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右外侧小切口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3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右外侧小切口剖胸行法洛四联症根治的经验及技术关键。方法:1997年1月至2013年10月,本手术组经右外侧小切口根治法洛四联症346例。其中男性159例,女性187例。年龄4个月~5岁;体质量6~15kg,平均体质量(9.7±2.4)kg。合并卵圆孔未闭43例、房间隔缺损22例、动脉导管未闭10例、永存左上腔静脉10例、主动脉瓣下隔膜7例、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跨环补片205例,右心室流出道补片141例。结果:术中体外循环时间(90±24)min;主动脉阻断时间(64±17)min,术后机械通气时间4~165 h,监护室停留时间(3.2±1.7)d,术后当日胸腔引流量(138±91)mL,平均带胸管(2.5±0.9)d。术后并发症36例(1.04%):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17例(死亡5例),严重肺部感染2例(死亡1例),灌注肺5例(死亡1例),右肺损伤7例,膈神经损伤4例,室间隔缺损残余分流2例,乳糜胸2例。死亡共计7例,病死率2.02%。结论:经右外侧小切口行法洛四联症根治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右外侧小切口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矫治术近、远期疗效。方法:1994年10月至2004年4月,所完成的1 386例右外侧小切口先心病矫治术患者为完全组,其中单纯室间隔缺损矫治术患者共488例为处理组,随机抽取同期185例相同年龄正中开胸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为对照组。调查以上患者近、远期疗效。近期疗效包括体外循环时间、心肌阻断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引流液量、术后住院时间、院内死亡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远期疗效包括与心脏有关的症状、异常体征及收到随访信1个月以内的超声心动图、胸片及心电图等检查结果。结果:完全组病种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法乐氏四联症及部分心内膜垫缺损;共死亡9例(0.65%),并发症发生37例(2.67%)。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在引流液量(106.71 mL vs.146.70 mL)、鸡胸(零例vs.3例)发生等方面具明显优势。结论:右外侧小切口先心病矫治术近、远期疗效不落后于甚至优于正中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经右外侧小切口剖胸矫治合并心底部畸形的室间隔缺损(VSD)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总结经右侧剖胸入路矫治合并简单心底部畸形(动脉导管未闭和/或永存左上腔静脉)的VSD 16例(R组),同期经右侧剖胸入路矫治不合并心底部畸形的VSD 144例(C组),R组在矫治心内畸形的同时,游离结扎动脉导管或游离阻断左上腔静脉。通过对比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引流量、监护室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观察处理简单心底部畸形对手术的影响和治疗效果。结果:与C组相比较R组体外循环时间[(65.31±17.10)vs.(55.02±15.97)min P<0.05]明显延长,但主动脉阻断时间[(33.44±8.02)vs.(31.40±10.12)min]、术后机械通气时间4.25 hvs.13.08 h、术后引流量88.44 mL vs.89.83 mL、监护室时间2.38 d vs.1.95 d、术后住院时间[(7.88±1.82)vs.(7.88±2.3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C组有8例患儿术后血痰,1例肺部感染;R组2例血痰。结论:经右外侧小切口剖胸入路矫治合并简单心底部畸形的VSD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治疗房间隔缺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总结右胸前外侧小切口治疗单纯房间隔手术经验。方法:右胸前外侧小切口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房间隔缺损ASD补片修补术。结果:术后早期并发症有右胸壁皮下气肿、活动性出血、Ⅲ°房室传导阻滞及右胸腔积液等。1例迟发性右膈肌麻痹,给予药物治疗后痊愈。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对于单纯性ASD是一个良好的手术途径,具有切口小、恢复快、术后疤痕小及平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刘明林 《山东医药》2003,43(21):16-16
20 0 0年 2月至 2 0 0 3年 2月 ,我们采用胸肌不切断外侧小切口 (MS)施行胸部常规手术共 4 0 0余例 ,从中随机抽取30例 ,与同期采用标准胸部后外侧切口 (SP)施术的 30例作比较 ,试图评价 MS切口的优越性。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MS组 30例 (2例因胸腔广泛粘连和肺部肿瘤较大而中转 SP切口 )中 ,男 19例 ,女 11例 ;年龄 2 9~ 76岁。纵隔肿瘤切除术 2例 ;全肺切除术 1例 ,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 3例 ,肺叶切除及支气管肺动脉双袖式肺叶切除术各 4例 ;食管贲门癌切除胃食管弓下吻合术 8例 ,弓上吻合 1例 ,颈部吻合 7例。恶性肿瘤病例均行纵…  相似文献   

6.
