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肢体麻木 4 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肢体麻木的疗效。方法  40例肢体麻木患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赤芍、当归、鸡血藤、地龙等水煎口服 ,每日 1剂 ,1 0剂为 1疗程 ,服用 3个疗程。结果 痊愈 2 1例 ,好转 1 7例 ,无效 2例 ,总有效率 95 %。结论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肢体麻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肌瘤消颗粒对大鼠、家兔子宫微循环和血液流变状态的作用 ,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 1 )同种大鼠 ,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山莨菪碱组 ,肌瘤消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和桂枝茯苓胶囊组 ,观察子宫系膜微循环状况 ;( 2 )家兔血瘀证模型 ,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桂枝茯苓组 ,肌瘤消颗粒高、低剂量组 ,观察血液流变性的改变 ;( 3 )大鼠急性血瘀证模型 ,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桂枝茯苓组 ,肌瘤消颗粒分组同 ( 2 ) ,观察血液流变性的变化。结果肌瘤消颗粒具有显著改善子宫系膜微循环和血液流变状态的功能 (P <0 .0 1 )。结论肌瘤消颗粒具有活血化瘀之显著功效。  相似文献   

3.
白细胞减少症的辨病和辨证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丕华 《中国医刊》2001,36(9):60-61
1 辨证论治1 .1 益肾填精 ,温肾生血  遵照“虚者补之 ,损者益之”之原则 ,“精虚者宜温其下 ,熟地、枸杞子之属是也 ;阳虚益补而兼暖 ,桂附、干姜之属是也 ;阴虚者补而兼清 ,麦冬、芍药、生地之属是也……”。在临床对本病治以双补肾之阴阳 ,益肾阴 ,填肾精 ,补充血液生化之源 ,可使血象稳定 ,改善肾阴虚之临床证候 ,常用药物 :熟地 1 0~ 2 0g、山萸肉 1 0~ 2 0g、山药 1 0~ 30g、首乌 1 0~4 0g、枸杞子 1 0~ 2 0g、当归 6~ 1 5g、白芍 1 0~ 2 5g、龟板胶 1 0~ 2 0g(烊化 )、阿胶 1 0~ 2 0g(烊化 ) ,黄精 1 0~ 2 0g…  相似文献   

4.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胡桂枝干姜汤始见于赵本《伤寒论》,论中第147条指出:“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减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本方是由柴胡、黄芩、桂枝、干姜、牡蛎、栝楼根、炙甘草七味药组成,张仲景原意是用来治疗伤寒发汗误治后,邪气人于少阳兼痰饮内结之证。故可见胸胁满结、小便不利、往来寒热、渴而不呕等证。  相似文献   

5.
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 (简称苓桂味甘汤 )出自《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第十二篇》。用于“咳逆倚息不得卧”服小青龙汤后 ,“多唾口燥 ,寸脉沉 ,尺脉微 ,手足厥逆 ,气从少腹上冲胸咽 ,手足痹 ,其面翕热如醉状 ,因复下流阴股 ,小便难 ,时复冒者”。笔者用其利水平冲、收敛固摄之力治疗水饮下积、逆气上冲证之充血性心力衰竭 ,效果较好 ,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观察治疗 6 8例中 ,二度心衰 32例 ,三度心衰 36例 ;男43例 ,女 2 5例 ;年龄 40岁~ 5 0岁 12例 ,5 1岁~ 6 0岁 2 3例 ,6 1岁~ 70岁 18例 ,71岁~ 90岁 15例。原发病为风心病 38例…  相似文献   

6.
在《伤寒杂病论》(包括《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 ,腹满一证有腹满、腹胀、腹胀满、小腹满、少腹满等多种不同表述。涉及腹满一证之条文《伤寒论》有 31条 ,载方 2 1首 ;《金匮要略》有 2 8条 ,载方 11首。综合书中之辨证论治 ,试分为腹满虚证 ,腹满实证及虚实夹杂之腹满证三型并逐一析之。1 腹满虚证《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篇第 2条云 :“病者腹满 ,按之不痛为虚 ;痛者为实。”此乃从腹满的伴随证“痛与否”言及其虚证和实证的鉴别要点。1 1 脾胃虚弱证仲景有云 :“太阳之为病 ,腹满而吐 ,食不下 ,自利益甚 ,时腹自痛”(《伤寒…  相似文献   

