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血栓弹力图实验(TEG)检测与常规凝血试验检测结果的相关性与一致性。方法 对2017年9月至2021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介入科收治的87例DVT住院患者TEG与常规凝血试验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二者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EG检测中相关参数与常规凝血试验检测指标具有明显相关性,TEG的R值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呈正相关(r=0.231,r=0.395);TEG的K值与APTT呈正相关(r=0.237),与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呈负相关(r=-0.521,r=-0.431);TEG的α-angle与FIB、PLT值呈正相关(r=0.542,r=0.471);TEG的MA值与FIB、PLT值呈正相关(r=0.674,r=0.5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凝血状态的判断,TEG的MA值与PLT、FIB具有一致性(Kappa=0.148,Kappa=0.210;P<0.05)。结论 对于DVT患者,其TEG检测与常规凝血试验检测呈现显著相关性,但二者一致性较差,两种方法尚无法相互替代。TEG提供了常规凝血试验之外的补充信息,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恶性肿瘤合并血栓是癌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第2位常见死因〔1〕。约10%~20%恶性肿瘤患者可发生深部静脉血栓形成(VTE)事件〔2,3〕。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存在紊乱的状况,恶性肿瘤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4〕,另外一些研究报道恶性肿瘤患者PT、APTT显著缩短〔5,6〕,且老年组患者PT、APTT较青年组缩短〔7〕。除了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与常规凝血指标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患者应用中的共性与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8月至2017年5月苏州市立医院本部ICU危重患者(86例)血栓弹力图的R值、K值、α-angle、最大振幅(MA),以及常规凝血指标中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计算中位数,进行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及Kappa一致性分析。结果与正常参考范围相比,PT和APTT的中位数值增高,PLT的中位数值降低,而FIB和TEG的各参数的中位数值均在正常范围内。Fisher精确概率检验结果表明,R值与PT和APTT,K值与APTT、FIB和PLT,α-angle与PT、APIT、FIB和PLT,以及MA与FIB和PLT间的检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pa分析结果显示,常规凝血指标与TEG参数的一致性均较弱。结论 ICU内TEG与常规凝血检查结果一致性弱,两种方法不能相互替代。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究凝血功能指标、血栓前状态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8年8月黄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7例子痫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度子痫前期组41例,重度子痫前期组46例。另同期选择于我院进行体检的40例正常妊娠晚期孕妇设为正常组。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入院后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等凝血功能指标,以及D-二聚体(D-dimer,D-D)、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TAT)、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ranule membrane protein-140,GMP-140)和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等血栓前状态指标的浓度。结果随着子痫前期病情的进展,APTT、TT、PT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正常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TAT、GMP-140和VWF浓度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正常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间的FIB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呈高凝、血栓前状态,并且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凝血功能及血栓前状态相关指标的变化也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血栓弹力图(TEG)评价肝病不同阶段凝血功能的改变,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18例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另选择无肝胆疾患、无血液系统疾病、未使用干扰凝血的药物,肝功能正常30例作为正常对照,所有患者均在入院时抽取静脉血4mL,其中2mL送检验科用于行常规凝血试验包括Plt计数、PT-INR、APTT等,2mL用于进行TEG检测。结果随着肝功能的恶化(CTP积分的增加),TEG检测参数中R时间和K时间呈延长趋势,而a角及MA有所缩短,呈下降趋势;反映血凝块强度的G值也随肝硬化程度的加重逐渐下降;与CTPB级相比,CTPC级患者低凝较为明显,反应纤溶的指标LY30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TEG可提供凝血纤溶功能较为全面的信息,可全面反映肝硬化患者凝血紊乱状况,准确反映体内凝血功能失衡,TEG参数的异常幅度与肝硬化程度也密切相关,可间接反映肝硬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溶栓治疗老年肺血栓栓塞症(PTE)的疗效及对患者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3年3月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PTE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照组使用低分子肝素(LMWH)为主的抗凝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凝血纤溶功能相关指标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的变化、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ib、D-D较治疗前显著降低,AT-Ⅲ显著升高,对照组AT-Ⅲ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均P<0.05),Fib、D-D无明显变化(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AT-Ⅲ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溶栓治疗老年PTE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其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血栓形成及抗血栓药物研究的进展张丽萍综述牟善初审校(北京301医院南楼五病房100853)关键词血栓形成溶血栓药血栓形成的防治是临床上重要的研究课题,众多的专业进行了多学科性研究,推动了血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发展。现将血栓形成及抗血栓药物的进展综述...  相似文献   

9.
