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中药资源的一门应用学科。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对于中药专业学生来说是使学生掌握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掌握来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等四大基本鉴别方法,为从事中药的真伪鉴别、品种研究和制定质量标准打下良好的基础。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我校应市场的需求,学校增开了不同专业,如营销专业、制剂专业、中  相似文献   

2.
《中药鉴定学》是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根据教学大纲和专业培养目标,本课程在继承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掌握现代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中药的真伪鉴别、品种整理、质量评价方法。《中药鉴定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因此,在目击者前仍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教学形式的前提下,要强调重视实践教学与设计性实验在本学科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中药鉴定学是中医院校中药专业的主干课程,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药鉴定学》教材的使用是其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21世纪,中药鉴定学教学教材的使用,要结合中药鉴定学教学的特点及社会的专业需求,以培养出知识结构合理、全面的,既具有丰富的性状鉴别经验,又具有熟练利用显微鉴定及理化鉴定知识并且熟练应用现代分析仪器鉴定中药,分析解决中药鉴定工作中各种问题的人才为目的,对《中药鉴定学》教学教材对中药鉴定学教学教材使用及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近年,人们对中医药需求日益增高,社会上大量伪劣药品的涌现,要求毕业生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中医药知识,而且还要掌握熟练的鉴别中草药真伪优劣的技能以及寻找新药源的能力.1998~1999年,我们对自治区内20个主要用人单位(包括研究所、药检所、医院药厂、药材加工厂、药材经营部门)进行意见征询;在"广西中医学院高等中医教育后期教育研讨会"上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参加毕业生择业时由用人单位主持的面试,深切地体会到,毕业生的知识与技能与社会的需要有较大的差距,现行的<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方面存在许多不适应社会需要的内容.遵循社会需要的原则,改革<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的内容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药用植物学》涉及植物的形态、分类及植物亲缘关系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是学习中药资源学、中药栽培学、中药鉴定学、生药学、药剂学等课程的基础[1]。目前全国绝大多数中医药院校中药与药学类专业均开设了这门专业基础课,然而这门课程仅凭老师课堂上的讲授,学生很难融会贯通。因此,我们应该在药用植物学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教学模式,从教育理念、实验室建设、野外实习、考试、考核这几个方面进行大胆的教学改革,从而为药学各行业培养具有扎实岗位知识、熟练操作技  相似文献   

6.
《西北医学教育》2017,(1):83-85
中国古典文学与中医药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在《中药鉴定学》的课堂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的内容,渗透人文教育,从而使得人文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有机结合,是提高医药学理科生综合素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笔者经过几年的尝试,总结了一些在《中药鉴定学》课程中以古典文学为介导的人文素质教育案例,供有关教师学生参考。  相似文献   

7.
北宋《本草图经》与现代中药鉴定学有一定的渊源关系,苏颂编辑《本草图经》的目的与现代中药鉴定学的任务即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确保中医药质量是完全一致的,并且二者记载内容也十分相近。可以说《本草图经》对现代中药鉴定学贡献很大,在中药鉴定学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药鉴定技术》是中药类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极具特色的中医药专业课程,其课程目标是教会学生识别中药的真伪优劣,对于学生从事中药及相关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中药鉴定技术》受到了各中医药院校和专业教师的高度重视,也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1-5]。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中药鉴定技术》的教学实践,我校也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9.
非中药专业中药鉴定学课程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分析非中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知识结构,在中药鉴定学教学目标的指导下,进行非中药专业中药鉴定学教学模式和课程改革研究。以中药鉴定学知识为重点,将中医药学多学科的基础知识穿插到中药鉴定课的教学中,建立"理论教学-多媒体演示-多学科交叉-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法。以达到提高中医药院校学生专业素质、促进中药传承人才培养、不断完善中药高等教育体系、推动中药事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中药鉴定学》(Authentication of Chinese Med i-cines)作为中药类各专业的一门必修骨干课程,旨在继承传统经验鉴别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学习并掌握中药的名称、植物来源、产地、采收加工、鉴别方法(包括原植物鉴别、原药材和饮片的性状鉴别、药材和一些制剂的显微鉴别、药材的理化鉴别和了解现代仪器鉴别)等,为从事中药的真伪鉴别、品种整理、质量评价和开发应用打下基础,以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该课程是一门以形态教学为主的学科,因此,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就对教学条件和教师的经验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分析化学是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为药物分析、中药制剂分析、中药化学制剂学、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等专业课的先导课程。随着第三代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的发展,网络教学作为一种先进、有效的教学手段和全新的模式,成为现代医药学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如何利用网络优势开展分析化学教学,已成为分析化学教改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中药鉴定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中药鉴定的依据包括《中国药典》。在高等医药院校中药鉴定学的教学中,教师在传授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将现行《中国药典》内容融入到教学中,能更好帮助学生掌握本学科和本专业的基础知识、技能和进展。另外,在课堂上教学的过程中应及时与《中国药典》结合并将其作为教学工具之一,其实中药学专业的教学、学习应与与药学工作者手中的重要工具——《中国药典》相结合,使医药领域各专业的学生能紧密联系专业学习知识点,明确学习方向,提高学习兴趣;教师在讲授的同时能够更好的做到有的放失,较大的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根据医院和药房对临床中药学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的要求,分析《临床中药调剂学》的课程特点及教学目标;以探讨开设《临床中药调剂学》课程对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培养,为今后高等中医药院校开展《临床中药调剂学》课程,培养中医临床和中药学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论《临床中药炮制学》课程的必要性及教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药炮制学》是中药专业本科学生的主干必修课,同时该课程又是与中医联系最密切的课程之一。《临床中药炮制学》是其分支课程、新兴课程,授课的对象是中医及相关专业。据了解,目前我国中医院校尚未开设《临床中药炮制学》占较大比例。针对中医药毕业生普遍存在"医不知药情,药不知医用"现象,2005年以来我院对中医及相关专业开设了《临床中药炮制学》限选课。  相似文献   

15.
中药炮制学作为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药相关专业的选修或必修专业课程,承担着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任务。更重要的是,中药炮制学还具有隐性进行专业人才育德的作用。通过深入挖掘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中的丰富思政教育元素,实现思政元素和与课程知识模块的无缝化对接,建设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有机统一的现代中药炮制学教学模式,做到突出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中药鉴定学》课程改革及教学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鉴定学是传统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院校中药专业的专业课。课程从成立到成熟到发展,经历了数十年的历程,教材经历了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不断修订完善,成为了目前高等院校学科中比较成熟的一门课程。中药鉴定学主要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医药院校中药学人才培养需要,中药鉴定学应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认药、识药、辨药专业能力为目标,从实践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考核与评价等方面进行实践教学改革,为提高中药鉴定学教学质量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8.
以培养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为目的,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找出以往校外实践教学的不足,再以现有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为依托,建成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并对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过程及考核方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依据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3届学生的实践成效,逐步完善和建立了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校外实践教学模式,提升了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科研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中药制剂分析》是中医院校中药类本科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一门专业课,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中药制剂及其关联产品质量的一门综合性学科^[1-2]。内容包括中药及制剂的鉴别、检查、含量测定以及质量标准的制定等,是在《分析化学》、《中药化学》、《中药制剂学》等学科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为提高教学效果,几年来,笔者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及成绩考核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对学生综合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现就课程的教学实践与经验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正>李成义,男,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鉴定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生药三级实验室主任,全国中药鉴定学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中国中药协会中药种植养殖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中药商品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