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式新式剖宫产较传统剖宫产有何优点.方法两组各120例,观察组行改良式新式剖宫产,对照组行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对两组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总时间、进腹前出血量、术中总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应用情况、术后病率、切口愈合情况、子宫复旧情况、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以上各项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改良式新式剖宫产花时短、损伤小、出血少、异物反应小、术后恢复快、子宫复旧佳,术后病率发生少,住院时间短,费用相对少,方法简单,易于学习和掌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子宫下段剖宫产、腹膜外剖宫产三种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1999年12月-2003年2月收治的268例需行剖宫产的孕妇分为3组:观察组(A组)为改良新式剖宫产90例,对照组(B组)为子宫下段剖宫产组90例,对照组(C组)为腹膜外剖宫产组88例。3组进行比较。结果:A组在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中出血、术后24小时切口疼痛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A组改良新式剖宫产胎儿娩出时间短、手术总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伤口疼痛轻、排气快、病率少,是目前较好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新式剖宫产术式的特点。方法 分析 35 0例新式剖宫产产妇术中、术后情况 ,并与同期子宫下段剖宫产比较 ,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及排气时间等。结果 新式剖宫产较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时间平均缩短约14min(P <0 0 1) ,术后进食平均早 12h(P <0 0 1) ,术后排气时间平均早 16h(P <0 0 1) ,出血量平均少 12 2ml(P <0 0 1) ,对膀胱无干扰 ,术后无血尿及排尿困难。结论 新式剖宫产优点多 ,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式的手术效果、操作技巧。方法分析1668例剖宫产产妇术中、术后情况,并以剖宫产手术不同的术式比较,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等。结果新式剖宫产术组手术时间、切皮到取胎头平均时间明显缩短,术后持续性疼痛、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住院天数减少(P<0.01)。新式剖宫产组出血量比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少排气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新式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术后疼痛排气时间明显缩短,出血量少,易于基层医院医生学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新式剖宫产术式的特点。方法:分析350例新式剖宫产产妇术中、术后情况,并与同期子宫下段剖宫产比较,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及排气时间等。结果:新式剖宫产较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时间平均缩短约14min(P<0.01),术后进食平均早12h(P<0.01),术后排气时间平均早16h(P<0.01),出血量平均少122ml(P<0.01),对膀胱无干扰,术后无血尿及排尿困难。结论:新式剖宫产优点多,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两种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再次剖宫产术产妇12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前次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新式剖宫产组)及对照组(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组),并对两组开腹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盆、腹腔粘连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开腹时间9.6±3.7 min高于对照组5.3±2.4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总出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盆、腹腔粘连情况明显较对照组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观察组术后发热例数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相比,新式剖宫产引起粘连情况较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重,增加了再次手术的难度,但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新式剖宫产术,分析其与传统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比较的优点。方法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8例。观察组采用新式剖宫产术,对照组采用传统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通过对两组手术步骤、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刀口愈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刀口甲级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因开腹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胎儿娩出快、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刀口甲级愈合率高、美容刀口,深受产妇喜爱而明显优于传统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临床资料分析,探讨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用初次剖宫产的20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新式剖宫产)和对照组(传统术式)80例(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出血少、术后排气时间短、住院时间缩短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新式剖宫产术式的优点。方法分析120例新式剖宫产产妇术中、术后情况,并与同期子宫下段剖宫产比较,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娩头难易、术后进食时间及排气时间等。结果新式剖宫产较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时间平均缩短25min,术后进食平均早6h,术后排气平均早14h,出血量平均减少50ml。对膀胱无干预,术后均无血尿及排尿困难发生。结论新式剖宫产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康复的影响,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住院行剖宫产手术分娩的240例产妇,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患者。对照组120例患者剖宫产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而观察组120例患者剖宫产术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剖宫产术后的康复情况,对肛门排气时间、自主排尿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泌乳时间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自主排尿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泌乳时间等情况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加强对产妇的护理干预能够促进产妇的康复,对指导临床有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方法将135例剖宫产后再次妇科手术患者,依据初次剖宫产术式差异分为研究组(采取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与对照Ⅰ组(采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照Ⅱ组(采取新式剖宫产术),分析比较3组患者腹腔粘连、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切口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再次手术时腹腔粘连情况优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切口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传统剖宫产及新式剖宫产相互对比,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式可明显缩短再次妇产科手术时间,避免腹腔粘连严重,且不会对再次手术产生严重不良影响,对临床推广具有较高意义。  相似文献   

12.
