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维甲酸、锌联合胎肠培养基诱导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向神经元细胞分化的可能性以及分化前后肠神经相关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变化。方法体外培养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传代至第6代,进行神经诱导分化。先以bFGF(10ng/ml)预诱导24h,然后以维甲酸(Retinoic acid,RA)、锌在胎肠培养基(FGCM)条件下诱导10d。免疫荧光法检测神经元标志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神经丝蛋白(NF)的表达。RT-PCR法检测胶质源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mRNA的表达。结果流式细胞检测BMSC高表达CD90(99,7%),而CD45表达阴性。诱导10d后,部分细胞在形态上表现出神经元样改变,免疫荧光染色神经元标志NSE和NF阳性,而胶质细胞标志GFAP阴性。RT-PCR检测发现,BMSC诱导前低表达神经营养因子NGF和GDNF mRNA,而诱导后表达水平显著增加。结论维甲酸、锌联合胎肠培养基不仅能在体外诱导B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而且能促进肠神经相关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显著上调。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正常成人尿液中分离提取间充质干细胞(MSC)来源的人尿源干细胞(hUSC),并研究比较其在不同诱导液中的体外成神经分化能力。方法提取正常成人来源hUSC,经体外培养、扩增,流式细胞术鉴定,用4种不同配方的成神经诱导液分别诱导hUSC向神经细胞分化,在诱导至第14天时,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改变,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鉴定Nestin、S100、β3-tublin和NF-200基因表达。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从正常成人提取的hUSC成功表达MSC表面标志物(CD27~+、CD44~+、CD73~+、CD90~+、CD31~-、CD34~-、CD45~-、HLA-DR~-)。hUSC在B、C、D成神经诱导液中诱导培养14 d后,细胞胞体回缩饱满、折光度变强,呈现神经元样突起。相比A成神经诱导液,B、C和D成神经诱导液中细胞Nestin、S100表达水平增高,B和D成神经诱导液中细胞β3-tublin、NF-200表达水平降低。其中C成神经诱导液中细胞Nestin表达水平高于B和D成神经诱导液中的细胞,B成神经诱导液中细胞S100表达水平高于C和D成神经诱导液中细胞,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USC具备MSC特性;B、C、D成神经诱导液均有助于hUSC向神经类细胞方向分化,提示在优化诱导条件下,hUSC能向神经干细胞(NSC)及胶质细胞亚群分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来源于胚胎和成体大鼠中脑的神经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成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能力进行比较研究。方法胚胎和成年大鼠神经干细胞分别培养于含有细胞因子IL-1、IL-11、GDNF、LIF的诱导分化液中,诱导分化6d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比较其分化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比率。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均显示部分分化细胞呈TH染色阳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诱导分化成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比率分别为(17.8±4.2)%、(5.6±2.8)%,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来源于不同发育阶段脑组织的神经干细胞其分化特性不同,胚胎大鼠神经干细胞较成年大鼠神经干细胞更易于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川芎嗪定向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潜能。方法分离并培养大鼠股骨的BMSCs,细胞分4组进行药物诱导,对照组、BDNF组、川芎嗪组及BDNF联合川芎嗪组。诱导过程中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诱导后细胞内巢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mRNA和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川芎嗪联合BDNF组诱导B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效率明显高于其他诱导组。结论川芎嗪联合BDNF可以明显提高B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效率和存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中的作用.方法 分离新生24 h的大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用脂质体法将构建的重组载体pCDNA3.1-GFP-IGF转染至细胞内,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及分化情况. 结果 转IGF-1基因的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可在无生长因子的培养基内增殖,并向神经元细胞分化.结论 IGF-1可在体外抑制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凋亡,并定向诱导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细胞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6.
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分化和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从新生大鼠海马分离神经干细胞并进一步培养、诱导分化和鉴定的可行性。方法:分离出生1d大鼠海马,吸管吹打机械分离制成单细胞悬液,采用无血清培养和胎牛血清诱导分化,应用免疫荧光技术鉴定神经干细胞及其分化的子代细胞。结果:从新生大鼠海马分离的细胞呈巢蛋白免疫阳性并能在体外传代培养和连续形成克隆;血清诱导分化后的细胞可分别表达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抗原β-微管蛋白Ⅲ和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结论:分离和培养的细胞能表达神经干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巢蛋白,并且具有很强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说明新生大鼠海马存在神经干细胞,并可用于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模拟体内微环境,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在脑组织匀浆诱导下向神经样细胞的分化程度。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扩增hUCMSCs,流式细胞仪鉴定其表面抗原CD29、CD44、CD45、CD105、CD34、HLA-DR;制备大鼠脑组织匀浆与hUCMSCs共培养,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共培养3 d后细胞内神经干细胞表面标志物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脑组织匀浆培养hUCMSCs后,细胞表达nestin、NSE及GFAP,而正常培养的hUCMSCs不表达。结论脑组织匀浆可以诱导hUCMSCs向神经样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及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影响.方法 取新生24 h内的Wistar大鼠海马组织细胞进行体外培养,1 w后将其接种在培养板中,在不同时间点观察不同浓度EGB 对细胞生长的作用,并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结果 各实验组NSCs生长明显好于对照组,免疫细胞化学显示:在同一时间内,不同浓度EGB诱导N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百分率随着EGB浓度升高呈上升趋势;随着细胞培养时间的延长,相同浓度EGB诱导N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百分率有下降趋势.结论 EGB能促进NSCs的存活、增殖并在一定时期内可促进NSCs向神经元样细胞的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9.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鉴定及神经样细胞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稳定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培养、纯化、扩增的实验体系,并进行细胞表面抗原的鉴定及定向诱导分化检测。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大鼠BMSCs;观察细胞形态,采用细胞免疫化学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CD90、CD29、CD34和CD45表达;分别使用β-巯基乙醇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诱导后神经标志蛋白[神经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结果培养至第3代的BMSCs,CD90、CD29表达阳性,CD34和CD45表达阴性;经诱导后,神经标志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结论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可分离、培养得到高纯度、具备相关生物学特性的BMSCs,且经诱导可定向分化为神经样细胞。  相似文献   

10.
神经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可行性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少研究表明 ,动物成体和胚胎脑中也存在一类具有多种潜能的原始细胞 ,这类细胞在特定因素影响或诱导下 ,能被特异性地分化为某种特定的神经元或胶质细胞以替代丢失的神经元 ,称之为神经干细胞。它们有着类似于皮肤和造血系统内干细胞的功能。因此 ,神经干细胞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不仅可以替代丢失的神经元 ,在神经发育及神经损伤中发挥作用 ,同时还可以作为细胞载体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基因治疗。这无疑将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重建和神经再生带来新的希望。  一、神经干细胞   1.神经干细胞的来源 :众所周知 ,动物成年脑组织的神经元和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