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直肌联结术治疗水平直肌麻痹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 观察直肌联结术治疗水平直肌麻痹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从 1 993年 7月~1 996年 1 2月采用直肌联结术联合同侧内直肌或外直肌后退矫正 1 2例 1 4眼近完全或完全性水平直肌麻痹的手术效果。随访时间 2个月到 5年 ,平均 2年。结果 一次手术后正位 9例 1 1眼 ,1例过矫6°,1例欠矫 7°,1例经三次手术仍欠矫 1 0°伴轻度上斜视 ,即合并出现了垂直性偏斜。全部病例外观满意 ,外转 (外直肌麻痹者 )与内转 (内直肌麻痹者 )功能部分恢复 ,固视野恢复 1 2°~ 3 0°,平均2 0°,未发现眼前节缺血并发症。结论 直肌联结术治疗水平直肌麻痹效果理想 ,文中对水平直肌麻痹的手术方法、眼前节缺血、手术效果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直肌移位联合改良肌联结术治疗麻痹性内斜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直肌移位联合改良的肌联结术治疗麻痹性内斜视的手术效果。方法对31例(33眼)麻痹性内斜视病人采用直肌移位联合改良加强的肌联结并同时行相应内直肌后徙术治疗。观察术后原在位眼位、代偿头位、眼球运动及复视的改善效果。随访6月~36月,平均14.5月。结果术后26例(27眼)原在位〈+10△,2例(3眼)欠矫10△以上,3例(3眼)轻度过矫。原在位满意者(+10△~-10△)占90.9%。术后27例代偿头位矫正。2例残存微小头位。外转过中线5°~20°,平均9°。随访期间过矫的3例恢复。原在位满意者占81.8%。未发现眼前节缺血并发症。结论直肌移位联合改良的肌联结术是一种有效治疗麻痹性内斜视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Jensen术(直肌联结术)治疗外直肌全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9-05/2006-09采用Jensen术治疗15例外直肌全麻痹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一次手术后正位14例、欠矫1例二次手术后正位.所有患者外观满意,复视消失、代偿头位消失、第一眼位正位、眼球可外转10°~20°,未发现眼前节缺血现象.结论:Jensen术是治疗外直肌全麻痹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垂直直肌移位治疗外直肌全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2例外直肌全麻痹的内斜视患者,采取垂直直肌全移位术治疗,术后随访观察手术疗效.结果 术后1周,12例患者第一眼位均为正位,功能视野复视消失,麻痹眼外转均可过中线;术后1 a,9例患者眼位正位,2例患者欠矫10Δ~20Δ,1例患者欠矫>20Δ.12例患者麻痹眼外转功能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垂直直肌全移位术治疗外直肌全麻痹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麻痹眼外转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伤性外直肌麻痹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保守治疗半年无效者,根据外直肌麻痹程度采取不同手术方式,轻度麻痹,采用内直肌后徙术加外直肌缩短;重度采用内直肌后徙术加外直肌与上、下直肌联结术或先行内直肌后徙,3-6个月后再行上、下直肌部分移植于外直肌附着点处。结果16例保守治疗无效,经手术治愈12例(75%),好转4例(25%)。观察6个月-1年,眼位稳定,无眼前段缺血改变。结论内直肌后徙术加外直肌与上、下直肌联结术是治疗重度外直肌麻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马惠芝  李月平 《眼科研究》2007,25(8):619-619
我院对10例完全性外直肌麻痹患者行直肌联扎术,术中眼位过矫,远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治疗大度数外斜视的效果.方法对36例(72只眼)大于25°的共转性外斜视患者施行双外直肌超常量后徙8~¨mm,加或不加内直肌缩短,随访6个月~2年.结果术后眼位,29例正位,5例欠矫,2例过矫.32只眼外转不足2~4mm.结论该手术操作简便快捷,损伤小,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外直肌超常量后徒治疗大度数外斜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治疗大度数外斜视的效果。方法 对 3 6例 ( 72只眼 )大于 2 5°的共转性外斜视患者施行双外直肌超常量后徙 8~ 14mm ,加或不加内直肌缩短 ,随访 6个月~ 2年。结果 术后眼位 ,2 9例正位 ,5例欠矫 ,2例过矫。 3 2只眼外转不足 2~ 4mm。结论 该手术操作简便快捷 ,损伤小 ,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外直肌超常量后徙在某些大角度外斜视矫正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外直肌超常量后徙在某些类型大角度外斜视矫正术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6-01/2008-07在外斜视矫正术中行外直肌超常量后徙的临床病例48例,其中分开过强型外斜视29例,知觉性外斜视16例,麻痹性外斜视3例。所有病例外斜视度数均>40△。手术原则是尽量在2条肌肉上完成斜视度的矫正。分开过强型外斜视先行双外直肌超常量后徙(8.0~9.5mm),残余度数再行一眼内直肌缩短术。知觉性外斜视手术首选视力较差的斜视眼行外直肌超常量后徙(8.0~12mm)加内直肌缩短(6~8mm),若矫正不足再行对侧眼外直肌后徙术。动眼神经不全麻痹者行麻痹眼外直肌超常量后徙(12~13mm)加内直肌大量截除(10mm)。结果: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外观良好,29例分开过强型外斜视中,23例正位,6例欠矫;16例知觉性外斜视中13例正位,2例欠矫,1例过矫;3例麻痹性外斜视中,1例正位,2例欠矫。所有欠矫或过矫均在±8~±15△,均不需要二次手术。所有病例中3例分开过强型外斜视和2例知觉性外斜视出现轻度外转不足,外转时角膜缘距外眦角约2~3mm;3例麻痹性外斜视外转不足均在3~4mm。结论: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术对大度数的分开过强型外斜视,知觉性外斜视及麻痹性外斜视效果满意,避免了损伤过多的眼外肌,增加了外斜视矫正术的一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麻痹性内斜视分期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15例麻痹性内斜视患者,采取眼外肌分期手术治疗,一期手术后徙患眼内直肌,缩短患眼外直肌;二期手术行患眼上下直肌颞侧半与外直肌联结术.术后随访观察手术疗效.结果 平均随访18月发现,2例患者仅通过一期手术即可矫正斜视,3例患者一期手术后初期达到正位,6周后手术效果同退,二期行直肌联结术达到正位;10例患者一期手术后眼位部分改善,仍有欠矫,二期手术后7例恢复正位,3例仍有部分欠矫.结论 麻痹性内斜视采取分期手术治疗,有可能使部分患者仅通过相对损伤较小的一期手术获得满意的远期疗效,即使一期手术仍有欠矫,接受二期直肌联结术后多数患者可获得较为理想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