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2000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学习,拜周平安老师为师,从中学会如何辨证治疗咳嗽。咳嗽在临床分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我这里论述的咳嗽主要是以“内风”和“外风”引起的咳嗽。临床主要表现为以干咳为主,伴有咽干,咽痒或自觉胸骨后气道痒感,每因进食刺激性食物或接触刺激性气体而咳嗽加重,咳嗽呈痉挛性或剧烈性咳嗽,有的夜间咳嗽加重,有的伴有鼻痒,眼痒,耳痒。  相似文献   

2.
中医认为瘙痒多与风邪相关,古有"痒风"之说,中医治疗皮肤瘙痒类疾病多从风论治。在针灸临床中多以放血疗法治疗皮肤瘙痒类疾病,常用的方法即梅花针叩刺放血疗法。现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理论入手,分析其原理,继而探讨痒风与血的关系,从理论和临床疗效两方面,进一步论述梅花针叩刺放血疗法治疗痒风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风秘验案一则宋善和山东省临清市康盛庄乡卫生院(252600)关键词:风秘验案王某某,女,农民,1995年4月7日初诊。患者全身起皮疹,痒重四年。并伴有寒热,每至夜间必发一阵。寒热过去即发出一片丘疹,旧疹未愈,新疹又生,辗转缠绵始终不愈,烦燥失眠极为痛...  相似文献   

4.
唇风,俗称“驴唇风”,本病多发于儿童和青年人。临床症状以口干唇痒为主,因其干痒。患者常伸舌舔唇。日久环唇皮肤发红变肿,甚则溃破流水,且易反复发作,病程缠绵可达数周与数月。  相似文献   

5.
秦泳  杨军伟 《中医药学刊》2004,22(12):2341-2342
邓某。男,38岁。2002年9月12日诊。主诉:全身皮肤瘙痒,偶发风团半年,因中西药治疗未愈来诊。半年前,因情志不遂,郁闷不舒,暴食羊肉、辛辣肥甘厚味,饮酒后,烦躁失眠,渴喜冷饮,掌热汗多,热痒无度,搔起血痕.甚则风团起伏,时隐时现,抓破血出斑斑,痒痛相兼,易糜烂、溢水、脓疱、结黄痂,易转变为他证,溲赤便干。  相似文献   

6.
孙颖  安杨  景瑛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9):755-755
目的 :评价消风冲剂治疗荨麻疹风热犯表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消风冲剂与皮安诺肤痒颗粒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结果 :两组疗效组间无显著差异 (u =0 4 5 3,P >0 0 5 ) ,治疗组总疗效为 90 6 %。结论 :口服消风冲剂与皮安诺肤痒颗粒治疗风热型瘾疹疗效相似 ,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常规疗法联合消风止痒颗粒治疗儿童痒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痒疹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联合消风止痒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1周后总有效率为54%,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为7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消风止痒颗粒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小儿痒疹起效快、疗效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8.
唇风 ,俗称“驴唇风” ,本病多发于儿童和青年人。临床症状以口干唇痒为主 ,因其干痒 ,患者常伸舌舔唇 ,日久环唇皮肤红肿 ,甚则溃破流水 ,且易反复发作 ,病程缠绵可达数周与数月。唇风一证 ,古文献记载不多 ,《外科正宗》略有描述 ,该书未详列治法 ,方药。《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记述了唇风的病因 ,症状 ,治法 ,指出用双解通圣散治疗 ;当代北京名医刘韵远先生认为是湿邪所致施以苓桂术甘汤加味 ;李洪等认为是肺胃火毒引发 ,治以清肺胃之火 ,选用桑白皮 ,地骨皮 ,生地 ,黄芩等治疗。由于各地经验不同 ,立法、用药而异。根据笔者对 50多例门…  相似文献   

9.
咽痒性咳嗽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以秋末、春初多见,儿童易发,曾称为喉源性咳嗽、过敏性咳嗽。其特点是咽干不适、咽痒作咳,多无痰或少痰。初期可有恶风或恶寒、发热等表症,渐渐以咽痒咳嗽为主,缠绵不愈。笔者依据中医理论从风论治立法,自拟疏风止咳饮,从1994年10月以来,观察治疗96例咽痒性咳嗽,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96例均为门诊病人,临床以咽痒、咽部不适、咳嗽为主要表现,院外曾服用止咳类药物无效。患者经X线检查,心肺未见异常,血常规正常,其中男性54例,女性42例;年龄8~25岁,平均12岁;病程15天  相似文献   

10.
临床论述外感咳嗽多以"风寒、风热、风燥"为主,晁恩祥教授积多年临床经验,发现部分咳嗽患者具有阵发性、急迫性、挛急性等特点,以及突发、突止,咽痒等临床表现,提出咳嗽尚有"风咳"一证,从而开辟了"从风论治"的临床治疗思路,并确立了以辛平方药为主的"疏风宣肺、缓急止咳利咽"之法,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1.
临床论述外感咳嗽多以"风寒、风热、风燥"为主,晁恩祥教授积多年临床经验,发现部分咳嗽患者具有阵发性、急迫性、挛急性等特点,以及突发、突止,咽痒等临床表现,提出咳嗽尚有"风咳"一证,从而开辟了"从风论治"的临床治疗思路,并确立了以辛平方药为主的"疏风宣肺、缓急止咳利咽"之法,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2.
正风瘙痒是一种没有原发性皮损,仅以皮肤瘙痒为临床表现的一种瘙痒性皮肤病,局限性以阴道、肛门周围多见,泛发性可泛发全身[1]。中医古籍文献中亦有"痒风""血风疮"等名称。许克昌《外科证治全书》有云:"遍身搔痒,并无疥疮,搔之不止。"仲景云:"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搏,风强则为瘾疹。身体为痒,痒则为泄风,久为痂癞。气强则为水,难以俯仰。"患者发病之初自觉瘙痒剧烈,反复抓挠之后皮肤出现抓痕、血痂等破损,日久皮肤  相似文献   

