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995年7月~2001年7月,我院共收治脑梗死患者112例,其中并发癫痫大发作16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11例,女5例;年龄55~74岁,平均(64.5±8.6)岁。均因脑梗死入院,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癫痫大发作。经精心治疗护理,无1例因癫痫大发作死亡。 护理体会:①保持呼吸道通畅:癫痫大发作时可因舌根后  相似文献   

2.
本组分析了120例脑囊虫病癫痫型的脑电图改变。有关脑电图(EEG)诊断脑囊虫病的资料早有报道,本文仅对癫痫型大发作患者的EEG进行分析。一、一般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来自我院囊虫病研究所,均系癫痫大发作。120例中,男66例,女54例;发病年龄11~67岁,病程6个月至25年;癫痫发作频率每年5次至数十次不等。以皮下结节活检、生化检验、头部CT扫描及临床典型病史、症状及体征为确诊依据。皮下结节活  相似文献   

3.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共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42~76岁.所有病人均符合WHO1999年诊断标谁.既往均无癫痫病史及家族史.其中8例为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不理想的状态下发病,4例以癫痫为糖尿病的首发症状.10例表现为部分运动性发病,1例为精神运动性发作,1例为癫痫大发作.  相似文献   

4.
一般资料:6例病人,男5例、女1例;年龄20~72岁。6例病人均为急性起病。临床表现:头痛6例,恶心呕吐4例,发热、乏力不适各2例,精神异常2例。癫痫大发作1例,偏瘫1例,脑膜刺激征5例,1例同时伴有第3~7对颅神经受损。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单用苯妥因治疗31例(14~72岁)新近有2次或更多次癫痫发作但从未治疗的门诊患者。其中特发性大发作17例,病灶性大发作4例,病灶性大小发作与小发作各5例。平均随访14.7个月。随访时无1例有进展性病灶损害证据。每例最初服苯妥因200或300毫克/日,分2次,其后每次就诊(视发作控制程度而定,每2周~3个月1次)均测定血清苯妥因浓度。若尚未控制发作,则增加苯妥因剂量到血清最适水平(10~20微克/毫升);若仍有1次或多  相似文献   

6.
癫痫患者的微循环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癫痫患者的微循环研究尚未见正式报道,我们对60例癫痫患者作了甲皱和球结膜微循环观测及分析。临床资料和方法60例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5~56岁(平均22.8岁)。大发作44例,局限性癫痫  相似文献   

7.
我们应用济南市第三制药厂生产的抗痫灵治疗癫痫53例,与苯妥英钠比较,疗效较满意。患者年龄1.5~61岁,其中大发作26例,小发作8例,混合性发作8例,局限性发作7例,精神运动性发作4例。部分患者曾服过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及丙戊酸钠等疗效不佳。抗痫灵用法:年龄16周岁以上,每次4~5片;14~15周岁,每次4片;7~13周岁,每次3片;2~6岁,每次2片;7~23个月,每次1片。每日三次,早(起  相似文献   

8.
由肺霉菌病引发的咯血窒息及癫痫发作,尤其是癫痫大发作,临床上较为少见。1991~2001年,我院共收治肺霉菌病引发咯血窒息及癫病发作患者13例,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9例,女4例;年龄15~54岁,平均33岁。临床表现为间断性不等量咯血,或伴  相似文献   

9.
我科 1994年 4月~ 1999年 4月首次住院的脑出血患者4 5 0例 ,其中并发癫痫 37例 ,占脑出血的 8 2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37例脑出血并发癫痫患者中 ,男 2 0例 ,女17例 ,年龄 4 8岁~ 86岁 ,平均 6 7岁。发作类型 :以局限运动性发作为主 31例 ,大发作 2例 ,癫痫持续状态 3例 ,精神运动发作 1例。发作时间 :早期发作 (起病~ 2周内 ) 15例 ,迟发性发作 (起病 2周后 ) 17例 ,以癫痫为首发症状 5例。 37例均经头颅CT证实。患者发病前均无癫痫病史和癫痫家族史。二、治疗和转归 :早期发作者 ,除 2例因脑出血量大并癫痫持续…  相似文献   

10.
临床资科本组7例中男4例,女3例。年龄14~17岁。手足搐搦1年及以上者6例(最长3年),3个月者1例(并有舞蹈动作病史2年);癫痫发病时间5天至2年;头痛呕吐3例;本组内6例有癫痫大发作,2  相似文献   

11.
1983年以来,我们用吡喹酮治疗4例脑型血吸虫病,治疗效果满意。 一、一般资料.男3例,女1例。年龄13~41岁,4例均居住疫区,有疫水接触史,无治疗史,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5年。 二、症状及体征2例为癫痫大发作,反复发作性全身抽搐,口吐白沫,意识丧失:其中1例伴有言语障碍,右半身瘫痪。1例为癫痫小发作,反复  相似文献   

12.
笔者加用癫痫穴埋线治疗久治不愈的癫痫病人3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本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14~65岁;病程5~20年;均为全身强直一阵挛发作(大发作);数日或每月发作1~2次。28例脑电图异常。所有病人皆为服抗痫药(单一用药或联合用药)3年以上而未能控制发作者。  相似文献   