389例先天性心脏病右外侧小切口剖胸心内直视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经右胸外侧小切口体外循环下行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经验。方法:1996年1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室应用右胸小切口完成各类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心内直视手术389例。年龄1.5~57岁,平均13.5岁。体质量7.6~68 kg,平均24.5 kg。手术切口后缘自右腋中线第3肋间处,向前下斜行达锁骨中线第6肋间处做8~12 cm弧形切口,第4肋间入胸。手术方式:房间隔缺损修补157例,室间隔缺损修补150例,部分房室隔缺损矫治8例;右心室流出道疏通术24例;法洛三联症矫治32例,法洛四联症矫治5例以及其他畸形矫治13例。随机选择同期常规手术(胸正中切口)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术后引流量都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监护时间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手术死亡4例(1.03%),2例死于术后脑栓塞,另外2例死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结论:右胸小切口手术入路,可安全有效地行常见先心病的矫治。该技术创伤小、恢复快、美观,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右外侧小切口剖胸矫治小儿先天性心脏病1972例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的:总结右外侧小切口剖胸矫治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经验,探讨右外侧切口在先心病的应用与推广。方法 :2002年1月至2011年10月,本手术组经右外侧剖胸小切口完成1 972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矫治。其中男性1 143例,女性829例。年龄平均38.7个月(3~489个月),体质量平均11.6 kg(4.8~69 kg)。主要病种: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及法洛四联症等。结果 :术后并发症81例(4.1%):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26例(死亡3例)、严重肺部感染22例(死亡2例)、二次开胸止血8例(死亡1例)、多脏器功能衰竭4例(死亡1例)、一过性脑功能障碍5例、术后残余分流6例(经原切口再次手术1例)、右膈神经麻痹5例(1例膈肌折叠)、术后房室传导阻滞4例(1例置永久起搏器)、乳糜胸2例。随访3~108个月,3例法洛四联症存在残余梗阻26~50 mmHg(1 mmHg=0.133 kPa)观察中,1例二尖瓣成型术后大量反流行二尖瓣置换。结论:先心病可以在右外侧剖胸小切口下完成,该入路安全可靠、创伤小、暴露好并恢复快。  相似文献   

8.
赵敏  王辉  刘涛  杨宇强 《山东医药》2001,41(15):33-33
1998年 12月至 2 0 0 0年 10月 ,我们采用右胸前外侧小切口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患者 2 0例 ,收到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12例 ,女 8例 ;年龄 2~ 17岁 ,平均 6岁。因查体发现心脏杂音或存在不同程度的活动后心慌气短就诊。体格检查示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可闻及 3~ 4级收缩期杂音 ,P2 亢进。心电图示正常 9例 ,左心室肥厚 6例 ,双室肥厚 5例。胸部 X线片示肺血流量增加 ,左或右心室增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明确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2 0例患者均于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手术。患者在手术台上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1998~2002年,我们采用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径路施行心内直视手术33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经右外侧腋下小切口入胸体外循环辅助直视下治疗冠状动脉右心室右心房瘘的手术经验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2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冠状动脉右心室和/或右心房瘘矫治术患儿31例,其中经胸骨正中开胸完成手术矫治的患儿16例(正中组),男性9例,女性7例,中位年龄11.8个月(6~32)个月,中位体质量12.7 kg(7.5~29 kg)。