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氏认为肝病胁痛多由气虚血瘀所致 ,确定黄芪等中药为主要药物 ,结合经络腧穴透皮给药理论开发肝舒贴透皮剂。实验和临床研究都证明肝舒贴透皮剂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2.
王灵台教授肝病用药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丹丹 《河南中医》2009,29(6):545-546
王灵台教授治疗肝病,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治肝实脾,运化中州;注重平衡,调和矛盾;善用石斛,顾护阴液;温病邪伏,透邪外出;治随证变,效亦更方。善用全瓜蒌、大黄、五味子、仙鹤草、酸枣仁治多种肝病。  相似文献   

3.
王灵台教授治疗慢性肝病临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灵台教授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肝病重点专科主任、上海医学领先学科一中医肝病学的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教授对慢性肝病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颇有研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很高的学术造诣。笔  相似文献   

4.
肝舒贴治疗慢性肝病胁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中药穴位敷贴透皮制剂肝舒贴对慢性肝病胁肋疼痛的临床疗效。选择肝郁脾虚兼血瘀的慢性肝病胁痛患者 6 0例 ,随机分为肝舒贴治疗组 30例和服用逍遥丸对照组 30例 ,均 2周为 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3 4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6 6 % (P >0 0 5 ) ,但胁痛缓解起效时间、持续止痛时间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治疗前后治疗组无痛人数占30 0 % ,对照组无痛人数占 16 7% (P <0 0 5 ) ;对Ⅲ级疼痛缓解率试验组为 80 .0 % ,对照组为33 3% (P <0 0 5 )。提示肝舒贴在治疗胁肋部疼痛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中药穴位敷贴透皮给药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中药穴位敷贴疗法赴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结合穴位和药物作用创建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灵台教授对慢性肝病采用有证辨证、无证辨病 ,辨证辨病相结合的原则 ,指出 ,已公布的辨证标准 ,分为湿热中阻、肝郁脾虚、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脾肾阳虚等 5个证型 ,单一证型极少 ,常一法为主 ,多法联用 ,治肝不忘和胃益肾 ,辨证为主 ,辨病为辅 ,病药互参 ,精心组方 ,审时度势 ,中西结合。认为 ,肝功能正常 ,免疫功能尚可 ,以祛邪为主 ,若病毒复制不活跃免疫功能低下扶正祛邪共用。  相似文献   

7.
探讨王灵台运用"肝八味"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经验。认为慢性肝病病机为正气亏损、邪毒为患;治以益气活血通络、健脾柔肝补肾、清热解毒散结、调和阴阳;常用药物为潞党参、生地黄、川石斛、炙鳖甲、全当归、淫羊藿、炒白术、虎杖等八味。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8.
王灵台教授治疗慢性肝病临证经验撷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灵台教授对慢性肝病采用有证辨证、无证辨病,辨证辨病相结合的原则,指出,已公布的辨证标准,分为湿热中阻,肝郁脾虚、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脾肾阳虚等5个证型,单一证型极少,常一法为主,多法联用,治肝不忘和胃益肾,辨证为主,辨病为辅,病药互参数,精心组方,审时度势,中西结合,认为,肝功能正常,免疫功能尚可,以祛邪为主,若病毒复制不活跃免疫功能低下扶正祛邪共同。  相似文献   

9.
穴位贴敷疗法透皮给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穴位贴敷疗法日益受到医学界同仁的重视.透皮给药具有超越一般给药方法的独特优点,它可以提供可预定的和较长的作用时间,降低药物毒性和副作用,维持稳定、持久的血药浓度,提高疗效,减少给药次数,给药方便等.本文对近年来有关机理、药物剂型、中药透皮吸收促透剂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最后提出,将现代的透皮给药和穴位的功能结合起来,会给中药透皮吸收的应用开发带来新的飞跃,为临床实践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药穴位透皮治疗心脏疾病近10年的回顾,从以下4个方面来了解其发展动态:①中药穴位透皮剂型,②穴住的选择,③药物的选择,④透皮促进剂的筛选。  相似文献   

11.
浅谈中药透皮制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东睿  李丹 《时珍国医国药》2001,12(12):1133-1134
透皮给药系统 ( Transderm al Therapeutic System,TTS)是指经皮肤给药而起全身治疗作用的控释制剂。 TTS系统具有超越一般给药方法的独特优点 ,可以不经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破坏 ,提供可预定的和较长的作用时间 ,降低药物毒性和副作用 ,维持稳定、持久的血药浓度 ,提高疗效 ,减少给药次数 ,给药方便。在国际药物研究中 ,继口服液、注射液之后 ,透皮吸收制剂已成为制剂研究的热门话题。祖国医学自古以来就重视“内病外治”的应用 ,并在内科、儿科、外科、妇科等疾病中积累了一些疗效卓著的外治方法和方药 [1 ] 。如用白芥子…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药穴位透皮治疗心脏疾病近10年的回顾,从以下4个方面来了解其发展动态:①中药穴位透皮剂型,②穴位的选择,③药物的选择,④透皮促进剂的筛选。  相似文献   

