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 ,男 ,78岁。 5a前 ,因有一段时间睡眠不足 ,自己开始服用地西泮。 5a来每天服用 3次 ,每次 2片 ,每天睡眠时间达 1 4h ,家属屡劝其停止服用该药 ,但停药后患者出现厌食、精神萎糜、急躁、心跳加速、失眠等一系列耐受性症状 ,患者自己服用地西泮后 ,上述症状消失。此后病人家属将地西泮调换成外形相似的谷维素给病人服用 ,结果出现同样的耐受性症状。几次试验结果均相同 ,说明病人确系地西泮成瘾。长期口服地西泮导致成瘾1例@邵建华$甘肃省平凉地区人民医院!744000地西泮;;成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地西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急诊收治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应用地西泮治疗的共158例,分肌肉注射组91例和静脉注射组67例,统计分析地西泮不同给药途经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肌肉注射组不良反应率为0%。静脉注射组有3例发生心跳骤停,2例发生误吸、呼吸骤停,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6%。结论:对急性乙醇中毒患者应用地西泮镇静治疗以肌肉注射为好,静脉注射地西泮有可能诱发严重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急性鼠药中毒的苯巴比妥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88例急性鼠药(氟乙酰胺、毒鼠强)中毒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受损病人进行苯巴比妥疗法,寻找更好的防治措施。方法:两组病人入院后均常规洗胃,使用特效解毒药(乙酰胺、二巯基丙磺酸钠),及时用地西泮、苯巴比妥控制抽搐,昏迷病人佐以脑细胞营养药胞二磷胆碱、纳洛酮治疗。结果:本组88例病人有48例患儿出现抽搐,40例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经综合性治疗82例(93%)治愈,死亡6例(7%)。死亡与毒量大、发病时间长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原因有关(P<0.01)。结论:急性鼠药中毒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受损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高在综合治疗基础上佐以苯巴比妥是临床上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地西泮中毒患者的急诊抢救护理方法与技术,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地西泮中毒患者在急诊的抢救处理,通过常规护理与特殊护理结合,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系统性急救。结果:21例患者经急诊医疗护理后,19例转重症监护病房,2例因发现服药时间超过8h昏迷,入院后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0%。结论:地西泮中毒是急诊室常见急症,及时、快速、准确地处理患者,系统性地抢救和护理患者,才能提高成功率,也为后续治疗成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地西泮中毒患者意识障碍与血钠水平关系。方法以68例存在意识障碍的地西泮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无意识障碍的地西泮中毒患者为对照,即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首先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年龄、服地西泮剂量、服药至送入医院时间、血钠、血液灌流次数、意识转清时间的差异,然后,以意识转清时间为应变量,以年龄、服地西泮剂量、血钠、血液灌流次数、服药至送入医院时间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探讨意识障碍的影响因素,最后,单因素相关分析法探讨意识转清时间与血钠水平的关系。结果①试验组服用地西泮剂量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血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服地西泮剂量每增加1单位,意识障碍时间延长17.9%(95%CI为1.857~3.432,P=0.038);血钠每降低1单位,意识障碍时间时间延长24.2%(95%CI为1.099~2.793,P=0.001);③血钠水平与意识转清时间单因素分析显示,两者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650,P<0.01)。结论低钠血症为地西泮中毒后的常见表现,它参与了患者的意识障碍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甲醛固定家兔肝脏中地西泮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酸碱性4%甲醛(10%福尔马林)对中毒家兔肝脏中地西泮的稳定性影响。方法以704.3mg/kg剂量行家兔地西泮灌胃处理,2h后处死家兔,取肝脏组织并平均分成0.5g/份,分别浸泡于酸性(pH4.7)、中性(pH7.0)、碱性(pH9.5)4%甲醛溶液中,分别于浸泡前和浸泡后1、7、14、28d提取肝组织中地西泮,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定性分析、气相色谱法定量测定家兔肝脏中地西泮含量。结果家兔肝脏固定28d的过程中,地西泮回收率在酸性4%甲醛溶液中呈现下降趋势(P<0.05),在中性4%甲醛中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P<0.05),在碱性4%甲醛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兔肝脏中地西泮在酸性和中性4%甲醛固定液中不稳定,而在碱性10%甲醛中保存则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7.
蔡和平  王卓  徐慧欣  黄瑾  胡晋红 《药学服务与研究》2007,7(6):460-460,464,473
地高辛是临床上常用的强心药,但该药的有效治疗安全范围狭窄,治疗量与中毒量非常接近,且个体差异较大,若服用不当,极易发生中毒反应,特别是老年心衰病人,更易产生中毒症状。现分析报道1例地高辛中毒的病例。1临床资料病人,女性,82岁,因“3天前感冒引起咳嗽,咳黄色黏痰、胸闷、气急”于2006-12-26入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既往病史:慢性支气管炎病史40年;高血压病史30年,服用酒石酸美托洛尔(倍他乐克)等,血压控制尚可;糖尿病病史10年,服用二甲双胍、格列吡嗪,血糖控制差。1年前曾患脑梗死,诉左侧肢体麻木,无活动障碍。入院查体:体温36.1℃,脉…  相似文献   

