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掌握本地区空气中飘散的致敏真菌种类、数量及其季节分布规律,作者采用曝片和曝皿培养方法,对山东省泰安市气传致敏真菌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查。曝片共收集到30个属的真菌孢子,曝皿培养共鉴定出42个属种的真菌.对指导真菌过敏病人的诊断和防治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朱建国  李光宇 《吉林医学》1997,18(6):350-351
为了探明本地区空气中飘浮真菌种类、数量以及季节消长规律,从而指导临床对真菌过敏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本调查采用曝皿法和曝片法对气传真菌进行了全年调查。曝皿法得到真菌菌落2309个,29个种属,主要真菌有青霉菌和交链菌等,4~10月是真菌菌落的高峰期。曝片法得到各类孢子7087个,33个种属,主要真菌孢子为交链孢菌、附球孢菌,4~11月为真菌孢子飘散高峰。调查表明:长春地区大气中普遍存在真菌,种类繁多,足以成为某些过敏病人的重要致敏因素,此项研究对于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不同高度楼层致敏气传真菌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深圳大学校园空气中致敏气传真菌的属种、季节性飘散规律及不同高度真菌分布的差异。方法在深圳大学科技楼三个不同高度楼层设曝片点,2007年全年每天定时曝片,光镜下将曝片进行孢子种类鉴定和数量统计。结果在深圳大学共收集到气传真菌孢子35个属种;其中芽枝菌属、曲霉属、穗霉属、黑粉菌属和交链孢霉属为常见气传真菌;全年均有气传真菌飘散,高峰期在5、9和10月,1、7和12月份最低。结论较高楼层真菌孢子数量和种属相对较少,这对于真菌过敏病人选择适当的居住楼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深圳大学校园空气中致敏气传真菌的属种、季节性飘散规律及不同高度真菌分布的差异。方法在深圳大学科技楼三个不同高度楼层设曝片点,2007年全年每天定时曝片,光镜下将曝片进行孢子种类鉴定和数量统计。结果在深圳大学共收集到气传真菌孢子35个属种;其中芽枝菌属、曲霉属、穗霉属、黑粉菌属和交链孢霉属为常见气传真菌;全年均有气传真菌飘散,高峰期在5、9和10月,1、7和12月份最低。结论较高楼层真菌孢子数量和种属相对较少,这对于真菌过敏病人选择适当的居住楼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应用曝皿方法对东营地区气传真菌进行调查,己鉴定出99个种属的真菌,其中28种产毒真菌,13种常见真菌属类有明显的季节性,飘散高峰期在5~10月份。为避免产毒真菌引起的不良影响,在变应原浸液制备中,应选用非产毒致敏真菌或采用有效方法除去真菌毒素。  相似文献   

6.
从1990年6月1日至1991年5月31日一年时间,用曝片和曝皿的方法,在长春西南地区进行了气传致敏真菌飘散规律的研究,全年共得玻片365张,鉴定29个种属,收集真菌孢子及碎片10618个。曝皿12次,共得菌落695个.41个种属。室外真菌菌落较室内多,优势菌有明显的季节性(9~10月)。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鄂州地区气传真菌的种类、数量、季节性消长规律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关系。方法采用曝片法进行1年的气传真菌调查;对本地区的224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多价真菌皮试液进行过敏原皮肤试验和发病季节的分析。结果鄂州地区气传真菌飘散的高峰期主要集中在4~6月和8~9月,受气温、风力、降雨的影响;224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病主要是春季和秋季,与气传真菌飘散的高峰期吻合,多价真菌过敏原皮肤试验提示,鄂州地区真菌过敏最高的是多价真菌Ⅱ和多价真菌Ⅲ。结论本研究为鄂州地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朱红英  吴菁  孙麓  吕政 《中国医药导报》2010,7(30):119-120,124
目的:调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气传真菌的种类、数量及飘散规律,探讨其与吸入性变态反应疾病的关系。方法:2007年2月~2008年1月,用空气曝片法,每日曝片1张,对气传真菌进行调查。同时选择2007年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神龙医院257例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发病季节调查,并分析其与真菌浓度间的相关性。结果:全年共观察到真菌种类20多种,收集到真菌孢子4841个。气传真菌飘散高峰在4~10月份。开发区气传真菌的高峰期与吸入性变态反应疾病发病季节基本相吻合。结论:调查结果对开发区吸入性变态反应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治疗、预防提供了重要依据。与空气中真菌的种类及数量基本一致,提示临床上需要加以关注与研究针对性早期干预措施。通过调查分析初步明确了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气传真菌的种类、数量和分布规律,为本地区真菌相关的吸入性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临床诊断、预防、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成渝两地空气中致敏真菌调查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比较成都、重庆两地空气中真菌的飘散规律。