其中右冠状动脉右心室瘘9例,左冠状动脉右心室瘘5例,右冠状动脉右心房瘘2例;经右外侧小切口剖胸(右侧组)行手术矫治的患儿15例,男性9例,女性6例。中位年龄10.8个月(5~28个月),中位体质量11.6 kg(5.6~18)kg。右冠状动脉右心室瘘9例,左冠状动脉右心室瘘4例,右冠状动脉右心房瘘2例。均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辅助下完成冠状动脉右心室和/或右心房瘘矫治术。结果:右侧组术后无死亡。术后残余瘘2例。正中死亡1例,死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术后残余瘘2例。右侧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ICU停留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输血量、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都显著低于正中组;主动脉阻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3~38个月,心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经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下行冠状动脉右心室右心房瘘矫治手术,手术安全可靠,术野清晰,创伤小,术后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法洛四联症肥大右室心肌间质Ⅰ、Ⅱ型胶原改建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用生化等方法定量分析了22例法洛四联症病人和8例非心血管及胶原系统疾病尸检者的右室心肌间质中的胶原含量和Ⅰ、Ⅲ型胶原比值,以及法洛四联症病人的血氧饱和度等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法洛四联症组心肌间质胶原含量为14.85±2.48μg/mg总蛋白,校对照组7.55±1.89μg/mg总蛋白明显增多(P<0.05);其Ⅰ/Ⅲ型胶原比值5.10±1.84,较对照组2.27±0.58显著增高(P<0.05);法洛四联症病人石室心肌间质胶原含量与局部血管紧张素浓度、血氧饱和度、心肌细胞直径和年龄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7(P<0.05)、-0.79(P<0.001)、0.49(P<0.05)和0.39(P<0.05)。表明:法洛四联症病人肥大右室心肌间质存在以胶原含量增多和Ⅰ/Ⅲ型比值增高为特点的胶原改建,且主要与局部血管紧张素浓度、血氧饱和度和心肌细胞直径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法乐四联症的外科治疗及效果.方法2001年1月至2004年11月,36例法乐四联症患者接受外科治疗.其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3~45岁.均自幼发绀,有杵状指(趾).术前血红蛋白增高.患者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法乐四联症根治术.22例采用跨环补片扩大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14例仅行右室流出道扩大补片.结果患者无死亡.术后出现低心排出量综合征2例,1例术后引流量多,再开胸止血,随访3~12个月,1例跨肺动脉瓣压超过40 mm Hg.结论法乐四联症外科治疗疗效佳,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法洛四联症患者肥大右室心肌间质胶原改建与右室功能的关系。方法 :用生化方法定量分析 2 2例法洛四联症患者 (病例组 )和 8例非心血管及胶原系统疾病尸检者 (对照组 )的右室心肌间质中的胶原含量和 / 型胶原比值 ,并用右室穿刺法测定反映法洛四联症患者右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 dp/ dtmax及 - dp/ dtmax。结果 :病例组心肌每 mg总蛋白内含羟脯氨酸 (14.85± 2 .48)μg,较对照组 (7.5 5± 1.89)μg明显增多 (P <0 .0 5 ) ; / 型胶原比值为 5 .10± 1.84,较对照组 2 .2 7± 0 .5 8显著增高 (P <0 .0 5 ) ;病例组右室心肌间质胶原含量与术前、术后 dp/ dtmax无明显相关 ,而与术前、术后 - dp/ dtmax呈明显的负相关 ;其 / 型胶原比值与术前、术后dp/ dtmax及 - dp/ dtmax无相关。结论 :法洛四联症肥大右室心肌间质存在以胶原含量增多和 / 型比值增高为特点的胶原改建以及右室的舒张功能的下降 ,且后者主要与胶原含量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14.
