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穴位埋线疗法是一种经络穴位刺激疗法,能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是针灸疗法变更的一种新兴疗法。胃脘痛包括西医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轻瘫、胃下垂、部分肝胆疾病在内等,笔者将胃脘痛辨症为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脾胃虚弱型、肝胃阴虚型、瘀血阻络型。笔者采用经络穴位辨证埋线治疗本病38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胃脘痛是指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消化道疾病。此外,胃脘痛还常伴有恶心、烧心、吐酸等症状。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素体阳虚和复感外寒有关。胃脘痛病位在胃,但常与肝脾等脏腑相关。胃脘痛包括现代医学中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下垂等疾病。 相似文献
3.
4.
穴位埋线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头痛是周期性发作的血管性头痛,每次发作的性质及过程相似,头痛多为单侧,伴以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以青年女性多见。2002~2006年,笔者以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偏头痛72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穴位埋线治疗男性不育6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穴位埋线治疗男性不育66例疗效观察白冬(山东省淄博市妇幼保健院,255029)1临床资料本组66例患者,年龄27~36岁,其中精液不液化者23例,精子数量及精子活动率异常者32例,无精子者8例。婚后2年以上未孕,女方妇科检查无异常。2治疗方法取穴:关... 相似文献
6.
穴位埋植疗法治疗胃脘痛18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症,多见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等。笔者自1978年~1989年之间,运用羊肠线穴位埋植治疗本病184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84例中,男127例,女57例;年龄:18岁~28岁36例,29岁~39岁42例,40岁~50岁78 相似文献
7.
8.
穴位埋线治疗胃脘痛的研究进展与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慢性胃炎患者有自幼年以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之势 ,5 0岁以上人群约 5 0 %患有慢性胃炎[1] 。尤以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比较困难 ,且易发生癌变 ,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 ,而针灸对该病治疗的最大优点在于可以避免服食药物所致的副作用 ,特别是大部分解痉止痛药对消化道蠕动的抑制 ,也避免了因胃肠疾病而对药物吸收所造成的影响 ,减少消化道的负担 ,因此针灸治疗该病有广泛的治疗前景与研究空间。穴位埋线是集多种方法、多种效应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 ,弥补了针刺时间短 ,疾病痊愈差、易复发及就诊次数多等缺点。近十余年来有关… 相似文献
9.
10.
11.
穴位埋线治疗糖尿病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糖尿病疗效;方法:采用维生素B1注射液浸泡的羊肠线埋入特定的穴位组织中,10 天1次,1个月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治疗后比治疗前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GHb)显著改善,提示穴 位埋线对糖尿病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P<0.05)。 相似文献
12.
葛宙挺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2,23(6):21-22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本病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域内传导性放射性疼痛,跟腱反射减低或消失,拉塞格氏征阳性,坐骨切迹、臀中点、胭窝点、腓点、踝点常有压痛,腰椎摄片常见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给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7%、71.88%,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症,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穴位埋线治疗坐骨神经痛8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赵景文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6,27(3):36-36
笔者采用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85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观察85例,男37例,女48例;20-30岁18例,31-40岁20例,41-60岁35例,60岁以上12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20岁。分型:干性坐骨神经痛40例,根性坐骨神经痛28例,原发性坐骨神经痛17例。按经分型:足太阳经 相似文献
15.
失眠症状不一,或难以入寐,甚至彻夜不寐,或有寐而易醒,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时寐时醒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采用穴位埋线的方法治疗失眠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现代人由于饮食精细、久坐不动、工作压力大,痔疮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我科采用穴位埋线法治疗本病4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是典型的胃肠动力障碍类疾病,是一组非常多见的以上腹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常见症状为上腹饱胀、嗳气、恶心,食后加重,纳差,便秘与便溏交替等。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常以吗丁啉、西沙必利等促胃动力药物治疗为主。自1996年以来,笔者采用穴位埋线治疗该病66例,并与口服西沙必利组65例进行了对照观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穴位埋线治疗斑秃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总有效率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斑秃总有效率优于药物组。 相似文献
19.
穴位埋线治疗糖尿病4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采用穴位埋线治疗糖尿病46例,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 1989~1991年共治疗糖尿病46例。其中男31例,女15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70岁,平均年龄43.5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9年。主要症状明显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二、治疗方法 (1) 取穴一组:足三里(双),三阴交(双)。二组:曲池(双),肾俞(双)、气海穴。 (2) 加减:口渴甚加支沟,善食易饥加中脘配天枢,多尿加关元,两组交替使用。 (3) 埋线方法:所取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取1号羊肠线3~4厘米放入9号注射针头内,作“套管”,用7号腰穿针剪去针头后作“针芯”。先将已放有羊肠线的9号针头刺入穴位后,再将针芯插进套管内,把羊肠线推 相似文献
20.