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激光光凝治疗Eales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至2006年10月行玻璃体手术治疗的Eales病合并玻璃体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3月时视力提高者22眼(81.4%),4眼(15%)视力无明显变化.1眼(3.7%)视力下降.手术前后视力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眼发生术后玻璃体再次出血.没有发生晶状体损伤、医源性裂孔及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激光光凝是治疗Eales病合并严重玻璃体积血的有效安全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何异  唐晓昭 《四川医学》2009,30(7):1061-1062
目的观察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激光光凝治疗Eales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42眼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眼内激光治疗Eales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视力明显提高28眼(67%),术后视力提高37眼(88%),无提高5眼(12%)。结论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联合激光光凝是治疗Eales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进一步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托白内障3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22眼),女15例(18眼),右眼18眼,左眼19眼,双眼3眼。年龄38~73岁,平均年龄(56.1±4.2)岁,比较术前及术后视力改善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前视力〈0.1者34眼,0.1~0.5者6眼,术后6个月视力〈0.1者下降为3眼,0.6~1.0者上升至32眼。术后视力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只眼中5只眼有局限的视网膜牵拉,出现视网膜水肿,11眼术后出现后囊浑浊。13只眼出现一过性角膜水肿,前房明显的纤维素渗出,16只眼出现继发玻璃体出血。17眼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经短暂降眼压药物治疗后眼压得以控制。1只眼随访2个月时发生视网膜再脱离、再次手术后复位。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96例(96只眼)陈旧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选病例均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C级改变,其中46只眼行玻璃体切割手术,50只眼行单纯巩膜扣带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随访9.6个月时的视力、视网膜解剖复位率和手术后并发症。结果:玻璃体切割手术组46只眼中,最终手术成功43只眼,占93.5%。视力提高38只眼,占82.6%;不变5只眼,占10.8%;下降3只眼,占6.5%。手术后并发性白内障3只眼,占6.5%;严重PVR3只眼,占6.5%。单纯巩膜扣带手术组50只眼中,最终手术成功45只眼,占90.0%。视力提高36只眼,占72.0%;不变8只眼,占16.0%;下降6只眼,占12.0%。手术后并发性白内障9只眼,占18.0%;严重PVR8只眼,占16.0%。结论: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切割术和单纯巩膜扣带术,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玻璃体切割术术后视力提高优于单纯巩膜扣带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周围炎(Eales)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就诊的21例(40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患者,通过对24眼早期患眼的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进行氩激光光凝,对晚期患眼进行玻璃体切割+眼内光凝+眼内注气/硅油,患者随访3~12月,对比术后视力和眼底荧光照影(FFA),眼底改变。结果对缺血期24眼毛细血管无灌注区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视力无下降,眼底未见新鲜出血,未见新生血管,FFA显示视网膜无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扩大。增殖期的16眼行玻璃体切割+眼内光凝者有10眼(62.5%)术后视力提高2行以上,6眼(37.5%)术后视力无显著提高,保持术前或从手动增至数指。结论在Eales病例中,对缺血期患眼行有效的视网膜激光光凝可稳定视力,控制病情发展;对增殖期的患眼行玻璃体手术,可部分改善视力,控制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进行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复位术的护理质量。方法对52例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复位术前后进行护理。结果术后视网膜功能性复位48例(占92.3%);术后3个月复检视力,术眼>0.2者6例,0.1~0.2者12例,0.01~0.09者17例,指数9例,仅4例为光感。结论在手术成功的前提下,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手术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Ⅳ~Ⅵ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1例(48眼)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闭合式玻璃体切割联合剥膜、广泛眼内光凝术、气液交换、硅油填充、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41只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占85.41%,4只眼视力术后无变化,占8.33%,3只眼术后视力较术前视力略下降,占6.25%.随访时间为1~24个月,手术并发症少.结论:闭合式玻璃体切割联合剥膜、广泛眼内光凝术、气液交换、硅油填充、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手术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Ⅳ~Ⅵ期患者,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进行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复位术的护理质量。方法 对 5 2例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复位术前后进行护理。