13.
痒疹是一组以小风团样燃丘疹及慢性小丘疤疹为主要皮肤损害,并伴剧烈在痒的皮肤疾病,为临床常见多发病,尤以小儿痒疹和成人痒疹多见。近几年来,我们应用目拟凉血消风汤治疗痒疹物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亚临床资料本组40例,均为门诊病人,符合王光超主编(皮肤性病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w刃,147页)"痒疹"诊断标准。叙例中:儿童12例,成人28例;年龄最小者3岁,最大者扣岁;男℃例,女18例;病程最短者6天,最长者2年余。全部40例均接受过治疗(如扑尔敏片剂、钙剂、地塞米松针剂、肤轻松用剂及中药等)而疗效…  相似文献   

14.
郑磊  王真 《浙江中医杂志》2011,46(12):866-867
风咳是指以干咳,无痰或少痰,咽痒,遇风或刺激性气味可突然发作为临床特征的咳嗽,在门诊咳嗽患者中占很大比例。王真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将风咳和四时之气相关联,提出了"祛风解痉、宣肺利咽止咳"的基本治则,因时因人制宜,  相似文献   

15.
感冒后咳嗽是临床常见疾病,治疗较困难,朱佳教授发现感冒后咳嗽患者常伴有阵发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咽痒,甚呈挛急性咳嗽,每因说话、冷热空气、异味刺激、情绪波动而诱发或加重。朱师在长期临证基础上,提出感冒后咳嗽风邪致病存在内风与外风共存为患的特殊性,此乃感冒后咳嗽难治性的关键所在。朱师以"祛风宣肺止咳"为治疗大法,拟定祛风宣肺方治疗感冒后咳嗽,重视祛外风和息内风并举,使邪尽去而咳止。  相似文献   

16.
《素问·风论》云:“风中五脏六腑之俞……各人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风人系头,则为目风。眼寒。饮酒中风,则为漏风。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新沐中风,则为首风。久风入中,则为肠风、浓泄。外在胜理,则为泄风”。因风邪侵犯部位、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的征候不同,放风病又有不同的病名,治疗亦异。由于《内经》将风病提纲挈领地罗列出来,既未详述证侯,更末谈及治法和用药,致后学者费解,现将笔者结合临床体会述一隅之见,供同道参考。一、脑风与首风证治脑风与首风发病部位均在头部,但病有新久,…  相似文献   

17.
唇风与剥脱性唇炎相似 ,在儿科较常见 ,好发于春、秋季。临床表现为唇部红肿、痒痛、干燥 ,日久干裂流水、口唇润动等。笔者在临床实践中 ,用桃仁外敷治疗唇风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共观察 2 0例 ,其中男 12例 ,女 8例 ;年龄最大 10岁 ,最小 5岁 ;病程 5d~ 10d。2 治疗方法 桃仁 2 0g ,研细末 ;在锅内炼猪大油 ,取汁 2 0ml,趁热纳桃仁细末 ,搅匀 ,放冷成膏 ,用时涂患处 ,每日 3次。3 治疗结果 治愈 17例 ,用药平均 3d。4 典型病例 黄×× ,女 ,6岁半 ,因唇部干燥、痒痛 1周就诊。就诊时患儿不时用舌头舔唇部 ,…  相似文献   

18.
唇风治验1则     
征军 《河南中医》2007,27(1):15-15
“唇风”一症,在清代吴谦所著《医宗金鉴》中早有记载,好发于下嘴唇。发作时口唇红肿、痒痛、破裂、流黄粘水,治疗较为棘手。笔者单用中药治愈1例,现报道如下。王某,女,9岁,学生,于2005年12月3日就诊。家长代诉:3日前自觉唇周痒痛,每痒即搔,搔后即溃破、流黄粘水。起初并未引起注意,过一、二日便见患儿口唇继续肿胀、蔓延,进食时口唇不适,随即来院就诊。现患儿面色萎黄,形体稍有消瘦,口唇肿胀,唇色鲜红,伴有裂纹,破裂处渗出粘液。此乃脾经湿热兼夹风邪为患,予以疏风清热之剂,外用“冰黄膏”。处方:荆芥6g,防风6g,薄荷6g,黄连6g,黄栀6g,黄芩6…  相似文献   

19.
消风冲剂治疗变应性鼻炎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病 ,临床上常难治愈。笔者自 1998年 5月— 2 0 0 2年 6月 ,用院内制剂消风冲剂治疗本病 80例 ,取效较好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所有的门诊患者根据鼻痒、喷嚏、流清水样涕等临床表现及鼻黏膜色泽、下鼻甲黏膜的特征性改变诊断为变应性鼻炎 (详情参照 1  相似文献   

20.
唇风治验     
<正> 患者王某,女,38岁,1987年3月来诊。患唇风15年,诊见病人唇下、鼻准、两颧等处皮色红赤,皮质粗糙,并与红色丘疹相间。痒痛并作,搔破流少许黄水,每于情志不遂或月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