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兔棘阿米巴角膜炎模型建立的组织特征和眼部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莉  邓新国 《眼科研究》1998,16(4):272-274
目的进一步开展棘阿米巴角膜炎的研究,并为眼科基础和临床提供一个有价值的研究工具。方法对局部应用激素3天后的新西兰家兔角膜基质层内注入棘阿米巴原虫悬液,并经角膜刮片涂片检查、角膜组织原虫培养和病理切片染色检查均得以证实。结果成功地建立了家兔棘阿米巴角膜炎动物模型,并通过实验室检查得以证实。结论家兔棘阿米巴角膜炎模型建成快、方法简便、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2.
王小强  汤欣 《眼科研究》2014,(12):1136-1139
棘阿米巴角膜炎系棘阿米巴原虫感染引起的一种顽固性、进行性角膜炎,为严重的眼部感染性疾病.棘阿米巴原虫大量存在于自来水、角膜接触镜护理液等中,随着角膜接触镜佩戴人数的增多,该病的发生有迅速增加的趋势.棘阿米巴角膜炎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诊断,尤其是后者在近年来的研究中进展较快.棘阿米巴角膜炎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已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就棘阿米巴角膜炎的病原学、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种理想的模拟临床人角膜棘阿米巴感染的动物模型,并对其角膜组织损伤的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观察。方法20只新西兰大白兔利用角膜表面镜片术建立棘阿米巴角膜炎的动物模型,在角膜植片内皮面作#形划痕,用10-0尼龙缝线将其固定于受体角膜上,将棘阿米巴滋养体混悬液注入植片与植床间,建立棘阿米巴角膜炎模型,右眼为实验眼,左眼为对照眼;并在接种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第9天、第14天、第28天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及临床评分、角膜刮片湿封片镜检、角膜组织病理检查及培养。结果应用角膜表面镜片术成功建立兔眼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动物模型,并经角膜刮片及培养、组织病理切片染色检查证实。实验眼角膜出现水肿,基质环形浸润,角膜新生血管等表现,对照眼均未见感染;实验眼病理组织切片上可见基质层内的棘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伴有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浸润。结论应用角膜表面镜片术建立的兔棘阿米巴角膜炎动物模型模拟了临床人角膜棘阿米巴感染过程,为研究棘阿米巴角膜炎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奠定了可靠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棘阿米巴性角膜炎是由棘阿米巴原虫感染引起的慢性、进行性、疼痛性角膜溃疡,也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棘阿米巴性角膜炎与配戴角膜接触镜、接触污染的水源和角膜外伤等有关.对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目前治疗以药物为主,药物治疗无效时应及时给予手术治疗.角膜病灶切除及局部烧灼、角膜病灶切除联合球结膜瓣遮盖术或羊膜移植术、角膜移植术等治疗方法在临床均有应用,新兴的角膜胶原交联治疗的临床应用更为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治愈提供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总结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临床特点及各种病原学检查阳性率比较.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至2011年因棘阿米巴性角膜炎在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 a间因棘阿米巴性角膜炎在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治疗的患者共30例(30眼),均为单眼患病;其中男20眼,女10眼.所有患者(30眼)均因眼红、痛、视力下降就诊;其中28眼(93.3%)首次就诊我院时即诊为棘阿米巴性角膜炎,2眼(6.7%)误诊为病毒性角膜炎,1周后因治疗效果不佳,再次查找病原学病因才确诊为棘阿米巴角膜炎.所有患眼中,23眼(76.7%)有角膜环形基质浸润,5眼(16.7%)伴剧烈疼痛,4眼(13.3%)伴放射状角膜神经炎.所有患者均通过病原学诊断确诊为棘阿米巴性角膜炎,其中27眼(90.0%)经角膜刮片生理盐水湿片检查查见棘阿米巴包囊;17眼(56.7%)经角膜刮片棘阿米巴原虫培养阳性;行共焦显微镜检查的25眼中,22眼(88.0%)共焦显微镜下查见棘阿米巴包囊.结论 角膜环形基质浸润是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特征性体征.根据病史、体征及相关病原学检查,绝大多数棘阿米巴性角膜炎患者能够及时确诊.相关病原学检查中,角膜溃疡灶刮片生理盐水湿片检查、共焦显微镜检查较棘阿米巴原虫培养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6.
