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四手操作在正畸托槽粘结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最佳护理方法。方法将正畸患者40例分为两组,试验组(n=20)使用四手操作进行正畸托槽粘结,采取吸唾器持续吸唾进行护理配合;对照组(n=20)由医生单独进行正畸托槽粘结,采用简单的棉卷隔湿。比较两组治疗工作时间、患者舒适度以及托槽脱落率。结果试验组工作时间为(40.7±2.1)min,75.0%的患者感觉基本舒适,托槽脱落率为2.5%;对照组工作时间为(56.7±3.2)min,30.0%的患者感觉基本舒适,托槽脱落率为9.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手操作有助于提高托槽粘结的工作效率,使患者在治疗中更为舒适,结合持续吸唾法的护理配合可以显著降低托槽的脱落率。  相似文献   

2.
替硝唑含漱液治疗固定正畸中牙周组织炎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替硝唑含漱液治疗固定正畸中牙周组织炎症的疗效。方法选取11~18岁青少年固定正畸患者100名,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使用替硝唑含漱液和常规口腔卫生保健措施)和对照组50例(常规口腔卫生保健措施),在放置固定矫治器前后分别以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和龈沟出血指数(SBI)测定上下颌双侧前磨牙和第一磨牙的牙周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固定正畸治疗前、后1周两组牙周临床指标GI、PLI和SBI值无明显差异;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牙周临床指标值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患者牙周临床指标值开始升高;3个月后对照组患者GI、PLI和SBI值分别达2.34±0.18、2.84±0.38和2.83±0.46,5个月后分别达到3.32±0.78、3.16±0.12和3.71±0.75,经统计学处理,与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替硝唑含漱液能有效降低固定正畸治疗中牙周组织炎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尹妍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28):3028-3029
目的 生探讨舌侧矫治器在临床粘接过程巾护理配合的方法 、要点及注意事项.方法 将40例选择使用舌侧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准备用物器械的基础上,护士配合医生四手操作粘接舌侧矫治器托槽.结果 实验组在操作时间上明显省时于对照组.粘接矫治器托槽的合适位置和粘接的牢固程度也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正确熟练的四手操作既能减少医生椅旁的操作时间,又可降低医生及患者的疲惫感,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护士配合医生完善彻底的隔湿,大大提高了矫治器托槽粘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经桡动脉采血与股静脉采血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桡动脉采血与股静脉采血的成功率与副作用。方法将1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桡动脉采血,对照组采用股静脉采血,分别记录一次穿刺成功率、损伤程度、操作时间。结果采血成功率观察组96%,对照组88%;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观察组6%,对照组20%;平均采血时间观察组4.1±1.04min,对照组6.4±1.41min,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比股静脉采血一次成功率高、损伤程度轻、操作时间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种适用于临床卧床患者床上洗头、剃头的用具,使患者感到清洁、舒适、安全,操作者节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方法研制简易洗头、剃头支架,并随机选择60例卧床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比较应用简易洗头、剃头支架进行洗头剃头前后的操作时间,患者舒适度及护士的费力感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操作时间为(47.46±4.55)min,实验组操作时间为(24.68±3.34)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8,P〈0.01);对照组感到不舒适的38例,实验组感到不舒适的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5108,P〈0.01)。结论简易洗头、剃头支架是一种适用于临床卧床患者床上洗头、剃头的用具,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经济实用,应用范围广等优点,受到护士和患者的欢迎,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并分析正畸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对口腔正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8例错拾畸形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62例)采用传统的功能制护理模式,实验组(66例)实施系统化的整体护理模式,用自行设计量表以问卷、面谈和观察相结合的形式对患者进行评价,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8.48%,对照组则为82.26%,实验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系统化整体护理使口腔正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得到了系统的知识教育,减少了并发症,同时融洽了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妇科联合外科腹腔镜手术在微创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因妇科疾病合并外科疾病而需行腹腔镜联合手术的患者72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因单一妇科疾病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72例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无相关并发症发生。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106±17.43)min,对照组的平均手术时间(72±14.38)min,观察组平均出血量(78±34.72)ml,对照组的平均出血量(54±28.42)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07±1.31)d,对照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82±1.45)d,观察组术后病率15.14%,对照组术后病率14.6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联合普外科腹腔镜手术在同一麻醉下完成两种以上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患者痛苦少,充分体现微创外科的优越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驱血带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中应用的护理效果评价。