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胶质瘤VEGF基因表达与血管生成和脑水肿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胶质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与血管生成和脑水肿的关系。方法 采用Northernblot和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4例人脑胶质瘤和8例正常脑组织中VEGF基因表达;Ⅷ因子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微血管,用微血管计数(MVC)测定肿瘤血管生成;从脑水肿与肿瘤本身的体积之比获得水肿指数(EI),估价脑水肿的程度。结果 34例脑胶质瘤和8例正常脑组织均可表达3.9Kb的VEGFmRNA片段。VEGFmRNA表达与脑胶质瘤的血管生成、瘤周脑水肿均呈显著正相关(r=0.836,P<0.01;r=0.890,P<0.01);高恶度胶质瘤VEGFmRNA表达、MVC、EI分别显著高于低恶度胶质瘤(P<0.01);低恶度胶质瘤VEGFmRNA表达、MVC均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VEGF蛋白主要分布在高恶度胶质瘤组织的瘤细胞和内皮细胞,低恶度胶质瘤呈低水平表达。结论 VEGF可能通过参与胶质瘤血管生成和脑水肿发生,对胶质瘤的恶性演进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又名血管渗透因子,主要由包括胶质瘤细胞在内的多种细胞分泌产生,其来源广泛,结构多样,近来研究表明,VEGF在胶质瘤新生血管形成和肿瘤周围水肿方面有着特异性的作用,各种因子对胶质瘤细胞或其他产生VECF细胞的调节,致VEGF的异常表达,是胶质瘤异常血管生成加强的主要原因,而肿瘤异常血管的形成和加强,导致血管渗透性的改变则是胶质瘤瘤周水肿的主要机制。因此,对VEGF表达的调控,可能为抗胶质瘤血管生成和瘤周水肿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实体瘤是典型的血管依赖性病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是肿瘤血管生成的关键因素。胶质瘤是一种富含血管的恶性肿瘤 ,胶质瘤的血管内皮增生随恶性程度增加而明显增加 ,故VEGF是胶质瘤抗肿瘤血管生成的良好靶标 ,通过抑制及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和作用来抑制胶质瘤血管生成是与常规治疗方法不同的一种治疗新途径及新对策。  相似文献   

4.
胶质瘤的抗血管生成治疗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血管的生成及其生长速度对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近年的研究证实,胶质瘤组织内的血管生成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其恶性程度及预后等具有密切联系;因此,抗血管生成治疗目前已成为传统化疗方法之外的胶质瘤治疗新策略。现就脑胶质瘤的抗血管生成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生长因子与胶质瘤血管生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实体性肿瘤是血管依赖性的,肿瘤细胞需要新生血管带来氧和养料及带走代谢产物维持其较高的代谢率,如果肿瘤血管生成不能满足肿瘤生长的需要,肿瘤细胞会发生坏死或凋亡.肿瘤血管生成包括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细胞外基质溶解及募集周围细胞形成成熟血管,涉及多种生长因子及细胞因子参与.  相似文献   

6.
目的:拟构建人血管生成素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腺病毒载体,观察靶细胞转染后目的基因的表达水平。 方法:通过RT-PCR方法克隆人Ang-1全长编码基因,PCR法以pcDNA3.0-VEGF165质粒为模板扩增VEGF165基因,分别将目的基因酶切连接到带有GFP标记的pTrack-CMV质粒上,构建重组质粒pTrack-CMV-Ang-1和 pTrack-CMV-VEGF165,经PCR、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将其PmeI线性化与腺病毒质粒pAdeasy-1共转化BJ5183细菌,获得重组腺病毒载体pAdeasy-1-pTrack-CMV-Ang-1/VEGF165,经PacI线性化后转染QBI-293A包装细胞,收获重组腺病毒Ad-Ang-1及Ad-VEGF165。 结果:PCR﹑双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证实成功构建pTrack-CMV-Ang-1/VEGF165重组转移质粒,PmeI线性化后重组腺病毒载体获得成功包装。脂质体转染QBI-293A细胞后光镜下可见由腺病毒引起的细胞圆缩、聚集呈菌落状的典型细胞病理性改变;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且荧光强度随培养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强;经多轮感染、扩增后,病毒效价可达(2.0~5.0)×1010 pfu/mL。转染48 h后,293A细胞中的血管生成素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均明显提高(F=427.93,17.93,P < 0.05)。 结论:成功构建并获得了Ad-Ang-1及Ad-VEGF165重组腺病毒,血管生成素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均能在靶细胞中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7.
