较高[1]。第二代新型超声造影剂SonoVue的应用,提高了CEUS对肝内局限性病变的诊断能力[2]。本文回顾性分析162例肝脏局灶性小病灶的SonoVue CEUS诊断结果,旨在评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经手术证实的超声检查肝外阻塞性黄疸30例,其中胆总管结石居首位(12例),其次是胰头癌(9例)与十二指肠乳头癌(4例),另有胆管癌2例,肝管癌2例,胆总管上端狭窄1例。在30例中29例超声显示肝内外胆管扩张——“双抢筒”征与“平行管”征,并能确定阻塞部位(占96.6%)。在术前能提出与手术相符的诊断者18例(60%)。本组有19例分别作过PTC、ERCP、CT检查,效果也较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实时灰阶CEUS早期鉴别诊断浅表良恶性淋巴结的价值。方法 对48例患者的56个肿大浅表淋巴结进行常规超声和实时灰阶CEUS,观察淋巴结造影灌注模式,分析时间-强度曲线(TIC)形态,并测量开始增强时间(AT)、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I)、平均渡越时间(MTT)和曲线下面积(AUC)。 结果 病理结果示良性淋巴结23个,恶性淋巴结33个,包括转移性淋巴结20个、恶性淋巴瘤13个。良性淋巴结大多表现为自淋巴结门开始的均匀增强(16/23,69.57%),转移性淋巴结半数表现为自周边开始的不均匀增强(10/20,50.00%),恶性淋巴瘤多表现为均匀增强(7/13,53.85%)。良性淋巴结中19个(19/23,82.61%)TIC呈快退型,转移性淋巴结中17个(17/20,85.00%)、恶性淋巴瘤中12个(12/13,92.31%)TIC呈慢退型。良恶性淋巴结AT、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良性淋巴结PI值与转移性淋巴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显著低于恶性淋巴瘤(P均<0.05);转移性淋巴结和恶性淋巴瘤MTT和AUC均显著高于良性淋巴结(P均<0.05)。 结论 CEUS中良恶性淋巴结造影模式、TIC及定量参数存在差异,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据统计其发病率占妊娠的0.5~1%。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的95%见于输卵管妊娠,发生在卵巢、腹腔、阔韧带等脏器者甚为少见,约占5%。在输卵管妊娠中又以壶腹部为多占50~70%,峡部占30~40%。本病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内小病灶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最大直径小于3cm的肝内小占位病灶进行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检查,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病理诊断良性病灶20例,恶性病灶20例:常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52.5%,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为95.0%,后者高于前者(P〈0.05)。结论超声造影在肝内小病灶的定性诊断中具有较大的优势,明显优于常规超声。  相似文献   

11.
肝内胆管结石与肝内钙化病灶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超、CT广泛用于临床肝胆系统的影像学诊断,其简单、方便、无损伤,明显提高了对肝胆系统疾病的诊断水平。但肝内胆管结石与肝内钙化在B超或CT的影像表现相似,容易混淆。结合我院肝胆外科1994年9月~1998年5月因B超或CT报告为肝内胆管结石行ERCP...  相似文献   

12.
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定量诊断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利用新型超声造影剂及匹配成像技术观察肝硬化患者的肝动脉、门静脉以及肝脏实质的灌注规律,探讨对肝硬化定量化诊断的意义.方法 26例经手术或穿刺证实为肝硬化的患者入选本研究,另8例无任何肝脏病史或肝病临床表现者作为正常肝对照组,采用第二代超声造影剂SonoVue以及Technos DU6 CnTi实时超声造影成像技术,行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检查.造影剂注射方法分两种:其中11肝硬化患者及8例正常肝者采用慢注法,另15例肝硬化患者采用团注法.结果慢注法肝硬化的门静脉显影时间与肝实质增强峰值时间均较正常肝显著延长(39.36±11.89) s vs (30.00±6.76) s,(60.91±15.67) s vs (41.13±6.49) s,P<0.05;肝动脉显影时间、达峰值时间以及门静脉达峰值时间均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团注法的肝动脉、门静脉平均显影时间,达峰值时间以及肝实质增强峰值时间均比慢注法提前,分别为(14.80±4.96) s,(26.67±6.92) s,(22.80±5.87) s, (33.87±6.06) s, (35.93±9.71) s;除肝动脉时相外,余各时相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组肝硬化患者的上述时相均与患者的Child-Paugh分级无相关性.结论本研究初步结果显示利用造影超声有助于肝硬化的诊断,但各时相显示时间界值,还应以不同的推注方法而定,尚有待临床进一步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了我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0例(年龄6~58岁)阴囊疾病的实时超声检查结果。本组阴囊疾病的超声诊断准确率:睾丸肿瘤为14/15,睾丸、附睾结核为7/8,精索静脉曲张为5/5,鞘膜积液为8/8,附睾囊肿或精液囊肿为4/4,总符合率为95%。本文描述了阴囊各种疾病的声象图特点。分析和讨论了实时超声显象在诊断阴囊疾病中的用途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应用Acuson 128×P/10电脑声象仪检测肝内<30mm的实质性小占位35例计50个。男24例,女11例,年龄25~74岁。其中原发性肝癌6例,转移性肝癌2例,血管瘤25例,另2例诊断为非均匀性脂肪肝,并与CT,肝穿及手术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男性的发病率是女性的2.18倍。好发部位为肝右叶。40岁以上,尤为60岁以上,发现肝内实质性小占位应高度警惕,需定期观察,并做进一步检查。原发性肝  相似文献   