方法:应用暴片法和暴皿法对两地空气中真菌的飘散作了1年的调查。结果:成都共收集到真菌孢子6218粒,数量多少依次为交链孢霉,黑粉霉,附球霉,单孢枝霉,占总数的84.9%,重庆共收集真菌孢子9409粒。数量多少依次为交链孢子霉,黑粉霉,锈菌夏孢子,附球菌,占总数的54.1%。结论:两地温度,湿度。空气中真菌飘散规律相同处。而重庆地区的空气中真菌相对数量更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南京地区某医院空气中的真菌种类、数量及其季节消长。方法:应用曝皿和曝片方法进行全年调查。结果:曝皿调查收集到真菌菌落535个,鉴定为15个属种;曝片调查共收集到各类真菌孢子6533个,共23个属种。结论:优势真菌中以交链孢霉、黑粉菌、小球腔菌、芽枝菌、毛霉、镰刀霉、酵母菌、曲霉等数量较多,且大多数均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峰期多数在5月~11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慢性结肠炎中过敏反应与真菌致敏原的相关性。方法  2 46例慢性结肠炎患者为实验组 ,61例慢性腹泻病人为对照组 ,用真菌变应原 3组共 6种对 2 46例病人进行皮肤敏感试验 ,并检测血清及肠分泌物嗜酸性细胞 ,血清SIgE。结果 实验组真菌变应原皮试阳性者 110例 (44 .72 % ) ,与对照组 (8.2 0 % )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肠道分泌物嗜酸性细胞检查阳性率为 2 9.3 5 % ,真菌过敏原SIgE测定阳性率为 41.60 %。结论 部分慢性结肠炎病人与食入带有真菌变应原的食物导致的消化系变态反应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离体培养时真菌对铁皮石斛和金钗石斛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离体培养时瘤菌根菌属(Epulorhiza sp.)真菌AR-18对铁皮石斛和金钗石斛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琼脂作支持物,考察真菌对铁皮石斛和金钗石斛的鲜重和干重的影响;采用蛭石作支持物,考察真菌和营养液对铁皮石斛和金钗石斛的鲜重和干重的影响.结果在琼脂培养基上,真菌AR-18对铁皮石斛和金钗石斛的鲜重和干重的增加均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在蛭石基质上,真菌AR-18对金钗石斛鲜重的增加具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接菌的金钗石斛的鲜重较不接菌提高16%;真菌AR-18对金钗石斛干重的增加具有极显著促进作用(P<0.01),接菌的金钗石斛的干重较不接菌提高21%.在蛭石基质上,真菌AR-18配合使用蒸馏水极显著促进了金钗石斛鲜重的增加(P<0.01),接菌的金钗石斛的鲜重较不接菌提高47%,真菌AR-18配合使用营养液对金钗石斛鲜重的增加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真菌配合使用营养液或配合使用蒸馏水对金钗石斛干物质的积累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所以最佳处理组合为真菌AR-18配合使用蒸馏水.在蛭石基质上,真菌AR-18和营养液对铁皮石斛的鲜重和干重的增加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在离体培养条件下选择合适的基质和控制真菌的适度生长是建立稳定的共生平衡系统和促进金钗石斛生长的重要条件.在人工栽培金钗石斛的过程中,使用真菌AR-18作为菌肥,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150例重症肝病合并院内真菌感染的病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重症肝病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的临床和药敏特点。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50例重症肝病患者医院真菌感染临床资料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50例重症肝病患者医院真菌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为主,占45.33%;其次为下呼吸道、肠道、腹腔、胆道。分别为23.33%、21.33%、20.00%、18.67%。感染菌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50.67%;其次为热带念珠菌,占18.87%。感染真菌对7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对二性霉素B较高的敏感性,达90%左右;其次为氟康唑,达80%左右。对益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咪康唑有不同程度的耐药,而对制霉菌素呈明显的耐药,达70%。真菌混合2种细菌感染者死亡率达80%.明显高于混合1种细菌感染者(P〈0.01)。应用广谱抗菌素、白细胞减少、侵袭性操作、疾病严重程度是重症肝病并发真菌感染的密切相关因素(P〈0.01)。