方法将146例实施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70例)和对照组(76例),实验组术中应用驱血带,对照组术中不用驱血带。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35±4min,较对照组手术时间59±5min明显缩短(P〈0.01)。实验组术中出血量31±5ml,较对照组术中出血量198±21ml明显减少(P〈0.01)。结论将驱血带应用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可以使手术视野清晰,手术操作方便;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病人痛苦;同时,减少术中出血。但驱血带也可引起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所以手术室护士在正确掌握驱血带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前提下,将其应用于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术,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B型超声引导行稽留流产清宫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56例经腹超声监导稽留流产清宫术(观察组)与52例盲视稽留流产清宫术(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并发症。【结果】清宫手术时间观察组8.31±2.63min,对照组9.68±3.45min,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28,P〈0.05);术中出血量观察组55.8±19.8mL,与对照组73.9±23.9mL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t=4.25,P〈0.01)。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吸宫不全(2/56例)和月经改变(3/56例)较对照组(分别为8/52例,9/52例)显著降低(P〈0.05),而子宫穿孔、人流综合征、感染及宫腔粘连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吸宫不全均在B超监导下再次清宫术而清理干净。【结论】经腹超声监导稽留流产清宫术能有效地降低手术难度,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内镜下甲状腺手术的护理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用腹腔镜进行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于乳晕上缘、胸骨旁作小切口导入腹腔镜及配套设施,建立人为操作空间进行内镜操作切除肿物;对照组患者行开放手术做腺瘤切除术。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切口满意率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手术持续时间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平均住院费用比较对照组优于实验组(P〈0.01)。两组患者均达到预期疗效,且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下甲状腺手术具有美容、切口小、恢复快、术野清晰、安全、缩短住院时间的优点,对美容要求高的患者来说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在牙周病龈下刮治四手操作护理配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唐山市协和医院牙周诊室行龈下刮治患者180例按接诊先后顺序分组,对照组90例行常规四手操作护理模式,实验组90例在四手操作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完成牙周病基础治疗后对患者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对照组满意度88.89%,实验组满意度9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依从性32.22%,实验组治疗依从性5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舒适护理在龈下刮治四手操作中的应用,提高了牙周病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对外固定器治疗三踝骨折术后愈合的影响。方法将60例外固定器治疗三踩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实施中医饮食调护、中药离子导人治疗及专人协助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发生针孔感染、骨折愈合情况等。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针孔感染症状轻,两组比较,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34.9±12.1)d,对照组为(50.7±15.6)d,实验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护理可减少外固定器治疗三踝骨折术后患者发生针孔感染,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改进鼻饲方法观察其对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效果和操作时间的影响,更好地促进病人康复。[方法]将60例鼻饲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观察两组病人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和每次鼻饲过程操作时间,并进行比较,实验组用一次性输液器连接鼻饲管,采用间歇滴入法,控制滴速100mL/h,间隔1h重复滴入1次,每天10次,每8h更换1次输液器;对照组采用一次性50mL注射器缓慢一次性注入100mL,用时15min~20min,间隔1h后再次注入,每天10次,两组注入前后均用温开水20mL~25mL冲管,各变量分析采用t检验和x2检验。[结果]两组鼻饲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呛咳、反流、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而且整个过程的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输液器间歇滴入营养液降低了鼻饲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而且便于操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正畸托槽粘结过程中一种简便易行的牙面酸蚀剂清除方法。方法:将正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托槽粘贴过程中分别用传统的气水枪冲洗法(对照组)和漱口法实验组清除牙面酸蚀荆,统计两组患者4周后的托槽脱落情况。