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了解外地护生实习初期社交焦虑情况,提出对策。方法采用交往焦虑量表和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22名外地护生及71名本地护生进行调查及分析。结果本地护生交往焦虑得分(37.76土7.183)分,外地护生交往焦虑得分(40.83土9.033)分,经比较,t=0.296,P<0.05。结论外地护生实习初期社交焦虑程度高于本地护生,医院要主动关心外地护生,化解其心理困惑,提高自信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护生毕业实习前社交焦虑与惧怕否定、自尊状况的相关性,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社交苦恼及回避量表(SAD)、惧怕否定评价量表(FNE)、自尊量表(SES)对207名中专、大专、本科护生在其毕业实习前进行测查及相关分析.结果不同学历护生SAD、SES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D与SES得分呈正性相关(r=0.483,P<0.05),SAD与FNE得分呈正性相关(r=0.316,P<0.01).结论 应有针对性地加强护生自尊的培养,指导其摒弃惧怕否定心理,克服社交焦虑.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军队医院实习护生在新型冠状病毒(简称COVID-19)肺炎疫情管控期间抑郁状态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上海市某军队三级甲等医院在COVID-19肺炎管控期间的233例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焦虑状态无统计学意义。对抑郁状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所处状态、毕业院校性质、隔离管控时间、隔离管控后饮食方式会影响护生抑郁状态(P<0.01或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毕业院校性质、隔离管控后饮食方式是影响实习护生抑郁的主要因素(P<0.01或P<0.05)。结论 军队医院实习护生在COVID-19肺炎疫情管控期间易发生抑郁状态;目前所处状态、毕业院校性质、隔离管控时间、隔离管控后饮食方式等因素与心理抑郁状态相关,其中毕业院校性质、隔离管控后饮食方式与抑郁状态密切相关;我们建议应根据实习护生教育背景、饮食方式,同时关注重点特殊人群,积极施加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生实习初期心理一致感和焦虑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心理一致感量表(SOC-13)、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对120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实习初期心理一致感得分为56.98分±12.12分,焦虑的发生率22.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实习环境、居住者关系以及实习同学关系对护生心理一致感水平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心理一致感及其3个维度与焦虑呈负相关(P0.01)。[结论]护生实习初期心理一致感总体水平偏低,受多个因素影响,建议管理者制定合适的干预措施,降低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高职护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2名高职护生随机分成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在到科实习第1天及结束时评估两组护生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护生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心理干预组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分别为(1.26±0.34),(1.54±0.45),(1.32±0.32)分,对照组得分分别为(1.54±0.41),(1.99±0.48),(1.98±0.51)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7,2.24,2.98;P<0.05);心理干预组护生抑郁、焦虑、敌对因子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8,2.78,3.04;P<0.05).结论 高职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普遍存在紧张、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高职护生实习教学中恰当应用心理干预措施能显著提高实习教学效果,对实习阶段高职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何清 《护理学报》2009,16(5):67-69
目的 了解民办高级职业护生在临近实习期的焦虑发生情况,并据此制定对策.方法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和自制简易影响焦虑因素问卷,对264名民办高级职业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本组护生实习前1周焦虑评分高于实习前12周的焦虑评分和国内常模(P<0.05);不同专业班级间护生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科班得分相对较高,涉外班和助产班得分相对较低.本组76.1%护生担心竞争力低于公办院校学生,60.1%对实习期间工作内容不明确,54.2%担心真实操作成功率低.结论 民办高级职业护生在实习前存在一定的焦虑;担心竞争力低于公办院校学生、担心理论知识水平不能满足临床工作需要,是焦虑的主要因素.护理教育者应针对此特点,采取教育对策,以促进护生向实习护士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实习护生心理压力的现状,分析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心理弹性对心理压力的影响,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减轻实习护生心理压力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方便抽取山东省某三甲医院252名实习护生,使用问卷调查实习护生的心理压力、职业认同感、心理弹性及一般资料特征.结果 实习护生的心理压力平均得分为21.6分,在控制一般资料特征后,实习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得分(β=-0.150,P=0.028)、心理弹性得分(β=-0.342,P<0.001)与心理压力得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为改善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减少护理人才流失促进护理专业发展,学校及医院应当关注实习护生的心理压力,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职业认同感、增强其心理弹性,减轻实习护生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教育干预对实习护生焦虑的影响。方法在护生实习的初期、中期和末期实施综合教育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护生进行测评。结果护生实习各期SAS评分比较,F=2.68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习初期、中期和末期SAS得分逐渐下降(均P0.05)。结论综合教育干预可降低实习护生的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9.
何见平 《全科护理》2016,(8):849-850
[目的]分析90后高职护生实习初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行设计的开放式问卷对实习初期的160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90后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90后高职护生在实习初期焦虑和抑郁程度明显高于常模,且实习医院级别越高,焦虑、抑郁发生率越高,实习所在城市级别越高焦虑、抑郁发生率越高。[结论]90后高职护生在实习初期心理健康状况比大学生常模差,易产生焦虑、抑郁心理,作为护理教育者此期更应多关注护生的实习生活,及时了解实习生的心理变化,以便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帮助其尽快适应实习生活,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相似文献   

10.