13.
1985年以来用吡喹酮治疗11例脑型血吸虫病,现报告如下: 11例中男性9例,女性2例,年龄最大者59岁,最小者17岁。病程为1周至3个月9例,反复发作3~5年2例。11例中癫痫型7例,脑瘤型4例。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4例,呕吐2例,肢体麻木6例,抽搐6例,手指鸡爪样挛缩2例,偏瘫1例,严重晕厥2例,同时伴口吐泡沫1例。癫痫局限性发作和大发作各4例和2例。体格检查:口角  相似文献   

14.
癫痫病人可存在某种免疫异常,特别是 IgA 的缺陷。作者应用γ-球蛋白治疗10例严重的器质性儿童癫痫,从临床、免疫学和脑电图等方面观察其效果。10例门诊儿童,男、女各5例,年龄4.9~15.2(平均9.9)岁。所有患儿在出生时或出生后都有脑损伤史,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发育迟滞,9例伴有肢体运动障碍。癫痫的发作类型包括大发作、运动不能性发作或非典型性小发作等,发作频率多于每天1次或每周1次。同一患儿可以存在几种不同的发作类  相似文献   

15.
本组男6例,女4例,年龄13~60岁。癫痫大发作5例,持续状态3例,混合性发作2例。发作5次以上者4例,持续状态3例。有高热病史4例,产伤史3例。表现为高热昏迷7例,头痛6例,呕吐4例,锥体束征5例,眼底水肿4例。腰穿脑脊液压力为2.0~3.0kPa。蛋白定性潘氏试验(十~卅),细胞数检查7例稍高。治愈5例,好转出院2例,死亡3例。  相似文献   

16.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共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42~76岁。所有病人均符合WHO1999年诊断标谁。既往均无癫痫病史及家族史。其中8例为糖尿病患在血糖控制不理想的状态下发病,4例以癫痫为糖尿病的首发症状。10例表现为部分运动性发病,1例为精神运动性发作,1例为癫痫大发作。10例患做颅脑CT无异常,其中一例复查MRI发现双侧基底节区多发性低密度灶。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6例顽固性癫痫,应用广泛抗癫痫药物无良效而采用慢性小脑刺激疗法治疗。年龄17~55岁,其中3例为遗传性;2例病因不明;1例为症状性(疑为感染或外伤);4倒为全身性大发作;2例为大小发作混合型;1例伴有颞叶癫痫。病人均于手术后一有发作就开始刺激疗法,强度为2~4V。  相似文献   

18.
脑灰质异位症致痫性发作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青  任萍 《山东医药》1997,37(2):52-52
脑灰质异位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或首发症状常为癫痫发作。据我院CT室不完全统计,近10年里诊断30例。现将资料完整的8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5例,女3例;年龄13~28岁。有反复抽搐发作史1~10年,均无脑外伤、肿瘤及癫痫家族史。首发症状为抽搐发作,其中大发作5例、部分性发作兼大发作2例、复杂部分性发作1例。多数每天发作1~3次,个别为每月2~4次。神经系统检查:轻偏瘫且有病理反射1例,余无异常发现。简易智能检查仅2例智能低下(与抽搐频繁发作有关)。经治疗,6例好转,但抗痫药不能减量;智能低下的2例病情渐恶化。脑电图检查:7例中、重度异常,1例“基本正常”,但24小时脑电连续监测有尖慢综合波阵发性发放。诱发电位检查:SEP与VEP均见异常,但无特异性。CT检查:7例可见异位的灰质突出于白质内,CT值与周围脑灰质相同;2例需与脑瘤鉴别而行增强扫描,但未见强化。  相似文献   

19.
癫痫大发作患儿记忆功能的改变及其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绍祥 《山东医药》2000,40(7):31-32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部分癫痫患儿存有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 ,特别是记忆障碍。为探讨癫痫患儿记忆缺损程度及其相关因素 ,我们于1 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 ,对 1 1 2例癫痫大发作患儿进行了短时记忆力 (记忆力 )测定 ,并与正常儿童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经临床及脑电图检查 ,确诊为癫痫大发作的患儿 1 1 2例 ,男 6 9例、女 43例 ,平均年龄 1 0 .5岁 ;发病年龄 6岁 ,病程 4.5年 ,药物治疗时间 2 .5年。抗癫痫药物 ( AEDs)治疗 :单用苯妥英钠 ( PHT)、苯巴比妥 ( PB)、丙戌酸钠 ( VPA)及卡马西平 ( CBZ)…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并发癫痫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广西桂东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230例,根据是否并发癫痫分为癫痫组21例和非癫痫组209例。采用自制的资料收集表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急性脑卒中并发癫痫患者的临床特征,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癫痫的危险因素。结果 21例癫痫患者病灶位于皮质上者15例,皮质下者6例;癫痫发作时间:早发性癫痫16例,迟发性癫痫5例;癫痫发作类型:大发作13例,单纯局限性运动性发作6例,精神运动性发作及小发作各1例;癫痫发作次数:单次发作15例,反复多次发作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有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饮酒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卒中类型、有无发热、有无意识障碍、病灶是否累及皮质及有无低钙血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卒中类型〔OR=2.832,95%CI(1.391,5.766)〕、发热〔OR=2.230,95%CI(1.132,4.393)〕、意识障碍〔OR=2.977,95%CI(1.556,5.697)〕及病灶累及皮质〔OR=4.860,95%CI(1.260,10.074)〕是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癫痫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并发癫痫患者多表现为早发性皮质上单次大发作,卒中类型、发热、意识障碍及病灶累及皮质是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癫痫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