一氧化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胶质瘤血管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脑胶质瘤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不同级别胶质瘤标本中的诱导型NO合酶(iNOS)、VEGF和Ⅷ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的表达,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①对照组无iNOS表达,胶质瘤组iNOS阳性表达率为62.5%,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1);②iNOS阴性组微血管密度为(22.40±12.62)个·视野-1,iNOS阳性组为(36.90±22.21)个·视野-1,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胶质瘤VEGF阳性表达率为65.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④VEGF阳性组微血管密度为(38.09±21.69)个·视野-1,阴性组为(19.19±9.05)个·视野-1,两者间差异显著(P<0.01);⑤iNOS阳性组中VEGF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iNOS阴性组(P<0.01)。结论 NO和VEGF参与了胶质瘤的血管形成及肿瘤生长,其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病理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即血管通透因子(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VPF),是新发现的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具有信号肽的结构,可以通过旁分泌机制作用于邻近的血管内皮细胞,刺激内皮细胞分裂增殖,促进新生血管的生成,并增加血管的通透性。国外研究显示VEGF可能是肿瘤血管生成的主要促进因子。本文就VEGF与人脑胶质瘤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1(Ang-1)在短暂性脑缺血预处理(IP)诱导的脑缺血耐受大鼠脑组织表达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将99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9只)、非IP(NIP)组(45只)和IP组(45只)。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性IP模型,NIP组以假手术代替预缺血,分别在IP后1、3、7、14、21 d予以缺血2 h、再灌注22 h,对照组2次均为假手术。大鼠处死前给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采用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脑组织VEGF、Ang-1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大鼠脑组织无梗死灶,NDS为0。IP 1、3、7 d亚组NDS和梗死体积显著小于NIP组1、3、7 d亚组(P<0.01~0.05),其中IP 3 d亚组NDS最低,梗死体积最小。对照组脑组织少量VEGF蛋白表达,IP 1、3、7 d亚组VEGF蛋白表达显著高于NIP 1、3、7 d亚组(均P<0.05),其中IP 3 d亚组VEGF蛋白表达最高。各组脑组织均有一定程度Ang-1蛋白表达,IP 7 d亚组Ang-1蛋白表达高于NIP 7 d亚组(P<0.05)。结论 IP 1~7 d内脑组织VEGF、Ang-1表达增加,对脑缺血耐受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内皮抑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内皮抑素(E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5例脑胶质瘤和5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ES和VEGF的表达进行测定。结果Ⅲ-Ⅳ级胶质瘤中ES和VE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Ⅰ-Ⅱ级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Ⅰ-Ⅱ级胶质瘤中VEG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P<0.05);胶质瘤中ES与VEGF的比值和胶质瘤的分级呈负相关。结论ES和VEGF的协同作用可能在人脑胶质瘤细胞侵袭性生长及恶性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有可能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中的金属蛋白酶2(M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肿瘤抑制因子(P16)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5例胶质瘤组织中的MMP-2、VEGF和P16蛋白的表达,通过原位杂交检测MMP-2 mRNA的表达。结果:胶质瘤的恶性程度与MMP-2、VEGF表达和P16的缺失表达呈正相关,随着胶质瘤的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加。结论:胶质瘤的恶性程度由多种因素决定。胶质瘤中MMP-2含量越高,肿瘤细胞在浸润的过程中突破血脑屏障的能力越强;VEGF的表达增加,肿瘤的血液供应越丰富,恶性程度越高。P16蛋白缺失率高,组织学分化程度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胶质瘤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 1,Ang1)、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 2,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瘦素(leptin,LP)在脑动静脉畸形(AVM)破裂出血病人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AVM标本28例,将14例有近期破裂出血史的病人作为AVM出血组,14例无明显破裂出血史的病人作为AVM未出血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组标本Ang1、Ang2、VEGF及LP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Ang1、Ang2、VEGF及LP在2组血管内皮细胞中均有阳性表达;与AVM未出血组比较,AVM出血组的血管内皮细胞中Ang2、VEGF、LP表达显著增强(均P<0.01),而Ang1的表达较弱(P>0.05)。结论 Angl、Ang2、VEGF及LP在AVM的畸形血管中存在特异性表达,尤其是Ang2、VEGF及LP可能与AVM的进展及破裂出血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诺帝对人恶性胶质瘤裸鼠原位移植瘤甲酰化肽受体(FP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抗胶质瘤血管生成的治疗意义。方法脑立体定向注射技术复制人U87胶质母细胞瘤裸鼠脑原位移植瘤模型,接种7d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诺帝治疗组,诺帝治疗组按27mg/kg行腹腔注射进行治疗。观察处理前后动物生存、移植瘤生长状态以及移植瘤组织病理学形态变化,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测FPR、VEGF的表达变化。