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0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手术安全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安全性,以提高高龄及超高龄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高龄股骨颈骨折进行关节置换术78例,男33例,女45例。年龄80~89岁53例,90~99岁24例,100岁以上1例。全髋关节置换术23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55例。骨折前有并存症72例,其中二种并存症49例,三种29例,四种及以上并存症16例。结果 术后发生并发症27例,发生率为34.6%,死亡3例,按照Harris功能评分,优26例,良18例,优良率为78.6%,可7例,差5例。结论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但应注意病例的选择及并存症的处理和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高龄(≥80岁)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4年3月93例行关节置换术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年龄80~96岁,平均84.5岁。关节置换方法有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和全髋置换。对住院期间合并症、并发症和其它相关重要指标进行记录。结果本组术前77例(82.8%)有合并症,其中心脑血管系统疾患最常见。术后16例发生并发症,其中神经精神系统(5例)和心血管系统(5例)为高发。住院期间死亡1例。结论积极的围手术期评估和处理是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成功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安全性 ,以提高高龄及超高龄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高龄股骨颈骨折进行关节置换术 78例 ,男 33例 ,女 4 5例。年龄 80~ 89岁 5 3例 ,90~ 99岁 2 4例 ,1 0 0岁以上 1例。全髋关节置换术 2 3例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5 5例。骨折前有并存症 72例 ,其中二种并存症 4 9例 ,三种 2 9例 ,四种及以上并存症 1 6例。结果 术后发生并发症 2 7例 ,发生率为 34 6 % ,死亡 3例 ,按照Harris功能评分 ,优 2 6例 ,良 1 8例 ,优良率为 78 6 % ,可 7例 ,差 5例。结论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 ,但应注意病例的选择及并存症的处理和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24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疗效。[方法]采用外侧小切口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24例高龄股骨颈骨折。[结果]经10个月以上随访21例,未出现感染、深静脉栓塞、关节脱位、假体松动及下沉等严重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外侧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适合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完善的术前准备、正确熟练的手术操作、恰当的功能锻炼是保证疗效,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更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5.
8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手术治疗82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年龄80~96岁,平均83.5岁。其中股骨颈骨折39例,粗隆间骨折43例;术前64例(78%)合并有各种并存症。围手术期完善各项检查,并控制各种并发症。结果 82例经术前准备后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住院15d,术后并发消化道症状7例,肺部感染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脑梗死1例。结论术前正确评估,充分准备,合理选择内固定,术后主动功能锻炼,是高龄患者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处理的重点,也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偏心距调整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孙波  李瓦里  滕东辉  世珑 《中国骨伤》2007,20(8):540-542
高龄股骨颈骨折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越来越普遍[1],其优点是能够使患者早期离床,避免因长期卧床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下地后能有一个良好的关节功能是临床医师的追求,功能优劣与关节的软组织平衡直接相关。在髋关节软组织平衡中,偏心距(offset)是否符合生理解剖非常重要[2]。总结2004年1月-2005年12月,30例(由同一组手术医师操作)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例,均经过术前偏心距测量、术中偏心距调整及术后功能的康复,获得满意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接受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男12例,女18例;年龄62~90岁,平均73.8…  相似文献   

7.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10例高龄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后随访3~30个月。结果9例恢复好,1例因合并脑血栓后遗症,活动较差。术后功能评定Harris评分75~88分,平均82.5分。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在充分术前准备及有效术后处理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帕金森病Ⅳ期患者合并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至2015年1月,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关节置换术治疗的9例帕金森病Ⅳ期合并股骨颈骨折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例,女7例;年龄65~76岁,平均71.1岁。记录手术前后患髋Harris功能评分,观察手术并发症及术后患者生存情况。结果 9例患者随访时间14~72个月,平均38.9个月。术后9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术中及术后死亡病例,Harris评分术后1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无术后脱位。术后1年内因并发症死亡2例,术后2年内因脑血管意外死亡1例。结论双极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帕金森病Ⅳ期合并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安全,术后患者可恢复至患者术前状态,有利于并发症的治疗,但患者2年内的死亡率高于早期帕金森患者。  相似文献   

9.