结果 术后视网膜功能性复位 4 8例 (占 92 .3% ) ;术后 3个月复检视力 ,术眼 >0 .2者 6例 ,0 .1~ 0 .2者 12例 ,0 .0 1~ 0 .0 9者 17例 ,指数 9例 ,仅 4例为光感。结论 在手术成功的前提下 ,加强围手术期护理 ,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双眼玻璃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双眼玻璃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12眼均行玻璃体切割术,切除混浊的玻璃体,部分患眼伴有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为头部外伤、颅内血管瘤破裂以及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chronic granulocytic leukemia,CGL)等。结果 12眼经玻璃体切割后玻璃体腔均清亮,术后视力明显提高,其中10眼视力≥0.06,6眼视力≥0.4,l眼视力提高不明显,l眼由于继发青光眼而视力下降。术后达到最佳矫正视力的时间平均为1.5个月。结论 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双眼玻璃体出血应及时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玻璃体切割术可以使视力迅速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玻璃体手术中,同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合并不同程度白内障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36例(46只眼)实施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其中气体填充15只眼,硅油填充5只眼;观察术后视力改善程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6个月。术后33只眼(74%)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不变7只眼,下降6只眼;术后视力低下者多伴有明显的糖尿病黄斑水肿、硬性渗出或缺血。术后并发症包括虹膜后粘连17只眼(35%),视网膜脱离3只眼(7%)。晶体后囊混浊12只眼(26%),角膜上皮延期愈合12只眼(26%),玻璃体出血14只眼(30%)。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不同程度白内障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安全有效的.可使大多数患者视力改善,避免玻切术后并发白内障再次手术:糖尿病黄斑病变是影响术后视力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的效果。方法:应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49例(49眼),其中眼外伤25例(25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9例(9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1例(11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2例(2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1例(1眼),老年性黄斑变性1例(1眼),49例患者均行经睫状体平坦部闭合式巩膜三通道玻璃体切割术。其中22眼联合视网膜光凝术,5眼联合硅油填充术,6眼行C3F8注气术,7眼联合巩膜外环扎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除1例因再次发生视网膜脱离,患者视力无明显提高外,其余48例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6个月后复查视力0.1以上37例占75.5%。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玻璃体积血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总结40例(41只眼)涉及眼球前后节的复杂外伤应用玻璃作切除术治疗的结果.其中钝挫伤致晶体脱入玻璃体、玻璃体积血伴红膜根部断离6例;穿通伤玻璃体内或视网膜异物伴玻璃体积血、外伤性白内障32例;眼内炎2例.手术方法采用闭合式玻璃作切除,晶体切割.异物摘除术,环扎,眼内气体充填等.术后玻璃体清亮者35只眼(85.4%),视网膜平伏者34只眼(82.9%),视力增加者34例(85.0%),术中术后发生并发症者4只眼(9.8%).  相似文献   

13.
张淑萍 《海南医学》2011,22(7):98-100
目的评价激光治疗在玻璃体切割(PPV)治疗玻璃体积血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62眼行PPV治疗的玻璃体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2眼PPV治疗的玻璃体积血患者,17眼为视网膜血管性疾病,15眼行激光术中或术后治疗,术后视力提高显效12眼,有效4眼,有效率为94.1%(16/17);39例为眼球穿孔伤,有19眼术中术后行激光治疗,术后视力提高显效22眼,有效12眼,有效率为87.2%(34/39);其他6眼中3眼术中行激光治疗,术后视力提高显效4眼,有效1眼,有效率为83.3%(5/6)。本组病例视力提高的总有效率为88.7%(55/62),术中术后行激光治疗者37眼,占总人数的59.7%(37/62)。结论激光治疗是玻璃体切割治疗玻璃体积血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尤其对于原发性视网膜血管疾病者,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并发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征及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10只眼)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标准三通道闭合式玻璃体切割手术,术中寻找视网膜裂孔、脉络膜缺损区及玻璃体情况,并于缺损区边缘有色素区行激光光凝联合玻璃体腔硅油填充.结果 10只眼视网膜裂孔均位于脉络膜缺损区,脉络膜缺损区包含视盘者6只眼,缺损区上缘邻近视盘者4只眼,合并黄斑缺损者1只眼.10只眼均无玻璃体后脱离.随访观察3 ~ 20个月(平均12个月),10只眼视网膜均获解剖复位.7只眼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玻璃体切割、缺损缘视网膜激光光凝联合硅油内填充术是治疗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贾彩华  白赫南  毕燃  尹乐 《吉林医学》2013,34(4):631-633