8.
陈雪霞  郭艳容  刘丹姝 《安徽医药》2008,12(10):988-989
目的总结分析老年病人术中罗哌卡因麻醉中毒反应的原因和特点,以探讨老年病人术中麻药中毒反应的规律性,并为制定防治和护理对策提供指导。方法对采用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作麻醉用药的2416例手术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出现了麻醉中毒反应的52例患者分成年龄≥65岁的老年组共34例和非老年组共18例,对比分析两组对象发生罗哌卡因中毒的程度、采取的麻醉方式和引起中毒的相关原因等。结果2416例中,出现了罗哌卡因中毒反应的共有52例,发生率为2.15%,其中老年组共34例,占中毒反应总例数的65.4%,而非老年组18例,占34.6%;在中毒反应的程度上,老年组出现重度中毒症状9例,占该组的26.5%,而非老年组仅2例出现重度中毒,占该组的11.1%,两组比较,均P〈0.05。而两组对象在不同的麻醉方式中出现中毒反应的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0.05),但在引起中毒的相关因素中,老年组病人中术前机体状态较差者占24例,占该组的70.5%,而非老年组为10例,占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是目前较理想的手术麻醉用药,但在老年人的手术过程中,中毒风险会增加,护理人员需总结经验教训,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护理对策和抢救解决配合方案。  相似文献   

9.
孙启红  高燕  吴少玲  谷静 《医药导报》2003,22(8):582-582
患者 ,男 ,65岁。因慢性乙醇中毒给予 5 %葡萄糖注射液2 5 0mL ,加入复方丹参注射液 2 0mL ,静脉滴注 ,qd。 1周后因失眠 ,加服地西泮 (西安第四制药厂生产 ,批号 :0 10 2 0 1) 5mg ,tid ,首次服药后 1h左右出现胸闷、气急、呼吸困难 ,全身皮肤出现瘙痒、风团 ,压之色褪。拟诊为药物性皮炎。遂予以吸氧 ,停服地西泮 ,给予 10 %葡萄糖酸钙 10mL加入 2 5 %葡萄糖注射液 2 0mL ,缓慢静脉推注 ,异丙嗪 5 0mg ,im ,皮炎平软膏局部外搽 ,1h后皮疹消退 ,症状消失。第 2天继续静脉输液 ,未再出现上述反应地西泮致药物性皮炎1例@孙启红$山东省威海…  相似文献   

10.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中阿普唑仑浓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服阿普唑仑药物的中毒,在临床较为少见,但阿普唑仑药物镇静作用较地西泮强,中毒危害较大,如果可及时检测阿普唑仑的血药浓度,将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曹银  梁俊  夏清荣  单锋  柳杨  王金亮  戴彪 《安徽医药》2017,21(2):241-244
目的 建立人血清中地西泮浓度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并用该法测定临床病人静脉滴注地西泮后的血药浓度.方法 人血清样品采用正戊烷萃取进行分析.色谱柱:SB-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四甲基乙二胺-冰醋酸(670:330:2.2:1.76),柱温:40 ℃,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20 μL.以氯氮平作为内标物.结果 地西泮在10~1 200 μg·L-1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 47),定量下限为10 μg·L-1.地西泮的高、中、低3种浓度相对平均回收率>95%,提取回收率均>70%,日内、日间的RSD均<15%(n=5).地西泮稳定性考察RSD均<15%(n=5).地西泮线性方程:Y=2 205.2X+1 876.1(r=0.998 47).临床20例病人分别滴注地西泮20 mg,1 d 2次,前5 d早晨治疗前采血均检测出地西泮血药浓度.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人血清中地西泮血药浓度监测,并为临床病人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纳洛酮治疗酒精、地西泮及氯氮卓急性中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洛酮0.4-12mg加50%葡萄糖40mL,1次iv,抢救因饮酒(40-60度)150-1000mL而致急性中毒29例(男性19例,女性10例,年龄32±s24a),其中28例在给药后30min内清醒。抢救服地西泮、氯氮中毒9例(男性1例,女性8例,年龄40±32a),在给病人洗胃后,用纳洛酮0.8mg加50%葡萄糖40mLiv,每2h1次,共2次,病人在用药后1-6h内清醒。  相似文献   