棘阿米巴角膜炎的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解棘阿米巴角膜炎的临床病程特征,采用简便实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对棘阿米巴角膜炎进行病因诊断。方法:对棘阿米巴角膜炎患者13例(13只眼)各病程阶段的特征性眼表现,通过角膜刮片材料镜检,阿米巴分离培养及角膜病理确诊。结果:与戴角膜接触镜有关者4例,非角膜接触镜配戴者9例,10%KOH湿封片镜检诊断阳性率81.25%,棘阿米巴培养阳性率56.25%,角膜病检阿米巴阳性率68.75%,结论:本病并非罕见,除载接触镜外,许多因素可接触感染,10%KOH湿封片可对棘阿米巴角膜炎作初步诊断,最后诊断须经原虫培养获得,角膜病理切片可进一步证实原虫培养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棘阿米巴角膜炎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确诊棘阿米巴角膜炎,了解棘阿米巴角膜炎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方法 10%氢氧化钾(KOH)湿封片镜检、棘阿米巴原虫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病理切片作H.E.、PAS和PAS加亮绿染色检查。结果 角膜刮片经10%KOH湿封片镜检和原虫培养共诊断9例棘阿米巴角膜炎,其中8例表现为环型角膜基质炎,7例眼球剧烈疼痛。病理切片经上述染色可显示棘阿米巴原虫的包囊和滋养体。结论 环型角膜基质和眼球剧烈疼豢是棘阿米巴角膜炎的主要临床特征,病理切片经上述染色显示原虫的包囊和滋养体,PAS加亮绿染色,原虫的滋养体呈深绿色,更清晰。  相似文献   

8.
棘阿米巴角膜炎的实验室检查和原虫的鉴定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应用简便的方法对棘阿米巴角膜炎进行诊断,并对棘阿米巴原虫进行鉴定。方法角膜刮片或培养的原虫材料经10%氢氧化钾液湿封片镜检;角膜材料经原虫培养;应用倒置显微镜对棘阿米巴属进行观察和鉴定;角膜病理切片经HE和PAS染色。结果10%KOH湿封片镜检,5例角膜刮片中有2例及培养阳性的原虫材料均呈现棘阿米巴原虫的包囊。同一病例,4例中有3例培养出棘阿米巴原虫。在倒置显微镜下可见棘阿米巴原虫的包囊和滋养体以及滋养体上的棘状伪足。病理切片经HE和PAS染色均显示原虫的包囊。结论10%KOH湿封片可对棘阿米巴角膜炎作初步诊断,最后诊断需经原虫培养获得,应用倒置显微镜可对棘阿米巴原虫进行观察和鉴定。角膜病理切片上看到原虫可进一步印证原虫培养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棘阿米巴角膜炎诊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临床应用于棘阿米巴角膜炎诊断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 以一段特异性通用引物并配合热启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来检测临床标本中的棘阿米巴原虫。结果 在门诊初诊为棘阿米巴角膜炎的13例(13只眼)中,通过PCR检测法有11只眼证实为棘阿米巴原虫感染,同时角膜刮片染色后镜检有5例发现了棘阿米巴包裹。结论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棘阿米巴角膜炎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棘阿米巴角膜炎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邓新国 《眼科研究》1998,16(4):318-320
棘阿米巴角膜炎是由棘阿米巴原虫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角膜疾患,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特点为眼球剧烈疼痛和眼角膜环形基质浸润。实验室诊断主要包括角膜刮片10%氢氧化钾湿封片检查、原虫培养和鉴定、角膜病理检查以及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对棘阿米巴原虫进行种的鉴定,并可通过同焦显微镜直接进行诊断。对棘阿米巴角膜炎的治疗药物较多,早期诊断和广泛角膜上皮清创术是药物治疗成功的关键。推荐的治疗方案是局部彻底清创后用洗必泰或PHMB与苯咪丙醚联合治疗,棘阿米巴角膜炎必须先用药物治疗才能行角膜移植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快速诊断棘阿米巴角膜炎的价值。方法:建立棘阿米巴标准虫株的PCR检测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检测24例角膜刮片标本,结果与原虫培养及100g/L氢氧化钾湿封片镜检做比较。结果:PCR5h可检测出标本中微量棘阿米巴原虫,对照细菌、真菌、I型单纯疱疹病毒、正常人角膜均为阴性。临床标本PCR敏感性为46%,明显高于原虫培养与100g/L氢氧化钾湿封片镜检(P<0.05)。结论:PCR速度快、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有助于棘阿米巴角膜炎的快速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棘阿米巴角膜炎的发病机制包括原虫对角膜上皮的黏附、释放蛋白酶非接触性细胞溶解作用、接触性细胞溶解作用以及介导角膜细胞凋亡。机体感染棘阿米巴后产生相应的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提示有可能对棘阿米巴角膜炎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3.
棘阿米巴角膜炎的发病机制包括原虫对角膜上皮的黏附、释放蛋白酶非接触性细胞溶解作用、接触性细胞溶解作用以及介导角膜细胞凋亡。机体感染棘阿米巴后产生相应的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提示有可能对棘阿米巴角膜炎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4.
棘阿米巴角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探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 探讨棘阿米巴角膜炎的临床与实验室诊断方法,寻找有效滴眼液用以治疗。方法 观察分析25例棘阿米巴角为感染各阶段的临床表现,通过角膜细胞学检查、阿米巴分离培养、角膜活检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检测药物对棘阿米巴的抗原虫作用及临床疗效。结果感染自角膜上皮层开始,进行性侵入基质致盲。细胞泞凶世囊和/或滚养体(88.9%)。棘阿米巴培养阳性率57.9%。洗必泰、甲硝唑滴眼液治疗棘阿米巴角膜炎有良效。抗  相似文献   

15.