7.
李文影 《黑龙江医学》2002,26(4):285-285
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肾包膜下血肿病例极为少见 ,我院2 0 0 0 - 0 2~ 2 0 0 1- 0 2共收治 40 6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 ,其中 ,有 4例重症出血热在移行阶段出现了肾包膜下出血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见表 1)表 1 临床一般资料性别 年龄(岁 )病日(d) 病期病变部位HGB(g/L)愈后女 2 1 7移行阶段右肾 68好转出院女 60 1 1移行阶段右肾 51好转出院男 1 77移行阶段右肾 70好转出院女 40 1 0移行阶段右肾 5 4好转出院2 典型病例某患女 ,2 1岁。因发热、休克、多尿 7d、腰痛加重 1d ,于2 0 0 0 - 12 - 0 1入院。病史为 :2 0 0 0 - 11-…  相似文献   

8.
左氧氟沙星是新一代喹诺酮类抗菌药 ,具有抗菌谱广 ,抗菌活性强 ,体内分布广等特点。我院在 2 0 0 2年3月至 2 0 0 3年 3月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 5 2例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  5 2例均为临床确诊的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并收住院的中度感染者 (非ICU) ,男 2 7例 ,女2 5例 ,年龄 ( 1 9~ 79)岁 ,平均 61 .5岁。2 剂量与疗程 盐酸左氧氟沙星 0 .2g 1 0 0ml静滴 ,2次 /日 ,( 5~ 7)d后临床症状好转改为口服 0 .2g ,2次 /日 ,再用 ( 5~ 7)d。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发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鼾症腭咽成形术 (UPPP)的远期疗效。方法 :随访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46例行UPPP后的疗效。 46例中男 3 9例 ,女 7例 ,3 2~ 66岁 ,平均 46岁 ,均有睡眠时打鼾、夜间憋气、惊醒、胸闷、白天嗜睡、咽干燥等症状 1~ 40年 ,平均 7.4年。 46例中有高血压史 1 3例。 3 3例局部麻醉 ,1 3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6例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 ,7例同时行下鼻甲骨黏膜下切除术。术后随访 1 2~ 96月 ,平均 3 2月。结果 :46例中 45例 (98% )均在手术后 1~ 3d鼾声消失或减轻 ,憋气、惊醒症状消失。 1例无改善。手术中无并发症。远期随访 40例 (87% ) ,其中呼吸暂停消失 2 3例 (5 7% ) ,好转 1 1例 (2 8% ) ,无好转 6例 (1 5 % )。鼾声消失 1 7例 (4 3 % ) ,好转 1 2例 (3 0 % ) ,无好转 1 1例 (2 7% )。白天嗜睡消失 1 2例 (3 0 % ) ,好转 1 9例 (4 8% ) ,无好转 9例 (2 2 % )。口咽干消失 1 0例(2 5 % ) ,好转 1 8例 (4 5 % ) ,无好转 1 2例 (3 0 % )。症状复发者都在术后 3个月后。随访 5年以上的 8例憋气消失 4例 (5 0 % ) ,好转 4例 (5 0 % ) ,嗜睡消失 5例 (62 % ) ,好转 3例 (3 8% ) ;鼾声消失 5例 (62 % ) ,好转 3例 (3 8% ) ;口咽干消失 3例 (3 8% ) ,好转 4例 (5 0 % ) ,无效 1例 (1 2 % )。 1 3例术前  相似文献   

10.
桂枝茯苓丸(以下简称桂苓丸或本方)出自《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篇》,由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芍药五药组成,有活血祛淤、消症止痛之功,仲景用之治妇人症病下血之证。后世医家扩大了其运用范围,如《妇人良方》用本方“治妇人小产、下血至多,子死腹中,其人憎寒.手指唇爪甲青白,面色黄黑,或胎上抢心,则闷绝欲死,冷汗自出,喘满不食,或食毒物,或误食草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各柴胡剂(小柴胡汤证、大柴胡汤证、柴胡桂枝汤证、柴胡桂枝干姜汤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立方思想组成及作用机制的分析,总结柴胡剂的主要证候群为胸胁苦满、或胸中烦、腹中痛、胁下痞硬,而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诸症仅为从属证候。  相似文献   