马玲  王嵘  于晋 《全科护理》2014,(20):1911-1912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实习护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方法]选择20名实习的护理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护生特点设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分别在团体心理辅导前后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测量实习护生的人际关系情况。[结果]团体心理辅导前后护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护生团体心理辅导后在交谈、交际与交友、待人接物方面改善明显。[结论]根据护生特点设计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对提升护生的人际关系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部队医院地方院校护生实习未期的焦虑抑郁水平,并分忻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设一般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某部队医院的189名地方院校实习末期的护生进行调查。结果部队医院地方院校护生实习末期的焦虑得分为(49.98±10.95)分,抑郁得分为(43.25±7.28)分,分别有31.75%和6.88%的护生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影响抑郁的主要因素是因无法胜任护理工作而失眠的经历。结论护理管理者应了解地方院校实习护生的基本特点、就业意愿、失眠经历,时刻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而制订有效的干预策略,保证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实习医院本科护生的护理临床决策能力,为加强不同实习医院护理本科生护理临床决策能力的培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护理专业大学生临床决策能力测量工具对四川省4所大学2008年护理专业毕业实习10~12个月的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大学附属医院实习的本科护生临床决策能力得分高于在非附属医院实习的本科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大学附属医院实习护生的临床决策能力高于非附属医院实习护生。  相似文献   

13.
军校不同年级大专护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尼春萍  化前珍  吕淑萍 《现代护理》2004,10(11):987-989
目的 探讨军校不同年级大专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我校护理大专一~三年级学生 4 36人整群测查 ,所得资料用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一、二年级护生SCL - 90评分比三年级偏高 ,除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外 ,一、二年级其余因子分均高于全国青年组常模 ;SCL - 90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 ,与积极应对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结论 军校大专护生有较多的心理问题 ,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三个症状是困扰他们的主要精神问题 ;在护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中 ,应重视护生积极应对能力与策略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了解SARS对军队医院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运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设计的心理测评量表对全国范围内 8家军队医院发热门诊工作的医护人员进行心理问卷测评 ,并对结果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SARS疫情期间军队发热门诊医护人员躯体化、抑郁、焦虑、强迫因子评分均增高 ,其中抑郁分值增高明显。心理健康状况与性别、职业 (医生 /护士 )、职称有关。结论 :SARS对军队医院发热门诊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男护生入学初期学校适应现状,以制订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促进其学校适应性的提高。方法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问卷、症状自评量表对2007级27名男护生进行学校适应性调查。结果男护生存在人际关系紧张、专业兴趣适应性较差以及在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及精神症状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等问题。结论目前学校有必要对男护生进行系统的心理干预,改善人际关系,牢固专业思想,稳定职业心态,调整心理状态,提高学习主动性,从而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满足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实习护生舒适护理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通过理论分析、文献回顾、专家访谈等方法初步拟定实习护生综合素质的各项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采用目的性抽样法选取浙江省4所三级甲等医院从事护理临床一线工作的专家12名,浙江省4所护理本科教学院校从事护理教学与管理工作的专家4名,共计16名专家作为咨询对象,应用德尔菲法对实习护生舒适护理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2轮咨询。结果专家个人权威系数为0.78~0.93,专家群体权威系数为0.86;专家咨询总体协调系数为0.313~0.341(P<0.01)。建立的实习护生舒适护理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思想道德品质、人文素质水平、专业知识技能、专业发展能力、身心健康状况等5个一级指标(其权重分别为0.20,0.25,0.20,0.20,0.15)和16个二级指标、39个三级指标。结论构建体系的咨询专家权威程度及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均较高;实习护生舒适护理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能判断护生为患者提供舒适护理的能力,可用于实习护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秦淑英 《护理研究》2014,(6):2069-2070
[目的]探讨高职护生择业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高职院校相关部门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护生择业焦虑现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自编高职护生择业焦虑原因问卷对116名临近毕业的高职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高职护生择业焦虑总体标准分为(49.27±9.07)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职护生择业焦虑主要与就业竞争压力、缺乏就业支持、自信心不足、担心就业前景等因素有关。[结论]临近毕业高职护生存在一定程度的择业焦虑,管理者应重视护生的焦虑状况,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降低高职护生的择业焦虑水平,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军医大学不同专业本科生在实习前的心理卫生情况,为实习前教育与实习中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尊量表(SE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总体幸福量表(GWB)的问卷调查方式对军医大学140名医学本科生和90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调查数据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军医大学不同专业本科生在实习前的自尊感、社会支持和幸福感情况比较理想,分别>30分、>50分和>60分;家庭支持和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在不同专业本科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各项在不同专业本科生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自尊与社会支持关系无统计学意义,而与幸福感之间存在一定联系.结论 军医大学要加强实习前的教育,缓解本科生实习前的焦虑,并加强实习期间的管理,预防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9.
军队离退休干部身心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社芬  王曼  王玉玲  邢菁 《护理研究》2006,20(11):956-958
[目的]了解军队离退休干部身心健康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高其健康水平。[方法]用中国心身健康测定工具量表、生活满意度指数量表、社会支持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所有资料采用SAS8.12统计完成。[结果]军队离退休干部身心健康状况优于中国人常模。存在的健康问题:心血管疾病占30.49%;眼和耳疾病占23.47%;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占14.65%;抑郁、精神疾病、焦虑发生率较低。心血管、眼和耳、呼吸系统疾病随年龄增大而增多,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年龄与生活满意度有一定的关系,女性健康问题多于男性。[结论]军队离退休干部身心健康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咨询门诊对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糖尿病病患118例。实施护理咨询门诊干预3个月后,运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同时运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测评。结果在护理咨询门诊干预后患者的正性情绪明显高于干预前,而干预后患者的负性情绪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焦虑状况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抑郁状况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咨询门诊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