13.
14.
穴位贴敷可作为主要或辅助疗法运用于内、外、妇、儿或其他各科疾病,尤其肺系疾病;通过经络、腧穴和药物共同作用调节脏腑功能。穴位贴敷作用机制主要有经络腧穴、药物经皮吸收、神经系统调节,现代研究也已证明,深入研究经络循行线、经穴的特异性、皮肤的药物吸收和经穴局部的神经系统,使穴位贴敷机制研究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15.
穴位透皮吸收制剂:聚胺酯贴敷剂脑栓通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脑栓通处方来源于著名中医卢方教授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对治疗和预防脑中风急性期及后遗症均有显著疗效。穴位贴敷给药是根据中医内病外治的原理,将药用固定于人体表面穴位,以达疏经络之效。经络有“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贯穿上下”,从而改善血液循环达到治疗目的。一般口服或注射给药的吸收在血浓时间曲线上有“峰谷现象”,穴位给药与皮肤给药吸收机理一致,皮肤角质层有贮存作用,使血浓曲线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透皮吸收促进剂:氮酮、油酸、丙二醇单一或混合应用时对盐酸小檗碱体外经皮渗透的促进情况进行考察,为进一步筛选基质处方做准备.方法 采用体外经皮渗透实验方法,用增渗倍数(enhancement ratio,ER)来衡量渗透促进剂对药物的经皮渗透作用的大小.结果 与结论优选出最佳透皮促进剂配比:氮酮:丙二醇:油酸=3%:5%:1%,其具有最大透皮速率,所以选用3%A+5%PG+l%OA做为双黄巴布剂的透皮促进剂.  相似文献   

17.
自1997年东莨菪碱贴片问世以来,透皮绐药表现出极大的潜力,并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elivery system,TDS)是药物经皮肤吸收到达体内起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一种制剂,是无创伤性给药的新途径。它具有以F特点:可以避免影响药物胃肠吸收的各种因素,如pH值、酶、药物和食物的结合;避免首过效应;具有缓释作用;保持血药水平稳定在治疗有效浓度范围内;可以采用治疗指数较低的药物;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随时终止给药。因此,它越来越引起药学工作者的关注,对它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金黄膏皮肤给药除了局部作用显著外,还叮以治疗较深部的感染性疾患。外用中药可以透过皮肤进入身体内部来控制深部感染,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的作用来实现的。因此,中药外用药的透皮作用以其独特的优势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笔者就近年国内外透皮吸收促渗剂(Penetration enhancers,PE)研究进展及金黄膏本身组方的透皮机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8.
促透剂对辣椒碱巴布剂透皮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郝保华  马玲 《中草药》2005,36(7):1016-1017
辣椒为茄科植物辣椒的果实,主要活性成分为辣椒碱、二氢辣椒碱、降二氢辣椒碱,其中辣椒碱的量最高。辣椒碱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糖尿病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牛皮癣等有显著疗效[1]。以辣椒碱为原料的制剂很少。以烯丙基蔗糖亲水性凝胶为基质的巴布贴剂具有载药量大,透皮效果好,药量成分可控,透气性好,对皮肤无刺激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经皮给药系统。因此,本研究对影响辣椒碱巴布剂的透皮吸收促进剂薄荷醇、冰片、桉叶油、氮酮进行筛选。1仪器与试药自制改良F ranz扩散池;79—1型磁力加热搅拌器(山东省鄄城光明仪器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透皮吸收促进剂对罂粟碱凝胶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扩散小室,用紫外分光光度测定了5种处方罂粟碱凝胶离体鼠皮透皮吸收药量。结果:罂粟碱透皮累积释药量与时间呈线性关系。与不含吸收促进剂的凝胶比较,吸收促进剂对罂粟碱透皮吸收的影响为油酸>油酸+月桂氮艹(上)卓(下)酮>二甲亚砜>月桂氮艹(上)卓(下)酮。结论:油酸能明显促进罂粟碱的透皮吸收,而水溶性的透皮吸收促进剂对罂粟碱的透皮吸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芍药苷凝胶剂与芍药苷醇质体凝胶剂的体外透皮性能,判断芍药苷的透皮形式。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以大鼠腹皮为体外模型,考察芍药苷凝胶剂与芍药苷醇质体凝胶剂中芍药苷的透皮速率及滞留量。运用HPLC测定透皮液中芍药苷含量,流动相乙腈-0.4%冰乙酸溶液(14∶86),检测波长230 nm。结果:芍药苷醇质体凝胶剂中芍药苷的累计透过量(361.67±69.98)μg·cm-2,14 h累计透过率(17.42±3.34)%,分别为芍药苷凝胶剂的1.76倍和2.03倍。芍药苷在凝胶剂和醇质体凝胶剂中的透过方式均符合零级方程;在透皮时部分醇质体以完整形式透过皮肤。结论:醇质体载药体系通过变形性及与皮肤的融合性提高了芍药苷的经皮渗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