袁青  宋子成  孙士营  赵格 《眼科研究》2013,(11):1011-1015
背景棘阿米巴角膜炎的致盲率极高,发病初期易误诊为真菌性角膜炎或病毒性角膜炎,常规的临床诊断方法费时较长,特异性差,极易错过治疗的“时间窗”。常规PCR法检测简单、特异、有效,但由于病变标本取材量少,不易提取组织DNA,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目的探讨非提取组织DNA的直接PCR法扩增棘阿米巴虫株18SrRNA保守序列在棘阿米巴角膜炎快速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从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暨青岛眼科医院诊治的10例棘阿米巴角膜炎患者的病变角膜中分离10株棘阿米巴虫株,经鉴定均为T4基因型虫株。用直接PCR法分别扩增棘阿米巴原虫、白念珠菌、绿脓杆菌、I型单纯疱疹病毒以及正常人角膜上皮细胞以确定该方法的特异性。将棘阿米巴原虫稀释至不同的浓度以确定直接PCR法的敏感性。采用SPF级6周龄健康雌性BALB/c小鼠构建棘阿米巴角膜炎动物模型,于感染后第1、3、5、7、10、15天获取角膜组织,分别进行直接PCR、实时定量PCR(real—timePCR)、K0H封片镜检和原虫培养鉴定,比较各种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直接PCR法仅能扩增棘阿米巴DNA,其他病原体DNA均未扩增出;在每个获取的棘阿米巴角膜炎样本中最少可检测到10个棘阿米巴原虫。在棘阿米巴角膜炎小鼠模型中,直接PCR法在感染后第1、3、5、7、10、15天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0.0%、90.0%、80.0%、70.0%、70.0%和50.0%,总阳性率为73.3%,高于原虫培养法的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K0H封片镜检的总阳性率为56.7%,real—timePCR法检测的总阳性率为61.7%,均略低于直接PCR法,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0.172)。结论直接PCR法操作简单,在上述4种方法中对棘阿米巴原虫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最高,能够快速诊断棘阿米巴角膜炎,尤其对于待检标本少而无法提取DNA的患者可首选。  相似文献   

16.
18S rDNA的PCR扩增技术在棘阿米巴角膜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扩增棘阿米巴18S rDNA在角膜炎早期临床诊断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以18S rDNA为模板,利用特异性引物JDP1-JDP2配合PCR技术来检测临床标本中的棘阿米巴原虫。结果:在临床拟诊为棘阿米巴角膜炎的16例(16眼)中,通过PCR检测法有12眼证实为棘阿米巴原虫感染,同时100g/L KOH角膜刮片后镜检有5例发现了棘阿米巴包囊。两种诊断方法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统计,P<0.05。结论:18S rDNA PCR技术对正确诊断早期棘阿米巴角膜炎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一种模拟临床人角膜棘阿米巴感染的动物模型,探讨角膜棘阿米巴原虫感染后角膜炎症细胞因子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MIP-1)、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表达。方法 20只新西兰白兔应用角膜表层镜片法,即刮除角膜上皮,覆盖角膜植片,右眼在层间注入棘阿米巴滋养体混悬液,左眼注入生理盐水,缝合眼睑24h,建立棘阿米巴角膜炎模型,观察角膜溃疡形态,并行角膜HE染色或PAS染色组织病理切片检查,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不同病程角膜组织中的IL-1β、MIP-1的表达。结果 20只兔右眼均感染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病变角膜组织中IL-1β含量与MIP-1含量于术后第1天、3天、5天、7天、9天均明显升高(均为P<0.01),分别于术后第5天(53.360±1.083)与术后第3天(34.445±1.072)达最高值,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以后逐渐下降。结论 IL-1β是反映兔棘阿米巴感染角膜局部炎症反应程度的敏感指标;而MIP-1的表达则是兔棘阿米巴角膜炎中机体重要的防御和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8.
棘阿米巴角膜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棘阿米巴角膜炎是由棘阿米巴原虫感染引起的顽固性、进行性角膜炎,致盲率极高,它常与配戴角膜接触镜、接触污染的水源和角膜外伤等有关。近几年随着角膜接触镜的广泛应用,有关本病感染人数在世界各国逐渐增多,因此引起了眼科学界的广泛重视。我们现就棘阿米巴角膜炎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棘阿米巴角膜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棘阿米巴角膜炎系棘阿米巴属原虫感染引起的顽固性、进行性角膜炎,它常与戴角膜接触镜有关,近年来国外不断有所报道,我国近几年戴角膜接触镜的人数逐年增多,并发现由于戴角膜接触镜而引发的棘阿米巴角膜炎,因此引起眼科学界的广泛重视。本文就棘阿米巴角膜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后及预防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棘阿米巴角膜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棘阿米巴角膜炎系棘阿米巴属原虫感染引起的顽固性、进行性角膜炎,它常与戴角膜接触镜有关,近年来国外不断有所报道,我国近几年戴角膜接触镜的人数逐年增多,并发现由于戴角膜接触镜而引发的棘阿米巴角膜炎,因此引起眼科学界的广泛重视。本就棘阿米巴角膜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后及预防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