12.
苓桂术甘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加味桂枝茯苓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将16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5例和对照组83例.治疗组用加味桂枝茯苓丸(处方、桂枝、茯苓、桃仁、丹皮、香附、玄胡、当归、白芍、败酱草)治疗,对照组用静脉滴注氨苄青霉素加口服甲硝唑治疗,2组均以2月为1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愈75例,好转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29% ;对照组治愈51例,好转15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9.52%.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加味桂枝茯苓丸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好,毒副反应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4.
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5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清肺口服液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内制剂 )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 87例符合小儿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诊断标准的患儿 ,按随机化原则分为试验组 (5 8例 )和对照组 (2 9例 ) ,分别给予清肺口服液、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 ,观察疗程为 1 0天。 结果 :试验组患儿痊愈 5 0例 (86 .2 1 % ) ,显效 5例 (8.6 2 % ) ;对照组患儿痊愈 1 5例 (5 1 .72 % ) ,显效 1 4例 (4 8.2 8% ) ,经秩和检验P <0 .0 0 0 1 ,试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咳嗽、肺部湿啰音、X线全胸片等指标好转情况 ,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发热、气促等指标好转情况 ,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桂枝茯苓丸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用桂枝茯苓汤治疗糖尿病肾病伴肾功能不全 2 0例 ,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糖尿病肾病伴肾功能不全患者 2 0例 ,男 1 4例 ,女 6例 ,年龄 2 5~ 6 8岁 ,病程 1 2~ 2 0年 ,所有患者均伴持续性蛋白尿 (>0 .5g/ 2 4h)血 Cr1 40 .2~ 2 95.3μmol/ L ,BUN9.4~ 1 6 .2μmol/ L。伴高血压 1 8例 ,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1 1例。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治疗前均做 2 4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内生肌酐清除率 ,然后给予桂枝茯苓丸。组方 :桂枝 1 0 g,茯苓 1 5g,丹皮 1 0 g,赤芍 1 5g,桃仁 1 2 g,制军 1 0 g,水煎浓缩成 2 0 0 ml,日…  相似文献   

16.
对《伤寒论》苓桂术甘汤证,后世医家各有诠释,但并无统一认识,笔者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及临证所得,试作探析. 1 前贤观点存疑 《伤寒论》67条云:"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对此证的认识在"脉沉紧”之前后文关系及主治证上后世医家有三种观点.其一,认为苓桂术甘汤证仅适用于心下逆满、起则头眩、脉沉紧等证,不包括"身为振摇”,认为"身体振摇”是真武汤证.如丹波元坚、柯琴、张路玉等.其二,认为"身体振摇”与"心下逆满,头眩”等都可用苓桂术甘汤.如尤在泾、成无己、喻嘉言.  相似文献   

17.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的一种周身性疾病。病程较长 ,致残率高 ,是临床较难治的疾病之一。我们于 1999年 6月~ 2 0 0 2年 8月 ,运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性节炎 34例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 34例中 ,男性 9例 ,女性 2 5例 ,年龄最大者 6 4岁 ,最小者 17岁 ,病程最长者 15a,最短者 2mon。1 2 治疗方法桂枝芍药知母汤处方组成[1] :桂枝 12 g ,白芍 12g ,知母 10 g ,生麻黄 9g ,白术 15 g ,制附子 15 g(先煎0 .5h)防风10 g ,生甘草 9g ,生姜 9g ,随证加减 :痛甚者加元胡 10 …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太阴病中,太阴脾阳虚衰、虚寒之证,本应禁汗、禁下,但确有第276条太阴桂枝汤证之可汗,第279条桂枝加芍药证、桂枝加大黄证之调和脾胃气血阴阳及可下的权变治法。根据太阴病脉证并治篇中桂枝汤证、桂枝加芍药汤证、桂枝加大黄汤证三证疾病发展过程、机理及方药组成可以看出《伤寒论》太阴病中常法中的变法,即权变治法。亦在说明"辨证论治"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19.
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们应用中成药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4 6例 ,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  1997年 3月至 1999年 6月我院应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 4 6例。年龄 35~ 56岁。子宫如孕 4 0~ 4 9天 2 9例 ,如孕 50~ 6 0天 17例。 4 6例中单发子宫肌瘤 32例 ,多发子宫肌瘤 14例。并发月经过多、经期延长 12例 ,腰酸腹痛 11例 ,贫血 8例 ,血红蛋白 6 0~ 90 g/L。 4 6例中近围绝经期 7例。1 2方法 口服中成药桂枝茯苓胶囊 ,每天 3次每次 3粒 ,3个月为 1疗程。服药前及治疗 1疗程后行B超检测子宫肌瘤体积 ,以观察疗效 ,同…  相似文献   

20.
桂枝茯苓丸在妇科疾病的临床应用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桂枝茯苓丸为张仲景所创 ,载于《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篇。方由桂枝、茯苓、牡丹皮、芍药、桃仁五味药组成 ,为祛瘀消之缓剂 ,可治疗妇、内、外、皮肤、五官等各科疾病 ,被国内外医家广泛应用。现将近 1 0年来其在妇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概述如下。   1 989~ 1 999年中国主要医药期刊介绍桂枝茯苓丸用于治疗各种妇科疾病的疗效统计见表 1 (病例数均在 1 0人以上或等于 1 0人 )。表 1 桂枝茯苓丸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据 1989~ 1999年国内主要医药期刊介绍 ) 疾病类型资料来源病例数 用药后的疗效痊愈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 总有效率卵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