15.
纵隔肿瘤的超声实时显象检查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胸膜腔与肺部肿块的超声诊断则尚属探索阶段。1982年6月以来,我院应用超声实时显象检查辅助诊断胸膜腔与肺部肿块,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45例。 临床资料 45例患者中,男38例,女7例,年龄18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CEUS)对无肝硬化背景的肝内胆管细胞癌(ICC)与肝脏炎性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无肝硬化背景ICC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00例肝脏炎性病灶患者作为对照组,均实施CEUS及病理诊断。比较两组的检出率、CA199、DKK1水平及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CA199、DKK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CC、肝脏炎性病灶在动脉期均呈边界不清;时间-强度曲线分析显示,ICC开始廓清时间为(34.51±3.51)s,明显早于炎性病灶的(62.71±12.60)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造影剂3 min时病灶内部与周围肝实质强度差值:ICC为(10.15±1.27)dB,大于炎性病灶的(3.17±1.08)d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对无肝硬化背景的ICC患者的诊断价值显著,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可为患者后期治疗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与肝脏炎性病灶在超声造影中的临床鉴别要点。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5月期间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16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作为观察组,18例肝炎性改变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病理学诊断确诊后,均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中共有7例患者表现为动脉期环状强化,对照组患者只有2例出现动脉期环状强化现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门静脉期增强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诊断情况的比较中,对胆内胆管细胞癌的误诊率高于炎性病灶;在比较中可观察到,观察组患者的CA19-9数据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在TIC曲线分析中表示,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始增时间无显著差异(P> 0.05),但观察组患者的开始廓清时间显著短于炎性病灶(P <0.05)。结论:在对肝内胆管细胞癌与肝脏炎性病灶患者的鉴别诊断中,采用超声造影能够对病情进行较为准确的诊断,并提供可靠的检查数据作为后续治疗的诊断依据,可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动态灰阶超声造影在肝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7  
目的 探讨动态灰阶谐波超声造影在肝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4例肝内实质性占位病变进行灰阶谐波超声造影和动态观察,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造影剂选用Levovist,浓度为400mg/m1,以团注形式经肘部浅静脉注入。结果 24例患者证实25个病灶,其中肝癌16个,肝血管瘤3个,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2个,肝炎性假瘤1个,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3个。除肝炎性假瘤外,其余病灶经超声造影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肝癌动脉相呈早期强化,消失较快;肝血管瘤增强速度较慢,呈周边强化;FNH和AML亦早期增强,但持续时间较长。如以动脉相增强呈高回声而门脉相消失呈低回声音考虑为肝癌,反之考虑为良性肿瘤,则本组超声造影诊断肝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4%(15/16),89%(8/9),92%(23/25)。结论 动态灰阶谐波超声造影对提高肝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超声显像诊断胆总管、胆囊蛔虫病已有多篇报道,但肝内深部胆管蛔虫罕见报道。本文报告三例。 例1,男66岁,12年来间歇性右上腹部痛,近5天来腹痛发作,伴有阵发性加剧。体检:仅发现右上腹部腹肌稍紧张,有压痛。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正常,B超检查:(图1)在左肝外侧叶见有椭圆形索条强回声,大小为2.0×  相似文献   

20.
肝肿瘤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在诊断兔肝肿瘤中的价值。方法 :9只肝内接种 VX2 肿瘤的新西兰白兔行常规超声检查及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 ,造影剂选用意大利的 Sono Vue TM。观察肿瘤的动态增强表现并比较造影前后检出的肿瘤数目 ,并与病理对照。结果 :常规超声检出肿块 9个 ,检出率 2 5.7% (9/ 3 5) ,造影早期观察到三种增强类型 ,2个肿块为整体增强 ,5个肿块为周边部环状增强 ,2个为不均匀增强 ,未发现无增强型。超声造影共检出肿块 3 0个 ,检出率 85.7% (3 0 / 3 5)。超声造影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超声造影检出的的最小肿瘤为 2 mm× 3 mm。结论 :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有助于提高肝肿瘤的检出率及反映血供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