高龄老人股骨颈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8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外科治疗结果.方法1996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8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69例,其中38例接受了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前存在内科并发症者占84%,15例对健侧股骨近端行骨密度测定,均提示存在骨质疏松.结果3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切口无感染,随访6个月~5年者有30例,有5例死亡.结论强调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应积极防治内科并发症和骨质疏松,争取早日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及效果。方法:对8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采用术前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指导患者加强功能锻炼以及预防并发症等护理措施。结果:8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1例泌尿系感染,治疗后痊愈,其余无并发症发生,术后2~3w均康复出院。结论:适当的手术时机与手术方法,加上精心的术前和术后护理,可以提高股骨颈骨折患者早期愈合,从而降低了感染率和并发症,保证了患者的正常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大于80岁)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38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全部骨折为G ardenⅢ或Ⅳ型,其中36例合并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肺部感染、脑部疾患等)。结果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60个月,平均28个月。术后摄X线片假体位置良好,无切口感染、关节脱位及围手术期死亡。临床疗效按H arris评分标准,优18例,良15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6.8%。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围手术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处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Shen J  Sun CT  Huang GY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23):1409-1411
目的 分析80岁以上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后1年的生活质量,为今后治疗提供临床经验。方法 对1995年2月~2001年2月北京医院骨科进行的52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作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80~95岁,平均年龄84.2岁,其中男性28例,女性24例,骨折均为GardenⅢ、Ⅳ型,均行国产单极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大部分患者术前有内科合并症。随访术后1年时的症状、日常活动能力,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不包括关节活动范围和髋关节畸形情况)及不同时期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进行评估。结果 无任何髋部疼痛46例(88.46%),隐痛或轻微疼痛6例(11.54%)。能独立行走24例(46.2%);需要用辅助器行走者24例(46.2%),卧床或坐轮椅4例(7.7%)。神经内科合并症术后多有复发、加重,一般内科合并症术后多较平稳。38例随访时有术后X线片,时间从术后3个月至术后5年6个月,平均54.2个月。仅有3位假体柄周围出现硬化线,无股骨头中心性脱位及骨性关节炎改变。结论 没有明显手术禁忌证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可以积极采取手术治疗,以期尽快恢复老年人的活动功能,减少卧床引起的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老人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手术适应证及评估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12月~2010年11月,本科收治的22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手术时间、下床时间及术后功能;术后20例获随访,随访6~42个月,平均21个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0 min,术后5~11 d能扶拐下床,术后2~3周扶双拐行走,术后3~6个月肢体功能基本恢复到伤前水平,无1例死于术后并发症.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2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尤其是合并内科疾病的患者能减少骨折并发症的发生,患者能早期活动,保留了髋关节生理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患者初次行髋关节置换术后1个月内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并分析本院2013年9月~2019年4月,初次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80岁以上高龄患者266例的资料。[结果]患者术后共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27例,占10.15%,其中8例术后谵妄,6例急性心肌梗死,4例心力衰竭,3例脑梗,3例术后感染,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所有患者均经积极治疗后好转,未出现死亡病例。按是否发生并发症将患者分为两组,有并发症组THA术比率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有并发症组局麻比率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有并发症组术前合并脑部疾病比率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有并发症组输血比率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合并脑部疾病(OR=5.466,P0.05)和输血(OR=4.597,P0.05)是术后1个月内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总体安全性较高,但术前合并脑部疾病或输血的患者术后1个月内易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与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预后,评价双极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的效果.[方法]2005年6月~2009年6月间本院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和股骨颈骨折共112例患者,男35例,女77例,年龄75~96岁,平均81.4岁.其中股骨粗隆间骨折52例,股骨颈骨折60例.对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和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术后随访12~ 39个月,平均18.6个月.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股骨粗隆间骨折组,优良率92.1%(优22例,良25例,可3例,差1例).股骨颈骨折组,优良率91.3%(优28例,良25例,可4例,差1例).股骨颈骨折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均显著优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组.下地负重时间和髋关节优良率方面无显著差别.[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成为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8月到2015年5月符合标准的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212例,男55例,女157例;年龄60~91岁,平均(73.9±5.2)岁。用谵妄量表-意识障碍评估法进行谵妄评估,将病例分为谵妄组和非谵妄组。记录患者一般情况、病史、手术相关指标、术后1~3 d的实验室检查等指标。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临床指标的差异,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子。结果术后发生谵妄共35例(16.5%),男10例,女25例;年龄68~91岁,平均(81.8±4.9)岁。大部分术后谵妄(85.7%)出现于术后72h。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的发生率(82.9%)高于膝关节置换(17.1%)。谵妄组中年龄(P=0.005)、合并痴呆(P=0.043)、中风(P=0.002)、酗酒史(P=0.022)的患者比例以及芬太尼用量(P=0.037)均显著高于非谵妄组。谵妄组中除术前总蛋白水平(P=0.035)和术前PaO_2(P=0.002)显著低于非谵妄组外,其余术前指标及术后1~3 d临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发现高龄、合并痴呆、酗酒以及中风等病史、术前低动脉氧分压、术后使用阿片类药物、股骨颈骨折均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高龄,既往有痴呆、酗酒或中风病史,术前低氧血症的股骨颈患者出现术后谵妄的风险较大,手术医生应在术前早期警惕该并发症的发生并做好沟通工作。术后镇痛方案的优化(如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将有助于减少谵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将76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8例。对照组实施半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均获12~18个月随访。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依据Harris评分标准,观察组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均有可靠效果。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更高,且能够有效预防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但需全面进行评估、积极控制基础病变并规范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3):1176-1180
[目的]探讨80岁及以上膝骨关节炎患者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1个月内急性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7月在本院因膝骨关节炎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90例高龄患者的资料。男性36例,女性54例,年龄80~92岁,平均(81.84±2.54)岁。收集并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既往手术史、术前合并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麻醉方式、实验室检查数据及术后1个月内急性合并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该组患者术后1个月内共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4例(4.44%),其中急性心肌梗死伴急性左心衰1例,手术切口感染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术后谵妄2例,所有患者均经积极治疗后好转,未出现死亡病例。统计分析显示术前高血糖(P=0.039)和术前合并脑部疾病(P=0.047)是术后1个月内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龄骨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有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切口感染、心肌梗死及谵妄等并发症的可能。术前合并血糖高或脑部疾病是术后1个月内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和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人工股骨头置换6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25例;全髋关节置换7例,术后配合功能锻炼,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结果]本组38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个月,按Harris评分标准,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可,低于70分为差。本组优良:疼痛消失,功能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者33例,占86.9%;可:部分恢复生活自理者4例,占10.5%;差:疼痛,不能下地与生活自理者1例,占2.6%。[结论]术前准备、麻醉和术中监护是手术成功及保证生命的关键,而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是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和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危险因素处理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相关危险因素,探讨如何提高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1999年1月~2006年12月同期80岁以上(含80岁)50例和79岁以下71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通过对2组病人术中相关危险因素的评估,对手术期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80岁以上组和79岁以下组在术中危险因素的评估中除了手术方式和麻醉方式上有统计学差异外,血压、心率变化、术中并发心血管疾病以及术前住院时间均没有统计学差别.[结论] 经过严格病例选择和充分的术前准备,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期是安全的,积极预防和正确的处理术中相关并发症,绝大多数高龄患者是可以安全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人工股骨头置换应作为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