老年创伤患者数量逐年增多, 其发生创伤性凝血病(TIC)等各种凝血功能异常的风险较高, 而创伤患者在治疗期间并发静脉系血栓(VTE)也同样常见, 这都影响老年创伤患者的救治策略及预后。由于创伤性凝血功能紊乱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TIC等创伤相关凝血功能紊乱和VTE形成之间的病理生理过程及相关性的研究较少。本文针对老年创伤凝血状态、TIC发病机制与治疗以及VTE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为老年创伤血栓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评价肝素浓度对凝血功能影响的价值.方法 对60名健康志愿者行枸橼酸真空抗凝管肘静脉抽血.用同种肝素钠注射液,在待测血样中分别加入肝素,使终浓度分别为0、1、2、3、4、5、6U/mL.用TEG测定凝血因子水平(R)、纤维蛋白原时间(K)、最大血块强度(MA)、凝血综合指数(CI)和最大血块形成时间(TMA).结果 肝素浓度与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抑制程度成正比.当肝素浓度到达3 U/mL以上时,R和MA与0 U/mL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肝素浓度到达4 U/mL以上时,R、MA、CI和TMA与0U/mL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值变化与肝素浓度变化无关.结论 TEG可全面检测肝素对血液的抗凝作用;在管理肝素使用以及常规凝血风险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肺血栓栓塞症抗凝药物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普通肝素(UFH)以及华法林是肺血栓栓塞症(PTE)抗凝冶疗的传统药物,低分子量肝素(LMWH)与之比较有较好疗效和安全性;新一代的抗凝药物如直接凝血酶抑制剂(DTIs)水蛭素、选择性间接因子Xa抑制剂fondaparinux等有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但其疗效与安全性有待评价。  相似文献   

12.
13.
血栓是指在机体血液中,由于血小板聚集或血液凝固等在心血管内形成的固体。无论是动脉血栓还是静脉血栓,都能引起肺栓塞、心肌梗死或缺血性中风。生理性止血功能过度激活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均易导致形成血栓。1机体凝血过程及血栓形成正常情况下,小血管受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就会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生理性止血是机体重要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研究严重脓毒症患者各阶段的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和常规凝血功能表现,评价TEG对严重脓毒症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北京安贞医院EICU和RICU严重脓毒症患者37例,根据显性DIC评分结果,分为DIC组17例、非DIC组20例,正常对照组20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凝血功能、血常规及TEG检测。应用ROC曲线对TEG各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严重脓毒症DIC组PLT显著低于非DIC组及正常对照组,PT、APTT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严重脓毒症非DIC组PLT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APTT、FBG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严重脓毒症DIC组R时间、K时间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α角、MA值及CI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严重脓毒症非DIC组K时间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α角、MA值及CI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R时间、K时间、α角、MA值、CI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0,0.932,0.915和0.9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最佳诊断临界点计算各诊断指标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结果显示各指标阴性预测值较高。结论:TEG可识别严重脓毒症的凝血状态,协助诊断严重脓毒症并发DIC,评估血栓、出血风险,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及凝血试验在用于心脏瓣膜手术后检测的价值,分析TEG及凝血试验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100例2014年3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进行心脏瓣膜手术的成人患者,患者均于手术结束时进行了TEG检测和凝血试验、血常规检测PLT。