结论 重症肝病患者院内真菌感染混合细菌感染预后差,死亡率极高:医院感染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有一定的耐药性,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预防和治疗医院真菌感染需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综合重症监护病房内真菌感染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ICU)内真菌感染的分布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4年7月~2004年12月入住ICU患者的痰、血、尿、中心静脉穿刺针顶端及局部引流物进行真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22例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32株,分离的部位以泌尿系为主,其次为下呼吸道,继之为血液、静脉导管顶端。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留置尿管、老年患者诱发真菌感染率高。所有真菌菌株对大挟康、5氟胞嘧啶敏感。对两性霉素B及伊曲康唑部分耐药。结论ICU内真菌感染主要部位存在泌尿系,以念珠菌属居多,对大挟康敏感度好。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明优势致敏真菌与变应性皮肤病发病的关系,以指导其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应用曝皿和曝片互补的方法,对室内外优势真菌的种类、数量与季节分布进行了全年调查。结果:曝皿调查共检出56个属种的真菌,曝片调查共收集到33个属种的真菌孢子,大多数优势真菌有明显的季节分布,高峰期在4~11月,与真菌变应性皮肤病发病季节相一致。应用真菌抗原为变应性皮肤病患者做皮内实验,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应用真菌变应原浸液进行免疫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优势致敏真菌是变应性皮肤病的重要发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把握自然咳出痰液真菌半定量培养的临床准确性。方法建立相对准确适用的呼吸道分泌物真菌半定量培养12级法,对不同年龄段无呼吸道炎症患者咽拭子和临床呼吸道炎症患者自然咳出的痰液标本进行真菌半定量培养;统计分析出院时确诊为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列出四格表,计算其临床准确性。结果无呼吸道炎症人群口咽部真菌半定量培养的阳性概率为0.090(56/622),其中≥50岁组为0.175(41/234);均为念珠菌;数量均为少量。出院时确诊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的培阳率为0.972(700/720),其中≥50岁组为0.976(638/654)。其临床准确性指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尤登指数、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972、0.910、0.926、0.996、0.943、0.882、10.8、0.031,≥50岁组分别为0.976、0.825、0.940、0.923、0.936、0.801、5.577、0.029;总体与≥50岁组比较,其灵敏度χ^2为0.149,P〉0.5;特异度χ^2为10.314,P〈0.01。结论痰液真菌半定量培养的灵敏度高而特异度略低,若同时进行特异度高的其它检验(譬如直接涂片检查等),将更有价值;若从自然咳出的痰液中栓出非念球菌真菌,则有感染菌的可能;若数量大于少量,则意义更大;≥50岁组存在较高的真茼感染风险性;鉴于真菌感染患者中≥50岁组高达0.91(654/720),相关指标以≥50岁组者更具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真菌性副鼻窦炎的临床与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真菌性副鼻窦炎的临床与CT征象。探讨CT在真菌性副鼻窦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2例经手术治疗后病理证实的真菌性副鼻窦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病例以回缩性滋血或脓血滋为主要症状。CT显示病的鼻窦腔内不均匀的密度增高影,其中7例在上凳窦腔内可见斑块,斑点状钙化影;5例伴有上凳窦壁骨质增生硬化;2例伴有上凳窦内侧壁骨质吸收变薄。手术发现累及的鼻窦腔内有大量的污秽坏死 织或充满炎性息肉状物。病理检验示坏死组织中有成团的真菌菌丝。结论真菌性副鼻窦炎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确诊有赖于病理。CT在显示副鼻窦解剖结构和诊断真菌性副鼻窦炎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霉菌性上消化道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霉菌性上消化道炎的临床表现和内镜特点的认识。方法:对41例霉菌性上消化道炎的临床表现、诱因及相关疾病、内镜学表现和涂片检查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霉菌性上消化道炎41例中,食管炎28例,胃炎4例,十二指肠炎9例,内镜主要表现是散在糜烂及白斑,目前常用的抗霉菌类药疗效较好。结论:霉菌性上消化道炎有多种上消化道症状,但无特征性。内镜是诊断的重要手段,确诊要靠细胞刷涂片找霉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