对法洛四联症中右心室流出道梗阻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右心室流出道病理肌束的形成和构造,以期完善其外科纠治。方法: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3月选取50例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 TOF)患者,年龄3个月~15岁,体质量6~38 kg。术中经右心室探查并描述右心室流出道的病理解剖。结果:圆锥隔前上移位是所有病例的共同特征,移位程度和主动脉骑跨均呈正比。所有患者都有隔、壁延伸。漏斗口位于圆锥隔下缘38例。低位漏斗口9例。存在弥散性肌束梗阻3例。所有患者的壁延伸连接于心室漏斗皱褶和游离壁。44例患者的隔延伸连接于室间隔。6例隔延伸和隔缘束间无间隙。3例弥散性肌束梗阻患者的调节束和隔缘束体部上移,挤压圆锥隔。离断解除延伸肌束,保留卵圆孔开放。所有患者有隔壁小梁肥厚,完全离断和切除。结论:法洛四联症中右心室流出道梗阻发生的病理基础是流出隔前、上移位和肌束延伸及隔壁小梁肥厚。术中准确识别病变肌束的性质和结构是维护术后良好心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超声心动图评价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法乐氏四联症(TOF)根治术疗效的评价。方法:C地31例TOF根治术患术前及术后一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术后右室流出道(RVOT)、肺动脉(PA)、左肺动脉(LPA)、右肺动脉(RPA)内径较术前明显增宽(P=0.0001),肺动脉瓣最大血流速度(PAVmax)肺动脉跨瓣压差(PG)较术前明显降低(P=0.0001)。结论:RVOT、PA、LPA、RPA、PAVmax、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成人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的外科治疗经验,分析影响远期预后的因素。方法:2006年02月至2012年10月,共有65例成人TOF患者接受外科根治手术,其中男性30例,女性35例,年龄16~54岁,平均(26.70±10.50)岁,体质量35~65kg,平均(43.70±8.40)kg,术前血氧饱和度65%~95%,平均(75.40±12.60)%,血红蛋白135~247g/L,平均(164.30±35.10)g/L。术前经超声心动图、双源CT心脏大血管成像(CTA)确诊。均经胸骨正中切口,低温体外循环下行TOF根治术,42例行右心室流出道补片加宽,23例采用跨瓣环补片加宽肺动脉和右心室流出道,其中2例合并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合并三尖瓣狭窄行三尖瓣置换术。结果:体外循环时间70~162min,平均(94.60±25.30)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6~94min,平均(53.40±20.50)min,手术时间153~264min,平均(210.60±38.70)min。该组患者死亡2例,病死率3.1%,均死于多脏器衰竭。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7例(10.8%);6例出现灌注肺(9.2%),4例行体肺侧枝栓塞术;再次气管插管3例(4.6%),气管切开2例(3.1%);二次开胸止血4例(6.2%);胸腔积液12例(18.5%);心律失常8例(12.3%)。随访60例,随访时间6~63个月,平均(23.70±8.20)个月,4例术后6个月发现室间隔缺损残余漏(6.2%),2例行二次手术,其中1例开胸行修补手术,另1例行封堵术。肺动脉瓣跨瓣压差40 mmHg(1mmHg=0.133kPa)4例,重度肺动脉瓣反流3例,三尖瓣中度反流2例。1例术后18个月出现频发室性早搏。60例患者心功能(NYHA)均恢复至I~II级,无晚期死亡。结论:成人TOF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可降低并发症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成人法乐氏四联症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成人法乐氏四联症外科手术治疗的经验。 方法 从1996年10月至2003年12月对82例18周岁以上成人法乐氏四联症实施根治手术,最大年龄48岁。所有病例均经右室流出道切口完成疏通及室缺修补,室缺全部使用涤纶片修补,27例行跨环补片术,53例单纯补片加宽流出道,1例补片分别加宽主肺动脉和流出道,另有1例直接缝合流出道。 结果住院死亡1例,死亡率为1.2%。16例发生了并发症,包括因肺部感染二次气管插管1例,二次开胸止血6例,残余分流7例(均≤5mm),右室流出道残留梗阻2例(压差>60mmHg)。结论成人法乐氏四联症的根治手术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18.
本对重症法洛氏四联症采用人造单瓣补片扩大右室流出道进行根治术。病例共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带瓣组,采用带自体心包单瓣进行跨肺动脉瓣扩大右室流出道。B组为对照组,用相应大小自体心包进行跨肺动脉瓣扩大右室流出道。观察两组病例在术前、术后一周、术后3个月及6个月的心电图、X线胸片及心脏超声检查指标,比较两组病例肺动脉瓣返流面积和心功能变化。结果显示带瓣组肺动脉瓣返流面积术后一周、3个月及6  相似文献   

19.
138例婴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临床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婴儿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外科治疗经验,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河北省儿童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间,1岁的TOF患儿138例临床资料,其中男性82例,女性56例,年龄2~12个月,平均(8.19±2.93)个月;体质量3~12.5kg,平均(7.92±1.59)kg,均经心脏彩超、胸部X线片、心电图检查确诊,所有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完成。结果:住院死亡4例,总病死率2.90%。死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2例,肾衰竭1例,肺间质渗出1例。结论:婴儿期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手术可以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