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是我国根据国情和生殖健康概念提出来的一套全新的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方法,是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实现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两个转变”的重要举措。做好优质服务,必然要求护士具备一定的心理品质,以自身良好的心态去对待护理工作和每位计划生育对象。因此,在实施计划生育手术中,医疗措施固然重要,面对这一特殊群体和个体状况,对护士自身的心理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应具备如下基本心理品质要素。[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随着护理模式由生物护理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护理模式的转移,积极开展护理人员心理品质的研究,对加强病人精神护理,维护身心健康,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具有实际意义。1护士心理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莉 《吉林医学》2004,25(7):54-55
护士的心理品质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所应具有的心理状态和特点。从广义来讲就是:医德高尚、大公无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品质,要有献身祖国医学事业的决心和发展我国护理事业的远大抱负。在具体工作中,要使被护理的对象感到身体舒适、心理满足、情绪愉快。这不仅要有娴熟的护理技术,还必须具备以下几种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的医疗工作,要求对病人实施全方位的整体护理,护士工作已不再是简单打针、发药、执行医嘱等技能性活动,而是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等更为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有效的沟通是病人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促进病人早日康复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护士要取得病人信任,必须掌握沟通技巧,从而为病人提供优质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5.
护士不仅需要娴熟的操作技术,更应具备优良的心理品质,使自己成为合格的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6.
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也包括对病人的心理护理,为此就需要护士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护士的心理品质指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所具备的心理状态和特点,它主要表现在:工作中高度责任感,果断而坚韧的意志,深刻而敏捷的思维,准确而持久的记忆,热情而稳定的情绪,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等。现就护士心理品质的重要性及心理品质的培养和提高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越来越被护理界重视,整体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个独立的学科,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病人为中心研究自然、社会、文化、教育及心理因素等。而护士是搞好整体护理工作的核心人物,是人类身心健康的维护者。因此,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心理品质。(1)护士应有救死扶伤的责任心:既然选择了做护士,就要热爱本职工作,甘心做人民的公仆,甘愿受一切委屈,为护理事业而奋斗终生。  相似文献   

8.
护士的心理品质,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所应具有的心理状态和特点。从广义来讲就是医德医风高尚、廉洁行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品质,要有立志于献身祖国医学事业的决心和发展我国护理事业的远大抱负。作为一名护士,要使被护理的对象感到身体舒适、心理满足、情绪愉快,除了要有娴熟的护理技术外,必须具备以下心理品质。1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同情心和责任感是人们的情感中所包含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指具有革命人道主义和救死扶伤的精神,要做到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有了同情心,才能满腔热情地为病人服务。同情心是护理工作中最基本而…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医学科技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激烈、全面开展星级服务、提高服务质量的今天,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与服务质量对医院的兴衰与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作为一名护士我们必须从各方面加强自我锻炼与修养,使护理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层次,有效地推动护理工作的发展。现就护士角色功能与作用谈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0.
急诊科是急危重症集中、病种多、抢救任务重的科室。许多急危伤病员的急救,往往“时间就是生命”,急诊医疗体系有效的进行,是伤病员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救治的保证。护士是人类身心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急诊护士,除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技术操作之外,还应具有优秀的心理品质,这也是做好护士工作所必须的条件。笔者在急诊科工作多年,浅谈一下护士的心理品质及培养。  相似文献   

11.
工作在临床一线的外科护士几乎每天都会接诊急性病人。急性病人是指那些发病急、病情重因而需要紧急抢救的病人。过去有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急性病人病势危急,医护人员的任务就是以最佳的技术和最快的速度抢救病人,无须实施心理护理。近年来,随着抢救护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急性病人也同样需要进行心理护理。因为急性病人不是面临生命威胁,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护理事业不断向更深层次的发展。心理护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心理护理的目的,就是通过护士良好的语言、表情、态度或行为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最大限度地为病人创造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身心状态。  相似文献   

13.
14.
15.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的逐步实施,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心理护理的基础是人际沟通。护士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和方法与患者交流,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为患者营造适宜的人际氛围,帮助其提高适应与应对能力,促进康复。而护患沟通又是目前临床上比较薄弱的环节。有的护士在实行护理操作的过程中,面对患者千差万别的心理活动及行为无从了解,更不知怎样沟通,该怎样与病人交谈,显的拘谨和生硬;有时护士性格内向,怕与他人有更多的交流,没有自信,所以使病人感到很被动。往往病人对这方面的意见也很大,这就对我们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高淑萍 《包头医学》2000,24(1):36-37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区别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的突出特点,就是将对象由“病”转向整个“人”。即:把病理因素与特定心理一社会因素联系起来,不仅扩大了医学的视野,也增加了新的医疗手段和道德使命。所谓“心理护理”正是以这种心身合一的医学观念为背景,而日益受到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护士的心理品质是指做好护理工作必须具备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它主要表现在:工作中高度的责任感。果断而坚韧的意志,深刻而敏捷的思维。准确而持久的记忆。热情而稳定的情绪,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等。现将如何加强护士心理品质的修养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8.
人的出生、成长、死亡是人生的自然发展过程。如何做好临终病人的护理工作,减轻病人临终前身体和精神心理方面的痛苦,这是护士应尽的职责,也是临终护理所要实现的目标。美国医学博士伊丽沙白·库伯勒·罗丝(Kubler Ross),提出临终病人的心理反应大致可分为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抑郁期和接纳期五个不同阶段。在临终护理工作中,根据病人在五个阶段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反应特点,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可有效促进临终病人的心理健康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士工作范围也不断扩大,医疗技术的发展要求护士快速而又准确地掌握和应用新的护理技术,但护士的语言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面对社区众多的慢性心身疾病患者,出现了覆盖面很广的社区医疗服务。社区护士可通过多种方式与这些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他们做心理咨询、健康宣教,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促进患者心身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