结果空白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诺帝治疗组肿瘤体积分别为(1.040±0.263)mm3、(0.880±0.212)mm3和(0.195±0.054)mm3,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缩小,抑瘤率为81.25%。三组FPR表达分别为(57.473±3.072)、(54.332±1.298)和(40.499±2.216),三组VEGF定量测定的积分光密度值(IOD)表达分别为(154.763±4.635)、(149.139±1.494)和(133.784±5.143),治疗组FPR、VEGF蛋白表达显著减弱(P<0.05)。结论诺帝能降低FPR和VEGF表达了可能是抗胶质瘤血管生成作用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透明质酸酶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集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标本70例,其中侵袭性垂体腺瘤36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34例,另收集12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中VEGF蛋白质表达,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标本中VEGF和透明质酸酶基因PH-20mRNA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标本中透明质酸酶活性。结果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VEGF蛋白质和mRNA、透明质酸酶活性及其基因PH-20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2.52±0.32)分、1.72±0.23、(10.99±3.79)mU/g和1.60±0.28,在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分别为(1.56±0.68)分、0.97±0.50、(4.29±1.86)mU/g和0.41±0.19,在正常脑组织中则分别为(0.11±O.09)分、0.08±0.04、(4.10±1.96)mU/g和0.00±0.00。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VEGF蛋白质和mRNA、透明质酸酶活性及其基因PH-20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在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P〈0.05),而在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又明显高于在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P〈0.05)。结论VEGF、透明质酸酶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对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Bex2真核表达载体对脑胶质瘤干细胞增殖、生长和凋亡的影响,为胶质瘤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免疫磁珠系统分离、Nestin免疫组化鉴定人脑胶质瘤干细胞;将RT-PCR法获得的Bex2与质粒pcDNA3.1(+)连接,脂质体法转染胶质瘤干细胞,于转染18h、36h、48h、72h、96h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Bex2表达,MTT法及Hoechst染色试剂盒检测生长抑制率和凋亡情况。结果分离、培养出人脑胶质瘤干细胞,并成功构建Bex2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后18hBex2即有表达,48h达到高峰,后渐下降;转染36h、48h、72h、96h时,细胞生长抑制率和凋亡率明显高于空载体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转染72h时,细胞生长抑制率和凋亡率最高(P<0.05)。结论Bex2能够抑制脑胶质瘤干细胞的增殖和生长,诱导胶质瘤干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BAI1 mRNA表达水平与不同级别胶质瘤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病理分级为WHOⅡ、Ⅲ、Ⅳ级脑胶质瘤标本依次为12例、12例、14例,正常脑组织标本6例;提取总RNA,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BAI1基因的转录表达情况。结果BAI1 mRNA在所有正常脑组织和26例(68.4%)胶质瘤中表达。正常脑组织的BAI1基因转录表达水平高于胶质瘤组.P〈0.05:各级胶质瘤间BAI1基因转录表达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AI1基因在胶质瘤中的转录表达水平显著性下降,在部分胶质瘤中表达缺失。BAI1可能与胶质瘤的发展有关。BAI1基因在胶质瘤中的转录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的级别无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肿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D-二聚体的含量与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及免疫散射比浊法对CSDH 患者血肿液和血清中VEGF、D-二聚体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血肿液中VEGF、D-二聚体的含量明显高于血清中的含量(P <0.001).结论 VEGF、D-二聚体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鸟氨酸脱羧酶(ODC)足多胺合成的关键酶,ODC活性的改变可作为反映脑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可靠的生物学标志;ODC基凶的诱导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及其浸润性密切相关,因而具备癌基因的特性。ODC抑制剂DFMO及针对ODC的抗酶蛋白(AZ)可能对脑胶质瘤有着潜在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U87细胞中AKT2基因表达对替尼泊苷(VM-26)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将慢病毒介导的AKT2-shRNA表达载体转染胶质瘤U87细胞,作为实验组;转染GFP—shRNA的U87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未转染的U87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应用RT—PCR、Westernblot检测3组U87细胞中AKT2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应用MTT法检测3组U87细胞对VM-26敏感性的变化。结果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转染后的U87细胞AKT2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实验组VM-26对U87细胞的半数抑制量(IC50)为(6.46±0.42)μg/ml,阴性对照组为(1.16±0.25)μg/ml,空白对照组为(1.15±0.22)μg/ml,实验组与两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KT2-shRNA抑制AKT2基因表达,能增加人脑胶质瘤U87细胞株对化疗药物VM-26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