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观察了15例急性乙醇中毒病人用盐酸纳洛酮治疗后血浆β-内啡肽水平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急性乙醇中毒后,病人血浆β-内啡肽水平升高,用盐酸纳洛酮治疗后,其血浆β-内啡肽水平下降,提示纳络酮解救会性乙醇中毒与减少β-内啡肽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2.
观察长期乙醇摄入大鼠血浆β-内啡肽水平及纳洛酮干预后的变化。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10只),其它三组(各10只)分别给予外源性乙醇0.7g/kg  相似文献   

3.
观察练气功对慢性病病人血浆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练气功前后受试者血浆β-内啡肽含量的变化。结果 练气功后,病人血浆β-内啡肽水平较练功前显著降低。结论练气功可使机体β-内啡肽水平降低,可能有利于机体细胞功能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清β-内啡肽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2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β-内啡肽浓度并与25例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24小时的β-内啡肽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中毒组中治疗后24小时β-内啡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下降(P<0.01)。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导致大量释放β-内啡肽并持续高水平,同时,高水平β-内啡肽可导致继发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5.
脑梗死病人脑脊液中β-内啡肽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发现急性脑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脑脊液(CSF)中β-内啡肽(β-EP)含量明显增高,并在动物实验中得以证实。而阿片肽受体拮抗药——纳洛酮可逆转脑梗死病人及动物的部分神经系统缺损症状。因此认为β-EP参与缺血性脑血管急性期有害的病理生理过程。我们测定了43例急性脑梗死病人CSF中β-EP含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浆β-内啡肽(β-E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63例急性重度CO中毒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n=31)及研究组(n=32),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纳洛酮治疗,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清醒时间、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及治疗后12 h、24 h、48 h、72 h血浆β-EP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平均清醒时间为(5.4±3.9)h,较对照组的(8.3±4.6)h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84.38%),较对照组(61.29%)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2~72 h两组患者血浆β-EP水平均逐渐降低(P<0.01),且各时间点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改善血浆β-内啡肽水平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伤(GCS3-8分)β-内啡肽(β-EP)动态变化及纳洛酮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加用纳洛酮。测定两组患伤后1-30d血、脑脊液(CSF)中β-EP值,并对颅内压(ICP)及脑灌注压(CPP)进行监测。伤后3-6个月,对预后进行评估。结果 伤后治疗组血、CSF中β-EP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血:P<0.01;CSF:P<0.05),且治疗组ICP升高和CPP下降幅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预后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型颅脑伤后血、CSF中β-EP明显升高。纳洛酮可明显降低伤后β-EP的升高幅度,并能明显降低ICP及增加CPP,对改善预后及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9.
脑梗塞患者血浆β—内啡肽及血清MDA,SOD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β-内啡肽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4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β-内啡肽及血清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梗塞急性期β-EP及MDA、SOD含量均显著升高,痛情越重,含量越高;而且血浆β-EP与MD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β-EP与SOD含量,在轻型病人相关性不明显,在中型和重型病人呈正相关(P〈0.01,P〈0.05)。结人源性阿片肽和自由基在缺血性脑损伤中具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β-内啡肽(β-EP)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及其与呼吸衰竭发生机制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3例,分为呼吸衰竭组31例,非呼吸衰竭组32例,分别监测β-EP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呼吸衰竭组β-EP值显著高于非呼吸衰竭组(P<0.05),呼吸衰竭组血浆β-EP值与PaO2呈负相关,与PaCO2呈正相关.结论β-EP是一种内源性呼吸抑制剂,影响呼吸功能,参与了呼吸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12.
高血压患者血浆亮氨酸脑啡肽和β—内啡肽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远航海员血浆β-内腓肽含量的变化,为预防和治疗海员常见病、多发病提供实验资料,结果:远洋海员连续航行大于或少于6个月者,血浆β-内啡肽含量显著高于陆地工作人员,远航海员高血压、冠心病、精神系统疾病以及肿瘤等发病率较高,可能与血浆β-内啡肽含量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5.
16.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中β-内啡肽水平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脑梗塞发生后血浆中 β-内啡肽水平的变化规律。 方法 检测A组 (脑梗塞灶直径 >5cm)、B组( 2cm≤梗塞灶直径≤ 5cm)和C组 (健康志愿者 )血浆中 β-内啡肽浓度 ,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A组急性期血浆β-内啡肽浓度较B组明显升高 (P <0 0 5 ) ,恢复期A组较B组有明显降低 (P <0 0 5 ) ,A、B两组在急性期和恢复期的β-内啡肽浓度与C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脑梗塞急性期血浆中β-内啡肽升高程度直接反映病情轻重。  相似文献   

17.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神经科常见病。近年来发现此类患者脑脊液(CSF)中β—内啡肽(β—EP)含量明显增高,并在动物实验中得以证实。而阿片肽受体阻滞剂——纳洛酮可逆转脑梗塞患者及动物的部分神经系统缺损症状。故认为β—EP参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有害的病理生理过程。但目前尚无大量观测脑梗塞患者急性期不同阶段CSF中β—EP含量变化过程的报告。我们连续测定了4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CSF中β—EP含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通过颈动脉和静脉注射纳络酮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观察了两种不同的给药途径,对血浆β—内啡肽(β—EP)的影响,结果显示颈动脉给药组有明显降低血浆β—EP的作用,而静脉给药组则下降不显著。这一结果与临床病情观察相一致。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高压氧对急性缺血再灌流兔下丘脑β-内啡肽的影响。方法:将实验白兔随机分成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双颈部动脉夹闭加低血压制成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在再灌流60min期间,高压氧治疗组在0.25MPa下吸纯氧,对照组在常压下吸空气。取兔下丘脑,用光镜免疫组化技术,观察β-内啡肽的变化。结果:高压氧治疗组神经细胞完整性较好,细胞内β-内啡肽多,细胞间质β-内啡肽少。而对照组大部分神经细胞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