分析患者TEG检测中各参数与凝血试验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二者对心脏瓣膜术后检测的价值。分析心脏瓣膜手术后患者的TEG检测中K值、R值(反应时间)、α角、MA(最大振幅)与凝血试验中的参数PT(凝血酶原时间)、INR(国际标准比值)、APTT(活化部分凝血时间)、TT(凝血酶时间)、FIB(纤维蛋白原)及PLT这些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关系。结果:K值与PT、R值、 INR、APTT呈显著正相关;R值与K值、 INR、PT、APTT呈显著正相关;α角与PT、INR、APTT、K值、R值呈负相关,与MA显著正相关;MA与PLT显著正相关,与APTT显著负相关。结论:TEG指标和凝血试验对心脏瓣膜术后患者的的凝血功能监测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相关关系。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应用TEG和凝血试验进行监测对指导临床输血具有积极意义,两者结合能够快速判断出血的原因,减少手术后的并发症和出血量,还能避免过度治疗、指导血液制品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研究肝移植患者血栓弹力图(TEG)和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及其对输血的指导意义。方法 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52例肝移植患者,比较无肝前期、无肝期和新肝期输血和未输血患者TEG指标,如反应时间(R)、血块形成时间(K)、角度(α)、最大振幅(MA)和凝血功能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结果 在52例患者中,无肝前期输血率为17.3%,无肝期输血率为86.5%,新肝期输血率为75.0%(P<0.05);无肝前期输血患者APTT为(74.4±7.2)s,显著长于未输血患者【(66.9±8.1)s,P<0.05】,新肝期输血患者PT和TT分别为(30.4±5.4)s和(30.2±3.6)s,显著长于未输血患者【分别为(26.1±4.6)s和(27.0±4.2)s,P<0.05】,无肝期输血与未输血患者APTT、PT、TT和Fib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肝前期输血患者K值为(7.6±1.8)min,显著长于未输血者【(6.0±2.0)min,P<0.05】,无肝期输血患者R、K和α分别为(26.4±5.5)min、(15.3±2.8)min和(15.8±4.4)°,未输血者分别为(21.8±4.3)min、(12.0±3.9)min和(19.5±3.9)°,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肝期输血患者α和MA分别为(20.3±4.1)°和(34.4±5.8)mm,未输血者分别为(23.8±3.5)°和(39.0±4.5)m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肝前期20例大量输血患者APTT为(77.3±6.8)s,显著长于32例未大量输血患者的【(70.4±7.9)s,P<0.05】,无肝前期大量输血患者K值为(8.0±1.7)min,显著长于未大量输血患者【(7.1±1.4)min,P<0.05】,无肝期大量输血患者R值为(29.3±5.2)min,显著长于未大量输血患者【(23.6±4.7)min,P<0.05】,无肝期大量输血患者K值为(16.8±3.1)min,显著长于未大量输血患者【(13.7±2.8)min,P<0.05】,无肝期α为(15.2±3.6)°,显著小于未大量输血患者【(18.4±4.4)°,P<0.05】,新肝期大量输血患者TT水平为(31.5±3.0)s,显著长于未大量输血患者【(28.2±3.3)s,P<0.05】,新肝期大量输血患者MA水平为(32.8±5.5)mm,显著短于未大量输血患者【(38.7±4.3)mm,P<0.05】,新肝期大量输血患者α为(19.8±3.7)°,显著小于未大量输血患者【(22.4±3.1)°,P<0.05】。结论 对于肝移植患者及时动态地监测TEG和凝血功能指标有助于判断凝血功能变化,指导合理地输血,各指标的意义还需要认真地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晚期肺癌初诊患者凝血功能状态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晚期肺癌初诊患者的血栓弹力图和常规凝血功能检测结果,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对凝血功能异常检出的差异。结果经TEG检测发现38例(42.2%)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经常规凝血功能检测方法发现85例(94.4%)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两种检测方法对晚期肺癌初诊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检出率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晚期肺癌患者经TEG检测存在高凝状态的比例低于常规凝血功能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