结果:两组托槽的脱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酸蚀后用漱口法去除酸蚀剂的牙面同样可以获得较理想的托槽粘结效果,而漱口法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简化了临床操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气囊小肠镜经口、肛检查不同体位对患者不良反应及操作时间的影响。方法将60例初次行电子小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后体位,对照组采用传统体位,比较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侧卧下肢压力及操作人员满意度、操作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检查过程中呼吸及侧卧下肢压力分别为(16±4)7欠/分,(0.90±0.19)mmHg,均低于对照组的(18±3)次/分,(1.67±0.29)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190,-12.164;P〈0.05),而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操作人员对操作便捷、操作省力的满意度及操作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体位在行单气囊小肠镜检查患者中,可使患者呼吸平稳、体位稳定、侧卧下肢压力降低、操作便捷省力、省时,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简单便捷的ICU患者穿刺点压迫止血方法。方法选取行动脉血气和静脉采血患者150例,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第1次用传统的方法,手工棉签按压穿刺点,直到按压不出血为止,设为对照组;第2次用自制弹力加压绷带按压,设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止血效果。结果实验组护士操作时间为(0.49±0.09)min,低于对照组的(5.99±0.3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08,P〈0.01);护士对两种方法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分别为一16.43,-17.29,-14.93,-3.75,-17.29;P〈0.01)。结论自制弹力加压绷带在穿刺点压迫止血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减少护士操作时间,制作简易,操作方法易掌握,护士接受程度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常规法和改良法解除股动脉压迫止血器固定胶带的效果,以探讨节省护士劳动时间,保护患者皮肤,提高护理效率的方法。方法对入组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法,观察组采用改良法,观察两组患者股动脉压迫止血器固定胶带解除时间及患者舒适度。结果观察组的操作时间为(11.69±3.49)S少于对照组(17.51±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1.37,P〈0.01);患者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8.04,P〈0J01)。结论采用改良法解除股动脉压迫止血器固定胶带优于常规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抗变形链球菌鸡卵黄抗体对正畸儿童牙面菌斑中细菌总数和变形链球菌数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正畸儿童,随机分为三组,洗必泰组涂布40%洗必泰涂料,实验组用1.5%抗变形链球菌鸡卵黄抗体(IgY)含漱,对照组用PBS缓冲液含漱。分别于戴入矫治器前、戴入矫治器一月后采集上颌前牙唇面菌斑,测定菌斑中细菌总数及变形链球菌数。结果:对照组戴入矫治器后细菌总数及变形链球菌数较戴入前显著增加(P〈0.01),IgY组、洗必太组细菌总数变形链球菌数均低于对照组,IgY组、洗必太组之间无显著差别。结论:戴入固定矫治器后,牙面菌班中细菌总数及变形链球菌数较戴入前显著增加,应用连必太及IgY均能明显抑制总数及变形链球菌数的增加,两者之间效果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发面外敷法在护理产妇产后乳房充血期胀痛的效果。方法选择产后乳房充血期胀痛的产妇,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实验组109例和对照组123例,实验组使用发面外敷法护理,对照组使用按摩法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减痛效果、护理时间、产妇接受程度、乳房硬度的改善程度和乳腺管通畅程度等指标。结果在护理过程中,实验组有33.02%感到疼痛明显减轻;27.52%感到疼痛减轻,对照组仅有12.19%感到疼痛减轻,58.54%感到疼痛加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0.317,P〈0.01)。护理后,实验组有81.65%感到疼痛明显减轻,13.76%感到疼痛减轻;对照组有18.70%感到疼’痛明显减轻,50.41%感到疼痛减轻,16.26%感到疼痛加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9.356,P〈0.01)。护士操作时间实验组平均需要(28.4±4.1)min,对照组平均需要(98.3±11.2)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69,P〈0.01);乳房硬度改善程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79.82%乳腺通畅,18.35%较通畅,1.83%不通畅;对照组47.97%通畅,35.77%较通畅,16.26%不通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258,P〈0.01)。结论发面外敷法具有减痛、通乳效果好,护理时间短,产妇乐于接受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护理产后乳房充血期胀痛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菲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6):1056-1058
【目的】观察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3例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产妇分为2纽:研究组33例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方法治疗。计算2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产褥病率,并观察术后及随访情况。【结果】①产妇手术时间:研究组(53.31±10.61)min,对照组(76.16±13.73)min,两纽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产后出血量:研究组(601±162.36)mL,对照组(1063.33±320.10)mL,两纽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产褥病率:研究组为6.06%(2/33),对照组为30%(9/3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明显,且操作简单安全,适合基层医院使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