13.
李嫄  袁汀  段旭  徐英宏 《医药导报》2007,26(12):1415-1417
[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与尿中地西泮浓度。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 C18色谱柱(4.6 mm×150 mm, 5 μm ),以甲醇 水(65:3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结果地西泮和内标物出峰时间分别为3.5 和7.3 min,分离效果较好;血浆样品中地西泮3种浓度(4.0,8.0,16.0 μg·mL 1)日内和日间RSD均<6%,尿样中地西泮3种浓度(4.0,8.0,16.0 μg·mL 1)日内和日间RSD均<5%;血浆中地西泮回收率为95.63%~98.33%,尿样中地西泮回收率为88.33%~95.33%,血清及尿样样品线性范围为2.0~64.0 μg·mL 1,相关系数0.995 8。血浆、尿样品地西泮最低检出限分别为2.0及1.5 μg·mL 1。结论该条件可对地西泮中毒患者进行药物快速检测并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4.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经抢救治疗后症状及体征缓解,部分病人病情可出现急剧恶化,甚至引起死亡而导致对急性有机磷中毒病人抢救的失败。笔者对我院近几年来收治的18例有机磷中毒病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刘仲斌 《临床医药实践》2004,13(10):755-755
近年来,采用超大剂量静脉滴注地西泮抢救毒鼠强中毒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度异烟肼中毒救治的有效方法。方法对9例重度异烟肼中毒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于吞服异烟肼剂量明确患者,均给予大剂量维生素B6(与中毒异烟肼比1:1)静脉注射,同时联合地西泮静脉注射,控制抽搐。结果 9例患者中,8例痊愈出院,死亡1例。结论对于重度异烟肼中毒,大剂量维生素B6静脉注射,可有效拮抗异烟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重度异烟肼中毒救治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9例重度异烟肼中毒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于吞服异烟肼剂量明确患者,均给予大剂量维生素B6(与中毒异烟肼比1∶1)静脉注射,同时联合地西泮静脉注射,控制抽搐.结果 9例患者中,8例痊愈出院,死亡1例.结论 对于重度异烟肼中毒,大剂量维生素B6静脉注射,可有效拮抗异烟肼.  相似文献   

18.
少数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在中毒症状缓解,停用药物以后,或肠道内未吸收入血也未被清除体外的毒物继续吸收,出现反跳现象,使原有中毒症状复现,甚至加重。反跳现象起病急骤、发展快、不容逆转,抢救必须及时、准确。因此,要切实加强护理工作,细致观察病情,注意避免反跳现象,使病人转危为安。1 一般资料 1998-02~2001-05,5例有机磷中毒出现反跳现象,男2例,女3例,年龄9~51岁。本组5例中毒病人经发现后送入我院都己作洗胃及内科常规对症治疗,均出现阿托品化征象。5例病人意识清楚,出现反跳现象成功者3…  相似文献   

19.
李玲 《海峡药学》2012,24(11):49-51
目的通过观察二巯基丙磺酸钠和地西泮对杀虫安染毒小鼠脑内多巴胺水平的影响,进而探讨其对杀虫安中毒引起惊厥的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ICR小白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对照组、杀虫安组、二巯基丙磺酸钠组和地西泮组,每组10只。先给二巯基丙磺酸钠组腹腔注射二巯基丙磺酸钠(Na-DMPS),地西泮组腹腔注射地西泮。然后杀虫安组、二巯基丙磺酸钠组、地西泮组给予杀虫安灌胃给药染毒,对照组则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各组给药后10min将小鼠处死,断头取脑;通过高效液相-电化学法来测定各组样品多巴胺及其代谢物含量。结果测得对照组小鼠脑内DA、DOPAC和HVA的平均值含量分别为1095.6±44.6ng.g-1,164.0±25.2ng.g-1,312.9±52.7ng.g-1;杀虫安组分别为1372.3±128.2ng.g-1,201.9±65.4ng.g-1,426.7±127.8ng.g-1;二巯基丙磺酸钠组分别为1125.2±141.3ng.g-1,131.0±20.5ng.g-1,313.1±41.4ng.g-1;地西泮组分别为1218.2±155.3ng.g-1,112.7±11.3ng.g-1,202.5±26.6ng.g-1;与杀虫安组比较,二巯基丙磺酸钠组的DA含量显著降低(P<0.001);地西泮组的DA含量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二巯基丙磺酸钠和地西泮对杀虫安中毒小鼠脑内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水平显著降低,故进一步验证在临床抢救SCD等沙蚕毒素系杀虫剂急性中毒时,用足够量的二巯基丙磺酸钠(Na-DMPS)和地西泮拮抗抽搐,震颤等症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地西泮在儿童发热性疾病中对热性惊厥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研究共纳入406例患儿(平均年龄24个月),进行随机、双盲的安慰剂对照试验,纳入患儿均至少发生1次热性惊厥,在所有发热性疾病期间,参与者每8 h口服地西泮0.33 mg/kg体重或安慰剂。结果在平均1.9年的随访期间(90%的患儿出现热性惊厥复发),服用地西泮后每人每年热性惊厥的风险降低了44%(RR=0.56,95%CI 0.38~0.81,P=0.002)。对首次复发的热性惊厥的时间长度的生存分析显示,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4),但是在调整协变量后,发现地西泮对减少热性惊厥复发具有益处(P=0.027)。对热性惊厥发作时接受研究药物的患儿(地西泮组7例,安慰剂组29例)的分析结果显示,使用地西泮后热性惊厥的风险降低82%(RR=0.18,95%CI0.09~0.37,P<0.001)。在至少服用1次地西泮的153例患儿中,39%出现运动失调、嗜睡或易怒等并发症,所有患儿均没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儿童仅在发热时口服地西泮是安全的,可降低热性惊厥复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