邱国英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7):190+192-190,192
目的探讨新式改良剖宫产术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124例新式改良剖宫产和86例传统剖宫产的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开始到胎儿娩出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情况等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新式改良剖宫产的出血量少于传统剖宫产(P〈0.01);新式改良剖宫产手术时间、手术开始到胎儿娩出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均短于传统剖宫产(P〈0.01);新式改良剖官产术后病率低于传统剖官产(P〈O.05);新式改良剖官产术后疼痛率低于传统剖宫产(P〈0.01)。结论新式改良剖宫产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式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有剖宫产指征、无手术禁忌证晚期妊娠妇女200例。随机分为改良组100例,对照组100例。改良组采用改良式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对照组采用腹部横弧形切口剖宫产术。观察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24h切口疼痛、切口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1);该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切口疼痛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切口愈合情况均为100%。结论改良式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快,组织损伤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王静  白桦 《河北医药》2014,(13):2019-2020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后对母体的影响。方法选取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50例为观察组,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子宫与腹膜、大网膜及膀胱粘连情况、术中出血情况、手术完成时间及术后情况比较。结果新式剖宫产组子宫与腹膜、大网膜及膀胱粘连情况、术中出血情况、手术完成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P <0.05);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切口感染及住院时间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05)。结论新式剖宫产较改良新式剖宫产对母体远期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病例分为新式剖宫产组及传统剖宫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体温恢复、术后排气、伤口愈合、出血等临床指标。结果:新式剖宫产术较传统剖宫产手术时间短、排气时间早、体温恢复快、术后病率低、伤口愈合好(均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优于传统剖宫产术,对降低母、婴围产期病率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术后疼痛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于本院行剖官产术产妇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手术用时、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术后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中度疼痛与重度疼痛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无痛与轻度疼痛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给予剖宫产术产妇优质护理可大幅缩短术后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有效缓解产妇术后疼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行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采取再次行剖宫产孕产妇224例依据首次剖宫产方法分为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组(腹壁纵切口)104例,新式剖宫产术组(腹壁横切口)120例进行观察。结果新式手术组在开腹时间,开腹出血量、术中总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手术中腹腔粘连情况,住院时间上显著差于传统手术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局部损伤少,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积极有效的降低剖宫产术率,对剖宫产术适应证严格掌握,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术中缝合腹膜,减少粘连,为下次剖宫产提供较为良好的腹腔条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和评价新式剖宫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0例剖宫产病例,其中118例新式剖宫产作为观察组,同期随机抽取102例子宫下段剖宫产作为对照组,将两组手术时间、取胎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新生儿评分、新生儿体质量作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与对照组新生儿情况无显著差异。而手术时间、取胎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有显著差异。结论新式剖宫产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和取胎时间短,胃肠功能恢复快,临床效果优越。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新式剖宫产的优点.方法对足月妊娠具有手术指征的产妇分别采用新式与子宫下段剖官产术,对手术时间,术后病率及部分病人子宫与腹壁切口B超检查情况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新式剖宫产比子宫下段剖官手术时间要短.出血量平均减少,且胎头娩出容易.结论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病人疼痛轻,排气快,术后病率低,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在此剖宫产的影响。方法抽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的120例产妇进行临床分析,将曾接受改良横切剖宫产的6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曾接受传统纵切剖宫产的6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比对两组产妇再次剖宫产后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比对,治疗组产妇的恢复情况、二次剖宫产盆腔粘连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两组间的产后切口感染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改良横式剖宫产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粘连少、并发症少、对再次剖宫产影响较小的特点,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