目的:探讨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的临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选取2005年~2010年收治的15例(18只眼)ARN患者,分析其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结果:所有病例在明确诊断后及早应用抗病毒药物,同时根据眼部情况,出现视网膜小裂孔、玻璃体混浊相对较轻者行预防性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而玻璃体混浊严重,视网膜裂孔较大或合并视网膜脱离者行玻璃体切割手术。15例(18眼)ARN患者治疗后视力提高的15只眼(83.33%),治疗3个月后视力分别为:0.01者1只眼(5.56%),0.04~0.1者8只眼(44.44%),0.1~0.5者5只眼(27.78%),0.6~0.8者3只眼(16.67%),1只眼因病情反复,二次行玻璃体切割术,视力无明显提高。结论:所有病例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控制,ARN应早期诊断,在应用抗病毒药物的同时联合预防性视网膜激光光凝和玻璃体切割术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治疗效果抢救患者视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RON)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方法17例(17只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均进行标准的三通道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术中用显微玻璃体视网膜刀(MVR)自视盘鼻侧刺入,深达筛板后并切开鼻侧筛板,对无灌注区进行激光光凝后行气一液交换并注入C3FB气体0.8~1.0mL。记录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底检查、眼底照相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情况。结果17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有5例在切开视盘后发生出血,术中将灌注瓶升高后均能止血。13只眼手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视力在0.3者1只眼,0.2~0.3者3只眼,0.1~0.2为4只眼,0.05~0.1者5只眼。视力无提高者3只眼,1只眼因继发视网膜脱离和脉络膜脱离视力下降。16眼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发现手术后1~2个月黄斑部水肿明显减轻,出血大部分吸收。结论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所引起的黄斑囊样水肿和出血吸收有较好的疗效,对提高患者视力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我院自2007年以来收治的眼外伤患者31例31眼,其中钝挫伤14眼,眼球破裂伤9眼,眼内异物8眼.全部患者均经睫状体平坦部行闭合式巩膜三通道玻璃体切割术,其中单纯晶状体玻璃体切割者5侧,晶状体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注油8例,玻璃体切割眼内激光联合眼内注气8例,晶状体玻璃体切割联合IOL植入4例,单纯玻璃体切割6例.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2年,31例患者眼球萎缩2例,视力无提高2例,其余29例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其中1例玻璃体异物行玻璃体切割术后视力达0.8,1例病人术后出现继发性青光眼,药物不能控制眼压,后行青光眼硅胶阀植入后眼压控制正常.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外伤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0G玻璃体切割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行20G玻璃体切割术的患者44例(44眼)。结果:术后视网膜完全解剖复位44眼(100%);玻璃体切割手术前与手术后1、2、3d眼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后1月眼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与手术后1、2、3d、1月最佳矫正视力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视力较术前提高21眼(47.7%);术后2d视力较术前提高25眼(56.8%);术后3d视力较术前提高27眼(61.4%);术后1月视力较术前提高32眼(72.7%);对术后视力〈0.1与≥0.1的病例分析发现,视力的好坏与手术时间的长短存在关系(t=2.959,P=0.005);高度近视眼与非近视眼术后1月最佳矫正视力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28,P=0.(133),且非近视眼较高度近视眼手术效果好。结论:20G玻璃体切割术仍然是一种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安全有效的技术,手术成功率高、术后视力恢复理想、术后眼压控制理想。  相似文献   

19.
王展峰 《四川医学》2005,26(11):1272-1273
目的比较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中不同的晶状体摘除术对患者视力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76例(76眼)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者进行晶状体摘除时,分别使用ECCE/PHACO或晶状体切割术式。患者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9个月,观察视力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ECCE/PHACO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组视力低于0.1者5例(20%)。高于0.3者10例(40%)。晶状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组视力高于0.3者7例(13.7%),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并发症前者出现明显虹睫炎者7例(28%),后者出现虹睫炎者42例(82.35%),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视网膜脱离复发和PVR发生率前者出现5例(20%),后者出现6例(11.76%),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ECCE/PHACO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组术后视力恢复明显好于晶状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组,完整的晶状体囊膜屏障作用可以减少眼前节的并发症。ECCE/PHACO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术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疗效。方法对在我院行玻璃体切割术的156例(198眼)PDR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杲198眼术后视力改善146眼(73.74%),其中Ⅳ~Ⅴ期116眼(79.45%),Ⅵ期30眼(20.55%);32眼(16.16%)视力不变,20眼(10.10%)视力下降。术中、术后主要并发症有视网膜脱离、高眼压、玻璃体出血。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PDR的有效手段,大部分患者视力改善;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对该病的顸后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